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世間最神聖純潔的職業之一,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化知識的繼承者、傳播者,是國家棟梁培養的培養者。
教師,也是一份不同尋常的職業,要專心育人,就要心無旁騖,要以高道德標準去要求和約束自己。教育局也有明文規定,不允許教師參加校外任何盈利性的教學活動,一些地方教育局還規定在職教師是不可以從事微商等營利性活動。2018年福建教師資格證的綜合素質還以此出了作文題。
而在最近,浙江樂清小學一小學老師沉迷於做微商,家長深感不安:「老師賺錢不亦樂乎,但是我們家長心都在顫啊!」,經家長投訴反映後,該教師已被教育局開除處理。
但在現在的社會層次中,教師這一職業地位卻略顯尷尬,大家潛意識裡都知道教育很重要,老師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自己的孩子未來,而且老師職業工作穩定假期多,老師要高要求約束,但在心底裡卻依然是看不起所謂「人民教師」,投訴老師做微商的家長,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前段時間廣州方圓小學一家長捏造證據污衊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更「諷刺」的卻是,教師地位不高,但是從事相關教育工作的人卻越來越多。自教資開放全社會考證後,報考人數是呈直線型上升,僅2019年上半年的報考人數就已達290萬,下半年更是飆升至590萬人!
人數多卻並不意味著好,整體素質也並沒有因此提高。畢竟大多數應考的非師範生,都是一些待業在家的寶媽,考個教資過渡一下,將教師職業為一個職業前景的跳板。
為什麼大家只會將教師這一職業當作跳板?或許以下3點就是答案了:
在如今大肆吹噓副業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的社會背景下,人手好幾個副業已成為現代人的標配,有人行政班後還送著外賣,有人利用工作之餘拉攏網購,有人佔著公司的資源私下接活單幹,云云種種,各行各業的人穿插從事著各色各樣的副業,唯獨教師是不允許的,畢竟為人師表,除了教學你不允許有別的生活,更別談副業。這種情況下,工資就成為了唯一收入,短期內看著挺好,但人的欲望是膨脹的,「這點工資,配不上我」;
為人師表,做好自身表率,畢竟教師是引領學生成長的園丁,而且教師言行在全網的監督下,哪裡的老師體罰了學生,哪裡的老師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更是會立刻成為一條條引爆言論的導火線。約束之廣,束縛之多,也是很多人覺得教師不是長久幹下去的事業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人看來,教師這一職業只是耍一下嘴皮,任何技術含量都沒,誰上誰都行。但其實有句古話說得好,「不要拿你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職業」,教師其實真的不簡單,教育心理學、學科專業知識、備課講課、兢兢業業地對每個學生負責,其中付出的心血,真的不比其他職業輕鬆。
但不管怎樣,勿忘教育初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許每個教師都會走一些彎路,留下過遺憾,傷害過孩子,但我相信秉承一顆執著為教育的心,帶著美麗的堅持走下去,每一個老師都會是閃閃發光的金子。
圖文編輯丨小梁。更多教育資訊熱點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