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號潮爆發:大量莆田獨立站賣家中招!

2020-12-19 雨果網

近日,一位莆田獨立站賣家向雨果網爆料,稱其獨立站廣告投放轉化率近期大幅下降,算上設備、員工、房租,已虧損了幾十萬元,這還是在其今年上半年賺了不少錢的基礎上又虧出去的,而在此之前,他曾預計今年盈利將達到1000萬元以上。

據其透露,廣告轉化率下降的不止其一家,包括其身邊認識的一些賣家,也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更有甚者一些賣家廣告帳戶直接被封,好幾個賣家已經關門歇業,自己出去打工上班還「學費」去了。

「我們這邊一些賣家,也有在一起分析過原因,基本一個共識是:一方面可能去年做不發貨的賣家太多了,以至於廣告平臺改變了算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選品的敏感問題,以至於現在的正品、品牌產品廣告也投不上去。」

封號原因:算法沒變,流量平臺政策大調整

針對上述封號現象,雨果網也向Facebook、Google的廣告代理商進行諮詢,得到的答覆是:「並未聽說近期廣告流量平臺的投放算法有進行調整,但是相關的平臺政策倒是有進行一些調整,且這些調整可能還是非書面性的。」

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跨境獨立站又「走紅」的這幾年,會發現,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賣家反饋,被流量平臺封號的事件,像去年旺季前基本同一時間,Facebook也爆發了一波封號潮。但每次封號潮,基本都是事出有因的,而根源是賣家的不合規、不規範的操作,與流量平臺政策收緊造成的。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在跨境電商平臺還是跨境獨立站上,中國賣家對於平臺規則、流量玩法、市場嗅覺的把控都是非常敏感,這原本是國外賣家難以企及競爭優勢。但很多賣家卻藉此去鑽一些平臺的漏洞,謀求一些賺快錢的機會。比如說,發布違規的廣告素材,又或是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是像上述莆田賣家自己總結的原因一樣,發貨出現貨不對版、不發貨、產品質量和售後差等現象。

但其實,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流量平臺,也都清楚中國賣家的這些不合規的做法,每年也都在花大精力不斷的調整著算法、政策,填補漏洞。所以賣家不合規操作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是自己的違規帳號被封號,實際上也會給整體的中國賣家帶來一些市場的偏見。尤其在2019年上半年至今,這些不合規的操作引起了一些信任危機,因而導致引流渠道轉化率變低,投放成本變高。

「懂規則的人按照平臺的規則玩的更好,轉化更高;相反不懂規則不學習,非要鑽平臺空子的人,可能最多賺到短平快的錢,但平臺政策變了,他們會以交學費的方式再把這些錢還回去。」業內人士講道。

據其透露,近段時間,流量平臺對於賣家違規帳戶的封停,可能已經到了「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的地步。一些不懂得規則或者不願意遵守規則的賣家可能就被淘汰掉了。當然也有一些大賣家,巴不得政策再更加嚴苛,好以此淘汰一些不具備實力的競爭對手,肅清競爭環境。

「死」的明明白白:Facebook、Google常見封號原因

正如上述爆料賣家所提到的,很多帳號被封的或是廣告做不起來的賣家,索性關門歇業打工去了,一來是賺錢還帳,二來也是為積累更多的運營經驗,準備東山再起。但其實這其中還有很多賣家,根本還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死」。我們就在此總結幾點常見的被封號的原因,大家對號入座。

以Facebook為例常見的幾種封號的原因:

第一種情況,賣家貪圖便宜,使用免費的「科學上網」工具——前一秒IP還在日本,下一秒就跳轉到了美國,這種移動的速度超過了人類已知的極限,明顯就顯得不合理,容易觸發審核封號。

第二種情況,賣家急功近利,購買一些帳戶,大量的購入粉絲,大量的發出邀請,瘋狂的做廣告。就Facebook的政策而言,買粉絲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只要是被檢測出來,基本上帳號是必死無疑。

第三種情況,被同行、對手惡意攻擊、騷擾。比如遭到對手大量的跟賣,廣告本身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基於Facebook的素材重複性機制的管控。

第四種情況,是基於Facebook政策性的改變。去年以來,Facebook的政策也一直在收緊,所以Facebook接下來對於原創性內容的要求以及內容互動性的要求會更高。這種政策的收緊,也是賣家被封號的重要原因。

而Google方面,近期則是以爆發的GMC封號事件為主。但GMC被封是需要賣家自己查找原因的。業內人士透露,Google的政策組為了保證審核的公平性,封帳戶的原因也不會告訴客戶經理,政策組的審查時間也無法保證,所以賣家要想拿回帳號,第一次申訴first appeal很重要。

「內部渠道」被拔,六人被指涉嫌賄賂亞馬遜員工

除了獨立站賣家的封號潮,亞馬遜賣家近期面臨新帳號註冊困難、老帳號違規操作被封,這些都是旺季前夕的常規動作。賣家帳號裡如果存有大量資金,按照正常的解封過程,可能需要要90天之後才能拿到款項。如此漫長的等待是許多賣家無法忍受的,於是就有了強開帳號的需求,能提供帳號強開渠道的服務商就成了香餑餑,「亞馬遜內部渠道」更是他們的口頭禪。

