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段子層出不窮的今天,一天一個新聞熱詞,用完就忘是常態。
但總有一些梗的生命力極強,集合著網友們的智慧結晶,內涵不斷豐富,笑點不斷增加,能在網絡上傳承好多年。
最近又被人提起的飛面神教,就是一個從80後火到00後的名字。
前兩天,一則「排查飛天拉麵神教」的新聞把眾多網友笑彎了腰。話題下的評論都是這個畫風。
雖然之後巡視組回應說,大家當個笑話看就好,但其實很多網友都沒有get到這條新聞的笑點。
為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飛面神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最沙雕歡樂的「宗教」了。
「我的神,的確是一大團意面。」
什麼是飛面神教?
它的全稱是飛天麵條神教,或飛天拉麵/意面神教(Flying Spaghetti Monsterism,簡稱FSM)。
飛面神教認為宇宙是由一個會飛行的義大利麵條怪物在 「一次嚴重的酗酒後」 創造的,而這個義大利麵條怪就是唯一的真神,被稱為 「飛面大神」。
這就是「飛面大神」的形象,一團意面加兩個肉丸
這個畫風不正經、名字很美味的宗教,起源於美國,由一位物理學士畢業生博比·亨德森於2005年創立。
其目的在於反對美國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所通過的一項決議——允許智能設計論和進化論一道作為該校的科學課程。
智能設計論的核心是,我們的世界是由某種超智慧的存在設計出來的,算是把宗教中的神創論換了個說法。
推行這一觀點的人「小心地使用世俗的詞彙,並刻意避免指出設計者的身份」,來規避美國法律對學校不得將神創論作為「科學知識」傳授的禁令。
作為物理學士畢業生,博比·亨德森對這種把宗教裝扮為科學的行為十分不滿。
他挑出智能設計論中「設計者身份不明」這一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開宣稱創始者是一個飛行的麵條怪物。
他的論證邏輯大概就是下圖中飛天拉麵教教徒所敘述的:
既然智能設計論能夠被納入科學課程,我們飛面大神創世界的論述為什麼不能?不都是世界被創造出來嘛。
堪州教委起初並沒有什麼反應,但飛面信仰的影響越來越大,支持者人數激增。
2005年8月,一家支持神創論的網站設立了25萬美元獎金,給任何能證明進化是宇宙和生物誕生的「唯一途徑」的人。
為了諷刺這家網站,Boing Boing網宣布懸賞25萬美元給任何能以經驗主義證明耶穌不是飛行麵條怪的兒子的人。獎金隨後追加到了100萬美元。
在輿論的風波下,2007年2月,堪州教委否決了把「對進化論的各類反對意見(包括智能設計論)」引入課堂與考試的決議。
這場飛面大神與智能設計論之間的較量就此落幕,但飛天麵條神教卻繼續以諷刺性宗教的形式繼續發展。
「煮不在乎」
像是呼應這個宗教創立時的黑色幽默,飛面神教的發展始終透露著喜劇的歡樂色彩。
從確定飛面大神的形象開始,這個教的畫風就完全跑偏。
飛面大神的標誌物只有麵條和肉丸,這給信徒們留出了足夠的想像空間。
飛面大神可以是摩登金屬風
也可以是精準寫實風。
甚至,飛面大神還能夠順應萬物皆可擬人化的大潮,被塑造成萌妹風。
總之,只要有麵條肉丸與兩隻大眼睛的元素,飛面大神可以是任何形象,這種在其他宗教中完全不敢想像、像是在褻瀆神靈的事情,在飛面教中十分正常。
任憑你隨意想像飛面大神的外貌,是醜是美都沒關係,因為——「主不在乎」
啊不對,應該是「煮不在乎」。
還記得這個飛面教的創世故事嗎:宇宙是由一個會飛行的義大利麵條怪物在 「一次嚴重的酗酒後」 創造的。
這個世界是麵條怪嚴重醉酒後的意外產出的渣渣,它雖然是創世神,但這個世界是是好是壞、眾人對它信或不信,它一點也不在乎。
飛面教的故事傳播到中國後,結合麵條的特點,「主不在乎」被諧音為「煮不在乎」。
畢竟「主」的稱呼太過正經,和飛面教完全不搭,還是「煮」這個字更為親切。
圖上的標語「He boiled(煮沸) for your sins」
與「煮」相對應的還有「饃西八戒」,原本正常的翻譯應當是「摩西」,但為了貼合煮的氣質,被翻譯為肉夾饃的「饃」。
「饃西八戒」記錄的是飛面神「真心希望爾等不要去做」的事情,在故事中,這是海盜饃西船長在莎莎醬山上得到的啟示。
1.希望你們,在傳道的時候,別那麼自以為是,如果有人不信,那也沒關係,你們的神不是虛榮好妒的神。
2.希望你們,不要以我的名義去鎮壓,徵服,懲罰,殘害別人,也不要與人為惡,我不要你們供奉。純淨度與水相關,與人無關。………6.希望你們不要花錢給我建造奢靡之會堂/教廷/廟宇/聖寺/神龕,你們可以把錢用來:
6.1 濟貧扶弱6.2 治病救人6.3 好好過 好好愛 再把網費降下來點
