「窮忙族」為何越忙越窮?聽聽這位臥底社會學家怎麼說

2020-12-13 澎湃新聞

如果說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是最偉大的美國社會學家,反對者一定不少;但若說她是最家喻戶曉的美國社會學家,卻並不誇張。《我在底層的生活》英文版問世於2001年,但時至今日,在美國任何一家書店的顯眼位置仍能看見這本書。1996年,美國總統柯林頓籤署《個人責任與工作機會調解法案》,對福利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項法案對那些有工作但只領取底薪的「窮忙族」有何影響?艾倫瑞克決定親自體驗一番。

《我在底層的生活》([美]芭芭拉·艾倫瑞克著 ,林家瑄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8月第一版,264頁,32.00元)

艾倫瑞克何許人也?1968年獲得洛克菲勒大學細胞免疫學博士學位後,她選擇離開象牙塔,在紐約市政府工作一段時間後投身人權運動,成為許多社會倡議組織的創始人、領袖或智囊,並撰寫了大量報刊專欄文章。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艾倫瑞克已躋身美國最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之列。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她出版了十八部頗具影響力的著作。包括這本使她名聲大噪的書在內,她的著作剖析性別歧視、收入差距、醫療改革等現實問題。2009年,美國社會學會將社會議題報導年度大獎頒給艾倫瑞克,標誌著社會學界對這位未受過正規社會學訓練的生物學博士的正式認可。

艾倫瑞克給自己定下了幾項原則。第一,不選對她的教育和工作經驗來說過於簡單的工作。第二,儘量尋找並保住薪水最高的工作。第三,在保證隱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尋找最便宜的住所。第四,排除流落街頭選項,一旦無力支付房租,立即叫停計劃。1998年春末,五十六歲的艾倫瑞克打點行李,離開舒適的別墅,以僅讀過三年大學(這屬於偽裝),急需工作餬口的離婚白人婦女身份(「離婚白人婦女」屬於事實),開始她的「臥底」之旅。

艾倫瑞克選了地理位置、文化、經濟與人口結構都大不相同的三個實驗點,在每個地方各工作了一個月。她尋找薪水最高的低技能工作,希望薪水足夠支付廉價住所下個月的房租。這並非「出生入死的『臥底』冒險經歷」,作者強調,「我做的事幾乎任何人都做得出來:找到工作,把這些工作做好,努力量入為出,使收支平衡。事實上,這正是幾百萬名美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只是他們既沒有號角吹奏陪伴出徵,也沒有像我一樣怕得發抖。」

首站是離家不遠的佛羅裡達州西嶼市,一個以陽光和海灘而著稱的旅遊勝地。艾倫瑞克的盤算是,如果她能拿到招工廣告上所說的七美元時薪,就能租上月租五百美元的房子,這樣每個月就能有四五百美元購買食物和汽油。報紙上的招工廣告很多,艾倫瑞克信心滿懷地填寫了約二十份超市售貨員和餐館、旅店服務員申請表,三天內卻沒有任何回應。她的第一個發現是,招工廣告並不可靠,它們往往是僱主的策略,意在需要僱人時有足夠的替補人選。

艾倫瑞克最終在一家平價家庭餐廳覓得服務員工作。工作時間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薪水每小時二點四三美元再加小費。為了減輕房租壓力,她在開車單程四十五分鐘的較遠處找到住所,月租五百美元。同事的住宿狀況也不比她好。一位女服務生和一名她並不喜歡的男性在廉價旅館合租一個房間,每周租金兩百五十美元;另一名懷孕六個月的女服務生被男友拋棄,和母親住在一起;第三名女服務生和男友每周付一百七十美元租一間單人拖車屋;一位廚師和女友絕望地想逃離和另外兩個毫無關係的人合租的兩室公寓;時薪最高的一位員工住在拖車屋中,每月付四百美元停車費。

