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拜佛,佛門自古提倡「佛無分別心」的大眾理念。不論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內心虔誠,達官顯貴也好,平民百姓也罷,跑到寺廟拜佛燒香,都可以到廟堂之中送上一抹香火,以表敬意。
從拜佛者的角度來講,每個人拜佛禮佛的出發點,其實都是大相逕庭的,只要一談及拜佛陀菩薩,無非就是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心願,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只不過拜佛的人不同,所祈求的心願也就有所差異,但其初衷實則是一樣的。
可是有一個問題往往容易被世人忽略,那就是當自己許下的心願違背因果緣由之時,這種行為往往都是要不得的。
過去常常有人說「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由因果所導致的。其中的原理用在求佛禱告上,那是一通百通,自己一定要知道。
如若不能深知因果,就算拜佛拜到猴年馬月,那也同樣無濟於事,無法轉變一生的命運,不信?看完接下來的皆是,自然就會徹底覺悟了。
01窮人因窮而求「財」,富人因富而求「安」
所謂「窮人因窮而求財,富人因富而求安」,從字面翻譯上看,其實就不難理解。意思就是指,窮人因為貧窮,所以在佛菩薩面前經常發出一些求財求發達的願望,而富人因為條件富裕,想要守財,所以通常是想向佛菩薩求一個安穩,少生一些事故。
那麼這句話和「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究竟有什麼關聯呢?很簡單,只因為兩者願望的出發點截然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也就天差地別。
先從窮人的角度來分析,窮人因為條件匱乏,對財富名利都有著極大的追求,他們希望自己可以擺脫貧窮,希望通過燒香禮佛的方式,改變自己如今貧困的窘境,然而這種想法實際上是最愚昧無知的。
首先,信佛是要正信而不是妄信,佛菩薩並非萬能的神,更沒有通天神力直接賜予世人財富地位,倘若將一夜暴富的希望寄托在佛菩薩身上,不僅不會得到佛菩薩的感召,反而會被視為對佛菩薩的一種褻瀆,一種大不敬。
其次,真正的財富從來都不是靠求神拜佛求來的,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爭取、拼搏來的。
拜佛,不是為了把佛當成求財的工具,真正決定自己是貧是富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能夠有多少努力和付出,倘若只是在佛菩薩那裡發願,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就只會讓自己越發尷尬艱難,無異於是在給當下的處境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窮人要想改變當下頹勢,唯有認清事理真相,分析問題的根源,把時間花在努力工作上,把精力用在思考如何精進自我上,把錢財用在刀刃上,這樣得到的效果,可就比求佛拜菩薩要直接多了。
再從富者角度來講,因為富人本身條件趨於飽和,對於物質的慾念也就相當有限,相較於添財,他們更看重的其實是如何守財,以及家人是否能夠平平安安、合家團圓。光從發願的測點來看,與前者相比,後者的願望明顯更加實際一些。
同時,有些富者為了能夠達到目的,甚至還會通過一些途徑,比如以行善布施的方式感恩社會,幫助弱勢群體,這種行為是最能為自己招來善報福源的,富人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富有。
0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窮富皆由因果決定的
之所以說「窮人求財不受感召,富人求安容易靈驗」,說到底還是離不開佛家的因果定律。有道是「因果自古不空」,窮富其實也是皆有因果決定的。
從佛教的觀點去解釋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想過上好的生活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奮鬥的,沒有種下收穫財富的因,又怎麼會得到發家致富的果呢?
富人不缺錢,但為了求得家人平安,事業穩定,在燒香拜佛的時候不會刻意地去求財,反而會行善好施,給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便是種下善因,日後勢必引來善果,待到福運如期而至,自身願望才不會落空。
反觀某些窮人,不僅「人窮志短」,明明自知條件貧苦,卻依舊毫不作為,時常坐以待斃,不願意付諸行動,成天空懷美夢,又怎麼可能得以償願呢?
有道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唯有盡人事者,才可以聽天命。想要改變當下的頹勢,不能依靠他人的施捨與憐憫。
更不能靠燒香拜佛,倚杖佛菩薩的神力,真正值得信賴和依靠的,還得是自己的力量,唯有自己才能夠開闢出一道嶄新的天地。
故此還是那句老話,人生在世,心懷善念,要有正信、正念,端正好心態,堅信因果。不要總想天降洪福不勞而獲,自己能夠有所覺悟,才會有否極泰來,扭轉乾坤的一天。
至此,「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的說法就有了很好的詮釋了。
事實上無論是財富還是其他福分,都要謹記一點,那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人生是沒有捷徑的,更不是說光靠給佛上幾炷香,磕幾個頭就能夠得償所願的,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千萬別再傻傻不自知了。
(作者:千面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