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 1 對 1 張翼:鼓勵孩子這件事,AI 取代不了

2021-02-13 極客公園

2014 年,張翼趕上在線教育創業紅海。不主打作業場景,也不切入公立學校,他執意要把不被投資人看好的「1 對 1 重模式」搬到線上,創立中小學在線 1 對 1 輔導品牌掌門 1 對 1。隨著時間推移,狂野之旅似乎已經平息,2017 年其全年總營收 10 億元。除了耀眼的營收數據外,還在短短三年多時間內完成了六輪融資。

從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畢業後,張翼沒有選擇麥肯錫的職位,而是在網上帶起了數學課,一節課 50 塊錢。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接觸教育,2009 年他決定做線下的「精英陪伴模式」,把清華、北大等全國十大名校的大學生或畢業生培養成老師,然後集中到某個地方去給學生們培訓。

2014 年,張翼的創業趕上在線教育創業紅海。不主打作業場景,也不切入公立學校,他執意要把這個不被投資人看好的「1 對 1 重模式」搬到線上,創立中小學在線 1 對 1 輔導品牌掌門 1 對 1——突破地域,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好老師」。

隨著時間推移,狂野之旅似乎已經平息,掌門 1 對 1 在獨特的賽道上活了下來,截止 2018 年 5 月,掌門 1 對 1 總註冊學員已超過 600 萬人,覆蓋全國 600 多個省市縣,教師數量首都突破 5 萬,2017 年全年總營收 10 億。除了耀眼的營收數據外,掌門 1 對 1 還在短短三年多時間內完成了六輪融資。

2017 年 12 月,掌門 1 對 1 在京召開 2018 年度戰略發布會正式宣布獲得 D 輪融資,融資數額 1.2 億美元。不久前的 7 月,掌門 1 對 1 剛宣布完成 C+輪融資, 投資方為 StarVC。2017 年,掌門 1 對 1 憑藉 10 億營業額和 2 輪大額融資,正式躋身教育獨角獸行列。

和多數 K12 賽道的創業公司選擇相同,AI 將是此輪融資後的一大主要發力方向。5 月 26 日,作為上海科技節唯一受邀在線教育企業,張翼在發言中更是明確提出「教育領域將逐步實現『AI in all』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在課前、課中、課後而都要運用 AI。但矛盾的是,張翼卻不贊同 AI 教師這一直接做法,「AI 最終能取代所有東西,唯獨取代不了跟人性相關的東西」,「鼓勵孩子這件事 AI 取代不了」。

極客公園和張翼聊了聊他眼中教育行業運用 AI 的可能、教育行業中的 AI 是否是噱頭及其具體落地等問題。(以下對話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落地

Q:掌門 1 對 1 做的 AI 和其他 K12 教育公司提出 AI 的區別在哪裡?

A:不管是 AI 老師還是 AI 輔助的老師,最後能幫學生提高成績是我們的終點。很多機構會談 AI,但本身如何實現切實的 AI 應用卻想得很少。所以,我覺得本質上最大的區別是理念不一樣,不管你是 AI 老師,還是目前認為的一半 AI 和一半老師進行結合,最後都是要幫學生提高成績,這是我們的初心。

Q:整個 AI 設想落地需要幾步,目前進行到哪一步?

A:兩步。第一步是把產品設計出來,把從整個技術框架到基礎角色等都設計出來;第二步是經過漫長的數據積累,累積相當大量的學生數據去訓練這套系統。這個訓練的過程初期階段將持續一年或者兩年,整體上可能會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到後來會越來越準,壁壘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們大的基本方向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並且已經在付諸實踐。

Q:要實現落地的困難在哪裡?

A: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你的數據量是不是夠大。第二個是 AI 確實需要比較大的投入,包括資金和技術等等。因為我們近年良好的營業表現和融資表現,以及我們對人才的吸引力大大提升,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比其他品牌更具優勢。

Q:AI 的運用會成為下一輪融資亮點嗎?

A:融資的時候我們比較少去講概念,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最終就是根據學生成績是否提高來講有沒有效果。AI 和教育的結合怎麼實現,我覺得這些是一個方法,到最後大家關注的不應該是表面多麼多花哨,而是它到底有沒有用。

Q:如何看待目前 K12 的競爭?

