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地下工廠:有毒廢塑料搖身變成了飲料瓶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1日 11:52 來源: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當心,一些看起來精美的食品塑膠袋、飲料瓶竟是用回收的塑料垃圾製作而成的!近日,本報接到一彭州市民的投訴,稱四川省彭州市軍樂鎮隱藏著一個專門利用回收塑料加工飲料瓶的地下加工廠,且生產規模大,產品多偷偷賣給了一些小型飲料廠。隨後,記者對此廠進行了多日暗訪,揭開此廠加工「毒」飲料瓶的內幕。目前,此事已引起彭州市政府及質監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已介入調查,調查結果將於今日公布。
走進廠區
塑料垃圾堆積如山
近日,在舉報者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彭州市軍樂鎮,穿過一條又窄又深的巷子,來到一看似農家院落的房子前面,「那個房子裡面就是塑料加工廠了。」舉報者遠遠指著前方院落說。經過一番準備,我們決定以訂貨人的身份進入廠內打探。
走進這家名為「百思德」的塑料加工廠,隨處可見塑料垃圾堆積如山,有回收的塑料瓶、塑膠袋等,由於那些回收的塑料垃圾還沒經過清洗處理,十分骯髒,烈日下還散發出陣陣臭味。一名工人告訴我們,老闆姓朱,浙江人。而據該工人透露,這些垃圾塑料都是工廠以超低價從那些收荒老闆處購買的。
接觸老闆
產品多賣給小型飲料廠
在工人的指引下,我們見到了該廠朱老闆。他正在跟一外地飲料廠老闆談生意,在得知我們需要大批量飲料瓶後,朱老闆非常高興:「來我們這裡購買的廠家很多,而且每次進貨數量也很大,少則數萬個,多則幾十萬個。許多廠家都是自動找上門來呢。」
朱老闆講,按國家規定,再生塑料是不能用來生產飲料瓶的,但是目前成都市場的競爭比較激烈,如果不使用再生塑料加工飲料瓶的話,就沒利潤可賺,也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目前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查得正緊,要求必須用純淨的(新塑料)加工飲料瓶,「但事實上,「像我們這些廠子在加工飲料瓶的過程中,一般要加60%—70%的再生塑料,如果全部使用回收的廢料的話,我們也不敢做。」朱老闆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同時,他告訴我們,他們用回收的廢舊塑料生產飲料瓶還是要摻加一些新塑料,「這樣才能躲避查處,在質量上也可以矇混過關。」朱老闆給我們算了一筆帳:「5000個瓶子如果加20%的再生料的話,每個瓶子我能節約2分錢左右。」照朱老闆的說法,我們算了算,加了廢舊塑料生產出來的飲料瓶每噸可以節約700元左右。
記者問:「再生塑料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質,會滲透到食品中,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你知道嗎?」朱老闆想了一會說:「當然知道了,但廠子要生存嘛。」據朱老闆講,他的產品銷路很好,大多賣給那些小型飲料廠。
生產車間
「毒塑料」瞬間變成飲料瓶
隨後,我們提出想看一看他們的生產過程,但是很遺憾,由於當天停電,工廠臨時停產了。4天後,我們再次來到該廠,朱老闆不在,老闆娘接待了我們。於是,我們向老闆娘提出想看一看生產過程,在得到老闆娘的同意後,我們通過另外一道大門進入生產車間。正如舉報者所稱,該廠的生產規模還真不小,幾臺大型吹模機正在同時忙碌運轉著。我們看到,工人們將各種廢舊塑料垃圾簡單清洗後,被放進粉碎機進行粉碎,變成塑料顆粒後再過一遍水,從水中撈出來再拉到外面空地上曬乾。經過這樣一番處理後,各種塑料垃圾「煥然一新」,變成了加工塑料製品的再生塑料顆粒。在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再生塑料經過加熱後放進一模具裡面,幾秒鐘後,先前還裹滿汙垢的「毒塑料」便搖身變成了各式各樣的飲料瓶。
執法檢查
老闆威脅記者「當心點」
掌握了證據後,我們立即與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取得了聯繫。不久,執法人員匆匆趕到了現場。剛從外面趕回來的朱老闆看上去很憤怒,等執法人員進入廠區後,他罵罵咧咧地強行關門,阻止記者進入廠裡。當我們亮明身份以後,朱老闆竟衝著鏡頭威脅記者:「你們要當心!沒經過我們的允許就拍照攝像,你們違法!」說話的同時,朱老闆「咚———」一聲將大鐵門重重關上,將記者擋在了鐵門之外。隨後,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執法人員認真對該廠進行了調查,並在檢查後表示,將抽取樣品進行檢驗後再對該廠進行處理。
此事引起了彭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19日晚上8點40分,彭州市政府有關領導率領質監、環保、安監等部門領導連夜趕到該廠,對記者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昨日下午,彭州市政府辦公室一姓文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市政府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已責成質監等部門展開調查,並要求將最後的調查結果形成文字材料上報,而調查處理結果將於今日公布。另據該工作人員稱,「百思德」廠始建於2004年,當時是經環保、質監等部門批准的,至於該廠在生產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今天便可見分曉。
市場調查
劣質塑料容器充斥市場
記者在成都市雙橋路一日雜小商店裡看到,大量價格低廉的塑料容器應有盡有,有塑料碗、塑料瓶、塑料盆以及洗菜用的塑料簍子,價格從1元到5元不等,而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花2元錢買回一個直徑30-40釐米的塑料盆,將燒開後稍微冷卻、水溫約60攝氏度的開水倒入盆中,一分鐘後便能聞到一股異味。隨後,記者拿著該塑料盆向有關專家諮詢得知,此塑料盆之所以在被開水燙後發出異味,就是因為它是用再生塑料加工的。
在調查中,一名曾從事塑料製品批發的老闆向記者透露,他以前做塑料製品生意期間,所銷售的塑料製品絕大多數是用再生塑料加工而成。而相當部分的商店或農貿市場銷售的塑料容器也是利用再生塑料加工而成的,由於生產成本低,銷售價格低,市民又不知道其中內幕,圖便宜而樂意購買,最終才使這個行業不斷發展壯大。
權威說法
再生塑料瓶危害極大
據有關專家介紹,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作為一項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措施,正日益受到重視。廢舊塑料的正常用途是生產包裝用託盤、保溫防火建材、吹膜制袋和粘膠劑等等。衛生部1990年11月發布的「關於食品用塑料製品及原材料衛生管理辦法」第七條中就明確規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那麼再生塑料生產飲料瓶會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危害呢?為此,我們採訪了四川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有關專家。據四川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黃明剛介紹,再生塑料回收是允許的,主要用於農用製品或其他非食品包裝,但絕對不能用在食品包裝上,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必須要用食品級塑料,如果用再生塑料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危害,甚至致癌。
據介紹,廢舊塑料內所含的聚氯乙烯比較容易分解,在加工製作過程中會轉化為氯化氫(遇水轉化為鹽酸)。加入溫、開水後,塑料容器所含的各種化學元素產生反應,會轉化為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據相關資料顯示,每公斤聚氯乙烯中可分解出400毫克氯乙烯單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氯乙烯認定為人類致癌物。
新聞附件
如何區別飲料容器好壞
看硬度:好的塑料容器較厚實、硬度好,用手向內壓不會過度變形。
看光澤:好的塑料容器外表有光澤,劣質的則外表有些發暗。 (記者龐山嵐 實習生馬文)
責編:孫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