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小時貧窮定律:為什麼你越忙越窮?

2020-12-14 創業家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算。那麼也就是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時間。

但是在另外一本書,《貧窮的本質》,我看到另外一種景象。這個世界很多人,匆匆忙忙,勤奮工作。

別說休息,可能連吃飯上廁所都要擠出時間來。

他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只要企業不倒閉,他們不會換工作。

可是「一萬小時定律」在他們身上,並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們越忙越窮,越勤奮,越把自己的技能縮窄在一個跑道上。

「一萬小時定律」不僅沒讓他們成為專家,成為贏家。反而捆死他們,我稱之為「一萬小時死亡定律」。

為什麼會這樣?

02

富士康再次被爆「血汗工廠」

還記得幾年前的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嗎?

不久前,富士康再次被曝光為「血汗工廠」。《觀察家報》和中國勞工觀察組織對富士康位于衡陽的工廠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這家湖南最大的電子產業基地裡,超過8000人是派遣工,而按照中國《勞動法》規定,派遣員工,不能超過總員工數的10%。

什麼叫派遣員工?

所謂派遣員工,就是指臨時性員工,他們沒有假期,也沒有病假工資和帶薪休假等福利,一旦不工作,就沒有工資,或者隨時能被公司解僱,而且不用發放違約金。

這些人加班時,不按加班工資算,按正常工作工資算。而且工資很低,累死累活每小時才14.5元,這算是非常低的水平了。

廠方為了讓他們多加班,故意把正常工資壓得很低,「工人們必須要不停加班,才能獲得能保證基本體面生活的報酬。」

在旺季,一個工人平均一個月要加班100多個小時,意味著每天至少要加班4個小時,遠遠超過了法律規定的36個小時。

有的人甚至連續工作14天不休息,天天加班。

生活變成一個巨大的深淵,瘋狂吞噬著人們點點滴滴的能量,但很無奈,我們面對這種吞噬時,手足無措,所以,只能被迫應承,哪怕低工資,哪怕14天無休。

03

除了指責「富士康」,我們還能思考什麼?

發生這種事,質問富士康當然是必要的。

但除了質問,我們還應該得到點什麼。從18世紀歐洲資本家剝削勞工,到今天的富士康血汗工廠,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怎麼變。只要依然存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要低端產業鏈無法完全被機器取代,這種現象就會一直存在。

站在個體的角度,質問富士康的意義,並不大。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成為這樣被嚴重剝削的人。

美國一學者,名校博士畢業後,沒有去華爾街當金融高管,也沒有去大公司拿高薪,去了貧民窟。

她研究的課題是: 為什麼陷入貧困狀態的人很難脫貧。

很多人覺得,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不夠勤奮,不願意思考。這個世界大把掙錢的機會,如果他們足夠努力,懂得抓住機會,怎麼會一直陷在貧困狀態中?

女學者隱瞞她名校博士的身份,潛入貧民窟,像他們一樣生活工作。

她詳細記錄了每天的生活,大同小異:

每天早上不到5點就要起床,因為要早早去工廠上班,遲到是要被扣錢的。由於時間緊,她根本沒有辦法從容地吃一頓靜心準備好的早餐,只能匆匆吃點麵包,再買杯快餐式咖啡搞定。

工廠制度很嚴格,不允許員工隨便離開崗位。因為是流水線式操作,所以你必須待在工位上不許離開。上廁所必須申報上司請假批准才能去。

時薪很低,必須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才能拿到保證基本溫飽的工資,如果想要體面一點,需要工作更長時間。一天24小時,一大半都在固定的工位上度過。

午飯和晚飯都是吃快餐,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

終於下班了,累,精力早已經消磨殆盡。睡覺之前會有幾個小時的娛樂時間,為了紓解一天的睏乏,酒吧、夜總會、歌舞廳、都擠滿了人。

大概會在11點到12點之間喝得醉醺醺的回來,睡覺。

持續循環這樣的日子。

你看到了,這就是貧民窟生活著的窮人日常的生活,和我們老一輩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無本質不同。

以最廉價的勞動力獲取報酬,每天工作超10個小時,甚至沒有時間從容體面地吃一份早餐,娛樂活動往往也是簡單的感官刺激。

經濟學家將這種生活狀態稱之為「貧窮的死循環」。

在富士康工作的派遣工,生活也陷入了這種「貧窮的死循環」:他們偷懶嗎?不,他們很勤奮,每天把自己的時間塞得滿滿當當,並且,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他們抓不住機會嗎?不,他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想獲得晉升;他們渴望錢,不缺乏任何掙錢的動力。

