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古典的特色建築

2020-12-18 元元觀天下

中正紀念堂:古典的特色建築

原本我一直以為,臺灣是沒有那種古典的特色建築的,因為我一直覺得臺灣是一個很現代的城市,應該不存在,但是可能真的是我想的太多了,恰好他就是真的有很多的這樣的古典建築。那一天我去看完了臺北的故宮,就在那裡吃了一頓午飯,下午的時候就趕到了中正紀念堂去看看那裡的景色。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一個民國的總統就是所謂的蔣中正,那就是紀念他的建築,他是一個古蹟了吧,而且是規模很大的一個建築,也算是這裡很著名的一個標誌吧,雖然距離稍微有點遠,但是還是位於臺北的,基本上都知道來這裡看看這裡的景色。應該這裡也是眾多旅遊團的景點之一。

這裡園區的廣場就是給人們休息的,在這裡有很多的運動發生,基本上很多的什麼政治運動啊,什麼的都是在這裡舉行的,所以也算是一個大型的藝術文化活動中心吧。在這裡的一側還有一些國家戲劇院啊還有音樂廳之類的。

除了一個園區的廣場之外,這裡還有一個自由廣場,在這裡的士兵都是換崗的,有一個換崗儀式,很隆重,不過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反正我去的時候還不是整點,所以沒有看到這幅景象。這裡的所有建築都是那種古色古香的古建築。

廣場上面還有很多的鴿子,就好像是在印證那個自由兩個字一樣,基本上都是自由自在的飛翔在上面的。這裡自由廣場的那個建築牌匾,簡直就是對稱建築的一個很有特色的建築,很是端莊而且大氣。這個紀念堂是國民黨建立的,所以應該在建築上可以找到一些共同點之類的,不過這個要自己去發現了。

廣場就是跟我們在大陸上看到的一樣,都有一些年輕人在上面練習舞蹈啊,或者是一個兩個家庭在那裡玩耍,玩親子項目之類的。不過也為這裡古樸的建築多添了幾分的趣味和活潑。而且這裡的建築大多都是白色和藍色,大概就是這裡的特色吧。

在蔣公的紀念展裡面,有一些生前坐過的車啊,或者是一些用過的家具啊,還有用過的衣物,反正基本上都有一些。遊玩完這裡之後體力是真的有一些些的透支,其實不只是因為在這裡逛了很久的原因,還包括因為這裡實在是有點大,都是廣場這樣的行走肯定是體力很容易透支的。

隨便找了一家下午茶的地方,吃上一點東西才覺得自己是真的活過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很累的原因,所以吃所有的東西都覺得很好吃,就連平時不怎麼愛吃的糕點都覺得這裡的很好吃。之後實在是有些許的受不了了,就回到酒店睡了一覺,想著晚上再出去遊玩。

