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有這樣的「共識」:懷孕多吃魚,寶寶更聰明。
於是,清蒸、水煮、燜燉、紅燒、爆炒、烘烤……準媽媽變著法兒,努力完成著每日的「吃魚任務」,只為給胎寶寶輸送足夠的腦黃金DHA,讓他贏在「娘胎」裡。
但是,
孕婦吃魚,越多越好?並不是!
吃魚補腦,越貴越好?並不是!
再好的食物,盲目地吃也會「過猶不及」。尤其是海魚,進食一定要適度適量,畢竟,孕婦不是什麼魚都能吃的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⒈補DHA,孕婦吃什麼魚好?
從DHA的豐富程度考慮,當然首選富含脂肪的海魚,像秋刀魚、鮪魚、遠東沙丁魚的脂肪中DHA的含量就能達到10%以上,這比禽畜肉類中的DHA含量要高10-100倍!
但部分海魚,像旗魚、鯖魚、方頭魚等大型掠食性魚類,含有高濃度的汞。普通成人進食可能沒有什麼影響,但孕婦常吃這些含汞較高的魚類,汞在體內逐漸積累,就會影響到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因此,從安全性考慮,應該選擇一些處於食物鏈較底層的海魚,例如鳳尾魚、鱸魚、鱈魚、三文魚、沙丁魚、比目魚、鮁魚、金鯧、小黃魚等。
美贊臣溫馨Tips:
受地理位置限制,內陸地區的孕媽未必能常買得到海魚,那可以吃什麼來補充DHA呢?
你可以買鯽魚、草魚、鱸魚等淡水魚,這些品種的DHA含量也很豐富哦。
除此之外,海藻(如金藻類、甲藻類、紅藻類、褐藻類、硅藻類、綠藻類及隱藻類)中也含大量的DHA,可以適當進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⒉名單記好,孕婦不能吃這些魚
正如上文所述,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部分深海魚含汞量高,不適合準媽媽進食。
這類魚具體有哪些呢?
根據美國聯邦藥品食品管理局聯合美國環境保護署(FDA and EPA)公布的《關於孕婦和兒童如何吃魚》的建議,避免進食的、含汞量高的魚類有:鯖魚王、槍魚、紅羅非魚、鯊魚、劍魚、墨西哥灣方頭魚、金槍魚罐頭、大眼鯛。
⒊魚肉別貪吃,孕媽進食要「限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孕婦每周最好吃2-3次魚(尤其是深海魚)。
你可能會想:魚肉營養,天天吃不是更好嗎?
當然不是啦!
美國聯邦藥品食品管理局聯合美國環境保護署(FDA and EPA)公布的《關於孕婦和兒童如何吃魚》的通告中,給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提供了明確的魚類品種及對應食用份量的建議。
A、每周可以吃2-3份的魚類有:鳳尾魚、大西洋鯖魚、黑鱸魚、鯰魚、鱈魚、比目魚、三文魚、沙丁魚、淡水鱒魚、鱸魚。
B、每周只能吃1份的魚類有:鯉魚、石斑魚、安康魚、巖魚、鯛魚、馬鮫魚。這些魚類的含汞量略高於A類。
註:①成人1份的量約為113.4g(按生肉狀態計算)②文中僅列舉名單中較為常見的品種,欲知更多名單可自行查閱該公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孕中期開始,胎寶寶大腦發育進入激增期,腦細胞迅速增多,對DHA(腦細胞膜的重要結構脂肪酸)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且只能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因此,孕媽從孕中期開始就要重視DHA的補充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孕哺期婦女每日攝入量至少為200毫克DHA。
食補當然是首選的DHA攝取途徑,每周吃2-3次的海魚。另外,建議孕媽每天早晚各喝一杯含高水平DHA的媽媽奶粉,幫助你更易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權威推薦的DHA水平。
美贊臣安嬰媽媽A+配方奶粉(特含「六高一低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進行計算,孕婦每日脂肪建議攝入量為:51.1g-76.7g。
一部分孕婦可能因為口味的改變,或者食物過敏等因素,不能通過以上食物攝入DHA,可以考慮選擇補充製劑(比如魚油膠囊),但應先徵詢醫生的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