「你叫我從哪裡湊出一個月的租金和押金去租公寓?」這是同事的普遍反應。原來,艾倫瑞克忘記了一點,自己事先準備好的一千三百美元「啟動資金」對他們來說純屬奢望。「根本沒有什麼神奇的理財方法能讓窮人維持生活」,艾倫瑞克意識到,「反之,卻有一大堆特殊開支要付。若你無法湊出兩個月租金去租公寓,就只能按周付高價去租一個房間。若你只租到一間房間,最多不過有個小保溫盤,也就無法煮能吃上一整周的大鍋扁豆來省錢。」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去年在紐約尋找住所時的窘境:唯一有房可租的廉價公寓卻要求提供年薪十二萬美元的證明以及三個月房租的預付款,銀行存款不足一萬美元的我只有默默離開。不僅如此,因為無力購買醫療保險,一旦生病,這些員工連看醫生甚至買抗生素的錢都出不起。

美國洛杉磯,Lamp社區內的洗衣設施對所有流浪者開放。

西嶼市的觀光業隨著酷夏高溫的到來而縮水,艾倫瑞克的時薪也從七美元降至五點一五美元。為了在月底支付房租,唯有找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連鎖餐廳找到另一份服務員職位後,她的工作日程變為從早上八點至下午兩點在連鎖餐廳負責早餐到午餐時段,之後在幾分鐘內吃完從快餐店買來的午餐,立刻趕至家庭餐廳,從下午兩點十分工作至晚上十點。但在幾天後,自認健康的艾倫瑞克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承擔每天十四小時的連續體力勞動,尤其是餐館定下的即使沒有客人也不準休息或吃東西的規矩。在將早班工作換為旅館服務員後的第一天,艾倫瑞克在連鎖餐館晚間人潮來襲時徹底認輸,辭職不幹。她未能通過第一個月的「窮忙族」測試。

艾倫瑞克的第二站是白人佔絕大多數的緬因州波特蘭市。她在夏天來到這裡,開始了擦擦抹抹之旅。儘管招工廣告眾多,但經濟學供需規律在這裡似乎不起作用,時薪仍舊維持在六至七美元。為了支付房租,艾倫瑞克又一次幹起了兩份工作:全職女傭以及阿茲海默症療養院的周末飲食助手。

女傭公司每人每小時收費二十五美元,但女傭本人只能拿到六點六五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每天五分鐘的午餐和休息時間,餓得頭昏眼花的女員工,智齒疼痛卻沒錢看牙醫的女傭,買不起八十九美分汽水的同事。無人承擔得起獨居的成本,所有人都和同一個屋簷下的人「組成形式上的家庭」。「他們的生活就算不用悲慘來形容,說是非常捉襟見肘也不為過」,貧困狀況令人觸目驚心。更有甚者,這些工作毫無尊嚴可言。女傭公司禁止使用海綿拖把,因為匍匐在地的清潔方式是其賣點,更不用說顧客對女傭防賊式的警戒。回到住所後,受盡屈辱的艾倫瑞克站在淋浴噴頭下,足足淋了十分鐘水,因為此刻,只有這些付了錢的水是她的。

一周之後,問題來了。艾倫瑞克並沒有領到第一周的女傭薪水,因為公司為了防止員工第二周不來,將第一周薪水扣到員工離職時才發放。因為旅遊季尚未結束,房租也高於談定價格,再加上購買廚具和日用品的開銷,她發現唯有尋求救濟。經過七十分鐘的電話和開車時間,再扣掉兩點八美元的電話費,艾倫瑞克終於得到價值七點零二美元的食物。換言之,時薪三點六三美元。

美國新澤西,Tent市的一個小教堂,一個叫Tim的年輕人在裡面睡覺。

最後一站是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同樣,找一個負擔得起的住所成為巨大的挑戰。艾倫瑞克終於發現,低收入者住房難是全國性危機。官方對貧困的度量以家庭食物支出為標準,但食物價格相對穩定,真正飆升的是住房費用。1999年,食物成本只佔美國家庭預算的百分之十六,住房開銷則高達百分之三十七。在朋友處借住幾天後,艾倫瑞克搬進了一家烏煙瘴氣的汽車旅館。經過屈辱的尿檢和其他測試,她在沃爾瑪找到了一份時薪七美元的賣場工作。但在尋找第二份工作和更便宜住所的嘗試皆告失敗後,艾倫瑞克的明尼蘇達之旅狼狽收場。在沃爾瑪,她最大的感受是,賣場就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這裡的員工沒有抱怨,沒有反抗,也感受不到其他世界的存在,每天將被顧客蹂躪的衣服重新整理和上架就是她們的生活。「你真正賣掉的,是自己的生命」,艾倫瑞克如此感嘆。

