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

2020-12-1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個小小的窗口,每年能為企業帶來上百萬的收入,這是為何?

今年,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的車輛檢測免費代辦窗口,以市場手段成功淘汰了「黃牛黨」,不僅為該公司帶來了70餘萬元的收入,還讓公司收穫了一面面「用心服務」的錦旗,更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設立免費代辦窗口的創意來自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黨支部。去年底,該公司黨支部了解到不少車主圖方便找「黃牛」代辦業務,黨支部書記龍興彬牽頭收集車主對車輛檢測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創新提出開設「車輛檢測免費代辦窗口」,由1名黨員和2名工作人員免費為車主代辦車輛檢測業務,獲得了車主的好評,既贏得了好口碑,又為公司帶來了好效益。

廣安保城特種設備檢測有限公司的黨建工作思路折射出廣安市黨建工作的亮點。今年以來,廣安市持續「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創新黨建工作思路,以加強非公企業黨建為著力點,開展「黨建興企」行動,通過指導黨建指導員加強服務能力、出臺《實施「黨建興企」行動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七條措施》、抓住人才這一關鍵要素,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構建非公黨建工作大格局,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換思路 黨建指導員更貼心

7月23日,位於武勝縣的四川得豐電氣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在生產線上忙碌。看著一個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下線,該公司總經理謝興敏感慨萬千,向記者講述了生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歷程。

今年3月初,在生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時,至關重要的後臺控制設備出現了問題,生產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能兼容,且無法正常使用,技術人員嘗試了多種方法也難以解決問題,想邀請專家指導又苦於沒有門路。

在武勝縣政協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石乾華的幫助下,事情有了轉機。石乾華常與企業、高校打交道,得知該情況後,他主動與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和長沙理工大學聯繫,3月中旬,石乾華帶領公司技術人員到兩所學校對接,將技術難題反映給專家。

4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專家到該公司進行指導,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對其他生產技術以及管理制度提出了建議。得到專家的指導,問題很快得以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恢復生產。

石乾華和謝興敏非親非故,為何要為企業的事跑上跑下呢?答案在於廣安市實施的黨建指導員制度。

去年,廣安市通過企業提出需求、幹部自願報名、組織拉通比選等方式,派出一批幹部到重點企業指導工作,以黨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今年,市委組織部轉換工作思路,每月初向黨建指導員發送本月任務清單,引導黨建指導員在企業不僅要開展黨建工作,更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思路的轉換,帶來更多的收穫。黨建指導員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利用所在單位力量和個人資源,實實在在為企業排憂解難。

市經信局工作人員劉東擔任黨建指導員後,幫扶四川萬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創新,申報企業技術中心;協調解決廣安華鎣山領創電子有限公司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協調市金融工作局、銀保監分局等,搭建融資平臺,開展對接活動,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建立融資檔案,制定解決措施,助推企業發展。

添舉措 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眾所周知,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產業是廣安的「明星產業」。

但很少有人知道,負責生產玄武巖纖維的四川帕沃可礦物纖維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帕沃可公司)黨支部,是市委今年表彰的先進黨組織之一。

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雙豐收」,帕沃可公司的秘訣在於做好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有機融合——該公司堅定踐行「抓黨建、強企業、促發展」理念,突出「為黨旗增輝、為公司增效」主線,推動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同步提速、互促共進。

「公司高層一直認為黨員是企業發展的最好帶頭人。」帕沃可公司黨支部書記陳思路介紹,為了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該公司投資80餘萬元建成佔地790平方米的集黨性教育、學習培訓、健身休閒於一體的黨群活動中心。今年,公司黨員在此向員工宣傳企業發展的理念和目標,引導員工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融為一體,增強發展動力,實現了玄武巖利用從巖棉生產向連續纖維高端製品的跨越。

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該公司還探索拓寬黨建工作經費渠道,創新將部分生產環節收入的20%列為黨建專項經費,引導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開闢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融合之路,企業並不是「單打獨鬥」。

今年,為落實好市委出臺的25條促進民營經濟政策,市委組織部成立調研組深入廣安市79家民營企業實地走訪,赴成都、重慶、福建等地考察學習,召開15次座談會,訪談374人,發放1250份調查問卷,找準問題,分析研究。

調研之後,迅速拿出舉措——出臺《關於實施「黨建興企」行動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七條措施》,通過向大型民營企業選派第一書記、重點培養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探索「公招企用」模式等,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紅色動力」。