相關焦點

  • 中國臺灣中正紀念堂,值得好好看一看
    過去,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景點之一。中正紀念堂所處的這處廣場,原本就叫做中正紀念堂廣場。2007年被臭名遠揚的阿扁倡導的所謂「正名運動」,硬生生地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大牌坊上的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掛上了「自由廣場」的名字。
  • 走進臺灣中正紀念堂
    臺灣中正紀念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中正紀念堂和自由廣場也是旅行者必到的地方。整個園區,包括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和戲劇院,還有外圍的公園。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造型仿北京天壇頂部造型和埃及金字塔的主體建築樣式,大廳中央放置蔣介石坐姿銅像,底座部份設有展覽室和放映室,陳列蔣介石的一些文物,供民眾參觀。現在紀念堂裡正殿每到整點都有駐守的儀仗隊交接儀式,一般來說,17:00關殿前那一班會比較精採。
  • 臺北市景點: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是臺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之一,也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與臺北101大樓、故宮博物院、龍山寺並列為觀光客至臺北旅遊之四大勝地。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的範圍,佔地75000平米。大門外有「自由廣場」四字牌樓(原為「大中至正」),另外周圍還有中正公園、瞻仰大道、「國家」劇院、音樂廳等。中正紀念堂是為追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其建築格式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整座建築氣象萬千。
  •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窗稜古典而幽雅,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紀念堂建肅穆莊嚴,風格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
  • 臺當局恢復「中正紀念堂」牌匾
    商報訊據廈門日報、法制晚報報導,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日動工卸下「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牌匾。前年代替「大中至正」牌匾的「自由廣場」牌匾則維持不變。
  • 臺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賀歲,抗議小英的都在這裡集合
    從國父紀念館出來上大巴,幾分鐘後就到了中正紀念堂的側門大忠門,正門是不可以停車下客的。顯然,這裡也是臺北旅遊必到的景點之一。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全區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
  • 去臺北難以忘記的是北投溫泉浴,還有中正紀念堂
    溫泉浴場的建築構造是以磚木及鋼筋混凝土為主的。屋頂為了透氣設有通風窗,整座建築走英式風格,外觀典雅,與新北投公園融為一體。近年來經規劃恢復舊貌,闢為溫泉博物館供民眾參觀。喜歡北投陽明山完全是因為那裡遍地開花的天然溫泉。北投一帶的溫泉都是白磺泉,陽明山的是清磺泉,這裡日本的烙印實在太深刻包括九份。
  • 這個周末不無聊,陪你去看中正紀念堂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以中國庭園為主要設計,窗稜古典而幽雅,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紀念堂建肅穆莊嚴,風格採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主體部分為白色大理石牆,藍瓦金黃琉璃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
  • 「中正紀念堂」被正式廢名
    中正紀念堂正式成為歷史。  草山行館已被一把火燒了。  蔣介石在日月潭的行館現在成了賓館。  蔣家士林官邸。  本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9日通過「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廢止案,「中正紀念堂」將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 「原創」「航拍臺灣」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位於臺北市中心,分別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信義路的周界,佔地75000平方米。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包括紀念樓、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紀念樓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專欄| 王扉:我所知道的中正紀念堂
    2006年的10月,我應邀赴臺一周,其中一項行程就是參觀中正紀念堂。十月的臺北還沒有變冷,我那天趕早去的紀念堂,只見三三兩兩的民眾在堂前廣場遊玩。灰色、白色的鴿子成群地翔集於高大的牌樓以及廣場空地。整個畫面寧靜而美好。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島內去世。「行政院」於當年6月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紀念。
  • 臺北中正紀念堂「空間解嚴」 輿論擔憂會被徹底抹去
    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落成,主建築物標高76米,曾是全臺北市最高建築,當時基於「尊敬蔣公」、維護周邊景觀,1978年劃定周邊50米為特定專用區,限制建築物高度不能高過53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擬放寬維持39年的周邊建築高度限制,全案11日首次進入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多數委員表示認同,最後決議信義路一段、愛國東路從53米的「絕對高度」,放寬到65米。
  • 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而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文藝氣息濃烈
    為紀念蔣介石而建,園區分布著自然景觀和文化建築,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文藝表演中心。 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中正紀念堂應該算作是一個旅行團必到景點,免費參觀,不要門票,上午十點多,旅遊大巴已經一輛接一輛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其中最多的,當然還是中日韓三國。紀念樓一層以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跡,頂樓則為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小時換班儀式也成為遊覽重點之一 。紀念堂座南望北,中正先生雖身在臺灣卻心念大陸啊。功過是非自待後人評說。
  • 臺北市景點探尋:中正紀念堂(組圖)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的範圍,佔地七萬五千坪,大門外有「大中至正」四字牌樓。     廣闊宏偉的建築,另有國際藝文展演場,是臺北市特殊地標,紀念堂之建築,其頂仿北平天壇套式,四面構造仿埃及金字塔;白色大理石、寶藍色的琉璃瓦、滿園遍植的紅花,就如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象徵。紀念堂之中央供置蔣公坐姿之銅像,供人瞻仰,陳列室則記載蔣公一生績業。    國家劇院及音樂廳,提供國際性的藝文表演。
  • 中正紀念堂 隱身臺北鬧區的櫻花秘境(圖)
    中正紀念園區梅花唱壓軸。     臺灣知名賞櫻景點,多半位處山區或都會郊區,像臺中武陵農場、嘉義阿里山或南投九族文化村都是。其實,賞櫻不一定得遠走山區,臺北鬧區也有櫻花秘境。答案是位於臺北都會中心的中正紀念堂。很難想像吧!這兒不僅擁有巨大藍白色紀念建築和中國宮殿式兩廳院建築,並闢有綠意森林的漂亮林園和水池拱橋,庭園更是廣植櫻花和梅花。     寶島賞梅季隨春來進入尾聲,唱壓軸的正是臺北鬧區的中正公園,現梅開正盛。位於中正公園大忠門邊的梅園,現粉紅色的梅花正在開,並穿插部分白花植株,花容雖不似櫻花壯盛,卻是遊人聞香尋花去處,也是寶島花開最晚的梅景。
  • 民進黨民代"創意"無限 欲將中正紀念堂改"立法院"
    臺當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開第一槍停播「蔣公紀念歌」後,「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景點介紹書:中正紀念堂,在這裡可以了解到蔣介石的一生
    中正紀念堂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它位於臺北市中心。佔地總面積一共24:79公頃。這次我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蔣介石,而在1976年籌建的,耗時三年,在1986年完工,然後同年的4月份舉行落成典禮之後,就對外開放參觀。
  • 中正紀念堂令人流連忘返3大旅遊景點
    一.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可以乘坐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下車,也可以搭乘公交到中正紀念堂下,交通非常方便。中正紀念堂是紀念蔣介石的紀念館。紀念堂大牌坊大中至正曾被民進黨改成民主廣場。紀念館主殿也差點改成臺灣民主紀念館。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他對中國近現代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國父紀念館也是拍攝101大廈的最理想位置 中正紀念堂需要爬上一段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