三個月的「窮忙族」臥底之旅,艾倫瑞克發現,即使是身兼兩份工作的人,薪水仍不足以支付房租。一方面,房租對市場極度敏感,富人購房抬高房價後,窮人若不願意長距離通勤,就只有支付昂貴的房租。但與此同時,最底層的工資卻一直不見起色。僱主寧願提供免費餐點、交通車和購物折扣,也不願加薪,因為薪水不易降低,其他福利卻可隨時取消。在政府公共住房支出持續減少的情況下,底層生活的艱辛就不難理解了。那麼,為什麼不見員工的反抗?艾倫瑞克的經歷告訴我們,人越窮,行動力越有限。除了必須有車這些實際限制,換工作遠比想像麻煩。用她的話說,「你往往不願意拿已經認識的惡魔跟不認識的惡魔換」。不僅如此,由於底層勞工的信息不暢和僱主的刻意隱瞞,工資信息往往成為口耳相傳的秘密。

「羞愧」,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感受!艾倫瑞克向社會發出控訴。柯林頓時期的美國號稱史上最繁榮,但在這樣一個富足豐裕的社會,無數身兼兩份工作的勞動者卻連像樣的房子都住不起。窮人可以從電視和雜誌封面上看見富人;富人卻對窮人的生活一無所知,仿佛他們完全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2004年,美國社會學會會長麥可·布若威(Michael Burawoy)號召社會學家們重拾社會學的公共關懷和道德擔當,關注公共議題,面向公眾寫作。《我在底層的生活》正是公共社會學的傑出代表。如作者所言:「整天坐在書桌前不只是一項特權,更是一項責任。」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本書存在可商榷之處,如缺乏隨機化處理,書中穿插的評論(如對基督教會的嘲諷)以及作者的某些決策(例如在明尼蘇達捨棄了一份更高薪的工作)讓人不免對其最終結論產生質疑(重複類似實驗者不乏其人,但結論不一),但它對「窮忙族」活靈活現的展示卻足以傳世。雖然處在不同的社會,中國讀者同樣不會對書中的故事感到陌生,畢竟,我們也有窮人,我們也有邊緣群體,這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我也藉此機會向社會學同行發出倡議,真實生活是最好的社會學數據,不要怕弄髒手,到生活中去做調研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你是「窮忙族」嗎?怎樣擺脫「窮忙」?
    此外,隨著近年來日趨明顯的全球化發展,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也出現愈來愈多的「窮忙族」。 美國都市社會學家卡斯塔爾斯通過對過去二三十年發達國家發展過程的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全球化及勞動市場彈性化發展,導致除了高技術、核心人員的大量增長之外,非典型、邊緣性工作者也愈來愈多,後者在勞動權益與社會安全保障上遠遠不如前者。
  • 「打工人」為何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人們感慨,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睡眠缺失,甚至收入安全感不足,卻弄不清問題出在何處,以及如何應對。事實上,此類問題很可能並不僅是個體所遇到的困境或能予解決的,它們大多具有系統性,有些本就是商業社會的必然邏輯。換個角度看,「工作」除了帶來壓力和疲勞,還能帶來成就感,甚至是城市健康發展所必須。
  • 你為什麼會越忙越窮?只因這3個固化思維還跟著你,要轉變了
    你為什麼會越忙越窮?只因這3個固化思維還跟著你,要轉變了忙這個字,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都會和這個字脫不開關係的。你在生活上忙,忙什麼呢?那麼在職場上的忙,就要讓自己更累一些,畢竟你在工作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要在這個崗位上賺到更多的錢。那麼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你就要花很多的心思和時間,等你薪資待遇情況慢慢好轉了之後,才能讓你的生活條件更加的美好。但是忙並不一定是會給自己帶來財富的。相反,有些人還會處在一種越忙越窮的狀態,這是為什麼呢?
  • 你是窮忙族嗎
    窮忙是什麼窮忙族是什麼?聽起來好像很陌生。因為窮所以不停打工而忙,因為忙沒時間投資自己而窮,惡性循環,窮窮忙忙無窮盡也。 時間與金錢你看起來很忙,卻越忙越窮。你發現了嗎?所謂「決策疲勞」,是指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做的決定越多,越消耗精力,人也變得越疲憊。當你越疲憊,內心就不願意再一次權衡利弊,導致決策越來越隨意。「決定中午吃什麼」和「決定企業發展方向」對大腦來說都要「做決定」。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排除幹擾」。
