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步穩定,抗疫勝利在望,全國部分地區小學低年級也陸續迎來的開學,無論是前期開學的杭州小學生戴一米帽上課或是近期太原小學生戴一米長翅膀返校,都是讓距離感不那麼準確的低年級學生,更好的把控一米這個安全距離,而「官帽」與「翅膀」也迎合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老師們也是別出心裁了。
不過望子成龍更需要付諸行動,碰巧的是中國家長們是樂此不疲,培優班、補習班、興趣愛好特長班,即使不是安排的滿滿當當,也會按需安排一兩個,畢竟所謂的優秀是能否脫穎而出。
獲庫克誇獎的別人家孩子
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當下,不缺乏優秀的孩子,他們有一個統稱叫做「別人家的孩子」。而上海的小男孩Vita可謂就是名副其實的「別人家的孩子」,當他還在上二年級的時候就靠著在B站上教授編程的解說視頻爆紅網絡,目前粉絲累積近20萬。
且在2019年12月16日,蘋果公司CEO庫克專門在微博上向他送上了生日祝福,若究其原因,一方面蔓延全球的編程熱;另一方面Vita主要靠iPad應用「Swift Playgrounds」教授編程,通過玩遊戲的形式進行真正的Swift語言編程。而Swift語言正是蘋果於2014年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發布的新開發語言,自家的產品當然是要捧一捧的。
什麼是Swift語言編程
提起青少年編程,首先讓人聯想到是圖形化編程Scratch與代碼編程Python,而Swift作為一種老少鹹宜的程式語言,它第一特點就是開發者使用門檻低,它一款易學易用的程式語言;它還是第一套具有與腳本語言同樣的表現力和趣味性的系統程式語言;它可與Objective-C共同運行於macOS和iOS平臺,用於搭建基於蘋果平臺的應用程式。
可能是因為該語言僅限應用於蘋果產品相關的系統,所以它的知名度沒有同為程式語言的C、C++、java、Python的名氣在外。
孩子是否要去學編程
編程的課程能鍛鍊孩子對數學邏輯理解能力,有助於日後的學習能力提升,迎合了現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大方向,更在國家政策環境下將青少年編程推向了風口。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學編程?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編程之下湧現出許許多多,諸如:二年級教授編程爆紅網絡的Vita、百度DuerOS平臺12歲小程式設計師袁翊閎、12歲建立自己遊戲公司的Jordan Casey……
但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無一不是在編程上有著天賦與興趣,所以對於孩子是否要學習編程需要諸多考慮,首先是有無興趣與天賦;其次家長讓孩子學習編程的「偏執」若是升學,更應該專注於主課之中,不然也是緣木求魚;最後還要考慮經濟與時間方面的問題,畢竟形形色色的培訓都不廉價,而諸多主課與課餘培訓早都將孩子的時間與精力瓜分。
編程固然是未來大趨勢,卻不是適合所有孩子的升學與成功的「捷徑」,所以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去嘗試,但更要結合實際而非偏執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