A:不同賽道、不同領域,不太一樣。我個人認為本質上不是一個賽道的機構或許能共存。但如果兩個機構在做完全一模一樣的事情,在網際網路的這個環境下很難共存。大家的實力相差非常懸殊,比如說我們這個領域,去年整個營收規模差別很大,大家融到錢的差別可能也是 4、5 倍,導致估值差別也很大。融資之後,第一名可以在 AI、教研等方面持續發力,但後面的機構是無法承受這種投入的。學生越來越多,AI 就越來越精準,之前的差距是很難逆轉的。我認為未來在教育行業的每個賽道都是一個頭部非常集中的市場。

Q:相對於一些其他競品而言,掌門 1 對 1 的優勢在哪裡?

A:掌門今年在教研方面投入了 3 個億的資金,不深入學習這些課程的話,大家光看門面可能看不出差別。你一旦上完課就會發現巨大的差別,掌門 1 對 1 的體驗多好、老師學生關係有多好、地區針對性多強等都會有具體的感知,就像你做兩本題,總會覺得其中一本比另一本好。

AI in all

Q:為什麼會有將 1 對 1 輔導和 AI 相結合的想法?

A:1 對 1 輔導本身來說是一個非常「重」的事情,它「重」的原因是因為要為效果負責。如果這種模式要實現下一步發展,肯定不能一直這麼「重」。所以必須要把其中的很多環節都 AI 化,否則這個模式很難擴張。所以 AI 本身就是 1 對 1 必須走的一條路,只是我們比較少對家長講 AI 這個概念,家長更加關心的一定是效果。

Q:AI 為什麼能解決模式「重」的問題?

A:打個比方,今年我們平臺的老師可能會突破 10 萬人,這個量級基本上在國內已經是最大的,沒有人擁有過這麼多老師。所以事情本身已經不再單純是「重」的問題了,而是一個怎麼實現規模化管理的問題。管一百個老師和管一萬個老師、管十萬個老師,整個組織架構和整個監控體系完全不一樣。我們認為達到十萬這個量級後,必須是 AI 去管理,再形成固有的模式。單純利用人來管理已經不太可能完成這個任務。模式和規模也在倒逼我們去完成這件事情,必須讓所有東西都數位化、智能化。

Q:今後主要將在哪些方面運用 AI?

A:課前、課中、課後都可以運用 AI。第一,課前的測評可以 AI 化。這方面我們和市場上其他 AI 測評的概念是相同的,但是我們的優勢是數據量非常龐大,由於我們學生非常多,所以測評結果會更加精準。第二,課中的 AI。課中的 AI 分老師和學生,現在我們開通了人臉識別,可以看到學生對每一道題的反應以及他在課堂上的整體表現等。比如是不是走神,整節課上下來整體狀態如何,情緒是否比較低落等。目前已經達到可以監控的狀態了。當然我們也跟一些公司在合作,如果未來硬體成本降到足夠低的話,可以通過硬體識別腦電波,實時監測到每個學生的狀態變化,把這個應用在 1 對 1 上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第三,課後我們會根據學生的反應,來了解某位老師以某種方法講某道題,某水平的學生聽下來覺得怎麼樣,然後可以把這道題的講解過程切出來。所以能夠形成大量的答疑素材庫,未來可以用於智能答疑。

Q:課前測評的目標是什麼?

A:測評的目的是要讓老師知道學生對下節課要講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上一節課已完結的知識的掌握程度。這裡面有很多被細分的知識點層級,通過測評,就可以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在整個知識點的哪一層級上,他在這個模塊裡面有哪幾個知識點沒有掌握。然後根據反饋,生產出與之相符的題目和知識點來講解,這是一個全面排查的過程。

Q:為什麼要做學生與老師的精準匹配以及如何匹配?

A:我們提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精準匹配,是因為老師跟學生的性格匹配非常關鍵。老師是不是能管理這個人,這與人的本質相關。就像你去健身房的時候,在健身上你可能不願意堅持,這件事本質上就是教練在管理你。所以為了老師能夠和那個學生在教學上合拍,兩個人必須有性格上或者風格上的匹配。目前考慮的維度主要有這個老師什麼性格、最擅長教哪一類學生、來自哪個地域、畢業於哪個學校等。

雙面神 AI

Q:為什麼不做 AI 教師?

