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莆田獨立站賣家向雨果網爆料,稱其獨立站廣告投放轉化率近期大幅下降,算上設備、員工、房租,已虧損了幾十萬元,這還是在其今年上半年賺了不少錢的基礎上又虧出去的,而在此之前,他曾預計今年盈利將達到1000萬元以上。
據其透露,廣告轉化率下降的不止其一家,包括其身邊認識的一些賣家,也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更有甚者一些賣家廣告帳戶直接被封,好幾個賣家已經關門歇業,自己出去打工上班還「學費」去了。
「我們這邊一些賣家,也有在一起分析過原因,基本一個共識是:一方面可能去年做不發貨的賣家太多了,以至於廣告平臺改變了算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選品的敏感問題,以至於現在的正品、品牌產品廣告也投不上去。」
封號原因:算法沒變,流量平臺政策大調整
針對上述封號現象,雨果網也向Facebook、Google的廣告代理商進行諮詢,得到的答覆是:「並未聽說近期廣告流量平臺的投放算法有進行調整,但是相關的平臺政策倒是有進行一些調整,且這些調整可能還是非書面性的。」
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跨境獨立站又「走紅」的這幾年,會發現,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賣家反饋,被流量平臺封號的事件,像去年旺季前基本同一時間,Facebook也爆發了一波封號潮。但每次封號潮,基本都是事出有因的,而根源是賣家的不合規、不規範的操作,與流量平臺政策收緊造成的。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在跨境電商平臺還是跨境獨立站上,中國賣家對於平臺規則、流量玩法、市場嗅覺的把控都是非常敏感,這原本是國外賣家難以企及競爭優勢。但很多賣家卻藉此去鑽一些平臺的漏洞,謀求一些賺快錢的機會。比如說,發布違規的廣告素材,又或是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是像上述莆田賣家自己總結的原因一樣,發貨出現貨不對版、不發貨、產品質量和售後差等現象。
但其實,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流量平臺,也都清楚中國賣家的這些不合規的做法,每年也都在花大精力不斷的調整著算法、政策,填補漏洞。所以賣家不合規操作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自己的違規帳號被封號,實際上也會給整體的中國賣家帶來一些市場的偏見。尤其在2019年上半年至今,這些不合規的操作引起了一些信任危機,因而導致引流渠道轉化率變低,投放成本變高。
「懂規則的人按照平臺的規則玩的更好,轉化更高;相反不懂規則不學習,非要鑽平臺空子的人,可能最多賺到短平快的錢,但平臺政策變了,他們會以交學費的方式再把這些錢還回去。」業內人士講道。
據其透露,近段時間,流量平臺對於賣家違規帳戶的封停,可能已經到了「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的地步。一些不懂得規則或者不願意遵守規則的賣家可能就被淘汰掉了。當然也有一些大賣家,巴不得政策再更加嚴苛,好以此淘汰一些不具備實力的競爭對手,肅清競爭環境。
「死」的明明白白:Facebook、Google常見封號原因
正如上述爆料賣家所提到的,很多帳號被封的或是廣告做不起來的賣家,索性關門歇業打工去了,一來是賺錢還帳,二來也是為積累更多的運營經驗,準備東山再起。但其實這其中還有很多賣家,根本還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我們就在此總結幾點常見的被封號的原因,大家對號入座。
以Facebook為例常見的幾種封號的原因:
第一種情況,賣家貪圖便宜,使用免費的「科學上網」工具——前一秒IP還在日本,下一秒就跳轉到了美國,這種移動的速度超過了人類已知的極限,明顯就顯得不合理,容易觸發審核封號。
第二種情況,賣家急功近利,購買一些帳戶,大量的購入粉絲,大量的發出邀請,瘋狂的做廣告。就Facebook的政策而言,買粉絲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只要是被檢測出來,基本上帳號是必死無疑。
第三種情況,被同行、對手惡意攻擊、騷擾。比如遭到對手大量的跟賣,廣告本身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基於Facebook的素材重複性機制的管控。
第四種情況,是基於Facebook政策性的改變。去年以來,Facebook的政策也一直在收緊,所以Facebook接下來對於原創性內容的要求以及內容互動性的要求會更高。這種政策的收緊,也是賣家被封號的重要原因。
而Google方面,近期則是以爆發的GMC封號事件為主。但GMC被封是需要賣家自己查找原因的。業內人士透露,Google的政策組為了保證審核的公平性,封帳戶的原因也不會告訴客戶經理,政策組的審查時間也無法保證,所以賣家要想拿回帳號,第一次申訴first appeal很重要。
「內部渠道」被拔,六人被指涉嫌賄賂亞馬遜員工
除了獨立站賣家的封號潮,亞馬遜賣家近期面臨新帳號註冊困難、老帳號違規操作被封,這些都是旺季前夕的常規動作。賣家帳號裡如果存有大量資金,按照正常的解封過程,可能需要要90天之後才能拿到款項。如此漫長的等待是許多賣家無法忍受的,於是就有了強開帳號的需求,能提供帳號強開渠道的服務商就成了香餑餑,「亞馬遜內部渠道」更是他們的口頭禪。
(某服務商關於強開帳號的推廣)
按照賣家曝出的信息,某服務商號稱支持全站點、任何情況,帳號可登陸就行,成功率百分百,時效5個工作日,在收費上主要根據店鋪凍結資金金額區分,比如店鋪凍結資金1萬以下,強開費用5500元;店鋪凍結資金1萬美金-2萬美金,強開費用1.8萬人民幣;店鋪凍結資金2萬美金以上,強開費用收取凍結金額的30%(也有的是收取帳戶餘額的20%-40%不等)。
用賣家的話說,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直到現在,雨果菌在網上仍可找到聲稱有「亞馬遜內部渠道」的服務商。不過,所謂亞馬遜內部渠道必然越來越難有存活的空間。據外媒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六人參與賄賂亞馬遜員工和承包商的計劃,以在該公司的在線市場獲得「不公平的優勢」,比如幫助被封號的賣家解開帳號、獲取有關競爭對手的數據、銷售限制類產品。
聯邦檢察官指控,自2017年以來,這些人利用賄賂和欺詐手段,為在亞馬遜市場上銷售商品的第三方商家謀取利益,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
亞馬遜在給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說:「亞馬遜沒有欺詐行為的容身之地。」亞馬遜表示,平臺有檢測賣家或僱員可疑行為的系統,以及調查和制止違禁活動的團隊。
文/雨果網 | 文前、封面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