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準媽媽容易中招成「糖媽媽」?

2020-11-11 光明網

大多數孕媽媽都是在孕期第一次聽說妊娠期糖尿病

對於孕前沒有糖尿病的媽媽來講,如果在糖耐測試中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心情一定是崩潰的,為什麼在孕前血糖正常,懷孕後怎麼就成了「糖媽媽」呢?

懷孕後哪些準媽媽容易成為「糖媽媽」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中,澱粉等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澱粉經身體吸收後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在血液裡的濃度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糖」,而胰島素就是用來調節人體的血糖水平,在胰島素髮揮正常時,葡萄糖才不至於聚集在血液中使血糖濃度升高。

有以下情況的準媽媽,身體胰島素的供應相對不足,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高,就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1、超過35歲;

2、肥胖;

3、慢性高血壓;

4、曾有過未知原因的早產、流產、畸形、巨大兒分娩史等;

5、近親中有II型糖尿病的準媽媽;

妊娠糖尿病也是「紙老虎」,糖媽媽心理包袱不必過重

對於準媽媽來講,認為中招妊娠期糖尿病很「倒黴」,但其實,妊娠期糖尿病很常見,10個準媽媽中就會有一個「糖媽媽」。有的準媽媽被扣上「糖媽媽」的帽子感覺壓力山大,以為就要終身打胰島素,但其實妊娠期糖尿病雖然要重視,但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於老年人易患的糖尿病,它是暫時的,隨著孕期結束,就會恢復。孕期即使患上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堅持運動,控制體重,身體就不會有問題。如果不注意控制,那後果可就嚴重了哦。

不加控制的妊娠糖尿病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如果「糖媽媽」無視妊娠期糖尿病,除了會分娩巨大兒外,還會導致如下不良後果:

——近期的不良影響:

胎兒在宮內發育異常、嚴重者引發胎兒宮內窘迫,甚至缺血缺氧性腦病,進而產生神經系統後遺症;

寶寶出生後會出現新生兒低血糖,在出生後二十四小時內,如果持續處在這樣的低血糖水平,那麼會對寶寶的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遠期的不良影響:

媽媽將來發生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的機率增加;寶寶未來發生糖尿病及代謝性疾病的機率增加,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糖尿病患者僅為3歲!!

「糖媽媽」應該怎麼吃?

一旦被貼上「糖媽媽」的標籤,可能媽媽們就不知道該怎麼吃了,不敢多吃也不能不吃,其實媽媽們不用過分糾結,只要吃對了,維持血糖平穩,而總的原則就是攝入低GI的食物,細嚼慢咽,少食多餐。

1

食物搭配要嚴格,不是一味的減量

碳水化合物應減量50%,最好搭配糙米、燕麥等粗糧,可以有效降低升糖指數;

粥類食物升糖指數較高,少喝粥,多喝牛奶或豆漿;

多吃優質蛋白質,如魚肉、瘦肉、低脂牛奶

避免壞脂肪,拒絕動物油;

多選擇橄欖油、豆油等健康脂肪,

多吃富含微量營養素的蔬菜;

水果品種可多樣,但要控制在每天500克;

2

降低飲食頻率與速度,細嚼慢咽

糖媽媽要有意識地降低進食的速度,多咀嚼;

少食多餐,由原來的一日三餐改變成一日六餐,加餐部分佔原來總量的20%;

3

除了管住嘴,還要邁開腿

糖媽媽尤其要重視孕期的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低強度運動方式,比如散步、遊泳等,進行能量的消耗。對控制血糖有很好的作用。

總之,糖媽媽要聽從醫生的營養指導,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也可以及時諮詢營養門診,讓專業的醫生幫您制定合理的營養與運動計劃。

美中宜和營養門診

美中宜和產科開設營養門診,針對妊娠期糖尿病(GDM),詳細講解GDM的飲食控制、合理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並進行一對一個體化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提供24小時血糖監測、數據平臺記錄監控等。

不僅針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對於孕前體重過大、過輕以及孕期體重增長不合理、雙胎以及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孕媽等,營養門診醫生都可以進行針對性的營養指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美中宜和