(某服務商關於強開帳號的推廣)

按照賣家曝出的信息,某服務商號稱支持全站點、任何情況,帳號可登陸就行,成功率百分百,時效5個工作日,在收費上主要根據店鋪凍結資金金額區分,比如店鋪凍結資金1萬以下,強開費用5500元;店鋪凍結資金1萬美金-2萬美金,強開費用1.8萬人民幣;店鋪凍結資金2萬美金以上,強開費用收取凍結金額的30%(也有的是收取帳戶餘額的20%-40%不等)。

用賣家的話說,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直到現在,雨果菌在網上仍可找到聲稱有「亞馬遜內部渠道」的服務商。不過,所謂亞馬遜內部渠道必然越來越難有存活的空間。據外媒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六人參與賄賂亞馬遜員工和承包商的計劃,以在該公司的在線市場獲得「不公平的優勢」,比如幫助被封號的賣家解開帳號、獲取有關競爭對手的數據、銷售限制類產品。

聯邦檢察官指控,自2017年以來,這些人利用賄賂和欺詐手段,為在亞馬遜市場上銷售商品的第三方商家謀取利益,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

亞馬遜在給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說:「亞馬遜沒有欺詐行為的容身之地。」亞馬遜表示,平臺有檢測賣家或僱員可疑行為的系統,以及調查和制止違禁活動的團隊。