A:其實 AI 取代教師我們之前嘗試過,但是發現有些偽命題。只能說 AI 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能夠使老師無論備課還是上課都非常方便。但如果你想把「老師」這個人完全替換掉,我覺得至少在 K12 這個領域不大可能。舉個例子,現在的題庫非常多但學生不願意做,導致成績提不起來,因為這是個反人性的東西,他不想學習的本質是他不想做題,那麼就算題再好學生也不想做。所以本質上來說需要一個老師做激勵,老師是一個榜樣能夠引導學生不斷地主動地去做題,給予他鼓勵。所以我覺得未來所有地方都可以 AI 化,唯獨鼓勵這件事情沒有辦法 AI 化,最後必須是老師和 AI 各佔一半。

Q:運用腦電波監測學生有什麼好處?

A:其實對幾方都有挺多作用的。首先,對機構來說,它可以知道每節課的質量,如果是一個負責任的機構它需要自查這塊。第二,對於家長來說,他也希望去了解孩子的整個學習狀態。除此以外。我們可以知道講到哪一部分學生情緒比較好,講到哪一部分學生搞不太清楚,可以監測到非常細的知識級。如果把這部分講得好的題切出來,以後做一項普羅大眾的免費的答疑,還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間。

Q:運用腦電波算是強迫孩子提高效率嗎?

A:我是這麼理解效率的,我們一直在說減負,減負的本質不是說不要學,而是本來每天需要學習 9 個小時的東西,我幫你減到每天只要學習 4 小時。減負的本質就是提高效率。他可能還是學那麼久,或者他學的時間稍微少了一點,可是因為他效率高,所以他學的東西其實比以前更多或更紮實,我們覺得這是未來減負的本質,短時間有更高的輸入。所以我們去做各種 AI 的事情,本質上為了這個目標。我覺得高效率是未來一定會去探索的,做兩道題就能搞定的事情為什麼要做十道題呢?

Q:教育行業裡頭的人工智慧是噱頭嗎?

A:刨除那些過分誇大的言論不說,從實際運用來說 AI 對於某一部分確實有顛覆性的作用,但對於某一些領域可能真的是作用有限。打個比方,對於在線教育而言,AI 所能發揮的作用是對那些規模特別大的企業,對於規模很小的企業就不是很需要。比如,去測試學生某個知識點是否學懂,下個知識點應該給學生推什麼的時候,如果數據不夠大,沒有成千上萬的學生訓練這套神經網絡,那麼所得出的 AI 推送是不準的。本質上,只有你這個平臺上有大量學生——比如說二十萬,天天訓練這個模式,神經網絡才會特別準,這時候 AI 才能發揮顛覆性的作用。

Q:哪些公司可以做人工智慧?

A:首先數據必須足夠大。其次,小規模企業不太需要所謂的提高效率,因為兩個人就能解決問題,為什麼要做整個管理呢?就像小公司不需要談管理,大公司才需要做管理。AI 的能量對於一些數據規模化的企業來說發揮的效率可能更大,對於一些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可能發揮的效率並不是特別大。

在有一些領域,比如說 AI 完全替代老師這個事情上,我覺得是有距離的,稍微有點誇大。因為他(老師)知道人性,AI 如何取代人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一個比較長遠的事情。■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相關焦點

