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浙江翔盛集團紡織公司的徐偉良正帶著幾位工人對車間新增設的噴淋設備進行調試。
「天氣要熱起來了,早點把改造好的噴淋設備安裝完,這樣工人們就能安心工作了。」徐偉良說。
徐偉良是翔盛集團紡織公司的一名黨員,最近,他帶著黨支部裡面的其他人,正著手進行車間的一項技改。這項技改完成後,能使車間的溫度由原來的40多℃降到27-28℃。
對於徐偉良及其他黨員提出技術創新、改造升級的要求或建議,翔盛集團的掌門人沈柏祥頗為支持。在他看來,支持技改,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做實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企業是要講效益的,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調動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形成『示範群』效應,凝聚力量,形成合力。這樣,黨建不僅符合新時期企業成長,更能形成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
1995年入黨的老黨員、翔盛紡織公司副總工程師晉祥忠和同事一起研究圖紙。
想方設法讓車間的溫度從40℃下降到28℃
黨組織導航作用出來了
企業的正氣才能樹起來
這幾天,浙江翔盛集團的黨委書記葉世榮正在著手籌備新增一個黨支部。「最近要轉正的黨員太多了,四個黨支部已經不夠。」葉世榮說。
葉世榮說,老闆重視,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才能做好。翔盛集團董事長沈柏祥特別支持黨委工作,經費給足,重要活動親自參加。去年開始,還專門找人裝修了黨員活動室。活動室佔據了「黃金位置」——集團總裁辦的斜對面。
「黨組織在企業中能發揮無形而巨大的效益。這些年的實際中,我們發現通過黨組織可以解決企業和員工的很多燃眉之急,員工人心更穩,工作熱情更高,創業激情更大,使得我們能留住人才。企業因為黨組織的存在而更加廉潔進取,更加高效創新。企業和員工間關係和諧,能讓企業發揮出最大的創造力。」翔盛集團董事長沈柏祥說。
沈柏祥認為,黨組織的導航作用發揮出來了,企業的正氣才能樹起來,企業精神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黨建工作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幫助員工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建立起企業特有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並以此引領企業發展。
在翔盛,扶危濟困,助人為樂已經變成了一種企業文化。今年4月份,熱電公司食堂67歲的工作人員趙柏康,從河裡救出了2歲多的小德世;3月份,翔盛粘膠公司保安宋衛民面對5000多元現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歸還;熱電公司的一位員工做心臟搭橋手術,同事們獻出了愛心;每年,獻血車開進翔盛,挽起袖子獻出熱血,已經成了共識……
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翔盛集團公司向社會各界捐、助、贈款、物累計達1500餘萬元,非公經濟的海洋裡那一抹耀眼的紅色在翔盛越來越豔,正逐漸轉化成企業精神,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與爆發力。
徐偉良所在的這個生產部,紡織廠的工人喜歡叫它「紡絲車間」。幾年前我便來過這裡,裡面很熱,工人們從廠房裡出來,就像水裡撈出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