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王苗苗
舉措 確定10種首批救治管理病種
10月9日,記者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按照發病率相對較高、診療效果明確、經濟負擔重等原則,確定了10種首批救治管理病種: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噬血細胞症候群等4種非腫瘤性兒童血液病;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骨及軟組織肉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6種兒童實體腫瘤。
同時,建立了定點醫院及診療協作網絡,即針對非腫瘤性兒童血液病,確定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和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4所醫院為省級兒童血液病定點救治機構。
「針對兒童實體腫瘤涉及診療環節多、分散在不同醫療機構的特點,我省組建了3個跨醫療機構的診療協作組。」據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謝李廣介紹。
「每個醫院都有專長,但老百姓很少了解,組建協作組就是告訴老百姓得了這個病,去哪個醫院治療比較好。」河南省腫瘤醫院兒童血液科專家張文林說,此次建立協作組、成立河南省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醫療救治專家委員會,目的都是讓河南患兒在家門口得到有效治療,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有統計說,去北上廣看病非醫療費用都佔到三分之一。」
建議8歲以下孩子每半年做一次超聲
兒童最常見的惡性實體腫瘤有哪些?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實體腫瘤專家張大稱,兒童最常見的惡性實體腫瘤是神經母細胞瘤,但兒童惡性實體腫瘤被發現時,腫瘤體積往往已較大,此時治療已晚。
「儘早發現很關鍵。」張大稱,家長若想判斷孩子是否患有實體腫瘤,可定期給孩子做自查,也就是在孩子平靜或睡眠狀態時,按順序觸摸兒童腹部,摸到腫塊就及時到醫院就診,「也建議8歲以下兒童每半年查一次腹部的超聲。」
關於腫瘤為何會發生,張大稱,有先天性因素,即基因突變,也有後天性因素,即放射、輻射、亞硝酸鹽、甲醛以及致瘤性病毒等,但兒童腫瘤的發生,與基因的關係更為密切。
協作組及牽頭醫院
1.淋巴瘤、骨及軟組織肉瘤診療協作組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神經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診療協作組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診療協作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