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特別忙,從成年人到現在都孩子們無不如此。
成年人自有忙的道理:單身的年輕人事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還要在各方壓力下解決婚姻的問題;為人父母者不僅要還房貸,努力晉升,還要讓孩子站在更好的起跑線上。孩子忙更有理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們從小就被告知現在忙是為了以後閒,但是等待他們的未來幾十年其實更忙。
忙碌之後是否有結果,沒有人知道。其實,方法和效率遠比忙碌重要,有時候慢下來、靜下心來,反而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事情,是因為我們太匆忙、太著急,以致於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錯誤。當我們慢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時,可以更正很多明顯的錯誤。
那些每天在手機上花掉2個小時,5分鐘就低一次頭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時間緊的。要思考,就需要慢下來,審視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連做它們的目的都沒有想清楚,就在世俗力量的驅趕下隨著奔湧不停的人潮匆匆去做了。在這個過程中,物慾和權利讓我們進一步加速行走。雖然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標,但是停下腳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點。「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致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想起出發的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頭看看純淨的天空,沉靜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節奏。人在忙碌的時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後反而離目標越來越遠。從忙碌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餘的需求和行動,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我們更快地接近目標。在諸多目標中,終極目標當屬生活本身。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麼匆忙,走出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
不要讓自己成為積極的廢人。上天不會虧待一個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會同情假勤奮的人。
特別忙但是績效差的人,除了偽工作者之外,通常還有三個毛病。
第一:幹了太多不該幹的事
他們在單位裡對同事有求必應,於是很多同事佔他們的便宜,凡事找他們幫忙,以致自己的工作沒做好,領導也不滿意。一個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到處幫別人忙。分不清哪些事情該做好,哪些事不能做,難免會陷入「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怪圈。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個「好好先生」。
第二:喜歡同時做很多事情
由於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時刻只能接收、保留和處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不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會來回切換任務而降低工作效率,還容易導致錯誤不斷。人的潛意識總認為自己能行,不僅有潛力,還能擠壓時間同時處理很多任務,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當腦子裡的任務積壓過度,一開始可能只是出現一些小錯誤,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但是,當有限的腦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務積壓得越來越多時,大問題就會集中爆發。如果一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中總是小錯誤不斷,無論成績還是績效都好不了。
第三:迷信所謂的速成
世界是非常公平的,總想著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抱著取巧心理的人,不是在和同齡人競爭,而是在挑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挑戰市場的有效性,或者說是在和上帝競爭。因為「天道酬勤」。對速成的崇拜也是「瞎忙族」的一大特點。他們相信自己能找到別人找不到的捷徑,而不是沉住氣慢慢提升自己。
要解決上訴三個問題,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其實,只要把做事的節奏慢下來,先動腦,在動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從任務清單上刪除;在做事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開了很多頭卻不結尾;做完事情,審視一下自己的得失,評估一下效果,以備將來參考。這樣,效率自然就能提高,收益也隨之而來。
陷入「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怪圈的人,要做的就是斬斷厄運鏈。越是落在別人後面,就越想通過並行處理多做點事情,結果錯誤百出,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時候,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做減法,把各種不必要的事情從清單上刪除,而不是花更多時間在低回報的道路上狂奔,那樣只會讓人失控。
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才是更好完成任務的途徑。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新東西、改變舊習慣,僅僅因為他們習慣了一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滿足於低成就的快感。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離目標越遠。當遇到困境時,我們首先應該慢下來,斬斷厄運鏈。然後重新審視目標,做減法,講究效率,這樣走出「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就不是什麼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