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財富是智慧:由猶太人賣銅的故事說起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意思是說:「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
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斯敦做起銅器生意。
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兒子很精確地回答:「三十五分錢。」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
許多年過去了,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
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蕩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籤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
許多運輸公司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彩的是,他一丁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
有智慧的人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原來聽說過一個中國商人的真實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位老闆,從別人手裡接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接手後他把這做超市進行了整修,劃分出來一些商鋪,進行出售,售後,超市的面積縮小到1700多平方米。他機會看的好,銷售店鋪獲得的收入基本可以與接手超市所付的轉讓店面費相當。原來超市經營者在超市開張前花了400多萬元買入了設備,以3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了他,他在將超市面積縮小的過程中,拆掉了部分的電梯等設備,獲得了30萬元。
最後算下來,他用5萬元買到了一座1700多平米的超市,其實這超市裡的冷庫等設備的價值已經超過了5萬元很多。
在傳統經濟時代,如果見面問「最近忙啥呢」,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不缺錢的;如果回答「最近如何如何」,那多半是經濟不自由的人。在如今這個移動互聯時代,如果回答「瞎忙」,那多半是真的在「瞎忙」,如果回答「嗨,就是瞎玩」,那麼多半是財務自由的人。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都是「勤勞致富」、「忙起來才能找到發財的機會」;但如今各種新經濟形態層出不窮,人越來越忙,卻越忙越窮;然而富人則是越來越閒,越來越會玩,但卻越來越有錢。
你說氣不氣?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但是實際上是「限制想像力使我們貧窮」。關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問題,在網絡上、電視中、生活裡,大家討論的都很多,也都知道是「思維決定貧富」,但是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別到底在哪?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有一天,上帝把所有人的財富都剝奪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了飯吃,餓著。
三天以後,上帝給了每人一隻雞。
第一組人中見到雞簡直喜出望外,啥也沒想,磨刀霍霍,雞湯滾滾,飽餐一頓曬著太陽嘮著嗑。另一些人一開始沒想好,可看到吃飽喝足的人享受的表情,就忍不住把雞也宰了。
第二組人同樣很餓,可是其中一些人看到自己拿到的是母雞,就忍住了飢餓,把母雞養了起來,母雞每天下一個蛋,雖然吃不飽,但也餓不死。拿了公雞的人,也不敢隨便吃,讓自己的公雞打鳴每天叫醒大家餵養母雞,換一個雞蛋吃。
剩下最後一組人,找到第二組人,說讓你的公(母)雞和我的母(公)雞交配產仔,生下小雞,小雞長大後下的蛋每天分你一個,如何?第二組人一想,反正自己也沒什麼損失,還白賺一個蛋,就同意了。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第一組人餓的瘦骨嶙峋,癱在地上埋怨上帝憑什麼不再給自己一隻雞。
第二組人吃著自己的雞蛋,又從第三組人那裡拿到了一個雞蛋,滿心歡喜過著小日子。
第三組人收穫了許多小雞,自己養不過來,於是找來了第一組人,問你願不願意給我幹活,我可以分給你雞蛋。
一開始每人一隻雞的平等社會,隨著時間流逝,又將再一次出現了窮人、中產和富人。漸漸社會上出現了這樣的祈禱,上帝啊,請你把每個人的財產都剝奪,還給我們公平吧。
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區別就在於八個字: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窮人往往只在乎錢或者眼前利益,而富人則更在乎其他東西。一言以蔽之,錢在窮人手裡,只是一張「購物券」,在富人手中,則是一切。
大部分窮人習慣守財,總以為錢就是財富的全部,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包括社會地位、香車美女、以及成功的人生。為此窮人常常習慣於為了幾毛錢和街邊小販討價還價,甚至和親友同事勾心鬥角。費盡心思,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人品代價換來的除了錢,其他財富幾乎沒有。
富人雖然也愛錢,但是往往勝在取之有道、用之有數。從金錢資本到家庭關係、社會交際、身心健康、文化修養等等方面,每一方面在富人的財富榜單上都佔據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靈魂一問:你認為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