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
有一所高中與浙大淵源深厚。
不僅在校史長河裡,
攜手走過12年的璀璨歲月。
近三年,他也向浙大
輸送了484名高中畢業生。
2019年,他即將迎來自己的
120周年校慶,
值此甲子逢雙之際,
浙大人為你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杭州第二中學,祝你生日快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說起浙大與杭二中的緣分,
還要從浙大西遷辦學談起。
杭二中前身之一國立浙大附中,
是浙江大學在西遷時期,
創辦的實驗中學。
時任浙大校長竺可楨,
也是首任國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1945年,國立浙大附中隨浙大回遷杭州,
在1951年與蕙蘭中學合併,
成為今天的「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
時光的流逝,兩校的情誼越來越濃。
今年,適逢杭二中120周年校慶,
浙江大學與杭二中新時代人才培養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
5月9日,吳朝暉校長走進杭二中,
為高三師生們作題為
「追求卓越 共築未來」的講座,
並與高三學生代表座談。
講座中,吳朝暉用豐富的史料、詳實的數據,
闡述了浙江大學在救亡圖強中誕生、
在烽火抗戰中崛起、在百廢待興中奉獻、
在融合跨越中爭創一流的122年發展徵程。
隨後的座談交流中,
吳朝暉也與杭二中的學子們
就專業選擇、雙學位、高中與大學的
銜接、國際視野培養等話題暢所欲言。
3月,杭二中成為首批浙江大學
「新時代人才培養戰略夥伴中學」。
杭二中尚可校長作為代表受邀參加
戰略夥伴中學講師團啟動儀式並作主題發言。
從2018年開始,
浙江大學的教授們就走進杭州第二中學,
為同學們帶去「求是大講堂」大學先修課。
先修課主題指向當代科學發展前沿,
涉及信息、材料、空間、生命與健康、
基礎前沿交叉等創新領域。
在今天的杭二中校園裡,
浙大文化符號隨處可見。
竺可楨的「立志、努力、為公」的校訓牆,
蘇步青題寫的「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的校名,
竺可楨塑像、竺可楨長廊、「求是精神」石碑,
國立浙大附中的校舍和皂莢樹……
下面的這些照片,
更是見證了當年那段光輝璀璨的歲月。
國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印章、國立浙大附中校徽
沿襲了雄鷹的圖案設計
1941年10月15日竺可楨校長對浙大附中學生演講處的皂夾樹
1940年12月10日,
竺可楨日記記錄向國立附中學生演講,
希望大家立志、努力、為公,
這六個字後來被確定為學校校訓。
國立浙大附中平面圖
國立浙大附中首屆畢業生合影
音樂教師袁箴華和浙大歌詠隊部分隊員
袁箴華譜曲的《國立浙大附中畢業歌》
1946年4月30日朱希亮校長向竺可楨校長請示附中復員返杭安排之電文
1946年6月國立浙大附中學業操行體育成績均列入甲等之優秀學生
1950年國立浙大附中文科畢業生
1951年,國立浙大附中與蕙蘭中學合併
成為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
杭州二中從此與浙江大學血脈相連。
共同傳承著「求是」的浙大精神。
往事已然載入史冊,
未來更待揮毫書寫,
再次真誠地祝願杭州第二中學,
作育英才、桃李芬芳
百廿誕辰快樂!
部分內容來自於杭州第二中學、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
文案:華曄 | 伊文
今日編輯:雷思涵
責任編輯: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