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掌門1對1張翼:K12在線教育獨角獸是如何煉成的?【獨角獸專欄】

2020-12-27 i黑馬

點擊上方「i黑馬」,選擇「置頂公眾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2018年是獨角獸大年。創業家&i黑馬開通了【中國獨角獸】專欄,專注於挖掘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獨角獸故事,總結出它們的成功經驗,並將它們推向主流商業世界。

這是【中國獨角獸】專欄第04篇稿子。所屬產業:教育

作者|張乘輔

2017年冬天,K12在線教育企業掌門1對1在北京召開年度戰略發布會。

這家出身於上海的企業,向北京也向行業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完成D輪融資,金額1.2億美元。

獨角獸跑出的背後,是整片森林的躁動。在線教育在觸底後,已經開始反彈,並且顯得愈加成熟。在線教育不僅是教育加上了網際網路,而且是網際網路思維和傳統教培思維碰撞的結果,其產生的新物種,天然具備獨角獸的基因。

經過四年的艱難創業,掌門1對1搞明白了三件事。

第一,賽道決定能長多大,模式決定是否存活。做教育選擇了K12這條賽道,做在線選擇了「1對1」這個模式,是掌門1對1根基性的戰略正確。

第二,想成為「獨角獸」需要掌握獨門武器,想成為「掌門人」需要依賴創始團隊。掌門1對1有「三把刀」,分別是數據、師資和教研,同時武器使用者即團隊的戰略、成長、管理也至關重要。

第三,企業的發展路徑是最好的方法論,復盤來看,「垂直深耕+規模擴張+品牌優勢」是掌門1對1發展壯大的底層邏輯。

「去年掌門3萬教師,營收10億」,掌門1對1創始人張翼告訴創業家&i黑馬,「現在教師人數突破4萬,學員人數超過500萬,預計今年年底教師人數會突破10萬」。

10萬教師,是線下教育機構難以想像的數字,也是在線教育企業的溫柔一擊。

賽道決定能長多大,模式決定是否存活

「賽道、賽車、賽車手」的法則適用於每一位創業者。

從整個線下教育版圖來看,「兩座大山」新東方和好未來分別以留學和奧數起家,佔領英語和K12兩個主要賽道,先後赴美上市且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可以說,好未來和新東方之所以長成如此大的體量,和他們最初選擇的賽道密不可分。

業界人士認為,未來百億美元市值的在線教育企業也只會誕生在兩個領域:K12和英語。

現在看來,完成D輪融資,成為獨角獸,掌門1對1選對了賽道。當然,賽道的選擇往往是由創始人基因決定的。張翼還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期間,就創辦了線下K12培訓機構掌門教育。

賽道的選擇決定一家企業能長多大,但在長大之前要先保證存活下來。當談到存活、營利、擴張等問題時,投資人和創業者會反覆提起一個詞:「商業模式」。

2014年對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上千個在線教育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創業者、投資人、家長學生等多方力量讓這個古老行業變得新鮮,O2O、直播、1對1等多種模式讓這個慢行業開始加速發酵……

整體來看,當年的在線教育企業主要有三種商業模式的探索:

第一種,是利用網際網路O2O模式,搭建在線教育C2C平臺。通過平臺連接師生供需兩方,從中抽取提成。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輕輕家教、瘋狂老師等。

第二種,是利用Freemium模式,開發免費工具來引流。用免費的工具服務吸引大量用戶,然後再通過增值服務,將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實現變現。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一起作業、猿題庫、作業幫等。

第三種,是利用在線1對1模式,直接向用戶收取課時費。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掌門1對1、VIPKID、51Talk等。

在當時,這三種面向C端客戶的在線教育模式都有各自的弊端,比如O2O模式是商業很難跑通,Freemium模式是免費用戶的轉化率很低,在線1對1模式是成本很高。

現在來看其實每個模式也都有巨頭跑出,但相較來看,選擇在線1對1最為明智,其他兩種模式在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變現,不得不轉向提供課程服務實現收費。當然,在線課程也分為1對1、小班課和大班課,後來的事實證明,在線1對1是其中最容易完成商業變現的模式。