這些規定與其說是戒律,不如說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與平等。
因為「煮不在乎」,所以飛面教不需要擴張式的傳教、不在乎反對意見的敵對,更不需要任何打著信仰旗號的行為去聚斂財富甚至傷害他人。
飛面教的入教也非常簡單,有儀式感的人會頭頂一口鍋說我要加入飛面神教。
不想頂也沒關係,「饃西八戒」後面就附錄了入教Q&A:
Q:我要入教!該怎麼弄?A:太棒了,你現在就是教友了。
入教的原因也不用任何審核,你可以因為意面好吃入教,也可以因為熱乾麵好吃入教,甚至可以因為喜歡可樂入教(據說可樂神是麵條神的好朋友)。
天下麵條千千萬萬,那句「煮不在乎」放在世俗生活中就會被升級成一個更高大上的詞——「兼容並包」。
而且,其實沒有人在意你是否真的要入教、是否真的頭頂過面鍋。
飛面教在現在的網絡語境中更像是一個梗、一個符號。人們並不會用它來證明自己真的信仰一個被虛構的神,而是把它用作反抗權威的一種代稱。
最開始,人們用它來反對嚴苛的信仰帶來的部分不平等現象,並展示信仰之於現代生活中不合理甚至荒誕的部分。
比如一些信仰天然地把人類做出區分,並對某些群體進行排斥。
在飛天麵條教的框架中,人們用幽默搞笑的方式,來為自己實現某些跨越宗教限制的願望,而飛面教裡的牧師們,就是熱衷於實現這些期望的先鋒。
是的你沒聽錯,這個一點也不嚴肅、在很多人心裡不算宗教的「宗教」,還能有牧師。
實際上,2016年2月,荷蘭政府就把「飛天麵條神教」認定為合法宗教,在Facebook相關小組已有超過148,000名成員,規模不小。
如果你想當飛面教的牧師,去申請一個就好了,還會給你寄一個看起來挺正經的證書。
這個牧師證可有大大的好處,比如它能給你和二次元紙片人證婚,沙雕歡樂之中帶有一絲儀式感。
麵條怪的「兄弟們」
網絡上,在關於飛天麵條神教的討論中,還會出現一批網友在對奇怪的暗號。
這些暗號中往往隱藏著麵條教的其他兄弟教派,比如地球貓貓教。
地球貓貓教,教如其名,裡面地位最高、最至高無上的就是貓貓,最重要的行為是吸貓寵貓,萬物皆為貓貓而存在。
坦白說,這可能會是最容易傳播、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了。
與地球貓貓教類似的,還有其他「興趣類」教派,只要某一個愛好的喜愛人數足夠多、這份喜愛足夠堅定,就會被網友們戲稱為「某某教」。
大玩諧音梗的「回籠覺」教徒。
痴迷於藍貓系列動畫片的朋友們組成的藍貓神教。
軍事迷們組成的152神教。
這裡的152指的是坦克的型號,如果再具體一點,是安裝短身管152毫米火炮的蘇聯KV2重型坦克,或SU-152、ISU-152的型號。
美食類別下的教派更是數不勝數,大到八大菜系,小到各個菜品、各種食材,都有忠實的信徒。
而現下,最吸引人的食材教派,恐怕是身價不斷提升的豬豬神教吧。
在豆瓣上,你能搜到一萬個不同興趣教派的小組,這些被命名為「教」的群體,基本上只是表達自己對某個事物的忠實喜愛。
網友們交流興趣、安利興趣的過程跟著「教派」的名頭,變成了傳教。
飛天麵條神教的另一些兄弟,是從原有宗教中衍生、惡搞出的宗教梗。
當初,為了反對智能設計論中對超智慧生物精心設計世界的相關描述,飛面教特地將創世說描繪成麵條神醉酒後的意外,根本不存在什麼設計。
和這類似的是「物理超度」的出現。
據說,網友們創造的形象「加特林菩薩」,就脫胎於加特林機槍創造的初衷:
機槍的發明者是理察·J·加特林,他看到戰場上死去的士兵太多了十分不忍,就想發明一個威力巨大的武器,縮短戰爭事件。
大慈大悲加特林機槍在戰爭中的效果十分顯著,幫助了更多士兵瞬間超度。
最早在96年,就有宗教+熱武器的作品誕生,比如這本《少林正宗》。
via @徐慈
在佛教背景遊戲《阿修羅之怒》中,第一次出現了比較貼近的加特林菩薩的形象。
via @徐慈
舉著加特林機槍的菩薩形象實在是太過硬核,引起了網友們狂熱的造梗樂趣。
這篇不知出處的《加特林菩薩禮讚》流傳甚廣,直接奠定了加特林菩薩的整體基調。
「南無加特林菩薩,六根清淨大管子。」「一息三千六百轉,大慈大悲渡世人。」(物理形式)
在一篇作於1952年,但從未發表的短文《神存在嗎?》裡,羅素以一個茶壺類比,論證了宗教與社會從眾之間的聯繫。
大意是說對於宗教中無法被證實的事物,比如一個人類無法觀測的茶壺,人們沒有理由去完全相信,而主張者也應該適當地被當作在胡言亂語。
在飛天麵條神教出現後,這個戲仿宗教的主張就被認為是「羅素的茶壺」的概念延伸。指出證明上帝存在的舉證責任在信徒身上,而不是無神論者。
隨著麵條教的不斷發展,它已經不僅是某個宗教意義上的象徵,而更接近於兼容並包等精神的符號,或者是不可知論者的思想依託。
但對於廣大的網友來說,麵條教最重要的還是用幽默消解嚴肅、在嚴肅中創造段子。
「我們是世界上最為和平的主流宗教,從未以我神之名挑起過任何戰爭,也從未產生過一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