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忙越窮,越窮越忙」?我們如何打破「窮忙」怪圈?

2020-12-13 牽手教育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特別忙,從成年人到現在都孩子們無不如此。

成年人自有忙的道理:單身的年輕人事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還要在各方壓力下解決婚姻的問題;為人父母者不僅要還房貸,努力晉升,還要讓孩子站在更好的起跑線上。孩子忙更有理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們從小就被告知現在忙是為了以後閒,但是等待他們的未來幾十年其實更忙。

忙碌之後是否有結果,沒有人知道。其實,方法和效率遠比忙碌重要,有時候慢下來、靜下心來,反而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事情,是因為我們太匆忙、太著急,以致於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錯誤。當我們慢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時,可以更正很多明顯的錯誤。

那些每天在手機上花掉2個小時,5分鐘就低一次頭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時間緊的。要思考,就需要慢下來,審視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連做它們的目的都沒有想清楚,就在世俗力量的驅趕下隨著奔湧不停的人潮匆匆去做了。在這個過程中,物慾和權利讓我們進一步加速行走。雖然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標,但是停下腳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點。「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致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想起出發的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頭看看純淨的天空,沉靜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節奏。人在忙碌的時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後反而離目標越來越遠。從忙碌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餘的需求和行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我們更快地接近目標。在諸多目標中,終極目標當屬生活本身。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麼匆忙,走出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

不要讓自己成為積極的廢人。上天不會虧待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會同情假勤奮的人。

特別忙但是績效差的人,除了偽工作者之外,通常還有三個毛病。

第一:幹了太多不該幹的事

他們在單位裡對同事有求必應,於是很多同事佔他們的便宜,凡事找他們幫忙,以致自己的工作沒做好,領導也不滿意。一個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到處幫別人忙。分不清哪些事情該做好,哪些事不能做,難免會陷入「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怪圈。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好好先生」。

第二:喜歡同時做很多事情

由於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時刻只能接收、保留和處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不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會來回切換任務而降低工作效率,還容易導致錯誤不斷。人的潛意識總認為自己能行,不僅有潛力,還能擠壓時間同時處理很多任務,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當腦子裡的任務積壓過度,一開始可能只是出現一些小錯誤,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但是,當有限的腦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務積壓得越來越多時,大問題就會集中爆發。如果一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中總是小錯誤不斷,無論成績還是績效都好不了。

第三:迷信所謂的速成

世界是非常公平的,總想著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抱著取巧心理的人,不是在和同齡人競爭,而是在挑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挑戰市場的有效性,或者說是在和上帝競爭。因為「天道酬勤」。對速成的崇拜也是「瞎忙族」的一大特點。他們相信自己能找到別人找不到的捷徑,而不是沉住氣慢慢提升自己。

要解決上訴三個問題,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其實,只要把做事的節奏慢下來,先動腦,在動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從任務清單上刪除;在做事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開了很多頭卻不結尾;做完事情,審視一下自己的得失,評估一下效果,以備將來參考。這樣,效率自然就能提高,收益也隨之而來。

陷入「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怪圈的人,要做的就是斬斷厄運鏈。越是落在別人後面,就越想通過並行處理多做點事情,結果錯誤百出,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時候,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做減法,把各種不必要的事情從清單上刪除,而不是花更多時間在低回報的道路上狂奔,那樣只會讓人失控。

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才是更好完成任務的途徑。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新東西、改變舊習慣,僅僅因為他們習慣了一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滿足於低成就的快感。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當遇到困境時,我們首先應該慢下來,斬斷厄運鏈。然後重新審視目標,做減法,講究效率,這樣走出「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相關焦點

