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下發高中課程實施通知 新增1學分課時防控近視

2020-12-17 騰訊大閩網

東南網8月31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日前,福建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2018級高中學生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並積極滲透高中新課程新理念和高考綜合改革新要求,優化課程模塊教學開設要求,對接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時間安排,並根據學生畢業、升學的差異化需要,統籌協調課程安排、學生自主選課與學業水平考試、「文理不分科」新高考模式之間關係,制定適用於2018級學生的課程校本化實施規劃和教學計劃,避免同一學期並行開設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過多,確保教育教學正常有序開展。體育與健康科目新增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於綜合防控近視。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Ⅰ、選修Ⅱ三類課程構成

《通知》詳細指出了課程設置:普通高中學制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含寒暑假、節假日等)11周;普通高中每周35課時,每課時45分鐘。學校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確需調整課時時長的,要在保證科目及每周教學時間總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充分論證、制訂方案,並經設區市教育局書面同意後,方可實施長短課時相結合教學;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和國家課程教材容量,一般1個模塊,教學時間36課時可獲得2學分,1個專題教學時間18課時可獲得1學分。模塊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18課時的倍數。

《通知》明確了課程設置與學分安排: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Ⅰ、選修Ⅱ三類課程構成。其中選修Ⅰ課程包含選修Ⅰ(A)和選修Ⅰ(B)兩個部分。必修課程由國家統一設置,含八個領域之下各個科目、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是打好共同基礎、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所有普通高中必須全部開設、學生必須全部修習的課程。學生在必修課程的學習中必須獲得116學分。

選修Ⅰ課程由國家統一設置,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各科按照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儘量開設相應的選修模塊,其中選修Ⅰ(A)是現階段所有學校必須開設的模塊,學生必須從中選擇相應模塊修習,滿足畢業和升學需要。選修Ⅰ(B)是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的模塊,適應學生不同潛能和發展需要,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學生在選修Ⅰ課程中至少應獲得22學分。選修Ⅱ課程由地方、學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開發若干模塊,學生按照畢業或升學修習以及個性化發展特殊需要進行選擇。學生在選修Ⅱ課程中至少應獲得6學分。同時,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學分分配表。

新增的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於綜合防控近視

《通知》提到,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規定課程,以及地方或學校開發的課程。體育與健康由11學分調整為12學分,高中三個學年必須每周至少安排2節,並提供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新增的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於綜合防控近視,可通過健康知識教育與運動技能教育相結合形式進行。

《通知》指出,必修和選修Ⅰ課程的每個模塊通常為36課時,學生學習一個模塊並通過考核,可獲得2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每個模塊原則上為18課時,相當於1學分;也可靈活處理模塊內容,按0.5個學分組織學習,增加課程豐富性。學生高一、高二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應獲得一定的學分,以防止過早偏科,有利於全面發展。選修Ⅰ(B)和選修Ⅱ課程應在各學期適當分散安排,原則上可從高一年級開始安排,課程考核由學校自主實施。普通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學習並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為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16學分,選修Ⅰ課程不少於22學分,選修Ⅱ課程不少於6學分。

另外,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學旅行、社會調查、野外考察、職業體驗、黨團活動、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等活動,保證學生至少應完成2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或項目(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並按要求修滿學分。

高中各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不得提前報考

根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14門科目均設置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4門科目另設實驗(實踐)操作測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另外設置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範圍為各科目必修學分要求的內容,等級性考試範圍為必修和選修Ⅰ(A)的內容。準備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除須修滿語文、數學、外語學科的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應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招生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修滿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可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學科課程模塊進行修習。

《通知》指出,綜合各學科特點及學制要求,高中各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不得提前報考。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在省級確定的考試安排表中選擇參加相應學科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時間。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統一安排在高三年級下學期。

(東南網)

