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為所有中小學發放《反校園欺凌手冊》

2020-12-15 北青網

今天下午,《豐臺區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啟動會召開。北青報記者從啟動大會上了解到,為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豐臺區為所有中小學校配置《反校園欺凌手冊》,未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課程將在全區所有中學校普及。

據了解,豐臺區鼓勵全區中小學校在校本課程中設置法治課程,並推進多學科協同開展法治教育,對學生開展正規化、系統化、持續化的法治教育,同時運用教學課件、音像製品、微課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提升教學效果。豐臺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豐臺區已經有包括十八中附小、教院附屬學校分校、雲崗中學、首醫附小等十多所學校設置了系統的法治教育校本課程,未來各種形式的法治教育課程將普及到全區所有中小學。

同時,豐臺區還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動,力爭每所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法治實踐教育活動。豐臺區還將通過建立法治教育櫥窗、開設網站、廣播法治教育專欄等形式,營造濃厚的校園法治氛圍。在堅持開展模擬法庭展示、法治文藝節目排演等傳統品牌活動的同時,開發知識競賽、微電影、課本劇等新形式,提高師生參與積極性;還將利用法院少年庭、檢察院未檢處、工讀學校等現有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以及區普法廣場、監所等新開拓的實踐場所為師生提供法治教育實踐機會。

此外,豐臺區教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為了提高學校依法治理能力。豐臺區還要求學校、教育集團、教育集群在原有的章程基礎上進行修改,規範內容,並完成上報審核工作,2017年年底前全區實現 「一校一章程」。為了培養法治教師人才隊伍,實現五年內每所中小學至少培養一名專業法治教師的任務目標,教委與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聯合開發了法治教師的專業教材和課程。目前法治教材已經基本制定完成,課程將在「十三五」教師繼續教育平臺上線,預計下學期正式開始授課。

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為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豐臺區教委為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購置了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編寫的《反校園欺凌手冊》,並發放給全區所有中小學。