但教育創業者都知道,在2014年最火的模式並不是1對1而是O2O。

「2015年O2O火爆的時候,你只有講自己是O2O才能融到錢,我們當時確實是融不到錢」,張翼回憶稱,「已經發不出工資了,還借了100多萬,當時太艱難了,還好三個月後順為的B輪融資進來了」。

當時誰都沒想到,當年融資困難、借錢發工資、辦公點在民宅裡的企業,可以在三年後完成1.2億美元D輪融資。「教育是個慢行業,我們不應該跟風,應該看好一個點,然後持續發力。」張翼說這話時格外認真。

在線教育獨角獸的「三把刀」

4月24日,「2018獨角獸峰會」上,創業黑馬正式發布了《中國硬獨角獸TOP100(春榜)》,掌門1對1進入榜單。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在演講時說,獨角獸本來是指由美元基金投資的、估值達到10億美金的項目,但「硬獨角獸」是產業獨角獸,是科技獨角獸,而不止是資本獨角獸或估值虛高的網際網路獨角獸。

掌門1對1之所以能成為「硬獨角獸」,源於他的「三把刀」:數據、師資和教研。

在2018上海科技節上,張翼提出,教育領域將逐步實現AI in all 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利用AI能夠根據孩子的喜好進行精準的學習方案匹配,進行虛擬實景教學,從而打造全能型的教育人才。事實上,掌門1對1已經打造智能匹配、智能課堂、智能評測功能,將AI運用到匹配、監測、題庫、教研多個場景。

當創業家&i黑馬與張翼聊到AI技術時,他表示,「相較於技術,更重要的是數據」。

「首先,人工智慧本身不是技術,而是數據。技術需要大量的投入,但關鍵是有了技術後是否有足夠多的數據。我們的學生量佔全行業這個垂直品類的70%,數據量是最大。所以,我們不僅是一家教育公司,也是一家數據公司。」

師資方面,自創業以來,掌門1對1就堅持選用「好老師」。「中國前十大名校裡,百分之五的學生都是掌門1對1的兼職老師,我們也會對老師進行A、B、C、D四個層級劃分」,張翼還稱,「新東方的老師是名師化,好未來的老師是標準化,掌門1對1將兩者結合,標準化保證整體水平,名師化發揮優秀教師能動性」。

業內人士認為,「在線輔導之戰的制勝關鍵從前端轉移到後端」,所以,師資之外的教研變得格外重要。

張翼表示,現在掌門1對1設立了掌門教研院,下設本地化課程研究院、個性化教育研究院和中高考研究院三大子研究院。其中,強調本地化課程的研究,意在為老師和學生個性化的匹配教學提供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課程。截至目前,本地化課程研究中心已自主研發課程材料超過10萬套,教材範圍覆蓋全國600多個省市縣。

據掌門1對1教研負責人介紹,「在基礎數據層面,我們的教研平臺將會以題庫系統、知識點考點庫、教材庫、考綱庫為基礎,並分類整理各類教學的音頻和圖片,將上課視頻按模塊切片顆粒化處理,細化到單個考點、單道真題,再根據講題方法、學生掌握程度、真題難度、考點頻率、講課時長、學生反饋等標籤分類,最終形成百萬個視頻素材庫。」

「事情都需要人做出來。」張翼表示,掌門1對1能成為K12在線領域的頭部企業,創始團隊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第一,有所為有所不為,團隊的戰略至關重要。一家企業的資金和精力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好戰略。「從創業以來,我們的模式沒有經常變化。即使在2014年不被看好,我們也一直非常堅定做這件事情。」

第二,創始人和創始團隊看得有多遠,決定著企業的天花板有多高。「教育人可能不懂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人可能不懂教育,我們的創始成員大多都有兩方面的經歷,所以今年能夠把教師規模提到10萬人,這需要團隊的智慧。」

第三,團隊管理不超過五級,以此保證可以不斷優化創新。創新分為兩種,一種是戰略創新,一種是優化創新。戰略創新是自上而下的,優化創新是自下而上的。一個企業在實際運營中,有99%的創新屬於優化,為此,自2016年起,掌門1對1從CEO到基層就不超過五級,讓創始團隊能夠了解基層和客戶。

如何打造「掌門模式」?