相關焦點

  • 準媽媽的抗糖之路「妊娠糖尿病」
    哪些準媽媽容易成為"糖媽媽"在日常攝入的食物中,澱粉等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澱粉經身體吸收後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在血液裡的濃度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糖」,而胰島素就是用來調節人體的血糖水平,在胰島素髮揮正常時,葡萄糖才不至於聚集在血液中使血糖濃度升高。
  • 這4類準媽媽容易被妊娠紋盯上,你中招了嗎?
    看來妊娠紋也是「擇人」而長呀,特別是這4類準媽媽,很容易被妊娠紋盯上,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這4類準媽媽容易被妊娠紋盯上,你中招了嗎? 科學家調查研究發現:越是年輕的準媽媽,孕期出現妊娠紋的機率就會越高。
  • 這4類準媽媽容易被妊娠紋盯上,你中招了嗎?
    ,很容易被妊娠紋盯上,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這4類準媽媽容易被妊娠紋盯上,你中招了嗎1)過於年輕的準媽媽科學家調查研究發現:越是年輕的準媽媽,孕期出現妊娠紋的機率就會越高。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年齡在20歲以下的孕媽出現妊娠紋的比重接近9成,而30歲以下的孕媽出現妊娠紋的比例則接近3成。
  • 疫情期間,孕婦有哪些注意事項?準媽媽們看過來
    不過,仔細搜索下新聞,發現,這並不是個例:即將要當媽媽、或者已經為人母的姐妹們,這會是不是心情舒坦了一些些?咱們上次發疫情期間的防護事項時,很多準媽媽的焦慮都快溢出屏幕了:糕媽,孕婦是易感人群嗎?病毒會母嬰傳播嗎……今天,糕媽就請到了咱們的老朋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婦科主治醫師方慧琳醫生,請她給咱們講疫情期間,孕婦有哪些注意事項,各位媽媽記得轉載給有需要的小姐妹哦。
  • 糖篩VS糖耐 準媽媽這樣來區分
    糖篩VS糖耐,好專業的名詞,傻傻分不清。很多準媽媽對於糖篩和糖耐都是一知半解,今天就為各位準媽媽介紹一下這兩者的區別,一起來學習知識吧。  ●以下這些情況準媽媽們就要做糖篩檢查——  1.高齡產婦,超重或者肥胖,患有高血壓;  2.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病史的情況;  3.曾分娩過巨大兒的孕婦;  4.孕前或孕早期曾有過血糖片噶姘或糖尿病陽性者;  ●以下這些情況準媽媽們就要做糖耐檢查——  1.
  • 哪些準媽媽 容易生出「唐寶寶」?
    當準爸媽知道孩子存在唐氏症候群高風險時,心都是揪著的。因為「唐寶寶」有著「單純」的面容,但是大多為嚴重智能障礙,並伴有其他問題。哪些高危因素會導致「唐寶寶」的誕生?孕期如何進行篩查?如何預防「唐寶寶」闖入人間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於紅主任醫師為您指點迷津。「唐寶寶」長啥樣?
  • 「糖媽媽」 科學生活指南GET√
    >  妊娠期糖尿病很常見,一般是在妊娠晚期發生的糖耐量異常,這在孕檢的時候可以被檢查出來。有些準媽胃口好,除了正餐外,水果也超量吃,這樣容易導致高血糖。再加上一些準媽媽懷孕後不愛運動,這更會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  因此,準媽媽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肥胖,減少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孕期要科學飲食,清淡飲食,少吃太油、太肥膩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含糖量過高的水果不要吃太多。  除了管住嘴,也要邁開腿,孕期適量的運動有助於防止肥胖,還能幫助順產。
  • 容易引起準媽媽便秘的食物有哪些?
    準媽媽經常受到便秘的困擾,有的孕婦在整個孕期經常會出現便秘的狀況,那麼引起便秘和自己的飲食有一定的關係,到底在孕期吃什麼樣的食物容易引起便秘呢?下面內容將為大家詳細的闡述。    1.奶製品  在整個孕期,奶製品就是我們補鈣的一個選擇,可以讓孕媽媽和寶寶發育所需要的鈣質得到補充,但是奶製品其實也是引起孕婦便秘的一個食物,全脂牛奶、奶酪、奶油
  • 準媽媽關於分娩的幾個錯誤觀念是哪些
    關於孕婦生產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較好,而哪些生產方式又是對寶寶最有利的,這些都是準媽媽們在生寶寶前比較擔心的問題。關於生產最容易誤導媽媽的一些常犯錯誤觀念這裡做了一些盤點,準媽媽們應該多多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準媽媽發現3個信號,很可能中招了
    我們知道,受精成功後,囊泡分化成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胎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命橋梁,寶寶的生存全靠它了。胎盤也在慢慢發育中,母體的血液也開始從胎盤流入胎兒體內,形成血液循環,這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準媽媽是無感的。如果細心留意,胎兒還是會發出一些信號給準媽媽的。怎麼知道自己懷孕了?
