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薦
「同款不同價,身價貴一倍!」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同品牌同規格的藥品,不同的藥店售價相差高達一倍,這是為何?
來自消費者的疑惑:不比不知道!
「我經常要購買『代文』降血壓藥品,一般就是購買星期包裝,之前在離家較近的一心堂藥店購買『代文』要28塊多,後來發現單位附近的立康藥店購買同款藥品還不到25塊,之後我就一直在立康買了。」
同款藥卻不同價讓羅女士很疑惑也很煩惱,「都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同規格藥品,成分一樣,包裝也一樣,但是為什麼會有幾塊錢的差價呢?」
與羅女士一樣,市民董女士也發現自己經常購買的雲南白藥集團生產的蒲地藍消炎片差價也很明顯。
「我在立康藥店買的蒲地藍只需要15.5元,但是在百姓緣藥店購買同款藥需要25元。」
董女士告訴記者,因為感冒消炎藥是家庭常備藥,所以會經常購買,但是沒想到不同藥店之間會存在高達10元的差價,真是不比不知道啊。
調查發現:幾乎沒有相同的藥價
對此,記者走訪了昆明市新聞路上6家不同的藥店,針對羅女士和董女士所購買的這兩款藥品進行了實地調查:
「代文 纈沙坦膠囊」80毫克、內裝7粒、星期包裝,包裝上標有「諾華製藥」字樣,主要用於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一般患者一天服用一顆。
記者在健之佳藥店看到該款藥品標價為22.7元,立康藥店標價為24.8元,一心堂藥店標價為28.7元。隨後記者前往百姓緣藥店發現該藥品標價為33.8元,東駿藥店標價為36.7元,雲南白藥藥店標價最高為42.5元。
東駿大藥房「代文」的價格為36.7元。
一心堂藥店「代文」的價格為28.7元。
同款同規格藥品,最低售價為22.7元,最高售價達42.5元,相差近20元。對於每周都需要服用一盒該藥品的患者來說,如果沒有貨比三家的決心,同一盒藥就會多支付近20元。
針對董女士疑惑的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蒲地藍消炎片,薄膜衣片24片/板*2板/盒,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抗炎消腫,是家庭常備的一款感冒消炎藥,記者也進行了實地走訪。
走訪中,發現健之佳藥店標價為20元,立康藥店標價為15.5元,百姓緣藥店標價為25元,東駿藥店和雲南白藥藥店標價均為28.5元。同款同規格藥品,最低售價為15.5元,最高售價為28.5元,一盒家庭普通消炎藥差價也高達13元,幾乎高出一倍。
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商所生產的藥品,售價怎麼會相差如此之大呢?
12358:藥價實行市場自主定價
「為什麼同款藥品換一個藥店就有如此懸殊的價差呢?」就此問題,一心堂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出現差價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每個企業的進貨渠道不一樣,標價就會不一樣。東駿藥店的工作人員說:「有時候藥店進行一些促銷活動,也會造成藥品藥價出現差價的波動。」
許多人產生了這樣的疑慮:同藥不同價?同一路段上店面租金懸殊應該不會太大,那麼,是否存在價格監管不嚴格的問題?會不會有不正當的價格競爭關係?
對此,記者連線12358價格舉報平臺進行進一步了解,得到相關反饋:12358價格舉報平臺工作人員表示,201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通知要求取消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之後,除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和血液類藥品外,其他藥品都在執行市場調節價。
該工作人員表示,自政府取消藥品定價之後,相關部門主要是要求藥店把各款藥品價格明碼標價寫在價碼牌上,至於購買哪種藥品或在哪家藥店購買,全由消費者自主選擇。
「不僅是藥店,就是在正規公立醫院也存在同款藥品價格不一致的情況,價格舉報平臺也會經常接到市民打來的舉報電話。」該工作人員說,市民在購買藥品的同時可以貨比三家,多去幾個藥店做比較,一旦發現虛高售價,可以撥打物價監督熱線12358進行投訴。
每款藥品貨比三家,問你累不累
「作為普通市民,日常買藥都會選擇家附近的藥店,如果為了買齊所需的藥品一定要貨比三家,在各個藥店進行價格對比後才能買到價格較低的同種藥品,對老百姓來說是不是會焦慮和麻煩?價格是放開了,那麼相關部門是不是應該對藥品價格進行更多的監管?」董女士坦言。
《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在規範藥品市場價格行為,維護藥品市場價格秩序,保障藥品價格改革順利實施,加強藥品市場價格行為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在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醫藥費用和價格行為綜合監管,促進建立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引導藥品價格合理形成。各級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深刻認識到,在改革後絕大多數藥品價格水平由經營者自主制定的同時,加強藥品市場價格行為監管。
12358價格舉報平臺工作人員還表示:面對消費者打來的舉報電話,平臺也曾實地進行過調查,但不管是被舉報的公立醫院還是民營藥房,在查詢相關的採購流程、進貨單據時均是規範行為,沒有抬價售賣的情況。對於類似問題,平臺也進行時時的市場走訪,進行尋訪監管。
「監管不監管,怎麼監管?這些都是相關部門的工作,作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還是監管之後的效果和成效?畢竟『藥』不能停的還是我們老百姓。」董女士表示。
記者手記
藥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屬於特殊必備物品,它的價格起伏、差異或者不規範,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權益。
對於目前消費者反映的「同款藥品,不同價格,甚至差價很大」的現象,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消費者要追問的是,這樣的現象是否普遍?是否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維權?
取消藥品政府定價的意義在於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減輕患者不合理的醫藥費用負擔。
藥價走向了市場,各類藥品的價格差異是不是合理?監管的腳步有沒有跟上?這些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雲南網記者:龍彥 楊萍
編輯:李茜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