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的發展是推動這些教育機構加速成長的關鍵因素,網際網路對日常生活的高滲透度催化了市場教育的成熟,最終推動老牌的、新興的教育機構在過去3年內藉助資本的推動突破10億美元的估值線。
技術優勢或是運營優勢有助於教育機構在中短期內加速成長,然而,要在教育行業保持增長的勢能,最終長成常青樹,無論位於哪個細分賽道,教育機構都需要通過在教研、內容、師資等核心實力上進行長期的布局。教育行業的「慢成長」,需要被尊重。
過去近20年的時間裡,教育行業長出了14隻獨角獸公司,99家投資機構參與了這14家公司的成長。信息科技的發展是推動這些教育機構加速成長的關鍵因素,網際網路對日常生活的高滲透度催化了市場教育的成熟,最終推動老牌的、新興的教育機構在過去3年內藉助資本的推動突破10億美元的估值線。然而,從獨角獸公司繼續蛻變為能夠獲得盈利的公司,這些教育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技術優勢或是運營優勢有助於教育機構在中短期內加速成長,然而,要在教育行業保持增長的勢能,最終長成常青樹,無論位於哪個細分賽道,教育機構都需要通過在教研、內容、師資等核心實力上進行長期的布局。教育行業的「慢成長」,需要被尊重。
1
14家教育機構長成獨角獸
截至2018年7月底,教育行業一共出現過14隻獨角獸公司,其中,樸新教育科技集團(簡稱樸新教育)和尚德機構已經在2018年登陸紐交所。這14隻獨角獸公司中,除了成立於1998年的iTutorGroup,其餘13隻獨角獸公司都成立於2000年以後,2010年前有5隻,2010年(含)以後成立了8隻,最晚的一隻成立於2014年,是已經上市的樸新教育。
教育行業2015年開始出現獨角獸公司,當年有4隻,2017年有5隻,2018年已經出現了5隻,且有2隻已登陸美股。從誕生到成長為一隻獨角獸,iTutorGroup用了17年左右的時間,尚德機構、滬江、掌門1對1和網易有道也都用了10年以上的時間,分別是15年、14年、13年和12年;而VIPKID、作業幫、樸新教育和辣媽幫則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就蛻變成了獨角獸公司。
如果從投資輪數的角度觀察,這14家教育獨角獸公司,大部分每隔1年左右的時間就會有一輪新的融資,滬江、iTutorGroup、樸新教育、寶寶樹和辣媽幫有過2年的間隔時間,只有一起科技(也稱一起作業)和寶寶樹出現過3年的間隔時間。其中,有6家在完成C輪融資後估值就超過了10億美元,分別是滬江、iTutorGroup、學霸君、作業幫、寶寶樹和辣媽幫;3家在完成D輪融資後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分別是VIPKID、掌門1對1和知乎;一起作業和猿輔導(也稱猿題庫)在完成E輪融資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樸新教育、尚德機構和網易有道的融資史有些特殊。樸新教育在2015年和2017年進行兩輪規模不大的融資後,2018年估值迅速超過10億美元並登陸美股,尚德機構經過2014年、2015年和2017年三次規模不大的融資後,也在2018年成為獨角獸公司並登陸美股。網易有道2006年底推出測試版,但在2018年4月才完成首次戰略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1億美元。
2
99家機構陪伴教育獨角獸成長
具體到參與這14隻教育獨角獸公司成長的投資機構,一共有99家機構參與了這14家公司成長中的數輪融資,其中,經緯中國投中的獨角獸公司最多,淡馬錫的投資命中率最高。
經緯中國在教育獨角獸公司中參與最多,一共參與了5家公司的投資,分別是VIPKID、猿輔導、尚德機構、寶寶樹和辣媽幫。並且,這些投資均開始於早期,包括3家教育獨角獸公司的A輪和2家教育獨角獸公司的B輪。從2008年到2018年近十年間,經緯中國在教育行業投資的項目數量將近30個,其中誕生獨角獸項目為5個,實現上市或即將上市的項目有2個,分別是尚德機構和寶寶樹,被併購的項目有3個,分別是被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通股份)收購的樂博樂博、被京東集團(簡稱京東)收購的拇指閱讀和被一起作業收購的快樂學。
繼經緯中國之後,啟明創投、順為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均參與了3家教育獨角獸公司的成長,但這3家投資機構的風格又略有不同。另外還要提到一家投資基金,淡馬錫。從表面上看,這家公司只參與了2家教育獨角獸公司的成長,但如果算上其旗下子公司的投資,它也押中了3隻教育獨角獸公司。
2.2.1 獨角獸命中率25%的啟明創投
啟明創投在2家教育獨角獸公司的A輪環節、1家公司的B輪環節就成為了投資者,均屬早期階段投資。從2008年到2018年近十年間,啟明創投在教育行業投資的項目有12個,不到經緯中國項目數的二分之一,但投中了3個獨角獸項目,獨角獸命中率達到25%。在這12個項目中,有兩個項目實現了上市:淘米網在2011年登陸紐交所,但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市值縮減了三分之二;芝蘭玉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芝蘭玉樹)2016年初在新三板上市,2017年首度扭虧為盈,但2018年上半年又出現虧損。獨角獸項目中,iTutorGroup計劃2019年在香港或美國IPO,計劃籌資3億美元,估值20億美元。