  • 越忙越窮,越窮越忙!如何才能走出財富馬太效應的怪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誕生了一個新興人群——窮忙族,它是指為了生計日夜忙碌,但卻無法擺脫貧困的人,俗話說就是「瞎忙」,窮忙不光會帶來身體上的勞累,還會給心理帶來失敗感,從而陷入到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馬太效應當中,那麼如何才能在這個循環的怪圈中解脫出來呢?
  • 北初說創業:為什麼你陷入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怪圈
    而更現實的就是你已經很努力了,累得跟狗一樣但依然掙不到錢,可能是越窮越要忙,可能是越忙就越窮,成了今天很多人最尷尬的一個痛點。老話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你足夠努力了,只要忙活就有收穫。
  • 「打工人」為何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人們感慨,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睡眠缺失,甚至收入安全感不足,卻弄不清問題出在何處,以及如何應對。事實上,此類問題很可能並不僅是個體所遇到的困境或能予解決的,它們大多具有系統性,有些本就是商業社會的必然邏輯。換個角度看,「工作」除了帶來壓力和疲勞,還能帶來成就感,甚至是城市健康發展所必須。
  • 一個猶太人賣銅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
    在傳統經濟時代,如果見面問「最近忙啥呢」,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不缺錢的;如果回答「最近如何如何」,那多半是經濟不自由的人。在如今這個移動互聯時代,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真的在「瞎忙」,如果回答「嗨,就是瞎玩」,那麼多半是財務自由的人。
  • 為什麼有的人越忙越窮?學會這三點,你也可以擺脫「窮忙」的命運
    文:秉文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窮忙」這個詞吧,意思是為了生計忙碌奔走,但總是達不到理想的狀態和成就,始終碌碌無為。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能見到這種「窮忙」的人。又或者,我們自己就正在「窮忙」。明明大家都在努力,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命運呢?對於這種情況,有專家分析表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人的視野狹窄,思想也比較局限。而且,這些人往往會把金錢看得很重,只關注到眼前的利益,因而很容易忽略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所以,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眼光放長遠,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 而窮人越忙越窮呢?
    那就是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忙,甚至於很少和家人聯繫。但是到最後手裡的錢還是所剩無幾?如今很多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一年到頭休息的時間都是很少的。也就是過年才能休息幾天而已,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越忙越窮,最後還欠"一屁股債",一年到頭也就是瞎忙活而已……事實上,在我們這個社會,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到處都是在"哭窮"的人。大家明明拼命幹活,還是一年到頭沒掙到幾分錢。
  • 越忙的人越窮?你想錯了!窮忙 並不是忙窮
    寫到這裡大家也發現了嗎,文員和粉刷匠都是忙同樣的時間。但是收入卻是成倍的差距。仔細對比一下,雖然他們付出的時間相同可是出的氣力一起要付出的技術層面更是不同的。這就體現了學習以及選擇的重要性。但是同樣他們的管理者跟他們付出的時間也是同樣,為什麼看起來卻比他們輕鬆呢。(好吧大部分管理者只是看起來輕鬆)管理做得基本上屬於承上啟下統籌結合的工作。但是他們的付出點著重於情緒價值以及腦力勞動。
  •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世界上的窮人和富人表面上他們差距最大的是金錢,但實際上在我看來,行為習慣才是根本的區別。正因為他們的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才會造就了兩種人生。窮人如果不去改變,往往只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才會越來越富。為什麼說很多窮人非常努力,也特別忙,但就是成不了有錢人呢?
  • 科普|稀缺心態:「是什麼讓我們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為什麼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富的人越來越富?有很多人可能會說,富人有足夠多的資源用於投資,有足夠多的錢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有更廣的人脈,更好的機遇,和更多把握住機遇的資本。其實上面所作的兩個對比,十分真實赤裸,但它揭示的只是"貧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卻不能完全正確地解釋為什麼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富的人越來越富?有大量例子表明,給予一個長期貧窮的人一筆錢,只能解決他們短時間的問題,而當這筆錢揮霍完畢過後,他們的生活又會重新回歸到以前一貧如洗的狀態。
  • 1萬小時貧窮定律:為什麼你越忙越窮?
