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衛東:未來銀行和期貨在金融科技...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12月19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

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本次會議分論壇四以「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為主題,著眼於當下金融科技和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聚焦於金融科技對期貨行業服務模式、競爭格局、監管等各層面的影響而展開。

交通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衛東進行了題為《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之路》的演講。他從金融科技概況、銀行領域金融科技發展趨勢、銀行和期貨在金融科技的合作三個維度回顧了金融科技的發展。

國內我們更多看人民銀行在2019年發布的FinTech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講到了金融科技主要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等。當然,我們也看到,人民銀行分別把分布式資料庫和網絡身份認證這兩項也作為重要技術提出來,說明從央行監管角度來看,他們對這兩項技術的發展非常關注,換句話說這兩項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應用,可能市場會比較大。

從政府角度來看,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推動政府的整個金融科技融合的重要措施、重要手段。比如,上海今年年初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用5年時間將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舉措。其實全國的各個城市,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上面都有很多舉措,包括北京、杭州、深圳的舉措都非常多。

從銀行層面來看,可以關注的是銀行這幾年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情況。金融科技子公司到底做什麼事,是向集團內行內賦能,還是向同業的中小金融機構賦能,還是向產業賦能,各出奇招,到底哪個更有效,都在探索當中。

講到金融科技公司上面,這幾年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發展非常壯大。畢馬威總結得非常好,科技金融包括綜合金融科技、支付、數位化信貸、創新銀行和銀行科技子公司、保險科技、證券財富與資本,在金融科技底層應用技術的研究當中也有非常優秀的子公司展現出來。王衛東認為,這樣一個產業的生態大家積極圍繞金融科技各個方面做積極探索和研究,才讓我們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非常快。

講到銀行金融科技的應用,王衛東提到了幾個關注的熱點。

銀行的數位化轉型,銀行的金融科技轉型。銀行的金融科技轉型應該圍繞這四個方面:一是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因為在數位化時代和原來的網點時代是不一樣的,網點時代你的客戶體驗可能更多的是來自於客戶經理的服務,櫃員的服務。而在數位化時代,客戶接觸的都是數位化的東西,這個時候客戶接觸你銀行數位化的體驗極端重要。第二個是跨渠道服務體驗的一致性。銀行有很多服務,很多渠道提供服務。但是往往我們很多渠道是分在不同部門管理的,找不同的公司來開發的,所以你提供給客戶的東西,我感覺是五個銀行給我服務。這個一致性非常重要。第三個是客戶標籤化分層與經營。現在的客戶分類太多,以前我們講的以客戶銀行資產、客戶有多少錢,50萬以上多少,600萬以上多少,1-5萬多少,現在不是了。現在老年人群體當中還有不一樣的,有喜歡跳廣場舞的,有喜歡打太極拳的,他們的關注點不一樣。而數位化時代你怎麼樣讓他們來關注到你這家銀行,標籤化分層非常重要。所以對於這樣的客戶標籤化的分層與標籤化的經營,是在銀行數位化金融當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第四個是線上觸達的有效性。我們發現現在打電話客戶已經不接了,發簡訊已經拉到垃圾簡訊了,微信的營銷是很好的渠道,但大家知道微信在營銷上做了很多的限制,從業者應該知道,怎麼樣有效觸達到客戶,讓客戶對我的營銷信息有反應,最後形成我的銷售機會,這事越來越難,這個漏鬥越來越窄。所以這些是我們以客戶為中心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去解決的、面對的問題。

轉型方向是開放銀行。王衛東認為,中國的開放銀行和歐洲開放銀行完全是兩件事,中國的不同銀行講開放銀行也是不一樣的。當然有幾個場景化經營,它開放銀行的目的就是場景化經營,場景化經營跟外面的聯繫以及內部建設各種場景,有不同的門路,有不同的門派,有的銀行在銀保監為主,有的銀行建自己的場地,有的銀行把外面的場景全部引到自己來,都叫開放銀行。但是在場景化經營的風控當中,出現了新的挑戰,蛋殼公寓就是在場景化經營當中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而這些事情恰恰是我們場景化經營當中會缺失的,所以開放銀行這些挑戰都存在。