2.2.2 獨角獸命中率20%的小米系順為
順為資本是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和其他投資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的資深人士共同創辦的,雷軍擔任董事長。順為資本2011年成立後,其在教育行業投資的第一單項目就是2012年底一起作業的A輪融資。但並非所有的獨角獸項目,順為資本都在早期階段就進入了,滬江項目上,順為資本參與的是其D輪融資,該輪融資令滬江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自成立至今,順為資本在教育行業投資的項目有15個,超過了從2008年開始投資教育的啟明創投,但也僅投中了3個獨角獸項目,獨角獸命中率達到20%。在這15個項目中,有兩個項目實現了上市或即將上市,分別是2016年登陸紐交所的51Talk和已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的滬江;有兩個項目因資金鍊斷裂問題而失敗,分別是2017年3月宣告破產清算的留學語培機構小馬過河和2017年9月突然閉店的星空琴行。
2.2.3 財務回報和戰略布局兼顧的騰訊系基金
(1)晚進入緊投資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是騰訊公司旗下的企業創業投資平臺,其投資的項目總的來看還是早期進入的偏多,但這三隻教育行業的獨角獸公司,騰訊進入都偏晚,投資知乎是C輪,投資VIPKID是D輪,而投資猿輔導已在D輪之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和順為資本在同一年成立,但投資教育行業卻晚了兩年。2014年7月,騰訊與新東方合資成立在線教育公司——北京微學明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微學明日),這是或許可以算作是騰訊向外布局教育行業的開始,也讓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將投資的視野擴展至這個行業。2014年,騰訊投資了兩個產品,分別是微學明日開發的題庫類產品「優答」,以及考研培訓機構北京尚學跨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跨考教育)。「優答」兩年後隨著微學明日一起回歸了新東方在線,跨考教育則在2015年以2.35億元被深圳市洪濤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洪濤股份)收購了70%的股份。2014年之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在教育行業的投資明顯加速,至今,投資項目已達到30個,超過經緯中國的投資數量。在這31個項目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優答」和跨考教育以被收的方式實現退出,還有一個項目通過上市實現了退出,就是新東方在線。
和之前提到的幾家投資機構不同,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在教育行業的投資,不僅僅局限於財務回報和退出等維度的考慮,還有產業布局的意圖。例如,騰訊投資了題庫類產品阿凡題之後,阿凡題加入了騰訊眾創空間「雙百計劃」,將在線答疑和視頻講解功能植入了「騰訊兒童智能檯燈APP」,把拍搜功能植入了QQ瀏覽器;騰訊在投資VIPKID的同時,還宣布與VIPKID在雲服務、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教育、教育公益等領域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除了對外投資項目,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還支持一些騰訊內部孵化的項目。例如,在騰訊內部孵化了3年的企鵝童話,2016年底正式分拆,從繪本閱讀和聽書開始發力,騰訊帶來的品牌先發優勢幫助其獲得了迪士尼122個經典IP故事的有聲數字授權,騰訊的內容分發和渠道引流也同時幫助其成長。
(2)微信平臺的校內外延伸
除了利用投資來延伸在教育行業的布局,騰訊還有另外兩大類工具。一大類工具是微信所連接的流量衍生出來的師、生、教學鏈等。這一工具在校外環境下,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成為很多To C教育機構的成長平臺。例如,騰訊投資的「輕課」,就是利用微信公眾號「輕課小夥伴」向成人學習者提供英語相關的內容與服務;投資的「寶寶玩英語」儘管有獨立的APP作為付費課程的入口,但用戶的報名、體驗、付費、社群學習、客服等全過程幾乎都通過微信完成,並因為成功運營社群服務而在短期內爆發。