文/北青報記者武文娟

相關焦點

  • 反校園欺凌,要拿出國家解決方案
    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專項督導暫行辦法》,在「督重點治理」方面,要求「檢查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中小學對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涉校涉生違法犯罪和心理、行為諮詢與矯治等重點問題的預防與應對情況」。學術概念的「校園欺凌」是個「舶來品」,現實生活的校園欺凌是個「常用品」,試想,誰的校園生活辭典裡沒有見過「欺凌」二字?
  • 吉青社工開展校園「反欺凌,反暴力」項目啟動儀式
    為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預防校園欺凌事件能力,杜絕校園惡性暴力事件的發生,10月23日下午,由共青團長春市委和長春市少工委主辦,淨月高新區團工委、淨月區教育局、吉林省吉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淨月區玉潭小學協辦的校園「反欺凌,反暴力」項目啟動儀式在玉潭小學舉行。
  • 靖西法院開展「反校園欺凌主題法治課」進校園活動
    靖西法院開展「反校園欺凌主題法治課」進校園活動 2020-12-2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人大代表討論防範校園霸凌:建議"反校園欺凌"教育設為必修課
    原標題:建議「反校園欺凌」教育設置為必修課 前一段時間,影片《少年的你》再次引起對校園霸凌的討論。   昨天北京市人代會報到時,有代表提議將 「反校園欺凌」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堂,設置為必修課;還有來自學校的代表分享了防範心得,如將小學廁所從密閉改成半密閉、加強安保制度等。   昨天,市人大代表劉峰、鍾亞利來到新京千龍「兩會」訪談間,討論對校園霸凌的防範。
  • 五個裡面就有一個學生捲入校園欺凌!專家:學校應設反欺凌校規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當前,校園欺凌已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不時有媒體曝光的極端案例,讓人觸目驚心。但在很多人眼裡,校園欺凌似乎只是個例。但其實,校園欺凌發生率很高,只是程度有輕重不同,對孩子的成長危害不容小覷。
  •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不是同一概念
    然而,這也會對公眾形成誤導,以為校園暴力是校園欺凌的代名詞。因此,這裡應當釐清校園欺凌的確切含義。所謂校園欺凌,是指中小學內欺凌者欺負弱小者的行為,據調研,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內,但不一定僅僅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後也會發生。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非單一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 永定街道中心學校:反校園欺凌 創平安校園
    永定街道中心學校五年級(5)班「掃黑除惡、反校園欺凌」手抄報評比。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30日訊(通訊員 何勇 湯曉蓉)為了營造學校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共建平安和諧校園。5月30日下午,張家界市永定區永定街道中心學校(原名解放小學)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掃黑除惡、反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活動。
  • 「防治校園欺凌」第一講:中小學校園欺凌現狀和危害——調研數據如...
    一般符合有意傷害性、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複發生性等特點即可判斷發生了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軀體欺凌是指毆打、踢、推搡等對同伴造成身體傷害的行為;言語欺凌是指辱罵、嘲弄、給同伴起外號等行為;關係欺凌是指通過社會排斥和散播謠言破壞同伴人際關係的行為。
  • 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
    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進一步作出詳細定義,完善相關立法,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加大未成年人保護力度。   校園欺凌缺乏明確定義   就在上個月,一段視頻引起關注。視頻中,湖北嘉魚縣某中學女生遭同學輪流掌摑,有打人者還嬉笑稱:打重一點,還要來一次!被打的女生不敢動彈,隔著馬賽克都看得到被打女生滿臉發紅。
  • 《防校園欺凌完整指導手冊》學生和家長必讀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現實中,校園欺凌事件並非個案,它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普遍。 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份全球校園欺凌現狀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2.46億兒童和青少年遭受校園欺凌。據我國最高檢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校園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訴5750人。據騰訊發起的一次校園欺凌樣貌調查數據顯示:3萬6千名網友參與調查,超過一半的人表示親身經歷過校園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大部分人只是旁觀者。
  • 平安堡鎮反校園欺凌宣傳,一直在行動
    平安堡鎮「對校園暴力說不」專題宣傳活動10月25日,興隆縣司法局聯合平安堡鎮在平安堡實驗小學舉行了主題為「對校園暴力說不」的專題宣傳活動,提倡青少年反對暴力,互幫互助,由此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活動中宣傳員向同學們介紹什麼是校園欺凌,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
  • 河北要求全省中小學:國慶節前都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河北各中小學都要成立這一委員會!事關每個學生……》據悉,河北省有1100多萬中小學生,為有效遏制學生欺凌事件發生,建立健全省、市、縣、學校四級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責任體系和制度體系,日前,河北省教育廳對外發布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機構等信息的公告,公告中明確,河北省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的負責部門為河北省教育廳學校安全穩定工作處,該處還公開了聯繫電話:0311-66005211。
  • 蓮湖法院「反校園欺凌」法治講座進校園
    9月11日下午,西安市蓮湖區法院與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紅領巾法學院」工作小組、蓮湖區遠東一小共同舉辦了「防止校園欺凌此次法治講座,突出了「反校園欺凌」主題,棗園法庭法官從「什麼是校園欺凌」開篇,列舉了校園欺凌的典型表現,分析了校園欺凌的危害性和違法性,通過分享校園欺凌的典型案件,加深了同學們對校園欺凌問題的深刻認識。
  • 中小學校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有了「指導手冊」
    ■ 全市各中小學應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  ■ 早期發現的輕微欺凌事件實施必要的批評教育  ■ 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 可邀請公安機關對實施欺凌學生予以訓誡  ■ 對遭受欺凌的學生及其家人開展心理輔導  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是中小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事關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 樹立正風正氣 防止校園欺凌——本溪明山實驗小學開展反校園欺凌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預防校園欺凌,不斷增強學生防欺凌意識,營造輕鬆快樂的校園氛圍,本溪明山區關工委聯合明山區檢察院的「明明未檢團隊」,為同學們錄製了一期關於反校園欺凌、反校園暴力的訪談節目。明山區實驗小學組織學生認真觀看了節目,視頻用真實案例向同學們講述了校園欺凌給學生身心帶來的傷害及嚴重後果,並講解了未成年人相關的社會熱點犯罪問題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據湖南紅網報導,為增強社會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紮實做好校園治理工作,昨日(5月20日),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 論壇上發布了《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與《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中小學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為什麼屢禁不止?
    文/夢溪泛舟當下的中小學基礎教育,由於《教師法》和《義務教育法》所限,中小學教師喪失了應該有的相應的懲戒權。學校裡,學渣是越來越多了。再加上《未成年保護法》中的部分條款對未成年人進行了過度保護,校園裡學生當中出現不算少的「小霸王」、「大哥大」、「大姐大」,於是校園欺凌現象屢禁不止。上傳於網絡,見之於報端的欺凌事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面對這些現象,老師們只能苦口婆心是、和風細雨地勸說教育,甚至連嚴厲批評都不敢用,只能是吃力不討好而又不得不疲於奔命。那麼校園欺凌事件為什麼屢禁不止呢?以下筆者夢溪泛舟做詳細分析。
  • 預防校園欺凌:南京中小學設學生「情報員」
    揚子晚報訊 (記者 薛玲)近年來,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屢在網絡曝光,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為了更有效地預防此類事件發生,南京鼓樓區寶塔橋街道愛眾家庭成長工作站啟動了預防校園欺凌社會服務項目,首批覆蓋南京曉莊學院附屬中學、濱江中學、濱江小學、象山小學和方興小學。
  • 「拒絕校園欺凌+禁毒」 平樂檢察院法治講座進校園
    平樂縣檢察院以國家憲法日宣傳周活動為契機,派出多名檢察官走進平樂各中小學開展法治講座,取得良好效果。12月8日,平樂縣檢察院法治進校園活動走進青龍中學,該院檢察委員會委員、一級檢察官、派駐二塘檢察室主任肖廷伍以「拒絕校園欺凌+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為主題給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課。
  • 何為校園欺凌
    說這是校園欺凌,需要給潘同學的檔案記一筆,還要把潘同學送進派出所!眼看馬上就要高考報名了,老師們都勸劉同學的父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劉同學父親就不依不饒,最後在潘同學母親不斷說好話,老師也不斷說好話的情況下,終於答應不送派出所,但是,要求潘同學當全班道歉並做保證。同時,他還錄像做證據……。(他可能只是嚇唬嚇唬一下潘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