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平臺上,連接著超過3100萬輛車輛,平均每天為5000萬人次提供出行服務,今年10月創造出一天為6000萬人次服務的紀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則是以電池研發起家的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在全球有30個基地。兩家企業在一起會幹什麼?前天晚上,滴滴出行在北京官宣:經過3年研發,研發團隊製造出了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這輛青果色、嫩生生、萌噠噠的純電動網約車,今年12月將在長沙上街。
程維在發布會上介紹D1 供圖
昆明人喜歡什麼顏色的滴滴網約車,也可以集體來個大選擇,研發團隊會為昆明人造出自己的滴滴網約車專屬顏色。
滴滴造車的念頭幾年前就已初步顯現。2018年初,滴滴推出「洪流聯盟」,與包括北汽、比亞迪、寧德時代在內的31家整車企業和零部件公司達成協議,意圖打造「汽車全產業鏈上下遊平臺」。
滴滴想要的定製網約車,總體要求是「A級車的整車尺寸、B級車的軸距、C級車的後排空間」,這是根據滴滴平臺上5.5億乘客、上千萬司機、百億次出行數據等歸納總結出的新需求。這些原先看來「不可能完成」的要求,比亞迪團隊都一一滿足,造出的D1車身不長,但「長寬長高」了一點,稍胖的身材顯得很萌,內部設置既舒適又「聰明」。比亞迪表示:D1即將實現量產,按照滴滴的需求可不斷迭代,還可造出不同顏色,滿足滴滴對網約車的苛刻要求。
18個月快速迭代,軟硬體打通、數據導向,不是按照整車付費,而是按公裡付費……在發布會上,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透露了滴滴做「汽車運營商」的發展定位及目標:「過去滴滴致力於優化軟體,未來10年將會同步優化軟體和硬體,快速迭代。我們預測,到2025年,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輛,新的迭代版本能夠搭載滴滴自研的無人駕駛模塊。到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能夠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無人駕駛。」
滴滴此前發布的《2020滴滴平臺綠色出行白皮書》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滴滴平臺註冊純電動車達96.9萬輛,在全國純電動車保有量中佔比超過三成;平臺純電動汽車行駛裡程數達70.9億公裡,相當於全國純電動汽車總裡程的五分之一。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表示,D1在嘗試給大家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未來未必需要買車。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程維在發布會上表示,D1將開啟共享出行的新時代,預計到2030年,全球共享出行比例將從現在的3%增加至30%。
★造車細節
定製網約車上能玩遊戲、唱卡拉OK
發布會上,滴滴出行副總裁、D1首席產品官介紹了D1孕育的過程。
D1軸距達2.8米,高於網約車新政要求
滴滴對定製網約車的總體要求是「A級車的整車尺寸、B級車的軸距、C級車的後排空間、MPV上下車方便性」,A級車長度不超4.5米,D1車長設計為4.39米,而軸距達到2.8米,軸長比達63.8%,滿足各個城市對電動網約車軸距2.65米的要求。為了讓後排更寬敞,寬度比A級車稍微加寬到1.85米、車高增至1.65米。
這一款「長高長胖」的網約車,後排空間非常寬敞,腿部空間寬度達1米,1.75米高的乘客可以伸直大長腿擺POSE。後排頭部空間是0.992米、後排肩部空間1.425米,匹配中國人越來越魁梧的體型。
乘客可自設彩虹接駕燈顏色識別車輛
叫過網約車的乘客都有「痛點」:等在路邊看著滿城黑白灰的各色車型,直至看到車牌號才知自己叫的網約車來了。D1在前臺上設置了彩虹接駕燈,乘客下單後可遠程操作選擇彩虹燈的顏色,看到駛來的D1閃爍著「自己的顏色」,尤其是在夜間、雨雪天氣,可減少乘客找車的煩惱。
打開車門時,車內迎賓燈投射在地上,光暈照亮路面,讓乘客跨入車廂更安全。以後乘客的名字還可能打在光暈裡,給乘客以驚喜。
乘客可遠程預設車內溫度或開啟座椅加熱
滴滴網約車右側開門與非機動車或行人相撞引發的交通事故,每年大約有2萬起。這樣的事故高發率,促成D1右側車門改為電動滑門,首先避免了車門與車外人員的碰撞,還降低了後座地板的高度,穿高跟鞋、穿短裙的女生不必高抬腿部,便能更加優雅地進入車內。
之前,常有乘客需要調整車內環境卻不好意思向司機師傅提出,而D1通過數據互聯,乘客可遙控汽車功能。目前開通了專為乘客設計的後排座椅加熱、空調溫度調節功能,乘客可在叫車後遠程預設車內的溫度或開啟座椅加熱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D1後排增加了影音屏幕並預存歌曲,乘客可以玩遊戲也可唱歌。此外,參考飛機的設計,車上還為乘客提供了USB接口、紙巾、掛鈎、杯託等出行必備配置。
方向盤一鍵接單,僅供網約車使用
網約車司機每天10餘個小時坐在車上,普遍反映:「屁股都坐痛了。」研發團隊借鑑美國大卡車、飛機座位設計,採用透氣材料,並增加託腰功能,使司機座位成為車內最貴的設備。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之間為司機設置了「公文包」放置空間,可放水杯、飯盒等,拿取物品也很方便。
之前,司機通過手機接單,在行駛中也需查看導航,常常被交警警告,認為網約車司機有駕駛中擺弄手機的嫌疑。D1在軟體設計上與網約車業務充分融合,首次將滴滴司機端前裝集成進入了駕駛艙,提升司機運營體驗和運營效率。10.1寸大屏加智能語音交互,讓司機不再依靠手機支架,極大地提升了司機體驗和駕駛安全。
配合方向盤上的橘色滴滴鍵,司機可以通過車輛實現接單、完單、語音控制、一鍵報警等功能。
D1的車機系統除了擁有目前滴滴司機手機端的全部功能以外,還聯通了車輛數據與滴滴平臺,實現了智能派單、智能充電、智能維保、無感人臉識別等8項專屬功能,提升司機運營效率。滴滴平臺可知曉每一臺D1剩餘電量,可根據電量派合適的訂單給每一輛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