LinkedIn、SpaceX、Facebook的投資人彼得·蒂爾在《從0到1》裡提到,一家企業要想發展成寡頭壟斷企業,需要具備專利技術、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和品牌優勢四個特點。

與之類似,掌門1對1成為在線教育的「獨角獸」以及K12在線領域的「掌門人」,也有其方法論。復盤其歷程,我們能發現「垂直深耕+規模擴張+品牌優勢」這一底層邏輯。

首先,選擇從一個垂直細分的領域切入,接著紮根深耕,建立自己的壁壘和護城河。

從創立之初,掌門1對1便重度垂直K12在線這一領域。「教育是一個拼短板、多壁壘的行業,在線教育企業要做好,必須保證老師培訓體系要做好,技術、系統要做好,課程、服務也要做好。」張翼認為,「數據」是掌門眾多壁壘中最高的那個。「掌門不只是學生眾多,教師也很多。接下來,大眾會發現,掌門1對1可以培養優質老師,為老師賦能,進而讓老師輔導學生,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壁壘。」

其次,重度垂直後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然後通過網絡效應、規模經濟進行擴張。

不久前,美團切入出行領域,滴滴也開始做外賣,兩家企業相互跨界搏鬥。「美滴大戰」讓創業者開始思考——企業的邊界是什麼?企業要先做大還是先做強?企業擴張該遵循什麼邏輯?

張翼表示,企業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和初心。「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從1對1到大班課,掌門1對1一直深耕在線K12輔導,核心沒有變。我們發現學生的成績是由其學科素養、思維能力決定的,所以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在學生比較小的時候就發現他的弱項,然後提早彌補。這是我們的初心。」

對於教育企業要先做大還是先做強,張翼也表達了自己觀點。

「線下教育企業一定是先做強再做大。我以前做線下培訓,發現隨著教學點的增多,教師管理肯定越來越差,進而教育品質難以保證。所以必須先做強,然後再做大。」

「但對於線上教育企業,邏輯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線上如果不做大就不會有大量的數據,然後就很難做強。同時,線上的口碑傳播比線下快,一出現教學質量問題很容易導致企業關閉。所以,對於線上教育企業來說,做大就是做強,做強就是做大,兩邊必須同時滿足。」

最後,除了做好產品和服務,企業在發展時還應注重品牌這一無形資產。

品牌的塑造則需要依靠優質的產品口碑。具體到掌門1對1,不斷加強數據、師資和教研,使產品不斷升級迭代,形成良好口碑,是其建立品牌優勢,佔領用戶心智的最主要手段。

* 本文由i黑馬(ID:iheima)原創,作者:張乘輔,如需轉載請留言。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相關焦點