在數位化經營當中,更多的要關注到數位化的運營,數位化的風控,數位化的營銷等等,這是目前各家銀行或者金融科技公司在數位化當中所關注的幾個大塊。

另外,還有銀行的基礎設施建設。王衛東認為,怎樣讓銀行對於這些數位化產品的交付能更加快速,比如要建立自己的企業級架構,要有自己的敏捷開發體系,我的系統要高可用性,尤其是對安全的挑戰,安全這個事我覺得越來越重要。

5G今年大家都在講,但是真正在銀行業的應用並不廣泛。為什麼一定要用5G呢?王衛東表示,今年關注到,我們跟移動、聯通也在合作,關注到他們在5G消息、以及5G+Vlote這個真正應用了5G的一些重要技術的應用當中,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應用,我們也在做嘗試。真正的物聯網直接應用到銀行金融業務的還不多,但是今年新提出來的新基建的一些細分領域,都跟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有關。所以物聯網可能很難直接應用到領域,但是物聯網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這個基礎設施一定是金融科技下半場的重要基礎。

另外,一個重要的應用是產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其實是相對於消費網際網路來講的,如果產業鏈或者整個工業應用的數位化以後,工業製造也好,或者產業鏈也好,輸出數據和場景能力,這個數據和場景能力用到銀行來進行變現。其實這段話放在消費網際網路的領域也一樣,消費網際網路無非是通過一些網際網路的手段,把原來的消費場景搬到網際網路上進行數位化,通過產生的數據來給我們的金融行業來進行應用,有的是輸出到金融行業應用,有的自己截留應用,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巨無霸的金融科技公司。

當然也有很多挑戰,一個是產業網際網路的平臺運營,一個網際網路要做好,運營非常重要,誰來運營,誰能提供專業化的運營服務。第二個是產業網際網路產生的數據的數位化風控,我們在消費網際網路的時候,儘管這幾年大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跌跌撞撞,但是消費網際網路的數位化風控模型相對比較成熟了。第三個是在產業網際網路裡面的贏利模式,怎麼樣盈利,非常重要。

接下來,講到銀期金融科技合作的展望,王衛東表示,第一是這十幾年來,銀行跟期貨的電子化進程一直在走。未來我們可以在清算結算、風控分析、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交易這四個方面展開合作。

第二個在投資交易上,不但在銀行的自營交易上可以做到投資交易量化交易的策略,也可以通過間接的給我們的委託理財子公司,跟我們的共同的期貨客戶提供一些投資交易的服務。

第三個是在服務實體經濟上,今年看得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是倉單融資模式,上期所最近推出了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線上質押服務,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產業網際網路非常重要的應用。它把倉單質押通過數位化的方式放到線上來,來給我們的銀行輸出,這個數據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當然誰能用好這個數據,誰能提供好的產品,誰能做比較好的運營模式,我覺得下來就有機會把這個模式用得更好。

第四個方面可以合作的是風險管控上,交通銀行最近在做的一件事,因為不單有自己的銀行、交易數據,也跟政府和地方,包括第三方供應商,積累了各種各樣的數據。下一步再通過這些數據去結合交易數據形成客戶的畫像,可以給期貨公司進行統一輸出,給他們做標籤、做畫像,讓我們更加清楚我們的客戶的風險情況怎麼樣,盈利能力怎麼樣,發展情況怎麼樣,我覺得這個數據相互合作是可以的。