但他們依然貧窮。

其實,貧窮的本質並不在於沒錢,沒錢可以掙錢,貧窮的本質是一種生活狀態,這種生活狀態陷入死胡同,無論如何努力,產生的效果,都只能在死胡同裡打轉,而無法脫離這種生活狀態。

貧窮,不是你缺乏掙錢的能力,歸根結底,是你缺乏過好日子的能力。

04

貧窮的死循環:

單位時間值決定了你的未來

什麼叫「貧窮的死循環」?

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個概念,「時間單位值」。

一個上班的白領月薪一萬,每天8小時工作,周末雙休。

一個攤煎餅的大媽,月薪2萬。

將此兩人對比,乍一看,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攤煎餅的大媽比上班的白領掙得多多了,而且不用考慮領導臉色。」由此更進一步想:「讀書有什麼用,考大學考研究生,找份工作,結果還沒大媽攤煎餅掙得多。」

攤煎餅的大媽真的掙得多嗎?

前段時間,北京煎餅大媽月薪三萬火了,很多人表示,辭職,去攤煎餅,能掙更多。知乎上有人詳細剖析了煎餅大媽的日常工作:

首先,每天凌晨5點就要起床,準備原材料,準備各項工作;接著,無論風吹雨打,都要把煎餅車推到指定位置;買煎餅的人一般在早上,但中午和晚上也有,還有人買煎餅當夜宵,為了能多掙點,必須要守到晚上9點,待人群大部分散去,才能回家。

回家之後,不能立刻休息,還要收拾一下,鍋碗瓢盆歸置好,已經晚上十點半多了。

並且,攤煎餅沒有周末和休息日這個概念,想多掙點,就得天天出活。

也就是說,煎餅大媽每天的工作時間在17個小時左右,沒有周末休息日和節假日這一說。

白領月薪一萬,一個月工作22天,每天日薪是454元;每天工作8小時,時薪是56元;

煎餅大媽月薪兩萬,一個月工作30天,每天日薪666元;每天工作17個小時,時薪是39元。

如果把工作環境考慮進來,白領不用被風吹日曬,空調能擋住酷暑,咖啡座裡的咖啡和飲品無限暢飲,每年都有出遊福利,每年都有年度體檢。煎餅大媽什麼都沒有。

財經作家瑋瑋說: 「不要被高收入迷惑,很多人的高收入並不是由高價值勞動帶來的;他們高收入的背後,是高付出、高風險、高折舊,很多人是拿命在換錢。」

如果把月薪換成時薪,一目了然。

「時間單位值」就是以儘可能小的單位衡量勞動價值。

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時間單位值都非常高。曾經看到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比爾蓋茨走在街上,看到地上有一百美元,他應該會不屑於去撿,為什麼?因為划不來,撿錢需要耗時1秒,而在這一秒內,他的身價已經上漲了兩百多美元。

偽高收入人群,時間單位值其實很低,是低價值勞動,依靠長時間積累而得收入。

「貧窮的死循環」就是這樣一種時間單位值非常低的生活狀態:

人們拿著非常低的時薪,為了基本溫飽,為了過得還算體面,不得不加長工作時間,以至於每天需要工作十多個小時,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放在工作上了。

人們花半個小時匆匆吃著快餐,絲毫不考慮營養值,而只考慮填飽肚子,如果以單位時間的營養值來算的話,一樣非常低

到了休息時間,人們根本不會考慮聽場音樂會舒緩心情,更不會去健身房跑步塑造體形,吃喝嫖賭抽是最佳娛樂方式。因為所有的意志力和精力都耗費了,一旦得其自由,欲望就容易放縱。這樣的休息,不能算是休息,只能是很低級的感官刺激。

低時間單位勞動值——低營養值——低級的感官刺激娛樂方式——再回到低時間單位勞動值,就這樣,人們徹底陷入「貧窮的死循環」。

最顯著的特徵是「單位時間低創造價值」——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是。

05

遠離「貧窮的死循環」狀態

如何打破這種「貧窮的死循環」?