  • 掌門1對1:在線教育「獨角獸」背後的教研力量
    在線教育發展至今,在教研方面名聲大噪的除了新東方、好未來等幾家教育行業巨頭外,分布在各個垂直細分賽道的頭部企業,譬如VIPKID、掌門1對1也有不俗的表現。那麼,為什麼是這些機構在教研方面會有更突出的表現?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這其中的門道。
  • 掌門1對1張翼:創業是一場長跑,跑的越久經歷的資本寒冬越多,不要怕
    、掌門1對1成立的第四年。之後掌門在 2016 年 3 月完成晨達領投的 B 輪、9月獲華晟資本數億元 C 輪、2017 年 7 月獲 StarVC 的 C +  輪、12月完成華平和元生的 1.2 億美元 D 輪,躋身獨角獸行列。從 K12 全學科一對一教培起家,掌門在 2016 年內部孵化了三人小班課和十人大班課。今年 11 月,掌門發布了旗下掌門少兒和掌門陪練兩項業務,定位成一家素質教育公司。
  • 掌門1對1張翼:如何破除1對1規模不經濟問題?
    掌門1對1聘請清華、北大等名校在校大學生,通過在線直播互動的形式,1對1向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進行直播上課,我們立志給學員們打造一種跟線下面對面教學沒有差別的在線學習體驗。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做在線1對3,或者小班課、大班課。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樣,在線1對3的方式,無論是K12還是其他的行業,小班是降低客戶的準入門檻,我們的價格可以直接砍掉一半,或者砍掉2/3,更快地波及三四線城市發揮在線教育的跨地域的優勢。
  • ...掌門1對1創始人張翼:我們如何在不被看好的一對一在線教育領域...
    儘管已經在中小學1對1在線輔導這個細分賽道取得了一定優勢地位,但現在主打1對1的線上線下教育公司還是不勝枚舉,尤其是一些線下品牌仍然強勁且也在轉型,掌門1對1下一步該如何走,才能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壁壘優勢?36氪跟張翼聊了聊掌門1對1的成長密碼,以及在線教育未來將如何分化發展等話題。
  • 2019-2020在線教育行業報告:掌門1對1用戶份額達78.5%
    而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需求湧入,行業馬太效應加劇,K12 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的領先優勢進一步凸顯。報告數據顯示,在線 1 對 1 全科輔導類用戶份額佔比調查中,掌門教育旗下 1 對 1 品牌掌門 1 對 1 以近八成的用戶份額,實現K12 在線 1 對 1 全科輔導領域的絕對領跑。
  • 深度 | 教育行業獨角獸養成記
    從誕生到成長為一隻獨角獸,iTutorGroup用了17年左右的時間,尚德機構、滬江、掌門1對1和網易有道也都用了10年以上的時間,分別是15年、14年、13年和12年;而VIPKID、作業幫、樸新教育和辣媽幫則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就蛻變成了獨角獸公司。
  • 掌門1對1張翼:黃磊代言後,掌門如何「守擂」1對1領域?
    2015年初,教育行業O2O平臺的發展呈「燎原」之勢,剛起步的在線1對1也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線。彼時,掌門1對1創始人張翼開始接觸融資,但他總是會被投資人這樣拒絕,「在線1對1模式有問題,走得很慢。」不過,2015年下半年以後,一時風風火火的教育O2O模式逐漸步入低谷,而在線1對1卻受到資本青睞。
  • 2019在線教育未來獨角獸T0P100
    1對1在線視頻互動平臺251Talk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採用真人外教一對一在線教學模式,幫助學員提升英語能力3掌門一對一專注為8—18歲孩子提供一對一專屬定製化輔導4作業幫專注於K12教育的拍照搜題解題
  • 掌門1對1創新教育理念:K12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融合發展
    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他針對在線1對1從時間、環境、行業態度三個方面給出了這樣一個分析與判斷。2014年,大家都不看好在線1對1教育這個細分賽道,但張翼認為這種模式必然是未來趨勢所在。他拒絕了麥肯錫的全職offer,將創辦多年的線下培訓機構「掌門教育」轉型為在線1對1,通過貫徹、創新教育理念,企業在四年後成為這一領域的頭部選手。
  • 掌門1對1張翼:用優秀思維構建教育界的「超級平臺」
