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訊,一時半會兒用不著的居家用品越來越多,孩子的玩具扔了可惜屋裡又放不下,從各地搜羅來的收藏品已經撐滿了儲物櫃……可家只有那麼大,怎麼辦?如今,一種自助倉儲生活方式正悄悄走進社區,很多人嘗試租個「自助倉」,把存儲和收納空間延伸到家外。
很多人嘗試租個「自助倉」,把存儲和收納空間延伸到家外
為了方便父母從老家來北京幫忙自己照顧孩子,莎莎賣了自己位於香河園的一居室,轉而入手了一套光熙門附近的三居室。老房子的買家著急入住,剛入手的新房又沒裝修好,莎莎只能選擇短時間內租房居住。「搬家的最大問題就是原來家裡的整套家具不知道該往哪兒放了。」莎莎說,本來租間一居室就夠了,大約4000元/月,但如果要帶著家具租房,就得選擇兩居室,租金大約6000元/月,一個月就得多花2000元。
朋友告訴莎莎,附近有個美立方24小時自助倉可以供個人存東西。莎莎和家人跑去一看,立馬籤下了3三個月。記者看到,在約800多平方米的地下一層內,整齊擺放著一排排橙色柜子,柜子就是自助倉,大小不一,價格也隨倉庫的體積大小而不同。最小的有0.4平方米,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存放者自主上鎖,進入倉庫前需要指紋確認。對於如何保證倉庫的安全性,工作人員表示,倉庫的主人需要刷卡或刷指紋通過實名認證門禁才能進入。在自助倉內部,除了攝像頭保證無死角監控外,還安裝了整體安防報警系統,管理員會在全天定時巡倉,保證倉庫不被意外進入和用火用水的安全。
晚上8時許,剛剛從鄭州出差回到北京的小羅,走進位於雙井橋百環家園小區內的一個自助倉,熟念地和門衛老張打著招呼,三拐兩拐就走到了自己租下的那個1立方米的自助倉前。「又剛下飛機啊,。」門衛老張熱情地的招呼回應著,畢竟晚上來存取物品的客人並不多,好不容易等來一個客人,老張也活躍活躍氣氛。小羅也不見外,隔三差五就要見老張一次,倆人已經成了朋友。「是啊,這次是鄭州,下禮拜又得走了。」25歲的小羅是北京一家外企公司的銷售,出差如同家常便飯,家又不在北京,把一些貴重物品放在租住的房間裡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於是,半年前,小羅在社區裡發現了這家自助倉公司,租了個倉位。
今天,閒聊了兩句之後,小羅用自帶的鑰匙打開了小門。這次,小羅是要把他在鄭州為公司籤下的合同存放在這裡,等休假清明節後恢復上班,再來取出交回公司。記者經小羅帶記者允許,探頭「參觀」了看了看他的自助倉。,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放現金的信封,一身高檔西裝,還有一些暫時用不上的雜物。「我租的房間地方小,又是和別人合租的,雖然說東西沒有那麼貴,但總跟不熟悉的人放在一起還是開始不放心,出差的時候又不能老帶在身上。」小羅自從租了自助倉,只要回到北京,就會先來這裡,放下一些東西,再取出一些,。「這裡相當於我的另一個家。」
與美立方開在商場中的自助倉不同,位於西城區中信城小區的比鄰空間是北京首家開在小區內的自助倉。作為比鄰空間的老租戶,一飛(化名)先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他從各地購買的紅酒放在這裡。「我算是一個紅酒發燒友,已經收藏了200多瓶,有我自己從國外各地帶回來的,也有好朋友送給我作紀念的。」一飛說,儲存紅酒需要最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可家裡能供他放紅酒的地方只有陽臺,不是太冷就是太曬,根本不符合條件,這裡可以實時監控溫溼度,非常合適。
「其實,國外很流行這種將居住空間與存儲空間分開的自助倉,為自己的愛好花費一定成本也算是值得。」在比鄰空間100個存儲倉的使用者中,除了存放普通家用物品,存放各種藏品的發燒友也是一個主要群體。「有的倉主是騎行愛好者,會在這裡存放自行車和各種戶外用品,還有的倉主是CD發燒友,一個不到1立方米的空間,就能存放幾百張CD,還有一些市場上已經看不到的播放設備。」比鄰空間的負責人閆雪瑩說。
此外,自助倉的用戶還有一個用戶群體就是電商,閆雪瑩說,有的淘寶店主、app軟體的電商等就會租用自助倉存放貨物。為了吸引店主前來租倉,有的自助倉還提供小型辦公空間,有時工作人員有時還會幫著店主發貨。
記者在探訪時發現,雖然自助倉逐漸受到追捧,但目前這一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從行業標準的角度並沒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也沒有政府部門專門針對這一新興領域進行的監管。
首先,雖然用戶在租用自助倉之前都要接受違禁品檢查,但主要是查看是否有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除此之外不會並不進行太過細緻的檢查,以保證客戶隱私。記者跟隨小羅記者在一些自助倉存取物品時,均也未見管理者來檢查他存放的物品,也就是說如果存放了違禁品,也不會有人知道。
其次同時,由於物品存儲主要由客戶自行操作,自助倉公司原則上對儲物損害情況並不承擔責任,但按照現行的行業情況,大部分自助倉都會為客戶免費購買一定額度的保險,一旦出現火災、水情造成物品損害,將由保險公司賠付。但「賠付額度會有一個最高限,如果客戶認為認為企業提供的保險額度不夠,只能還可以自費追加保額。
第三此外,雖然儘管記者走訪的自助倉都配置了消防栓,但這都是自助倉企業的自行行為,並無專業消防公司專門對自助倉的消防設施進行規範設計。「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亟需建立專屬自助倉行業的消防規範。」亞洲自助倉儲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馮薔表示,防火是自助倉企業的關鍵性問題,在美國,這一個行業有統一的消防規範,但由於國內還沒有相關規範,。「現在,自助倉公司在開設時只能按照現有辦公室或車庫的消防規範進行建設,希望相關部門出臺專屬性規範,對消防口設置、巡檢周期等進行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