微信平臺在校內環境中則成為騰訊切入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有力工具,這一點在高校領域尤為明顯。2014年底,騰訊推出專門為高校微信公眾號設計的第三方工具「騰訊微校」,幫助高校公眾號運營者(包括學校、社團和學生)實現微報名、微上牆、微海報等校園功能;2018年4月,騰訊推出以微信校園卡為核心的數字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即通過「騰訊微校」搭建高校信息化矩陣。
(3)遊戲的運動升華和功能衍生
另一大類工具是騰訊的遊戲。這個工具的應用方向也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方向是挖掘遊戲的運動意義。2003年,中國電子競技被國家體育局設立為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2016年,國家發改委在《關於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開展電子競技遊戲遊藝賽事活動」,隨後,教育部正式將「電子競技」納入國家正規專業之中。騰訊在電競運動領域的布局始於2010年,但正式品牌則成立於2016年底,目標是以賽事為核心,以聯盟為依託,以教育為根本,以產業園為載體,進而打造一個千億規模的電競產業。騰訊與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等7所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並共建了多門電競相關課程。另一個方向則是挖掘正向社會價值。從2018年起,騰訊開始對「功能遊戲」進行全面布局,計劃推出五大類功能遊戲產品,分別是傳統文化、前沿探索、理工鍛鍊、科學普及以及親子互動類。騰訊在對超過130款功能遊戲統計中發現,與教育領域結合的約佔43%,這其中超過半數的功能遊戲產品被運用於中小學教育。《榫卯》《摺扇》《紙境奇緣》《歐氏幾何》《坎巴拉太空計劃》《腫瘤醫生》《尼山薩滿》是騰訊2018年已公布的功能性遊戲。
2.2.4 100%命中率的淡馬錫系
和前面3隻投資基金不同,淡馬錫在教育行業只投資了兩家企業iTutorGroup的B輪融資和一起作業的D輪融資,而它的全資子公司祥峰集團也只投資了一家教育公司,學霸君的A輪融資。也就是說,淡馬錫系投資的教育公司都長成了獨角獸公司。
有15家投資機構都投中了兩隻教育獨角獸公司,如果把這些投資機構按照投中的公司來分類,會發現,題庫類產品和在線語言學習類產品是最受這些機構青睞的。
2.3.1 探索個性化輔導的題庫類產品
題庫類產品方面,這15家機構中將近一半的機構參與了百度孵化的題庫類產品——作業幫的投資。作業幫是題庫類獨角獸產品中最晚成立的一隻,卻用接近4年的時間就長成了獨角獸公司,這和投資機構對其的追捧是分不開的,也和其脫胎於百度的背景是分不開的。2013年底,作業幫官方內測QQ群成立;2014年初,作業幫Android正式發布;2015年初,作業幫推出「拍照搜題」功能;2015年8月,作業幫增加同步練習功能,從一個單純的拍題檢索工具向一個綜合高效學習平臺轉型;一個月後,作業幫作為百度「航母計劃」的一部分宣布分拆;大約兩年後,2017年8月,作業幫完成了1.5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H capital、老虎基金領投,紅杉資本、君聯資本、GGV、襄禾資本等早期投資者全部跟投,是當時K12在線教育領域最大規模的單筆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從開始到長成獨角獸,早期接近一半的時間,百度給作業幫提供了孵化的良好技術環境和流量環境。
除了作業幫,一起作業、學霸君、猿輔導也都是以題庫服務起家的,但他們的服務內容和對象又略有差異。
這4家題庫類教育機構都在資本的追捧中長成了獨角獸公司。最近一輪的融資:2018年7月,作業幫拿到了3.5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Coatue領投,高盛、春華資本、紅杉中國、GGV紀源資本、襄禾資本、天圖投資、NEA、泰合資本等新老股東跟投;2018年3月,一起作業拿到了2.5億美元的E輪融資,由淡馬錫領投,中信產業基金、順為資本等新老股東參與跟投;2017年1月,學霸君拿到了1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招商局資本和遠翼投資領投,皖新傳媒、摯信資本、啟明創投、祥峰投資、當代集團旗下的晟道投資和雅達教育等多家機構跟投;2017年5月,猿輔導拿到了1.2億美元的E輪融資,由華平投資集團領投,騰訊產業共贏基金跟投。儘管如此,題庫類教育機構商業模式的探索尚未進化到成熟階段。
總結這些題庫類產品的盈利模式探索本質,最終都是向培訓輔導這一傳統的商業模式靠攏。在差異化特色打造方面,除了使用線上教學模式外,利用搜題、作業等渠道積累的數據開發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是這些題庫類產品共同的選擇。隨著這些公司從題庫向培訓輔導的轉變,它們將不得不在教研、師資上加重,這是不可迴避的成本增長。最終,這些公司能否在一片紅海的K12培訓市場綻放異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憑藉技術優勢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其個性化方案設計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2.3.2 成本高壓下的在線語培產品