這裡有幾點建議。

也許你未必處於貧困狀態,但對你的人生依然有價值:

教育,是讓你時間增值的最大辦法

打破這種死循環的根本,在於讓自己的單位時間增值。

最有效的方法,無疑是教育。

電視劇《相愛十年》中,劉元去一家日本企業工作,最開始,僅是一家底層的行政文員,每天的工作是倒垃圾、擦桌子、擦樓梯、端茶送水。

除了做體力活,還要忍受同僚的冷嘲熱諷,每天都很累。

儘管如此,為了能在這家公司長遠發展,劉元還是擠出時間去報了一個日語培訓班,每天堅持學習。

一次偶然的機會,日企老大要去參加一次活動,需要劉元幫忙。劉元很自然地直接用日語和他溝通。日企老大非常驚訝:「劉元君,你日語很好呀。」

劉元滿面微笑,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此後,劉元在這家日企一路晉升,最終成為職位最高的中國員工。

很多年前,農民工在深圳工作,他們白天在工地上幹活,但晚上擠出時間也要去上夜大,去學習。

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是,如果你會算1+1=2,即使你重複算一千遍,你也不會知道2+2=4。但知識和技能越多的人,單位時間產出值越高。

所以,無論你處在什麼時刻,一定不要讓自己忙死,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意志力都耗費在無效重複之事上,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耗費在工作上。

每天留出時間,留出精力和意志力,給自己刻意訓練,讓自己時間增值。

善於找資源給自己作背書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被尊敬地仰視,才會有更多眼光看到你。

有人編了個故事:

一個富人為了想讓自己的兒子謀到一份世界銀行副行長的職位,他對世界銀行的負責人說:「我孩子非常有才,精通金融管理之道,你們能不能給他個機會。」

世界銀行的負責人拒絕了他。

於是,富人開始想辦法。他聽說比爾蓋茨有個女兒,於是找到了比爾蓋茨,對他說:「我兒子當上了世界銀行的副行長,是世界銀行最年輕的副行長,你要不要把女兒嫁給我兒子。」

比爾蓋茨一聽,心想,世界銀行最年輕的副行長,應該很厲害,很有資源,於是答應了。

富人再去找世界銀行負責人:「我兒子娶了比爾蓋茨的女兒,你們要不要給他個機會?」

世界銀行負責人心想,比爾蓋茨的女婿,應該靠譜,也答應了。

人要善於給自己貼標籤,標籤的背後,意味著資源,合作的本質就是資源整合。

同樣的才華,如果被貼上了標籤,有大宗資源加持,才華會更能產生效果,你的單位時間值也會大大增加。所以,人要學會找資源給自己的才華作背書。

有更強大的人脈,會讓你的時間值被槓桿放大

人脈是最不能忽視的一環。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槓桿效應。

舉個例子,買房,首付三成,如果是五十萬,你就能擁有一套價值一百五十萬的房產。是的,雖然你要還房貸,但是這套房產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受益,全部歸屬於你,例如租金收益,例如增值收益。

五十萬撬動一百五十萬的資金為你辦事,這就是槓桿效應。

在你的人生中,如果有強大的人脈資源,人脈也會讓你的努力被槓桿放大。這就是人脈槓桿效應。

同樣是開車,給馬雲開車,和做滴滴司機,帶來的收益是截然不同,單位時間的產出值也是不同的。

「一萬小時定律」和「一萬小時死亡定律」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你能否不斷讓自己的單位時間值增加。

這意味著你不能把全部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你必須留出時間、精力和意志力成本,為自己的蛻變做準備。