  • 越忙越窮,越窮越忙!如何才能走出財富馬太效應的怪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誕生了一個新興人群——窮忙族,它是指為了生計日夜忙碌,但卻無法擺脫貧困的人,俗話說就是「瞎忙」,窮忙不光會帶來身體上的勞累,還會給心理帶來失敗感,從而陷入到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馬太效應當中,那麼如何才能在這個循環的怪圈中解脫出來呢?
  • 重慶昨晚為何下冰雹?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昨晚為何下冰雹、明晚還會大降溫?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記者今(25)日採訪了重慶市氣象臺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由於大氣不穩定能量快速釋放導致冰雹白天還是豔陽高照,晚上卻又出現了強對流天氣,這樣的天氣正常嗎?「是正常的。」重慶市氣象臺副臺長張焱告訴華龍網記者,春季天氣多變,出現類似的天氣並不算罕見。那昨晚的強對流天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原來如此!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原來如此!隨著國際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外國人進入我們國家定居生活的現象,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好多外國美女都感受到了中國小夥疼媳婦的優良美德,都在中國把自己嫁出去了。
  • 為何大學生成了廉價勞動力,老闆都搶著招大學生?聽聽老闆怎麼說
    為何大學生成了廉價勞動力,老闆都搶著招大學生?聽聽老闆怎麼說如果大家去人才市場見過的話,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會招聘大學生來工作,最好就是應屆畢業生,這些大學生是最受歡迎的,很多的公司都搶著要。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還是一位老闆說出了實情。這位老闆就說在大家搶著要大學生,還是因為大學生比較好用。像他自己經營著一家工廠,現在去招普工的話非常難招,但是自從換了一個名頭,直接招大學生儲備幹部後,發現招人實在太容易了,大學生看著儲備幹部,以及畫出來的大餅後,都積極面試搶著進去。
  • 小學老師工資不足3000,為何大學生搶著幹?聽聽網友怎麼說
    不過老師很受人敬重,但是工資卻不高,現在的人想工作不都是找高薪的,為何大學生都搶著回家當老師呢。小學老師工資不足3000,為何大學生搶著幹?聽聽網友怎麼說現在每年的教師招聘考試都是非常火爆的,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去考,並不比公務員考試冷清。然而說起小學老師的工資,那就是挺少的。現在教師的工資已經大範圍提高了,那也就是兩三千塊的工資而已,以前還沒有提高的小學教師工資很多只有一千多塊,甚至是只領幾百塊錢的支教鄉村老師。
  •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提起非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對非洲的認知大概就是一個字「窮」,但其實這個認知並不全面,他們只是貧富差異比較大而已。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非洲雖然貧窮,但是每年還是引得大批中國男人前去創業,因為中國的經濟競爭也是較大的,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的商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這也會給很多創業者帶來壓力。
  • 為何不允許安裝衛星鍋了?究竟能看到什麼?聽聽安裝工人怎麼說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允許安裝衛星鍋了?究竟能看到什麼?聽聽安裝工人怎麼說前幾年應該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衛星鍋這三個字,一般都是安在房屋頂上,充當有線的作用,且收到的衛視頻道是有線衛視的三四倍,因此在廣大群眾當中還是相當受歡迎的,可是不能發現近幾年來,衛星鍋已經開始悄悄的退,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則是被有線電視給覆蓋了,那為何這麼多人會選擇退而求其次呢