在線語言培訓產品,最亮眼的莫過於VIPKID,它徹底顛覆了青少兒英語學習的模式,加速了在線培訓的市場教育,甚至惠及了所有在線教育產品。然而,在2015年就實現了正向現金流的VIPKID,儘管年收入已經超過50億元人民幣,續費率達到95%,用戶轉介紹率達到70%,估值達到15億美元,但至今並未完成盈利目標。從正向現金流向正向利潤的各種嘗試最終匯聚成VIPKID在2018年8月公布的「V+戰略」,這一戰略意味著VIPKID將突破中國少兒在線英語教育提供商的界限,圍繞教育、科技、用戶服務,通過多品牌、多課程體系以及國際化戰略,構建覆蓋0-18歲的完整K12教育生態。
從VIPKID的探索進展來看,單純基於北美外教的在線1對1教學模式取得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北美外教在線1對1業務更多的意義在於幫助VIPKID建立市場口碑和知名度,快速獲取市場份額和掌握用戶流量。VIPKID能否實現盈利,關鍵在於,能否在北美外教1對1業務模式之外,成功地建立起其他低成本業務的教學模式,並基於北美外教1對1業務帶來的流量成功地實現產品的交叉銷售,同時,其他產品的教學質量並不損及現有的市場口碑。
相較於VIPKID,另外兩家在線語培的獨角獸公司都擁有較長的成長史。iTutorGroup成立於1998年,滬江成立於2001年,是這14家教育獨角獸公司中年齡最大的兩家公司。因此,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這兩家公司已經建立起了綜合的業務網絡。
iTutorGroup目前旗下有六個子品牌,分別是面向日本市場的英語學習平臺vipabc、面向中國大陸及臺灣市場的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面向5至18歲中國大陸青少兒全學科學習平臺vipJr、面向臺灣市場6-18歲學生的英語學習平臺tutorJr、面向全球的中文學習平臺TutorMing、以及公司會議視頻軟體業務LiveH2H。儘管如此,奮鬥20年,iTutorGroup僅實現了正向現金流,並未實現盈利。iTutorGroup計劃2019年實現在港股或美股上市。
滬江旗下主要包括兩大板塊,滬江網校和CCtalk。滬江網校是其以B2C方式運營的自營品牌業務,包括英語學習、多語種學習、考研、職業教育和K12教育等綜合性教育服務,其中,K12事業部已拆分作為子公司獨立運營。滬江網校是滬江目前主要的收入來源,廣告、電商、滬江網校三者的營收佔比分別為20%、40%和40%。CCtalk則聚焦B2B2C的平臺類業務,教育從業者可以將自有課程掛網出售,或採購技術服務,已經初步形成語言學習、職業教育、中小幼、文化藝術等四大品類體系。CCtalk是滬江寄希望於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板塊,但2017年僅有收入50萬元。除了兩大業務板塊,滬江在教育行業投資領域也非常活躍,近兩年投資項目超過20起。然而,作為一家老牌教育公司,滬江離盈利目標尚距甚遠,2015-2017年3年分別虧損2.8億元、4.22億元和5.37億元。滬江已於2018年7月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語言學習的需求是現實存在的,這些在線語培公司都通過提供相應的服務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流量,這是他們能夠成為獨角獸公司的重要原因。然而,盈利這一目標仍然是他們尚未越過的高高龍門。為了建立品牌口碑和競爭壁壘而花費的師資成本和教學資料成本,為了跑馬圈地搶佔市場份額而花費的營銷費用,是消耗現金收入的主要因素,從各個角度嘗試業務多元化則是他們向盈利目標努力的主要手段。誰能第一個實現正現金流向正盈利的蛻變,一切仍是未知。
3
未來的教育行業獨角獸
從股權投資者的視角來看,成為獨角獸並不意味著投資的成功,通過併購或者上市實現有收益的退出,才能達成一筆成功的投資。對教育機構來說,被併購或者上市,也並非意味著100%的成功。已經在紐交所上市的尚德機構和樸新教育仍處於虧損狀態,正在準備上市的iTutorGroup、滬江和寶寶樹,僅有寶寶樹實現了盈利,2016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4,440萬元和1.4億元,盈利主要來自廣告收入和電商收入。當然,成為獨角獸,意味著教育機構至少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優勢,意味著參與投資的各方除了資金外還會提供更多的輔助資源,這對於教育機構的成長和突破都是有積極作用的。這些教育獨角獸公司或能贏得更多探索的時間,或能通過上市贏得更多資本的支持,或能因為自身擁有的資源和實力被一些大型企業收購。
