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懷孕的時候,看著自己肚子一天天地變大,直到寶寶出生,恨不得記得寶寶的每一點成長。
很多媽媽記錄了自己和寶寶的一些神奇又暖心的對話。
❀ 案例一
小星媽媽:「寶寶,你在媽媽肚子裡幹嘛呀?」
小星(2歲半):「遊泳,還玩一根管子。」
小星媽媽:「你想不想回媽媽肚子裡?」
小星:「不想,回去了只有手指可以玩。」
小星媽媽再問小星,小星就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 案例二
欣欣媽媽抱著欣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在幹嘛呀?」
欣欣(3歲半):「遊泳。」
欣欣媽媽:「還做些什麼呢?」
欣欣:「能看見一點亮光,白白的,然後就從媽媽肚子裡出來了。」
兩個寶寶說的情況,都跟在媽媽羊水裡的狀態一樣,遊泳和管子不就是羊水和臍帶嗎。
其實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的記憶叫做胎內記憶。一般3歲前的寶寶有可能有自己的胎內記憶,大部分寶寶6歲以後就記不住在胎內發生的事情了。
日本婦產科醫生池川明,在2002年-2003年間做了一項調查,選取了1620個平均年齡為4歲的孩子,調查是否存在胎內記憶這個事。
結果有33%的寶寶記得自己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景,有21%的寶寶,在出生後還能描述出自己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景。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自己在問寶寶記不記得在媽媽肚子裡樣子的時候,寶寶都說自己記得,有的寶寶是抓臍帶,有的寶寶是用吸管(媽媽肚子裡的管子)吃早餐。
好奇的媽媽,可以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在寶寶放鬆的時候,慢慢的引導寶寶,問寶寶還記不記得在媽媽肚子裡是什麼樣子的。
一般安靜舒適的環境,寶寶更容易想起來,問的時候也要溫柔輕緩,寶寶想不起來不要強迫孩子回憶。
好多媽媽在聽到了寶寶回答以後,都會很感動,所以媽媽要在孕期好好保護自己,生出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想要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媽媽在孕期的自我保護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整個孕期媽媽要怎么正確保護自己呢?
❀ 孕早期
媽媽要注意:不拎重物;不喝咖啡,不沾菸酒;適量補充葉酸;保證睡眠充足;學會自我調節心情;飲食營養均衡,清淡不油膩。
寶寶的發育:孕早期寶寶的手指腳趾已經長成了,媽媽的孕期反應也隨之而來,有的媽媽有可能會孕吐,媽媽孕期的「苦難「開始了。
❀ 孕中期
媽媽要注意: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寶寶在發育,媽媽要加大一些營養的吸收;偶爾會有胎動的出現;出門要注意物理防曬;睡覺逐漸轉變成左側臥;穿著儘量寬鬆些。
寶寶的發育:這個階段寶寶已經長出了頭髮,骨骼也在逐漸長成,6個月的寶寶大概長到了30釐米,體重也有650克左右。
❀ 孕晚期
媽媽要注意:蛋白質攝入要充足,多吃一些肉蛋類食物;少食多餐;學會腹式呼吸,給寶寶增氧;孕晚期容易出現水腫,媽媽可以在躺著或者坐著的時候把腳墊高一點;堅持散步和數胎動。
寶寶的發育: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倒立的狀態;器官已經發育成熟了;胎動也會變多;這時候寶寶大概45釐米長,體重有2500克左右。
到了孕晚期數胎動能夠直觀地監測到寶寶的情況,那麼怎麼數胎動是正確的呢?下面教大家一個數胎動的小技巧。
方法:每天在固定的兩小時數胎動,兩小時內媽媽數到6次或者以上,就表明寶寶沒什麼問題。
一般認為,胎兒停下數分鐘以後開始下一次胎動才能算第二次胎動。間隔很短或者寶寶動的時間比較長只能算一次。
孕期的媽媽會發現,雖然數胎動是最簡單的監測寶寶生命跡象的方式,但是實施起來需要媽媽非常耐心。
一般情況下在24周的時候,寶寶的胎動就會比較明顯了。
國外基於對生命的保護,數胎動一般在26周開始,這樣如果發現意外,可以更早的保護寶寶的生命。
上海婦產科主任醫師建議,從30周-32周開始數胎動,這樣更有利於救治發生意外的寶寶。
有研究表明,胎兒的睡眠周期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90分鐘,大部分胎寶睡眠周期都是20-40分鐘左右,根據寶寶的睡眠時間,設計了許多數胎動的方法。
其實也不是所有媽媽都需要數胎動的,宮內缺氧和胎動減少的媽媽建議每天數胎動。
【媽媽寄語】寶寶是天使般的存在,媽媽要好好保護哦。
【浩一媽媽小問題】你問過家裡的寶寶有沒有胎內記憶嗎?評論區分享下你們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