廣安臨港大市場黨總支書記龔建國表示,文件要求制定民營企業發展黨員三年計劃,在產業園區辦事窗口設立流動黨員綜合服務站,引導流動黨員發揮特長服務企業……這些措施既推動了黨建工作落實,又有利於企業發展。

抓關鍵 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

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關鍵要素。抓住人才,才能將組織活力轉化為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為了聚人才、暖人心,該公司實施「人才興企」戰略,建立最高5萬元的人才激勵制度,妥善解決員工子女入學、購房、醫療救助等困難,採取高校培訓、「師徒結對」等方式,拓展人才發展空間。

該公司還依託「黨群文娛中心」,關心關愛職工——定期組織職工開展籃球比賽、歌唱大賽、知識競賽等文娛活動;建立黨員聯繫職工制度,定期開展員工生日聚會、免費體檢、困難幫扶等暖心活動。

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實施的「人才興企」戰略是對廣安市「紅領先鋒」專項培養計劃的有效落實和回應。

今年以來,廣安市繼續開展「紅領先鋒」專項培養計劃,以「能力最強、素質最優、業務最精、跟黨最緊」為目標,培養黨性強、善管理、懂業務的黨員,不斷提升書記、黨員、黨建指導員、企業出資人的綜合素質,建強基本隊伍,補齊黨建短板,推動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按照「紅領先鋒」要求,廣安市將重視支持黨建工作的民營企業非黨員企業家納入評優範圍,每年評選10名「黨建之友」;注重培育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分級舉辦高質量黨建服務發展專題培訓班,培訓優秀民營企業家、黨組織書記,分批次組織赴浙江、福建、重慶、成都等地學習調研;探索向大型民營企業選派第一書記20名,每年培養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100名、入黨積極分子200名;命名10個「紅色工匠工作室」,激勵黨員技術攻堅和創新創造。

同時,廣安市還建立「交叉任職、雙向培養」制度,暢通黨組織書記晉升渠道。廣安億佳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錢芳同志因黨建引領企業發展成效好,於2019年1月從總經理助理提拔為副總裁。