下一隻教育行業獨角獸公司會在哪裡呢?觀察這14家教育獨角獸公司,除了樸新教育,其餘13家公司都帶有網際網路基因。可以預見,之後出現的教育獨角獸公司,帶有信息技術或者人工智慧基因,是大概率事件;因為,只有技術能突破地域、時間、師資等客觀存在的邊界,帶來更多的可能。儘管如此,技術很難成為長時間的壁壘優勢,因為教育行業所引進的技術不會太高深,容易被模仿甚至超越。以技術優勢成為爆款的教育機構,或需要通過技術快速積累龐大的流量,夯實大數據基礎,在數據基礎上持續地實現產品快速的迭代更新,不斷加高護城河;或需要在中短期內通過技術搶佔市場份額,贏得用戶群也贏得時間,同時為中長期內的發展而投入人力物力打造教研、內容和師資等壁壘優勢。
從大範圍來看,技術因素幾乎已經是每個教育機構的標配了,儘管存在利用程度和效率上的優劣,一些通用的方法模仿起來也並非難事。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機構的運營模式也可能決定了一家機構能否在中短期時間內迅速成長。例如,VIPKID儘管是以北美外教打通了在線少兒英語的商業模式,但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引進優秀的運營人才和團隊、得以快速擴大用戶規模也是VIPKID在短時間內爆發的重要原因。因此,運營能力對教育公司的快速成長是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然而,運營方法的模仿壁壘也並不太高。於是,當通過高超的運營手法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之後,如何在長期內保有並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如何持續地刺激用戶的付費意願,和之前提到的以技術優勢成長起來的機構一樣,最終都必須回歸到教育的內核打磨和積累上。
如果從覆蓋的人群來看這14家教育獨角獸公司,僅和未成年人教育相關的有VIPKID、一起作業、猿輔導、學霸君、作業幫、樸新教育、掌門1對1、寶寶樹和辣媽幫等9家機構,僅和成年人教育相關的只有尚德機構和知乎2家機構,覆蓋全年齡段教育的有滬江、iTutorGroup和網易有道3家機構。未成年人教育是絕對的重心。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教育行業股權投資有185起,其中,138起和未成年人教育相關,110起涉及K12教育領域。因此,未成年人教育領域更可能出現下一隻獨角獸公司,有可能是2018年上半年拿到好未來和老虎環球基金1億美元C輪融資的DaDa,或是2017年底拿到華平資本和元生資本1.2億美元D輪融資的掌門1對1。當然,成年人教育領域也仍然存在機會,2017年年中拿到1億美元C輪融資並於2018年9月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的流利說也可能是下一隻種子選手。不管下一隻獨角獸出現在哪個領域,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獨角獸公司要長成教育行業的常青樹,都必須在教研、內容、師資等領域投入長期的精力。
最後,提一下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領域。2018年上半年,在K12階段,泛素質教育投資項目有61起,其中,31起可以歸入STEAM教育領域,25起涉及編程、機器人等的STEM教育。2018年上半年,素質教育類項目的投資可以說是一個大爆發,這和國家推動的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綜合素質評價趨勢有關,也和2018年2月開始的針對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行動有關。然而,素質教育領域要孵化出獨角獸公司,恐怕至少還需要3-5年的時間。一方面,中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並不如預料的那麼快,據稱,原計劃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已經從17個縮減到9個;另一方面,素質教育的市場教育尚未成熟;同時,素質教育類項目的師資缺口更大、培養時間更久。這些都限制了素質教育類教育機構的成長速度。另外,政府對校外培訓市場的規範,多多少少會涉及素質教育類機構,由於這些機構大都規模偏小,在面對政策調整時,也可能會面臨不小的波動。因此,素質教育領域會更多地呈現出教育行業「慢成長」的特色。
本報告所涉及資料、數據均來自於公開披露資料,但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中的信息或觀點並不代表工商銀行的觀點,所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僅供參考。本報告閱讀者據此所進行的相關操作,風險自擔。本報告僅供參閱,不得用於盈利性商業目的。未經許可,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報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進行複製、翻印或將其向其他人分發。
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