文/雨果網 | 文前、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大量賣家被莆田Best Seller賣家搞了,類目大面積變狗
    1、大批量賣家Best Seller被惡意投訴版權侵權導致前臺變狗2、亞馬遜關聯封號集中爆發,大量賣家中招有大量賣家反饋表示,自己收到了多封投訴郵件,經查詢發現是同一個Best Seller賣家惡意投訴版權侵權。
  • 40%市場份額留給獨立站賣家,但下半年這兩大「坑」需警惕
    9月以來,大量第三方平臺賣家訂單「腰斬」,銷量暴跌70%,Listing慘遭誤判,Review剿殺。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基於年初防疫物資銷量的貢獻,帶動了獨立站整體運營的起色,獨立站賣家銷量一路高歌猛進。有賣家坦言,近期獨立站單量、流量均有上漲趨勢,整體社交媒體營銷成本下降了約30%。
  • 疫情全面爆發,Shopify,Shopyy獨立站賣家近況分析
    大量的跨境電商賣家,開始往獨立站方向發展。口罩防疫仍然是跨境電商賣家首選的產品。目前獨立站的廣告主要傾斜於防疫類,以及圍繞在如虛擬產品、遊戲交易、玩具、電子產品、寵物用品、家庭用品等宅家產品需求類目。整體而言對於大部分賣家3-5月初,情況都不會太樂觀。企業必須節流。歐美為主的主流市場的疫情整體措施整體預計比我國控制力度相對弱。
  • 跨境電商行業為何要做獨立站
    由於賣家數量飆升導致平臺競爭持續升級,賣家之間的惡性循環競爭(刷單、跟賣、價格戰),以及平臺政策的不斷調整(佣金上漲、手續費提高、PPC費用徒增)等諸多因素,造成了眾多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大幅度縮水。相比前幾年而言,雖然銷售額呈上漲趨勢,但純利潤卻是逐步下滑狀態。大部分賣家表示,利潤都壓在了貨上。
  • 從0到1,新手賣家如何10天3萬打開獨立站市場?
    從整個2020年來看,跨境電商是逆勢增長的存在,而獨立站強勁的增長趨勢則令所有賣家側目。 根據某獨立站服務平臺調研數據顯示,在2-5月期間,該平臺上賣家GMV達到100萬美金的賣家超過了300家,4月份平臺訂單數甚至超過去年聖誕節的訂單峰值數。
  • 深圳、廣州、西安、南京、杭州、莆田六大獨立站出海聖地,誰是地表...
    已經擁有一定品牌與供應鏈優勢的賣家紛紛計劃布局獨立站出海,但獨立站出海對技術和人才的依賴性極大。筆者在跨境獨立站行業從業九年,也只是對此略有研究,平臺賣家看獨立站出海完全霧裡看花也不難理解。 相較於平臺賣家,獨立站賣家都是低調的。行業很少能見到獨立站巨頭創始人的身影,他們多數都熱衷鑽研技術或團隊管理,性格內斂,從業時間較長。而相比於他們,筆者完全屬於後輩。
  • 備戰黑五網一 | 獨立站賣家可以從「雙十一」中學到什麼?
    10月對於跨境賣家來說,可謂是全面進入了「戰爭月」,為了迎接11月中下旬的黑五網一電商大戰,不少賣家已經提前布局,開始執行一年一度最大規模的促銷計劃,準備為這場屬於跨境電商的「期末大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 放棄年銷20億的站群模式 跨境獨立站賣家嘉鴻做了新生意
    或者說,站群模式本沒有問題,但集中湧入了大量玩家,在混沌、缺乏有效監管的市場上,就演變成了不可持續發展的形態。同時,當未來電商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獨立站大賣家所構建的核心競爭壁壘,或許就變成了一種公共設施,站群模式最終可能就不復存在了。對於Neil而言,嘉鴻雖然已經做到20億了,但再往上發展就很難了。
  • 大量賣家被Best Seller惡意投訴
    有賣家爆料,本次投訴為莆田亞馬遜Best Seller所為,並扒出了對方商標「SUIPART」。 據悉,該Best Seller每過幾個月就會開始一次投訴,產品是公模的,並沒有專利。
  • 重擊,噩耗,限制,平臺賣家走投無路,獨立站突出重圍!
    亞馬遜FBA 宣布暫停移除操作3月,一條條「驚心動魄」的平臺政策,讓不少跨境電商賣家倍感涼涼平臺電商賣家生存環境越來越差。很多人都在糾結平臺站和獨立站,哪個更好?那獨立站的優勢有哪些呢?1,避免規則限制由於平臺是自營,自主度非常高,不必擔心平臺規則的變動會影響運營。2,降低成本交易佣金低,減少向第三方平臺繳納交易佣金或年費,同時在支付端的服務費用相對低廉。
  • @獨立站賣家:疫情下,客戶溝通的建議與技巧
    屬於跨境賣家自己的網站。seo、引流、運營、營銷哪一樣都不能少。
  • 除了Anker,還有Mpow也是玩獨立站的亞馬遜大賣家
    廣東百聚匯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亞馬遜高級培訓師,Google流量專家;9年Google獨立站運營引流及超過50個團隊管理經驗
  • 獨立站和亞馬遜的區別
    2020-06-04 14:37 獨立站和亞馬遜的區別:形式上,獨立站是不依賴第三方平臺的網站,而亞馬遜是第三方平臺,賣家在平臺上開店。數據上,亞馬遜有數據基礎,但是數據對賣家來說不能共享,而獨立站數據都會給到賣家,不怕斷貨、跟賣等等,資源都累積到自己的手裡。
  • 個人獨立站賣家小手冊之選品
    選擇這類產品做獨立站,賣家需具備一定硬實力(資金、供應鏈、團隊、運營能力)才能做出成績來。適合企業、工廠、大賣群體!個體賣家選擇這類產品入手,無疑相當於地獄級難度開局。因為,這類產品做獨立站比做平臺還難,需要燒大量資金推廣、頂級運營能力、極度優化的供應鏈……二:藍海產品早期情趣蠟燭、雨刮器、汽車啟動電源等一些列產品。這類產品市場有一定的需求量,競爭小,受眾群體少!但不意味著不能做!此類產品做得好,也能鹹魚翻身 。
  • 網傳PayPal又掀「封號潮」,或與疫情期間敏感交易有關
    最近有賣家跟爆哥說,聽聞行業某些獨立站賣家的PayPal帳號接連被封,相比與早期的GBC釣魚執法,或者是類似婚紗侵權事件導致的帳號被封,本次受影響的賣家並不清楚自己的帳號為何被關,收到的官方郵件也並未告知具體觸犯了哪條平臺規則。
  • 「獨立站業績突破的故事—億級賣家分享落地歷程。」在線直播課...
    獨立站業績突破的故事—億級賣家分享落地歷程 內容介紹 【分享時間】8月24日 晚上20:30-21:30【精彩看點】1、建造獨立站能為賣家帶來什麼好處
  • 861個帳號遭起訴,大規模封號來襲
    大規模封號,Listing侵權!上千賣家因此「黑五網一」涼涼!姐夫又開始大規模封號!旺季要謹慎!如下圖:‍據了解此次中招的站點有北美三大站點及德國站對此不少賣家表示:賣家A:亞馬遜:我不管、我不管、就是你們的問題。賣家B:一臉懵...我用著本地網絡、VPS登陸也中招?
  • 從平臺到獨立站組合運營,如何實現爆單?
    有人說,跨境電商賣家大的難處,在於無論平臺甩下怎樣的「爛攤子」,都得默默承受並獨自去清理殘局。但可曾想,這種糟糕的局面或許是賣家自己造成的呢?! 由於大量賣家瘋狂湧入各大電商平臺,才使得平臺間競爭激烈且趨於惡化:跟賣現象泛濫成災、價格戰愈演愈烈,甚至平臺流量也出現少部分大賣壟斷的局面……因此進一步迫使平臺不斷收緊政策、變換遊戲規則,這樣賣家的處境就更加「難熬」了! 既然前方火線告急,便轉移後方戰場期待星火燎原之勢。
  • 5個月為獨立站導入100萬新增用戶,跨境賣家如何用好What
    從2018年就開始WhatsApp營銷業務的傲途親身見證跨境賣家對其接受度越來越高的變化。「尤其是今年,社交營銷突破、尋找新流量是一個很大的趨勢,很多賣家被逼得沒有辦法,會更願意嘗試,很明顯。從之前我們一個個推客戶,到今年很多客戶一下子湧上來主動找我們。」 2020年被陳修建稱之為海外市場社交媒體營銷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