  • 掌門1對1張翼:如何破除1對1規模不經濟問題?
    活動現場,掌門1對1的CEO張翼分享了掌門1對1打破一對一規模不經濟的方式,線上、線下聯動降低獲客成本,,用兼職解決師資成本的問題,嘗試小班課等等。   一對一規模不經濟之問題一:營銷成本高  關於在線1對1規模不經濟現象,個人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營銷成本過高,據我了解一些在線1對1公司的營銷成本佔公司運營總成本的50—60%,這無疑給企業運營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掌門1對1在營銷成本控制方面做的嘗試,跟大家進行一個分享。
  • 掌門1對1張翼:創業是一場長跑,跑的越久經歷的資本寒冬越多,不要怕
    、掌門1對1成立的第四年。張翼:我們大班課一直都是免費的,是送給用戶的額外服務;小班課也一直在上,比例比較小。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水平不一樣怎麼做匹配;再比如說本來一樣水平的人,學著學著不一樣了,怎麼辦?這很依賴已有的用戶數據,學生的數據量非常大、或者你的學生足夠多,會比較容易來做匹配。
  • 掌門1對1張翼:黃磊代言後,掌門如何「守擂」1對1領域?
    從掌門1對1創立至今,一共對接了四輪融資,其中數額最大的還要數2016年由華興資本旗下華晟資本等投資機構共同投資的數億元C輪融資。不過比融資數額更博眼球的是,「好爸爸」黃磊近日代言了掌門1對1,據稱,這是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領域的首個明星代言人。據官方透露,截至目前,掌門1對1擁有註冊學員數超過100萬人,教師人數接近2萬。
  • 掌門1對1張翼:AI對教育最大的賦能是讓學生獲取打開知識寶庫的...
    此次峰會,我們將邀請美國三院院士、機器學習泰鬥Michael Jordan,全球公認機器學習之父Tom Mitchell,斯坦福國際研究院(SRI)副總裁Robert Pearlstein、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機構ACT學習方案組高級研究科學家Michael Yudelson等頂尖學者;新東方、掌門1對1、作業盒子、一起作業、ALEKS等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AI智適應教育公司共聚北京,共同探討AI智適應熱點話題
  • ...掌門1對1創始人張翼:我們如何在不被看好的一對一在線教育領域...
    當初大家都不看好在線1對1教育這個細分賽道,但已經做過線下多年1對1和小班教學的張翼認為,1對1這種模式更能夠讓老師言傳身教去教好孩子,而在線模式則可以解決中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的難題,必然是未來趨勢所在。「一家教研+產品技術公司」,這是張翼對掌門1對1現在的定位。2017年,掌門1對1投入了超過1個億在後端,主要用於提升教研實力和老師的整體素質。
  • 掌門1對1張翼:用優秀思維構建教育界的「超級平臺」
    他表示:「把最優秀的老師、資源、方式等等內容匯集到一起,讓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動力,成長方向,進而成為一個他想要成為的,那個優秀的人。這是掌門1對1的願景,也是初衷。」打造教育界的「超級平臺」,掌門1對1的第一步是創建一支最優秀的教師團隊。「老師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影響人。」
  • 專訪掌門1對1張翼:K12在線教育獨角獸是如何煉成的?【獨角獸專欄】
    經過四年的艱難創業,掌門1對1搞明白了三件事。第一,賽道決定能長多大,模式決定是否存活。在2018上海科技節上,張翼提出,教育領域將逐步實現AI in all 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利用AI能夠根據孩子的喜好進行精準的學習方案匹配,進行虛擬實景教學,從而打造全能型的教育人才。事實上,掌門1對1已經打造智能匹配、智能課堂、智能評測功能,將AI運用到匹配、監測、題庫、教研多個場景。
  • 掌門1對1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線支教首期落地國家扶貧重點縣
    攜手築夢,在線支教惠及貧困學生公益已成為掌門1對1發展戰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年8月16日,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在發布會上正式宣布開啟大型公益項目——「掌門燈塔計劃」,張翼表示: 「『掌門燈塔計劃』是掌門1對1的一項長遠發展計劃。
  • 引領在線教育智能化 掌門1對1開啟AI+教育國際化布局
    作為國內在線1對1教育和AI+教育領域的領頭羊企業,掌門1對1應邀出席本屆年會並深入參與了「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變革國際研討會」,其,戰略官吳佳峻在現場發表了主題為《AI+,驅動在線教育躍升的關鍵力量》的精彩演講,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微軟、IBM等國內外,教育專家、高校、企業一道共話信息技術對未來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攜手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
