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插曲《菩薩蠻》作者竟是花間詞派的他,這個詞牌你了解多少

2020-12-20 小堯侃詩詞

今日與大家分享詞牌《菩薩蠻》以及該詞牌下我所喜愛的一些詞。

關於詞牌《菩薩蠻》

菩薩蠻,平仄韻轉換格詞牌。龍榆生先生《唐宋詞格律》記「《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併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見《詞譜》卷五引)據此,知此調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後。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種舞隊前後不止一次輸入中國。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情調由緊促轉低沉,歷來名作最多。」

從「百代詞曲之祖」談起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說起詞牌《菩薩蠻》,便不得不提這一闕詞。它與《憶秦娥·簫聲咽》一詞被宋代學者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藝術價值可見一斑。相傳這兩首詞作者為李白,但究竟是否為李白所作,歷來便有爭論。事實如何,已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否為李白所作。這闕詞的藝術價值都是不容否認的,也絕對能擔起「百代詞曲之祖」的稱讚。

這首詞運用朦朧交錯的描寫手法造成詞境時空的淌恍迷離,在短短的一首詞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藉此移情、寓情、傳情,手法極為嫻熟,展現了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觀現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溫庭筠與他的《菩薩蠻》

除《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詞外,溫庭筠所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詞頗負盛名。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詞人把女子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這首詞後來被譜寫成歌曲,成為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菩薩蠻》,由劉歡填曲,姚貝娜演唱。

姚貝娜 - 菩薩蠻 (TV版)

02:38來自小堯侃詩詞

另外,溫庭筠筆下《菩薩蠻》頗具個人特色,動人之作不在少數,再分享兩首,以企「窺一斑而知全豹」。

其一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其二

玉纖彈處珍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

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

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

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

辛棄疾與他的《菩薩蠻》

不同於溫飛卿的婉麗綺靡,「詞中之龍」辛棄疾所作《菩薩蠻》可算別具一格。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此詞寫作者登鬱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全詞寫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溫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再附上一首,相對與這首《菩薩蠻》不甚著名,於我卻偏偏鍾愛有加的辛公作《菩薩蠻》。

菩薩蠻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裡。

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

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

醉裡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最初接觸到這首詞,是因為「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一句是我所喜愛的某款遊戲的人物臺詞。而真正吸引我的,卻是「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一句。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周瑜精通音律,即便酒過三巡,也能輕易分辨出演奏中的錯誤。每當周瑜發現錯誤,便會與演奏者相顧,微笑提醒。「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一句,從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角度入手,說少女刻意彈錯音律要引得周郎回顧一笑,以此吸引周郎注意。同時也存在考究「周郎顧曲」是否名副其實的心思。作者從一個微小的動作入手,簡單十個字,便把少女複雜的玲瓏心思描繪地入木三分。

韋莊作《菩薩蠻》五首

既然說到《菩薩蠻》這個詞牌,那麼韋莊所作一組《菩薩蠻》絕對是避不開的話題。這組《菩薩蠻》一共五首,這五首詞既是一個整體,又是可以單獨閱讀賞析的個體。藝術價值極高。

其一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其二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其三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其四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其五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這組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

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一生飽經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這組詞內容與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關。