那些一天到晚忙到死的人,註定擁有的是「一萬小時死亡定律」;那些拒絕忙死,給自己生活留白的人,才會擁有「一萬小時定律」。

時光不負有心人,星光不負趕路人。

願你有這樣的生活。

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快樂的人,都有溫潤的趣味》正火熱銷售中。

本文來自創業咖,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北初說創業:為什麼你陷入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怪圈
    而更現實的就是你已經很努力了,累得跟狗一樣但依然掙不到錢,可能是越窮越要忙,可能是越忙就越窮,成了今天很多人最尷尬的一個痛點。老話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你足夠努力了,只要忙活就有收穫。
  • 一萬小時定律真的就能讓人成功嗎?你可能越忙越窮!
    作家格拉德威爾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然而,一萬小時定律真的能讓人獲得成功,改變人生嗎?不一定,因為你可能踐行的是一萬小時貧窮定律,愈忙愈窮!
  • 為什麼「越忙越窮,越窮越忙」?我們如何打破「窮忙」怪圈?
    那些每天在手機上花掉2個小時,5分鐘就低一次頭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時間緊的。要思考,就需要慢下來,審視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連做它們的目的都沒有想清楚,就在世俗力量的驅趕下隨著奔湧不停的人潮匆匆去做了。在這個過程中,物慾和權利讓我們進一步加速行走。雖然越走越快、越走越遠,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標,但是停下腳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點。
  • 一個猶太人賣銅故事告訴你:為什麼富人越玩越富,窮人越忙越窮?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都是「勤勞致富」、「忙起來才能找到發財的機會」;但如今各種新經濟形態層出不窮,人越來越忙,卻越忙越窮;然而富人則是越來越閒,越來越會玩,但卻越來越有錢。 你說氣不氣?
  • 「打工人」為何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人們感慨,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睡眠缺失,甚至收入安全感不足,卻弄不清問題出在何處,以及如何應對。事實上,此類問題很可能並不僅是個體所遇到的困境或能予解決的,它們大多具有系統性,有些本就是商業社會的必然邏輯。換個角度看,「工作」除了帶來壓力和疲勞,還能帶來成就感,甚至是城市健康發展所必須。
  • 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答案太現實
    曾經有人問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有人說因為窮人沒有創造更多財富的能力,沒有更多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與方法。窮人覺得唯一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就是生孩子。越多生孩子,這樣才有可能讓社會發現他們的存在的價值的機會。為什麼越窮的人越生孩子?答案在這裡!
  • 越忙越窮,越窮越忙!如何才能走出財富馬太效應的怪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中誕生了一個新興人群——窮忙族,它是指為了生計日夜忙碌,但卻無法擺脫貧困的人,俗話說就是「瞎忙」,窮忙不光會帶來身體上的勞累,還會給心理帶來失敗感,從而陷入到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馬太效應當中,那麼如何才能在這個循環的怪圈中解脫出來呢?
  • 而窮人越忙越窮呢?
    那就是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忙,甚至於很少和家人聯繫。但是到最後手裡的錢還是所剩無幾?如今很多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一年到頭休息的時間都是很少的。也就是過年才能休息幾天而已,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越忙越窮,最後還欠"一屁股債",一年到頭也就是瞎忙活而已……事實上,在我們這個社會,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到處都是在"哭窮"的人。大家明明拼命幹活,還是一年到頭沒掙到幾分錢。
  • 貧窮的本質 | 窮的越窮,富的越富,還有沒有天理?
    很多人可能聽過這麼一句話:比你更優秀的人正在比你更努力。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家庭條件、經濟條件比你更好的人,正在利用自身的優勢將你甩得越來越遠。比如大多數的有錢人家都因為家裡豐厚的物質基礎,從小就接受最好的精英教育。這些精英教育與一般人接受的應試教育不同。例如,在普通學校高二的時候,學生們的暑期作業是一些卷子和幾本冊子。
  • 科普|稀缺心態:「是什麼讓我們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為什麼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富的人越來越富?有很多人可能會說,富人有足夠多的資源用於投資,有足夠多的錢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有更廣的人脈,更好的機遇,和更多把握住機遇的資本。其實上面所作的兩個對比,十分真實赤裸,但它揭示的只是"貧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卻不能完全正確地解釋為什麼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富的人越來越富?有大量例子表明,給予一個長期貧窮的人一筆錢,只能解決他們短時間的問題,而當這筆錢揮霍完畢過後,他們的生活又會重新回歸到以前一貧如洗的狀態。