  • 小狸AI英語課怎麼樣?掌門旗下小狸AI課測評:來爆料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針對低幼齡孩子的線上教育課程也開始採用ai技術,在斑馬ai課大熱之後,2019年下半年掌門教育也開始研發AI課,並在今年2月上線了小狸AI課app,今天,魚sir就來給大家調研測評一下掌門1對1旗下的小狸ai課怎麼樣?小狸ai英語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 掌門1對1《守光》短片刷屏家長圈:守護孩子心中的光,讓孩子成為光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掌門1對1的真實用戶。賈智宸就是一個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的孩子,他學習非常努力,但成績總不盡人意。為此智宸媽媽甚至還帶智宸去北京最好的兒童醫院做智力檢測,檢查結果是「孩子智商沒有任何問題」。
  • 掌門1對1創新教育理念:K12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融合發展
    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他針對在線1對1從時間、環境、行業態度三個方面給出了這樣一個分析與判斷。2014年,大家都不看好在線1對1教育這個細分賽道,但張翼認為這種模式必然是未來趨勢所在。他拒絕了麥肯錫的全職offer,將創辦多年的線下培訓機構「掌門教育」轉型為在線1對1,通過貫徹、創新教育理念,企業在四年後成為這一領域的頭部選手。
  • 掌門1對1輔導
    1對1輔導簡介 【基本信息】 掌門1對1旗下萬人教學團隊,全部來自國內高等學府,目前二萬套自製教材,在行業中具備了核心競爭力。
  • 高考666分,物理逆襲成黑馬,掌門1對1新疆學員連書顏的備考秘籍
    正因此,她與掌門1對1結緣,跟隨掌門1對1張老師進行物理重點突破。連書顏告訴我們,「在掌門試課後拿到了我的學員測評分析,覺得比較準確,老師的上課節奏我也很喜歡,又上了幾節課,最終選到了最滿意的老師,是非常幸運的。」在張老師看來,連書顏物理科目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但是在遷移應用方面有所欠缺。
  • 掌門1對1聯合南方周末上線成長紀錄片《守光》多方協作育人助力...
    對此,三對掌門1對1的教師和學員家庭給出了答案。「孩子的學習,關係到在線教師、家長和學校三方,只要他們悉心呵護孩子,孩子的花期就會更長。」 視頻中的掌門1對1學員王一然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在她的世界裡,數學一度處於學習的對立面。從小學開始,她數學考試就沒及格過。她非常沮喪,覺得自己「不是個學數學的料」。 「數學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這是王一然媽媽最為擔心的事。
  • 掌門1對1教師嚴格篩選 永不停止的自查與進步
    作為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領頭羊,掌門1對1的一舉一動都對行業產生著深刻影響,在掌門1對1的價值體系中,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其一直堅守最嚴苛的老師篩選標準,要為在線教育行業樹立一道「教育標尺」。  掌門1對1自成立以來,對師資建設就很重視,在人數方面,已首度突破5萬,雖然教師數量一直在增長,但篩選標準卻絲毫沒有放鬆。
  • 掌門1對1:在線教育「獨角獸」背後的教研力量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向來是獨樹一幟的,「讓兒子讀到小學後自學,然後把女兒培養成赴美學霸」,就是這樣一位在大家眼中不按常理出牌、帶著「離經叛道」標籤的父親,培養了一雙優秀的兒女。鄭淵潔願意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長,他說「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一個孩子,而不是用一種教育方式去教育50個孩子。」
  • 掌門1對1堅守教學第一線,保障高質量教學持續輸出
    在這個特殊時期,K12 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 1 對 1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展開了緊張有序的教學工作。同時,掌門 1 對 1 的老師們也吹響了這場「早春戰疫」的集結號,堅守崗位和職責,讓孩子們在特殊時期也能安心學習。
  • 掌門1對1聯合南方周末上線成長紀錄片《守光》高品質教師團隊會...
    對此,三對掌門1對1的教師和學員家庭給出了答案。「孩子的學習,關係到在線教師、家長和學校三方,只要他們悉心呵護孩子,孩子的花期就會更長。」視頻中的掌門1對1學員王一然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在她的世界裡,數學一度處於學習的對立面。從小學開始,她數學考試就沒及格過。她非常沮喪,覺得自己「不是個學數學的料」。「數學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這是王一然媽媽最為擔心的事。
  • 深遠廣闊:2019掌門1對1的公益之路
    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學習始終是改變命運的「金鑰匙」。網際網路手段為遠程支教提供了更強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一二線優秀教師可以和支教地區老師相互交流學習,相隔千裡的學生和教師也可以透過屏幕隔空上課和互動,這種網際網路教育新模式,為緩解教育分配不均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