五首詞前三首重在對江南情事的追憶,後二首寫寓居洛陽的所經所感。表面寫詞人與女子離別的相思懷念,實則寄託了詞人對唐朝故國的一份忠實感情。

另附拙作一首

菩薩蠻 中華新韻

山城醉染淋漓墨,山頭卻遇盈盈色。

淺黛入峨眉,亭亭姿婉儀。

蟬鳴盛夏晚,枝上白蘭淺。

皓腕向花枝,別離驚夢時。

這首詞是小堯二零一九年夏季於重慶遊玩時作,自覺不及古人萬一。仍鼓足勇氣,放在文末,一來是呈現出古詩詞在現代,在我身上的樣子;二來萬望方家斧正,讓我能夠在詩詞寫作的道路上有所進步。關於詞牌《菩薩蠻》的林林總總,暫時能想到的便是這些了。下期您想了解什麼詞牌或作品?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最後,期待您的點讚關注評論轉發。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我是小堯,一個願意為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的傳播,略盡綿薄的普通人,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古代同一個詞牌名,為何會有很多不同的詞
    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所以叫詞牌也叫詞典。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
  • 小議百代詞宗之一的詞牌《菩薩蠻》
    光是宋詞詞牌,就有一千多個。在如此多的詞牌之中,有兩個詞牌比較特殊。「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熟悉宋詞的朋友們一看便知,這就是我們完全不講原則而崇拜的詩仙李白所作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叫秦樓月)。這兩首詞被後人視為詞體的發聲之作,被譽為「百代詞宗」。從來歡夢短,浮雲又幾何?
  • 蘇軾的《菩薩蠻》、韋莊的《菩薩蠻》、溫庭筠的《菩薩蠻》
    蘇軾雖有不滿豔科婉約詞充斥文壇的意向,但他並不反對婉約詞本身。蘇軾所反對的,是詞作皆為豔科所羈絆,是"以男子作閨音"的虛情假意。蘇軾大量創作婉約詞,既吸取了晚唐以來婉約詞委婉抒情的寫作技巧,也隨時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其詞格。在二十二首《菩薩蠻》中,蘇軾不僅肯定了婉約詞,更發展了婉約詞。當然,蘇軾二十二首《菩薩蠻》中也有遊戲之作,也有充斥著傳統婉約詞香軟靡豔之格調的詞作。
  • 提起這些詞牌,你最先想到誰?
    一個詞牌在格律上可以有多種變體,一個詞牌更可以由無數詞人填出。在讀者心裡,可能提起一個詞牌,定會想起一位代表作者。可以說,詞牌是因為以下這些文人,才有了生命。 我們熟悉歐陽修大概是因為他的散文,《醉翁亭記》《秋聲賦》,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散文大家,寫起詞來,也是高手,讀罷全詞,一個深情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首詞,連李清照都點過贊,她在《臨江仙》詞序中說「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
  • 知人論世,了解韋莊的生平足跡後,也就讀懂了他的五首《菩薩蠻》
    公元約836年,在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韋莊來到了這個世間。韋莊祖上顯赫,曾祖父是唐代山水田園派大詩人韋應物。再往上追溯七代,祖上韋待價曾被唐睿宗李旦遷升為文昌右丞相,這是公元686年的事情,這也是武則天還政於睿宗的第二年。
  • 詞牌「青玉案」到底應該怎麼讀?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別再讀錯了
    古詩詞裡的詞牌名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據統計有1000多個。每一個詞牌還不止一個名字。它們為何如此起名?到底有何講究?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看。每一個詞牌之所以這樣起名,大體有3個原因:1、我們現在熟知的這些詞是歌詞,而原先是有音樂的。於是就用音樂的名字來命名為某一個詞牌的名字。
  • 十大經典詞牌,原來它們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們平常總是會說詞牌名,可是你知道這些詞牌名的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常見的十大經典詞牌名的由來。NO.1 念奴嬌 詞牌由來「念奴」是個人名,她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據記載:念奴「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其聲「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轉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
  • 讀了那麼多宋詞,你真的知道詞牌是什麼嗎?