  • 為什麼年輕人越努力越貧窮,越博學越沉淪?打工人的經濟哲學
    為什麼不少年輕人越努力越貧窮,越博學卻越沉淪?為什麼房價明明居高不下,但是宏觀調控就是不起作用?首先,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8世紀60年代,由於歐洲技術的進步引爆了著名的工業革命。過去的各種純手工製作、小批量生產的VIP產品現在可以使用機器來加工生產了。工具革命帶來的效率提升,在大幅度增加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拉低的商品的成本。
  • 心理學:你為什麼越忙越窮?心理學的自證預言你需要了解下
    當你為了年底的幾百上千的年終獎而努力加班時,有沒有問問自己:為什麼有錢對你來說這麼難?有沒有錢,有時候只是一個觀念的轉變。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窮人為什麼會窮,精神分析對此的動力學解釋是:你窮,是因為你的潛意識想窮。上面所說的磁場,依然是潛意識。窮人往往在有錢之後也難以擺脫內在金錢的匱乏感。
  •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
    越窮的人,往往越喜歡「省」這3種錢,結果越省越窮,別不信世界上的窮人和富人表面上他們差距最大的是金錢,但實際上在我看來,行為習慣才是根本的區別。正因為他們的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才會造就了兩種人生。窮人如果不去改變,往往只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才會越來越富。為什麼說很多窮人非常努力,也特別忙,但就是成不了有錢人呢?
  • 為什麼你越窮,你卻越大方?
    窮人一般對朋友,對親人,寧可自己受罪,也要顯出面子,從不虧待朋友,越窮越愛面子,越窮反而越大方。【1】在吃的上面日常會發現,經濟條件本來就很吃力,但是他們在吃喝上面卻很大方。。常去逛街的人都知道,街上那些喜歡閒逛,喜歡吃吃喝喝的人大部分都是窮人,有些人甚至在吃喝上面還要去排隊,等很長時間。如果聽說了某家好吃的,更是能夠堅持長達幾個小時的等待。著實讓人佩服。
  • 4種可怕的窮人思維,讓你越活越窮、越混越差,不儘早克服難翻身
    4種可怕的窮人思維,讓你越活越窮、越混越差,不儘早克服難翻身一個人其實能掙到多少錢,靠的不是他多有體力,能夠多努力,而是他有多少知識,能形成什麼樣的思維。所以一個人想要變得富有,最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思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在越變越窮,其實就是自己的思維認知不足,如果不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自己就會掙不到錢。下面這4種窮人思維就是大多數人都有的,如果一直堅持這4種思維,就會讓自己越活越窮、越混越差,很難翻身,所以最好儘早克服。
  • 「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看完你就徹底懂了
    過去常常有人說「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由因果所導致的。其中的原理用在求佛禱告上,那是一通百通,自己一定要知道。如若不能深知因果,就算拜佛拜到猴年馬月,那也同樣無濟於事,無法轉變一生的命運,不信?看完接下來的皆是,自然就會徹底覺悟了。
  • 為什麼男人越窮,對女人越差?老禪師說出了真相!
    為什麼越窮的男人會越不珍惜自己的女人呢?因為這樣的男人不僅窮而且自私。他窮是因為自己不求上進,自私到只想自己,對你受的苦完全視而不見。甚至把自己的無能歸咎在你身上,不是他沒本事,是你不夠好。當一個女人選擇了一個貧窮的男人,男人應該感恩於女人願意跟你吃苦,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本該如此。更不能因為自己的不求上進,責怪女人拜金主義。
  • 越「貧窮」的男人,越容易有這3個壞習慣,而自己卻意識不到
    富蘭克林說過:「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我們都想當個富人過著衣食無憂,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它會讓你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在過什麼生活。但是貧窮並沒有多可怕,因為你不會一直處於貧窮之中,只要你努力改善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卻總想著把自己的窮歸結到別人身上,他們不思進取,待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還總覺得是別人的錯。越貧窮的男人,越容易有這3個壞習慣,而自己卻意識不到。
  • 人越窮,越要戒掉這3個毛病,你才能擁抱財富,早知早受益
    人越窮,越要戒掉這3個毛病,你才能擁抱財富,早知早受益人在社會上會因為許多的東西,導致自己的經濟情況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不一樣,現在無非就是兩極分化,富的人越來越富,窮的人越來越窮。而且這個現象還是屬於非常嚴重的,富人還好生活還算滋潤,那麼窮人就沒有那麼的好過了,自己的生活因為經濟的壓力,過得不是很如意。
  • 「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窮人」要不要拼二胎?過來人:慎重決定
    在生活中其實這樣的家庭有很多,「越生越窮,越窮越生」。1)存在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的想法有些父母執意生二胎就是因為大寶的性別不是自己想要的,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就選擇拼二胎。不過這樣的父母最好做好心理準備,二寶有可能也不能讓你如願,兒女雙全的福分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