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祝賀你通過面試,成為我們學生會生活部的一員,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你可以積極努力,為學院做出自己的貢獻,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
室友收到這條來自學生會的簡訊時,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與我們一同分享她的喜悅,畢竟這可是層層面試選拔的學生會。
可當時我們誰也不會料到,短短半個月,這份「榮譽」卻變成了室友的壓力與煩惱——只是因為室友因為生病缺席了一次學生會的值班,而她為此所承受的是學生會會長當眾的呵責,與一份兩千字的手寫檢討。
「我要申請退出學生會,這裡並不適合我。」一氣之下,室友最終提出了退出學生會的申請。
「我們學生會是學校的官方組織,要是想退出那請你和學院的主任面談。要是你退出了,這件事就是你的黑歷史——是你沒有責任心,綜合能力欠缺的表現。以後評選獎學金和優秀學生,都不會再考慮你的。」
「寫檢討是要你反省自己的錯誤,這點事都承受不了,以後你到社會上怎麼辦?」
「我是會長,我可以要求、命令你寫檢討。」
02
學生會在宣傳之際描繪的種種美好藍圖我依舊記憶猶新:這裡是可以鍛鍊你能力的舞臺,是你走入社會工作的基石;這裡會教你實用的技術,你會比身邊的同學收穫更多實用的能力;你會結交到許多厲害的學長學姐,擴展更多的人脈……
哦,記起來了,他們還特地強調一句:「在這個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朋友,新生們可以放心,這裡不存在上下級的關係。」
如果把現實的種種與開學之際大家聽到的宣傳一一對應,是多諷刺的一件事啊。
沒有乾貨滿滿的教學時間,所有的時間都只是進行充滿形式主義,無任何意義的「工作會議」;
沒有所謂鍛鍊能力的機會,成員的任務僅僅是無聊乏味卻又浪費時間的值班,做表格,以及及時在群裡回復「收到」;
更沒有所謂平等的同學關係,只有流露出暴力與傲慢的那句「我作為學生會部長,有權利要求你。」
學生會設立之初,本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紐帶,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校園組織。所作所為的宗旨,都是為了學校與學生。它曾是優秀的象徵,而當今卻畸形地形成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風氣。
新成員滿懷憧憬加入,面對的卻是嚴苛的要求和空有其表卻繁重的任務。他們中有的人選擇堅守自己的信念,勇敢瀟灑地離開。
有的人經過一年的折磨,最終成為了折磨別人的人,而還有一些人只得被困在這所牢籠之中,在惡性的權力之下,浪費時間做著自己厭惡的事,整日鬱鬱寡歡,卻還要被冠上「做事不積極」,「工作能力差」的頭銜。
03
無獨有偶,這種大學校園中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與權利暴力,近期釀成了一場無法挽回的慘劇。湖南師範大學的一名女學生,因為在校團委壓力過大,辭職遭拒,最終選擇在宿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馬上」,「立刻」,「抓緊」,一道道命令猶如根根稻草,最終壓垮了這個少女。
為什麼一個學生團委有如此多到不合理的工作?為什麼老師和學習可以輕易漠視一位學生合理的請求?這場悲劇正是校園權力對學生帶來消極影響的一個代表,而在其中,有太多問題值得整個社會,所有大學,每位管理者以及每個學生去思考。
《權力與無知》一書中,有過這樣一句話:
「暴力不是來自於權力的過剩,而是來自於無能。暴力是無能的體現。」
無論是傲慢的學生會會長,還是這次事件中「殺人無形」的老師,事實上,也許正是因為他們並不具備擔任領導者的資格,卻錯誤地行使著屬於領導者的權力,導致權力暴力,給被領導的學生帶來了無形卻沉重的壓力與傷害。
04
每當又一年開學季,各種社交媒體上都會出現諸如「我是大一新生,是否應該加入學生會?」,「請問大學學生會,班幹部真的有很可怕嗎?」這一類帖子與提問。就好像在大學生的世界裡,「學生會」,「班幹部」已經成為了潛規則,雜事多,官僚主義等負面標籤的代名詞。
誠然,也許學生會等校園組織,由於層出不窮的負面評價,一定程度上確實被大家過度妖魔化了。在許多優秀的高校,也會有真正耐心負責的領導者,優秀的老師和學長學姐;也有貨真價實的實踐機會,可以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受益匪淺……
是否加入學生會,是否成為一名學生幹部,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面對這個選擇之時,希望每一位在大學的朋友都可以更勇敢一些。
學生會並不是地獄魔窟,究竟其中風氣如何,是否適合自己且有所幫助,只有勇敢地邁出嘗試的腳步,親自體驗才可做出正確客觀的判斷。
同樣的,退出學生會並不會成為你的「黑歷史」,也不會對你的人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在大學最重要的永遠是成績,這是關乎到未來考研究生,工作的首要標準。
如果學生會和學校不合理的任務和無理過分的要求已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社交生活,請勇敢地拒絕,離開,為自己發聲,決不放棄屬於一個「學生」在學校最基本的權利。
05
當然啦,若你經過不斷的學習鍛鍊,有朝一日真的成為了備受矚目的學生幹部,也請你謹記最初自己的模樣,萬萬不要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類人,對著學弟學妹說出這句: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