    而同樣的,作為詞,最初是配樂用的,為了體現音樂的節奏感,便於歌唱等原因也就講究格律,而詞作為長短句,它的不像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詞的格式有一千多個呢!而既然有這麼多個格式,那麼後人為了方便記憶和使用,就將同一個格式的若干個變體,或者幾個格式合併為一起,為它們共取一個詞牌,也就是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至於這個詞牌的取名主要有以三個來源:一、來自樂曲名稱。
  • 曲牌和詞牌有什麼區別?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像詩的格式那麼簡單,詞有著一千多種格式。這種格式又叫做詞譜,所以詞牌就是詞譜的名稱。詞牌有很多,古時候就是信手拈來,風景、人物、以及行為都可以作為詞牌。我們比較熟知的詞牌,比如如夢令、菩薩蠻、卜算子、憶江南、浪淘沙、沁園春,等等等等。
  • 「詩詞天地」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蝶戀花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等。因為合理的節奏和用韻,這個詞牌是名作最多的詞牌之一,代表作有柳永的《蝶戀花》。
  • 溫庭筠的詞太精美,這一首最經典,44字驚豔千年
    在宮鬥戲中,《甄嬛傳》算是經典中的經典,關於它的主題曲也是幾經篩選,最終由劉歡和姚貝娜(已故)主唱的了一首《菩薩蠻》,一時成為街頭巷尾必唱的經典曲目。說起這首曲子的詞作者可是大有來頭,這個人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溫庭筠。
  • 詞林正韻中標記,入聲派入了平上去聲,入聲字在填詞時怎麼用?
    因為古韻中的入聲,分別進入了普通話的平聲(1、2聲)、上聲(3聲)和去聲(4聲),這就是入派三聲的意思。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詩云: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唐玄宗贊過的情趣小詞,讓「女漢子」們學會撒嬌!
    詞中女主人公天真的撒嬌撒痴之態,更是讓人覺得活潑可愛,恰到好處:菩薩蠻· 牡丹含露真珠顆作者:無名氏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詞中「檀郎」是指帥氣的丈夫;含笑問檀郎,是美人明知故問,你想啊,即便她長得再好看,又怎麼能和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比呢?但也不盡然,因為牡丹花再美,會撒嬌嗎?會和丈夫打情罵俏嗎?對此,宋代詞人張先的《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這樣寫道: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詞」,是如何興起的,又是怎樣演變的?
    廣義地說,詞也是詩;但比起詩來,詞的產生,在形式上與音樂發生更密切的聯繫,在詞產生的初期,它是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和樂府詩很相近似。不過古樂府多為徒歌,後由知音者配曲而歌,而詞是以曲譜為主,絕大多數是先有聲而後有詞。歐陽炯稱詞為「曲子詞」(見《花間集序》),王灼稱詞為「今曲子」(見《碧雞漫志》)。
  • 重溫《甄嬛傳》,要讀多少唐詩宋詞,才能成就一個娘娘?
    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可能還有寫不完的作業必然還有周圍成年人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當然最重要的是西遊記還珠格格甄嬛傳什麼的今天小詩妹就帶大家複習一下《甄嬛傳》裡的那些古詩詞一起來看看,究竟要背多少詩詞才能變成鈕鈷祿·甄嬛
  • 一首絕美卻被人們遺忘,又被電視劇《甄嬛傳》喚醒的詩詞
    之後的黃巢起義讓唐朝千瘡百孔,天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局面,而詞壇的鼻祖《花間集》也在這個亂世中被編集。《花間集》,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選集。多是以女子的角度描寫的關於男女之情的詞作。裡面的每一首詞,對畫面的描寫都細膩萬分、美輪美奐,無不動人。
  •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詩意之美:詞牌名英文翻譯
    《菩薩蠻》據考證原是今緬甸境內古代羅摩國的樂曲,後經漢族樂工改制而來的。唐蘇鶚從《杜陽雜編》說:"大中(唐宣宗年號)初,女蠻國貢雙龍犀……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人亦往往聲其詞。"可見《菩薩蠻》中的菩薩與我們的佛祖菩薩(Buddha或Buddhist Idol)並無關係,詞牌的意思是"象菩薩似的蠻國人"。
  • 婉約派經典,溫庭筠詞全集(珍藏版)
    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
  • 最經典的詞牌《憶江南》,填詞的詞人有詞家之冠的美譽
    古詩詞分為詩和詞兩種,詞又被叫為長短句,最初是伴隨著曲而產生的,而詞就是依照曲的音律格調來填寫產生的。詞有詞牌,即是曲的曲調名,經過後來的發展,詞作為脫離曲而開始興起,曲調名也轉為詞牌名,僅僅作為一個格式的名稱,並沒有特殊含義。就律詩而言,只有4種格式,而詞卻有上千個詞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