    近日,這位教育界「超級平臺」的幕後操盤手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報導,在整個採訪過程當中,「教育的最佳手段,就是讓優秀傳遞優秀。」「1個優秀的人應該影響100個人變得優秀。」張翼的「教育優秀論」令人印象深刻,他認為教育的力量是傳承,而用優秀傳遞優秀是把這種力量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這是張翼的教育觀,也是他打造「超級平臺」的指導思想。
  • 掌門 1 對 1 張翼:鼓勵孩子這件事,AI 取代不了
    不主打作業場景,也不切入公立學校,他執意要把不被投資人看好的「1 對 1 重模式」搬到線上,創立中小學在線 1 對 1 輔導品牌掌門 1 對 1。隨著時間推移,狂野之旅似乎已經平息,2017 年其全年總營收 10 億元。除了耀眼的營收數據外,還在短短三年多時間內完成了六輪融資。
  • 滬上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 噠噠英語成K12在線英語教育唯一入選品牌
    滬上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 噠噠英語成K12在線英語教育唯一入選品牌 近日,由浙江大學全球浙商研究院和浙大管院科技創業中心(ZTVP)提供學術支持,微鏈聯合啟明創投、華映資本
  • 資本和技術催生的教育獨角獸江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而這一年拿到超過1億美元後期融資的還有猿輔導、作業幫、掌門1對1,它們都在邁向馬上成為「獨角獸」陣營的路上——這些獨角獸/準獨角獸公司除了新東方在線是2000年成立的之外,1家成立於2011年(辣媽幫),3家成立於2013年,2家成立於2014年,也就是說有5家公司迄今不過5歲。這批教育獨角獸/準獨角獸的長成時間比此前一批大大壓縮。
  • 35+權威大獎盡收囊中,2020掌門1對1「從心出發」
    「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最受人才關注公司TOP20」、「2020年中國教育企業『戰疫』社會責任獎」、「2020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年度K12最佳口碑獎」、「2020年度中國獨角獸公司榜單top100」等超35項行業大獎彰顯掌門教育實力。
  • 在素質教育的跑道中,為什麼掌門1對1獨具優勢?
    素質教育從來都是教育界的重要話題,從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到如今各大教育大力提倡的「個性化教育」,以人為本的育人思想依舊是教育界備受推崇的理念。如今,在線教育搭乘著「網際網路+」的浪潮來勢洶洶,素質教育與當下火熱的「在線1對1」模式又碰出了別樣的火花。
  • K12的啟示錄:解讀掌門一對一的領跑之路是如何鑄就的
    【摘要】 掌門一對一的崛起掀起了在線一對一的熱潮,從發展一開始不被認可的在線一對一教育模式開始,掌門一對一似乎一直不走尋常路,但就是走著不同尋常的...
  • 從「獨角獸榜單」聊起,在線少兒英語平臺誰笑到最後?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媒體還是企業,對於「獨角獸排行榜」都非常敏感。當前的教育圈的獨角獸有哪些?尤其是火爆的在線少兒英語平臺的隱形獨角獸是怎麼樣的?到底哪家公司才能真正帶領這個行業走向規範和開放?筆者將結合自己的觀察進行分析。【教育圈人士如何看待「獨角獸排行榜」?】
  • 艾上AI新晉潛在獨角獸企業,利用人工智慧重做K12教育
    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達296家,其中,前沿科技潛在獨角獸佔比48.6%。截至2020年7月31日,新晉潛在獨角獸企業52家,艾上AI榜上有名!
  • Fastdata極數: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報告
    在線教育也直接受益於後疫情時代的增長紅利,2020年10月K12在線教育活躍用戶達2.02億人,同比增長44.2%。我國3-18歲的適齡兒童與青少年達到了2.61億人,K12教育目前用戶群體巨大,行業用戶規模仍然具備增長潛力。 巨量資本投入,K12在線教育行業百舸爭流 2020年1-10月,K12教育行業累計融資規模達到328.7億元,超過去四年融資金額總和。2020年1-10月在線教育單筆融資金額達到8.7億元,為2019年的7.3倍。
  • 引領在線教育智能化 掌門1對1開啟AI+教育國際化布局
    作為國內在線1對1教育和AI+教育領域的領頭羊企業,掌門1對1應邀出席本屆年會並深入參與了「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變革國際研討會」,其,戰略官吳佳峻在現場發表了主題為《AI+,驅動在線教育躍升的關鍵力量》的精彩演講,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微軟、IBM等國內外,教育專家、高校、企業一道共話信息技術對未來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攜手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