  • 有些人去非洲,為何現在想在那裡定居?聽聽當地人怎麼說
    有些人去非洲,為何現在想在那裡定居?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如今伴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現如今不僅注重自己本國的發展,而且在很多的國際性事務當中,也都積極的參與,並且為很多落後的國家提供幫助!
  • 先別忙下結論,聽聽專業人士怎麼說的
    先別忙下結論,聽聽專業人士怎麼說的汽車開空調當然會讓其動力變差,並且功率越小的發動機表現越明顯,因為車載空調它的所有能量來源全部由發動機供給。空調運行狀態下無論是驅動壓縮機還是驅動電機還是汲取電瓶電量都會消耗掉部分發動機功率,這樣汽車在低功率狀態下運行時本來用來提供運行動力的部分功率用來供給空調,勢必會導致驅動動力下降。
  •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
    為何中國男人不愛非洲美女?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雖然非洲人與我們的膚色不同,但是還是有許多非洲美女非常符合我們的審美的,不過即使是這樣,中國男人也並不愛非洲美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來聽聽當地人怎麼說,太辣眼睛了!
  • 美團外賣小哥辭職送快遞,為何放棄月入上萬的工作?聽聽他怎麼說
    外賣小哥辭職送快遞,為何要放棄月入上萬的工作?聽聽他怎麼說不過最近從經常送外賣的一位美團外賣小哥閒聊得知,他要辭職了,問辭職後有什麼打算,他卻說要跑去送快遞去了。這無疑讓人很疑惑,為何月入上萬的外賣都不送了,而去幹快遞員呢。
  • 詹姆斯6次亞軍遭諷刺,為何艾弗森1次亞軍卻封神?聽聽球迷怎麼說
    詹姆斯6次亞軍遭諷刺,為何艾弗森1次亞軍卻封神?聽聽球迷怎麼說文/PE賽事詹姆斯9次殺進總決賽3次問鼎總冠軍,也就是說詹姆斯的職業生涯拿到了6次亞軍,這也遭到了許許多多球迷的嘲諷,那麼為何艾弗森只是和湖人隊在總決賽相遇了1次同樣的也是亞軍卻能封神呢?聽聽球迷朋友怎麼說你就懂了,為何艾弗森和詹姆斯的差別如此之大呢?聽聽球迷朋友怎麼說的吧!
  • 為什麼「越忙越窮,越窮越忙」?我們如何打破「窮忙」怪圈?
    雖然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標,但是停下腳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點。「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致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想起出發的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頭看看純淨的天空,沉靜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節奏。人在忙碌的時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後反而離目標越來越遠。
  • 酒喝多了為何會「斷片」,丟失的記憶去哪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這裡是大偉帶你去旅行,大偉今天帶你走進:酒喝多了為何會「斷片」,丟失的記憶去哪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丟失的記憶去哪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 聽聽這位玩家怎麼說
    聽聽這位玩家怎麼說前段時間的工作室無限刷金,無限卡二覺金幣,相信大家都是經歷過的,這次可是讓不少的玩家都覺得DNF會不會黃,因為金幣的比例直接跌到了1比70,要知道正常大區都是穩定在1比50的呢,很多商人也是被嚇怕了,因為辛苦搞的囤貨,最後利潤居然沒跑過金幣貶值的速度,很多商人都被工作室搞得想跳樓了。
  • 小麥種植,深度越深越好?聽聽農藝師怎麼說
    現在正是農民朋友種植小麥的時候,之前幾篇文章也說到關於小麥種植的問題,這幾天也有些種植戶朋友來諮詢小麥種植播種深度的問題,有一位種植戶說種植的越深越好,真的只這樣的嗎?聽聽農藝師怎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