相關焦點

  • 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科技板塊2021校園招聘公告(深圳)
    廣東銀行考試網同步交通銀行招聘信息: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科技板塊2021校園招聘公告(深圳),報名時間:詳見公告,更多關於交通銀行總行校招,交通銀行總行2021招聘,中國銀行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銀行招聘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國有銀行|子公司|中銀金科|...
    6月13日晚間,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科「)在上海正式掛牌開業。這是繼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之後,第三家國有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公司。 中銀金科開業。據了解,中銀金科註冊資本為6億元,註冊地為上海浦東新區,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平臺運營與技術諮詢。
  • 光大銀行與Plug and Play China就金融科技領域創新達成合作
    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PNP中國區執行董事、執行長徐潔平出席該籤約儀式,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總經理王青林,PNP中國區副總裁陳思吟代表雙方籤約。籤約儀式上,雙方共同啟動了光大「光速行動」金融科技創新合作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立創新工作常態化機制,共同推進光大銀行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發展。
  • 【盤點】2019年銀行金融科技大事件
    「未來,全球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在2020年之初,回望2019年的金融行業,金融科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健全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從政策層面支持金融科技的發展創新,金融科技迎來新篇章。
  • 清華大學籌建金融科技研究院 專注金融科技行業發展
    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餘健,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明園集團董事長李松堅,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鄒昊,螞蟻金服集團CTO程立,網易金融CEO兼總裁王一棟,博康控股集團董事長張滔,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葛冬冬,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市場處處長苟宇等嘉賓出席活動並致辭。
  • 光大銀行與PlugandPlayChina就金融科技領域創新達成合作
    原標題:光大銀行與PlugandPlayChina就金融科技領域創新達成合作   近日,中國光大銀行
  • 首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華東師大賽區暨金融科技...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楓、上海銀行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朱英華、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依次與華東師大經濟與管理學部黨委書記、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嶽華籤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啟「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驗室」校企合作新篇章。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
    12月24日,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2020)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何秀超發表致辭,中央財經大學將攜手石景山區政府建立以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為核心的高端智庫。突出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科技等重點,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落地工作,引領推動金融科技供給優化提升,並在北京銀保產業園先行先試,為石景山區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金融科技已成為各家銀行半年報的高頻詞彙和聚焦點
    據統計,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數量分別是10次、8次、7次、17次、13次和9次。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提及次數最多,共32次;華夏銀行、平安銀行也分別提及11次、8次之多。除了頻繁提及外,銀行對於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視更體現在科技子公司的加速布局上。
  •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楓、上海銀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李英華、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依次上臺與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黨委書記、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嶽華籤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啟「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驗室」校企合作新篇章。
  • 銀行科技|中信銀行方合英: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
    導讀: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發展全局。近年來,中信銀行始終緊跟國家戰略,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由於規劃和措施比較到位,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開放銀行等各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 長沙銀行成立「金融智庫」,董秘楊敏佳任院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浙商證券首席戰略官、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邱冠華、西澤金融研究院院長趙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等四位專家應邀出席並成為研究院聘請的首批顧問。長沙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玉國為長行研究院授牌,並指出銀行業在國家即將開啟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歷史進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育新機、開新局亟待研究賦能、智庫助力。成立研究院及進一步打造金融智庫,已成為中小銀行跨越轉型陷阱和推動戰略重塑的關鍵內驅力之一。
  • 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產出半年考:新兵斥巨資 "前輩"虧損
    金科子公司前輩陷虧損  金融科技已成為各家銀行半年報的高頻詞彙和聚焦點。據統計,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數量分別是10次、8次、7次、17次、13次和9次。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提及次數最多,共32次;華夏銀行、平安銀行也分別提及11次、8次之多。
  • 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召開,看金融科技點亮未來
    11月18日,以「金融科技,點亮未來」為主題的澎湃新聞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本次論壇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主辦,賴茅集團、創維電視、雪松控股特別支持。今年論壇聚焦金融行業發展中技術研發、業態應用、創新監管等多個層面的深度議題,深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賦能整個金融行業,點亮未來。
  • 我國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研究報告
    新設立的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於「立足母行、服務集團、面向市場」,即主要服務於民生銀行集團、各子公司和業務夥伴,推動民生「科技金融銀行」建設,同時提供科技能力輸出,為中小金融機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科技轉型所需的解決方案和專業科技產品。
  • 李北新:南華期貨正打造金融科技服務公司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南華期貨與交通銀行聯合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分論壇近日在杭州召開。與會人士著眼於當下金融科技和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 雲從科技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金融科技創新平臺
    北京2018年11月14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13日,中國人工智慧領軍企業雲從科技與中國工商銀行、貴州大學、VISA國際卡組織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四方聯合設立工銀金融科技創新平臺。
  • 銀行密集聯姻金融科技的AB面
    這是不到一個月時間裡,第三家與螞蟻金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銀行,此前華夏銀行和光大銀行也都聚焦於金融科技。同時,定損寶2.0、餘額寶、花唄等螞蟻金服核心產品也接連實現對金融機構開放。合作對象已覆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的京東金融,進一步給合作領域做「加法」。
  •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作為對未來5年乃至15年的戰略規劃,今年11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由此可見,金融科技的普及和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分化的金融機構,鴻溝如何填平?金融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不僅是監管的要求,更是行業的共識。
  • 2017未來銀行與金融技術創新峰會
    活動時間:6月17日活動地點:上海官網地址:http://fbfi.umechina.com/戰略支持媒體:未央網會議背景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銀行業將會發生顛覆性的改變,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