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們在軍隊裡揮灑青春,奉獻熱血;如今,他們在警營裡風採依舊,續寫輝煌。從「中國軍人」到「人民警察」,不一樣的制服顏色,卻有著一樣的家國情懷。八一建軍節,看濟南公安系統退役軍人風採!
退伍不褪色 換裝不換心
【人物】:張軍昌,男,58歲,入伍期間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轉業22年,現任章丘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機動中隊民警。
【心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黨員就應該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越是關鍵時刻,我越要盡我最大的努力,讓黨旗更加鮮紅、更加耀眼。
軍人出身的張軍昌,入伍期間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參加了中越老山邊境防禦作戰。硝煙瀰漫的烽火線上,張軍昌作戰英勇、頑強果斷,在距離越軍前沿最近、危險性極大、作戰難度極高的哨位上,成功擊退敵軍大規模進攻46次,殲敵23人,傷敵12人。
這場戰爭的勝利,捍衛了祖國的安寧與尊嚴,也給張軍昌帶來了一枚特殊的軍功章,那就是留在他身體裡的20多塊彈片,這些冰冷的鐵片片,至今都無法全部取出。然而,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後,張軍昌卻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六級傷殘,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傾注在了刑偵事業上,胸前那一枚警徽格外閃耀。
在面對疫情防控這樣的急難險重任務時,張軍昌卻總是記得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是一名共產黨員、是必須衝在最前面的刀鋒戰士。
2020年1月28日,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張軍昌第一個報名,主動請纓前往章丘至鄒平的公安檢查站從事防疫工作檢查。正值三九時節,白天氣溫在零度左右,夜間更是降至零下10度,檢查站周邊毫無遮擋,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著所有參戰民警的臉上。他們每天的值守,十二個小時輪一次崗,腰間的彈片、58歲的年紀、刺骨的寒風,讓張軍昌每站十多分鐘,兩腿就會難受的發抖。但為了疫情防控工作,張軍昌用暖寶寶貼滿了腰和腿,始終咬牙堅持,實在支撐不住才用手扶著桌子短暫休息一下,每次換崗後,雙腿都會腫脹疼痛。尤其是,作為隊伍中的老大哥,張軍昌堅持上最冷的下半夜班,讓年輕同志可以多顧家、多休息。每當早上換班時,張軍昌的大衣、雷鋒帽都裹著一層厚厚的冰霜,所有人員無不心生敬畏。
張軍昌說,「我是一名老共產黨員,黨員就應該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況且我今年58周歲了,還有兩年就退休了,越到這個時候,我越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絕對不給黨旗抹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堅守工作職責,一如既往地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時刻彰顯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
軍旅生涯,無怨無悔;警營風雨,再寫忠誠
【人物】桑蘇蘇,女,40歲,中共黨員,轉業12年,現任市中公安分局舜玉路派出所民警。
【心得】十三載軍旅生涯,無怨無悔;十二年警營風雨,再寫忠誠。
作為軍人的後代,從小在軍營中長大的桑蘇蘇,從童年時期就有一個不變的、綠色的夢。長大後,她以全市報考軍校學生第一名的成績如願成為了一名軍校學員,穿上了她一直嚮往的橄欖綠。十三年軍營生活,讓桑蘇蘇成長為一名意志堅強的合格軍人,也讓她懂得了保家衛國這份神聖使命背後的責任與擔當。
2008年轉業的時候,桑蘇蘇帶著多次嘉獎和三次三等功,以全市第十五名的考試成績進入公安系統工作。「青春歲月在軍營中度過,那份制服情結已融入了我的血液,唯有再穿上制服,我才能感覺沒有失去什麼,而人民警察隊伍嚴格、嚴謹、嚴肅的氛圍,也能讓我繼續書寫為民服務的忠誠,延續人生的輝煌。」
時光荏苒,從巡警到派出所,在基層單位這些年,桑蘇蘇跟著老同志學習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體味百態人生,見識過血淋淋的兇殺現場,也調解過雞毛蒜皮的家庭糾紛,曾經被有理說不清的人氣得滿腹委屈,也曾被熱心群眾的關心與好評感動得熱淚盈眶,收穫了無數成長中的經驗與教訓,如今成為了一名能獨當一面的人民警察。面對多次的通報表揚和嘉獎,桑蘇蘇說,「為人民服務的真諦就是實實在在地處理好每一起案件、解決好每一件民生訴求,只要群眾放心滿意、百姓安居樂業,就是把為人民服務做到了實處。」
軍徽警徽伴前行 軍魂警魂鑄忠誠
【人物】宋德螢,男,35歲,中共黨員,轉業2年,現任歷下交警大隊四中隊民警。
【心得】脫下綠軍裝,穿上交警藍,不變的是初心,堅守的是責任,服務的是人民。
2017年, 宋德螢從部隊轉業。2018年3月,他正式成為濟南交警的一員,在圓了投身軍旅、從軍報國的夢想之後,又再次實現了身著警服、任職交警的願望。
2018年上崗後,宋德螢從第一次執勤站崗、第一次查緝違法、第一次處理事故等摸索幹起,不會就學、不懂就問、不熟就練,迅速實現了從軍轉幹部到路面執勤民警的角色轉變,完成了老兵到新兵、指揮員到戰鬥員的位置轉換。
平時路口站,高峰把操練,處罰違章唱黑臉,處理事故沒早晚,是交警工作的真實寫照。面對文明城市復檢工作,宋德螢和隊友頂著30多度的高溫,嚴防死守路口的交通秩序,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到崗,檢查設施設備並商討路口管控做法;晚上推遲半小時下崗,梳理一天情況制定突發預案。通過共同努力,他所在的路口創城期間沒有發生一起交通違法行為。今年初,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身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一名光榮的人民交警,宋德螢毫不猶豫請戰去一線。大年初三一早,宋德螢就和他的戰友,一起到達港溝收費站執勤。在防控一線的兩個月中,他們檢查可疑車輛近千輛,無一疏漏。對宋德螢來說,從綠軍裝到交警藍,服務人民、堅守責任的初心一直不變。
在濟南各個領域、各行各業都有退役軍人的身影。據了解,目前,濟南市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38.7萬,他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努力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推動者。
愛濟南 記者:曹莎莎 趙雪松 樊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