  • 這四類準媽媽易中招,有你嗎?
    懷孕時,妊娠紋成了很多準媽媽的煩惱,明明很光滑的肚皮,卻長出了好多花紋,看上去十分難看,但其實孕期妊娠紋也是挑人而生長的哦!那「孕期妊娠紋」都會挑什麼人而生長呢?這四類準媽媽易中招第一類:年齡過小的準媽媽調查結果顯示:15~19歲的初產女性長妊娠紋的概率為82%;20~25歲的概率為65%;26~30歲的概率為41%。
  • 妊娠糖尿病——準媽媽控糖那些事兒~
    孕28周做糖耐檢查時,發現了妊娠糖尿病。對於剛剛結束孕初期反應不久的我來說,真是一道晴天霹靂!飯後再也沒有歲月靜好,聽歌打盹的小日子了,基本就是放下筷子,穿上鞋子,變身暴走胖子,也因為幾次控糖失敗而情緒崩潰……慢慢地,從大量自我監測數據中,摸索出了控制血糖的方法,妊娠糖尿病準媽媽,一定要聽取大夫的建議,不僅要控制每餐飯量,更要調整每餐的飲食結構,根據科學的能量組合食譜來吃,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媽媽好寶寶也好!
  • 妊娠期糖尿病|不做「糖媽媽」,不生「糖寶寶」
    對於妊娠期糖尿病,很多媽媽都不了解 為什麼懷孕就成了「糖媽媽」? 什麼是妊娠期糖尿病?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對寶寶有影響嗎? 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孩子後會好嗎?
  • 孕期準媽媽安全備忘錄
    英國人過去曾針對葉酸做研究,發現缺乏葉酸的婦女,其胎兒的確比較容易出現腦神經血管缺陷的問題,不過,緯度較高的國家,飲食中缺乏根莖葉類,因此缺乏葉酸的機率偏高。其實,只要準媽媽不特別偏食,在平時的飲食中其實就能攝取到足夠的葉酸,而若是準媽媽仍擔心攝取不足,另外補充含有葉酸的綜合維他命即可,建議的孕期葉酸攝取量為600微克。
  • 醫生:這3類準媽媽容易高血糖,飲食要謹慎
    有些準媽媽得知自己懷孕後,就會瘋狂地攝入食物,她們覺得現在是兩個人在吃飯了,所以多吃點沒有什麼。 所以在孕期時,準媽媽們千萬不要大吃大喝,就算長肉也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否則不但自己受苦受累,還容易導致胎寶寶體重增長過快,從而導致「巨大兒」。
  • 有哪些蔬菜準媽媽不宜多吃?
    其中,蔬菜的作用更是重要,因為鑑於孕媽特殊的體質,有部分蔬菜建議準媽媽們要減少食用,有哪些蔬菜準媽媽不宜多吃? 1.白蘿蔔 白蘿蔔性寒,建議準媽媽最好少吃或不吃苦瓜,性寒吃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不利於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有慢性胃炎腸炎腎炎骨質疏鬆等症的準媽媽也不宜食用竹筍。、 2.苦瓜 苦瓜內含有奎寧,奎寧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 孕期食譜的這些「黑名單」食物,準媽媽儘量別吃
    孕媽媽都知道懷孕期間要少鹽少糖,不用油炸辛辣的烹調方式,但是你知道孕期內被列入孕婦食譜黑名單的食物嗎?我們今天來細化孕婦食譜的黑名單中哪些是吃不得的水果篇桂圓慎吃,容易導致流產,早產;荔枝、榴槤慎食,雖然營養價值高但都容易上火,荔枝容易引起孕婦血糖升高,榴槤容易加重孕婦的便秘;木瓜、山楂慎食,幹擾準媽媽的激素分泌,嚴重的會引起宮縮;西瓜和楊桃慎食,容易引起腹瀉。
  • 什麼樣的準媽媽容易早產?
    沒有在媽媽的肚子裡待夠時間,就被迫早早的出生,為了維持寶寶的生命健康,還需要在保溫箱裡多待幾周。,想必所有的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早產兒,生怕他們日後身體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其實,對於身體健康,孕期護理得當的媽媽來說,一般都不會出現早產的事故,而什麼樣的準媽媽會容易早產呢?
  • 準媽媽不吃早餐的害處?
    準媽媽的孕期一定要吃早餐,而且還要保證早餐的質量,不吃早餐對準媽媽本身以及胎兒都不利。不吃早餐的害處都有哪些?第一,容易引發低血糖,致媽媽比正常人體質弱一些,如果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後果嚴重則會出現頭暈的情況,如果懷孕初期還可能會造成流產,第二,腸胃可能會造反,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長時間腸胃處在飢餓狀態,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於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等。
  • 1個月體重瘋長10斤孕期吃成「糖媽媽」!孕期營養需求並不多!這些別...
    杭+新聞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戚小芬 許妍荔枝、西瓜、楊梅,又是一年水果季,恰逢夏日炎炎,不少準媽媽放開肚子吃水果,想要給寶寶增加營養,殊不知很可能成為「糖媽媽」。還會導致胎兒體重過重,增加準媽媽順產的難度,也容易引起胎位不正,增加胎兒宮內缺氧和窒息的風險。準媽媽別猛吃水果、飲料、骨頭湯「孕期,不少準媽媽容易走入飲食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