相關焦點

  • 福建啟動新高考改革,高中畢業需修滿144個學分!
    背景: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2016〕20號),福建省從2018級高中學生開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 預防青少年近視問題 福建學校下足功夫形成長效防控機制
    在福建,2018年,福建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體育與健康由11學分調整為12學分,高中三個學年必須每周至少安排2節課程,新增的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於綜合防控近視; 2019年,福建省教育廳、衛健委、體育局、財政廳、人社廳、市場監管局、新聞出版局、廣播電視局等八部門共同印發《福建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要求形成「部門合作
  • 2018年起,福建啟動新高考改革,高中畢業需修滿144個學分!要注意的是....
    背景: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2016〕20號),普通高中學制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 社會實踐1周,假期(含寒暑假、節假日等)11周。普通高中每周35課時,每課時45分鐘。學校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確需調整課時時長的,要在保證科目及每周教學時間總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充分論證、制訂方案,並經設區市教育局書面同意後,方可實施長短課時相結合教學。
  • 廣東高中課程實施方案出爐,畢業需修滿144​學分!
    以下是詳細通知原文: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的通知粵教基函〔2020〕23號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現將《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安徽將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 高中畢業須完成144個學分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2年前,我省將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使用新教材。針對新改革,今日省教育廳發布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高中畢業最低要完成144個學分,逐步實施走班制教學,2021年8月底前我省將完成所有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
  •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教體藝〔2018〕3號 為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  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 課程方案、學分細則及課時設置均有不同
    日前,省教育廳制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 (試行)》等系列文件,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高一年級開始實施,在新課改中,課程方案的設置、學分細則的設置及課時的設置均有所不同。課時的變化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可調整課時時長原來:必修和選修Ⅰ課程的每個模塊為36學時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和農忙假)11周。
  •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全文 網路遊戲總量調控
    8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路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 廣東高中課程實施方案出爐,學分不夠不能畢業!
    認真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切實保障課時,並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落實國家關於課程實施監測的工作安排,制定省級課程實施監測方案,加強課程實施監管,嚴禁擠課佔課。落實校長課程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二)加強教學組織管理。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 高中畢業需拿到144學分?廣東高中課程新方案公布!新教材使用時間明確,3年全程安排體育必修學分
    10月28日,省教育廳網站發出通知(原文附後),從2020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
  • 廣東高中課程新方案公布!新教材使用時間明確,高中畢業需拿到144學分,3年全程安排體育必修學分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的通知粵教基函〔2020〕23號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現將《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通知!即日起勞動課程納入必修課並設定學分
    編輯按:日前,省教育廳制定《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在新課改中,科目安排將綜合實踐、勞動課程納入必修課並設定學分,修滿才能畢業。相關調整將於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本輪課改呈現哪些工作特點?有哪些創新做法?今天小研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廣東高中課程實施方案出爐,變化很大!
    其他重點詳見通知原文及文末附件。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的通知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現將《廣東省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修滿144學分才能畢業!廣東高中學分制來了!
    廣東高中學分制來了10月28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下稱《方案》),全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總學分達到144方可畢業。
  • 時事播報丨教育部:高中新增一門必修課 佔6學分
    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依據最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普通高中在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之外,還應開設勞動課程,勞動共6學分。
  • 廣東高中總學分達到144分才能畢業!附學分、課程詳情
    早在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2017年版)。隨後廣東啟動新高考改革,明確2018級、2019級高一新生應用現行課程方案、使用現行教材參加新高考;2020年秋季學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方案,使用新教材。《方案》透露,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
  • 黑龍江省高中課程設置要求定了 學生獲144學分可畢業
    人民網哈爾濱8月23日電(袁成亮)日前,黑龍江省教育廳研製並發布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課程設置。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
  • 湖南:高中課程分三類,畢業至少要拿144學分
    高中課程分三類,畢業至少要拿144學分從今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勞動均是必修課大力推進教學改革、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完善考試評價制度據悉,該《方案》將從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根據《方案》,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勞動為必修課佔6學分。課程分三類,拿到144學分方能畢業《方案》提出,普通高中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周。
  • 2022 年前,安徽將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2 年前,我省將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使用新教材。針對新課程改革,省教育廳昨日發布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根據方案,高中畢業最低要完成144 個學分;逐步實施走班制教學;2021 年8 月底前我省將完成所有年級各學科教師培訓工作。改革後高中課程分為三大類實施新課程改革後,普通高中學制依然為三年。每學年52 周,其中教學時間40 周,社會實踐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
  • 我省高一實施新課程,畢業推行學分制
    查看更多消息+關注近日,省教育廳印發《山西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山西省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