廣安日報 王磊 記者 陳玲

來源:廣安日報

相關焦點

  • 錢遠坤:弘揚炎帝文化把文化軟實力轉化成發展硬實力
    錢遠坤主持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擴大)會提出弘揚炎帝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把文化軟實力轉化成發展硬實力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張琴)10月27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擴大)會召開,邀請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熊召政圍繞文化建設主題進行專題輔導
  • 提升營商「軟實力」 造就發展「硬實力」
    入駐華鎣山經開區後,公司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今年華鎣市培育的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之一。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華鎣市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位列全市第一。為擴大規模,今年5月,四川瀚海精密製造有限公司上馬三期項目,新建5萬餘平米廠房,預計11月底項目將全面完工。「公司的發展離不開華鎣當地的大力支持。」
  • 上海國企把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成為改革創新的主力軍和先行者。作為地方國資重鎮,上海市國資系統近日召開企業文化論壇。與會人士認為,新時代的國企應該用先進的文化基因鑄魂育人,用優秀的文化品牌立道塑形,把企業文化的「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硬實力」,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
    孟津幹部群眾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文化是孟津最豐富的資源、最突出的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孟津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使文化之力、文化之效彰顯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富民強縣指日可待,孟津崛起必將實現。」孟津縣縣長張書卿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孟津縣文廣新局局長楊長生十分感慨,「以文化優勢促進務實發展,文化部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將文化發展融入到全縣發展大局中去,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不斷提升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
  • 發展硬實力增強軟實力提升競爭力
    這是韓正同志作為新任市委書記,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對浦東新區未來發展寄予的殷切希望。  一個地區的持續、協調、科學發展,必須具備十分堅實的硬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分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等。同時,必須有效地增強與之匹配的各種軟實力,包括城市文化、價值觀念、社會誠信、法制環境、公共服務、執政方式等影響區域發展潛力和社會感召力的各種因素。
  • 把企業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
    【關鍵詞】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  創新理念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發展的根基和源泉,因此,新形勢下要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就必須抓好企業文化建設,發揮出企業文化中蘊含的無限潛力,積極推動企業走好發展之路,進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 軟實力與硬實力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分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時,通常將之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 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 SOFT 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 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凝聚精神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東城區按照中央、北京市總體部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落實「四方責任」,及時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匯聚文明力量,統籌推進文化建設發展各項任務,主動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以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為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引導全區廣大人民群眾同心戰「疫」,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推進「文化東城」建設,突出「崇文爭先」理念,不斷將核心區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實力
  • 用電量大降仍保持盈利 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
    (原標題:用電量大降仍保持盈利 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硬實力)
  • 「硬實力」與「軟實力」
    但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因,即當時國家的「軟實力」不及日本。  現代戰爭是以國家整體實力為基礎的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而不僅僅是軍事體系之間的對抗。國家的整體實力,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所謂「硬實力」,主要體現為軍事實力,包括GDP、人口、資源等各種「實打實」的因素。
  • 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全面推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8月15日傍晚,宿豫區順河街道「小鎮客廳」廣場上,廣場舞參賽隊正在加緊排練舞蹈,備戰廣場舞大賽;與此同時,「豫見好聲音」海選同步展開,目前已有400餘人報名。
  • 臨夏市人民醫院:強化黨建「軟實力」推進醫院「硬發展」
    臨夏市人民醫院:強化黨建「軟實力」推進醫院「硬發展」 2020-12-07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文化軟實力助推硬實力建設
    與之相對應的是檢察硬實力,其不僅包含檢察機關建設和發展的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及持續不斷有保障的經濟投入,更重要的是指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各項法定權力,是履行職責所依憑的國家權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兩者相輔相成,檢察硬實力作用和效益的充分發揮,需要檢察軟實力支持;檢察軟實力建設將使檢察機關不斷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話語認同與感情認同。
  • 江蘇鐘山賓館集團:讓黨建"軟實力"成為發展"硬支撐"
    江蘇鐘山賓館集團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理思路、找短板、抓整改、促實效,把國企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
  • 新加坡媒體:中國沒有硬實力,哪來軟實力?
    所謂「軟實力」,是與「硬實力」相對的概念。後者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含外交)、軍事與科技的綜合力量,而前者則是以精神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力量,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價值體系,乃至行為模式、國民素質、生活方式等。兩者合而為一,構成綜合國力,這是毫無爭議的。 然而,在一個國家崛起過程中,硬實力和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對等的。
  • 「軟實力」無法替代「硬實力」
    美國有這樣的「硬實力」,怎能不引以自傲,世界哪個國家敢在「老子頭上動土」!可伊拉克人、阿富汗人也不都是「軟包」,恐怖組織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反抗情緒,纏住美國不放,硬是使他深陷泥潭。看來「硬實力」也不是解決世界問題的萬能法寶。於是,美國謀士約瑟夫·奈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按照他的實力觀,所謂「硬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所具有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是有形的、實實在在的,甚至可以量化的力量。
  • 中國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態度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外交政策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注有所變化。果真如此嗎?其實,這當中既有變化又有延續。中國對硬實力的看法沒多大改變。作為有著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國家,中國已領悟到硬實力對捍衛主權至關重要,並一直竭力通過經濟和軍事現代化來打造。中國人有句口號,「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顯示了從這種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腦力屬於軟實力,體力屬於硬實力。為什麼有時候軟實力可以打敗硬實力?軟實力擁有信息,擁有信息處理能力;硬實力擁有能量,擁有釋放強大能量的能力。能量的轉移是由信息決定的。信息是怎樣決定能量的轉移的呢?主動物擁有大量能量,如果被動物吸收不了這些能量,那麼,這些能量也是釋放不出來的。
  • 我們有「硬實力」「軟實力」,但仍缺少這種實力!
    現在,似乎中國什麼都能生產,各種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令人為之自豪。不過我們應該看到,表面上能力的強大,可能會掩蓋更深層次實力上的問題。中國不乏種類繁多的產品,但在許多領域都缺少真正的精品、核心產品。在社會治理上,我們保障了社會穩定發展,但是環境等問題比較突出,地方上許多問題解決得過於簡單化,導致一系列問題,距離科學化、精細化治理還有相當的距離。
  • 要提升硬實力 更要提升軟實力
    它和硬實力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通俗地講,在國際政治裡,硬實力的關鍵是指有多少敵人被你徵服了,而軟實力的關鍵是有多少朋友被你爭取到了。    對於軟實力的研究不僅單在國際政治領域,還被廣泛的應用到企業管理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在公共管理領域,政府的硬實力一般是指由政府所擁有資源構成的能力,比如政府所擁有的財政能力、政府所擁有的組織能力、人力資源能力、宏觀調控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