    恰恰相反,他們越忙越窮,越勤奮,越把自己的技能縮窄在一個跑道上。「一萬小時定律」不僅沒讓他們成為專家,成為贏家。反而捆死他們,我稱之為「一萬小時死亡定律」。為什麼會這樣?但除了質問,我們還應該得到點什麼。從18世紀歐洲資本家剝削勞工,到今天的富士康血汗工廠,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怎麼變。只要依然存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要低端產業鏈無法完全被機器取代,這種現象就會一直存在。站在個體的角度,質問富士康的意義,並不大。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成為這樣被嚴重剝削的人。
  • 為什麼男人越窮越想結婚,越有錢越不想結婚?
    然而物質條件往往能直接影響到男人對待婚姻的態度,生活中我們發現男人越窮時越想結婚,越有錢卻越不想結婚,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以下3個原因:第一,因為男人越窮時越焦慮,壓力越大,男人越有錢時越自信。當一個男人越窮時就越怕找不到老婆,這種焦慮感主要源自當前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背景中,目前中國有3000萬剩男,對於一個沒有結婚的男人,看到這個數字就莫名感到焦慮和壓力。而有錢的男人的壓力相對小,男人的自信源於財富,所以有錢的男人相對不會焦慮找不到老婆。
  • 心理學:你為什麼越忙越窮?心理學的自證預言你需要了解下
    我為什麼而活著?我怎樣能活得輕鬆快樂、成功滿足?到底怎樣才算豐盛、富足、有智慧的人生?我如何能在生命中創造奇蹟,擁有足夠豐盛而富足的人生?而這份匱乏感也是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一直在影響著我們。身窮一時,心窮一世如果一個人內在充滿金錢的匱乏感,他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窮的,所以給他多少錢都無法讓他有富足的感覺。
  • 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答案太現實
    曾經有人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有人說因為窮人沒有創造更多財富的能力,沒有更多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與方法。窮人覺得唯一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就是生孩子。越多生孩子,這樣才有可能讓社會發現他們的存在的價值的機會。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答案在這裡!
  • 財富「馬太效應」 為何富人一直富,窮人卻越來越窮還越來越忙?
    文:南木熙在傳統的經濟時代,人們見面喜歡問:你最近忙些什麼?答案通常都是「瞎忙」。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喜歡回答「窮忙」。這個詞來自美國,指那些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人。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勤勞致富,如今新經濟時代,反而是窮人越來越忙。這是為什麼呢?許多人認為,不要和我談論富人的想法。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我有投資頭腦,只是沒有翻身的本錢。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卻沒有攢下本錢?2017年,貝佐斯、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財富總和是美國人總財富值的一半。
  • 為什麼你越窮,你卻越大方?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大方的人,願意跟大方的人交朋友。當然,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富人在某些承度上更大方,災區捐款,富人捐最多,像熟知古天樂捐贈學校,可見他的大方程度。窮人一般對朋友,對親人,寧可自己受罪,也要顯出面子,從不虧待朋友,越窮越愛面子,越窮反而越大方。
  • 窮人越忙越窮?猶太人:牢記這3點,早日成大器,富人看破不說破
    很多人每天忙碌的目的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可是我們會發現在生活中,賺的錢更多往往不是這些整天辛苦忙碌的人,反而是那些看起來非常悠閒的人。作為經商最成功的民族,猶太人一直是商界人士爭相學習的對象,猶太人認為,窮人越忙越窮,而富人越玩越富差別就是思維。
  • 猶太人賺錢有多可怕,不想越忙越窮,就試試猶太人「辣椒」思維
    在這本被譽為猶太人的第二部「聖經」裡描述了千百年來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猶太民族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凝聚出一個又一個獲取財富的方法和案例以及其中蘊含的獨特思維,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猶太人「賣辣椒」的故事,如果你不想越忙越窮,那麼不妨試試這個「辣椒」思維。
  • 人千萬不要喊窮,越喊越窮!
    生活中,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老喊窮。殊不知,喊窮是很損福報的一種行為。如果養成了喊窮的習慣,必然是後患無窮的。一個人,越喊窮,越窮;心越窮,越不得翻身。人千萬不要喊窮,越喊越窮很多人其實並不窮,但是總喜歡在別人面前誇大自己的窘迫。天天喊窮,慢慢就會有一副「窮相」。
  • 俗語「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原來是這麼來的
    一、「窮大方,富摳門」,該怎麼理解「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這句話現在頻頻被提及,也暗含看一種社會期待,即當今富人們大方的行為太少了。如富有的老闆拖欠、剋扣農民工的工資,此類現象最容易刺激起以偏概全乃至偏激的道德評判。
  • 有的乾洗店可以年入百萬,為什麼你卻越洗越窮?
    但有時候在網上會看到一些乾洗店店主哀嘆「一入乾洗深似海,洗得兩袖清風來」,「越洗越窮」乾洗店開不下去的報導。乾洗店怎麼會「越洗越窮」呢?不是說乾洗行業是個高毛利的行業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會越洗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