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斷電有的停運 自助健身倉社區遇冷成擺設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市民劉先生反映,他家小區裡安裝了一種小型健身倉,裡面配備了跑步機、空調、電視、空氣淨化器,還有消毒液和紙巾等,要想進去跑步,只需要用手機掃碼就能實現。最近,當他興衝衝地打開手機掃碼時,卻發現這個設備已經停電不能使用。

  其實,自助健身倉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據了解,目前也僅在通州、朝陽兩地的一些小區內投放使用。然而作為新事物,記者調查發現,自助健身倉的出現沒能掀起社區健身潮,反倒成了佔用公共空間的「大件閒置品」。除了故障率高外,自助健身倉的使用率以及居民的接受程度普遍都不高。

停運、閒置成了社區自助健身倉的常態。

  現狀1 健身倉硬體閒置垃圾遍地

  11月17日,記者首先來到位於通州區的梨園小鎮小區,自助健身倉就矗立在小區廣場的一角。健身倉外觀呈長方體,玻璃門縫裡伸出來一根扭曲的鐵絲,記者輕輕一拽鐵絲,門竟然是開著的。走進健身倉,裡面的空間約有兩三平方米,窗戶邊放著一臺跑步機,上面落了厚厚的灰塵,跑步帶上還留著幾個腳印。跑步機旁的地面上,靠近牆角的地方,菸頭、樹葉等垃圾十分醒目。

  抬頭向上看,跑步機上方的牆體處有一個長方形的缺口,裡面雜亂地分布著幾團電線。靠近門口的牆面上安著兩個開關,分別寫著「照明」和「開門」。開關上貼著一張用戶須知,下面標註了一個「400」開頭的客服電話。在門外的牆上,同樣也貼著一紙安全條例,其中一條寫到: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聯繫工作人員。記者打通這個八位數的電話後,一名女士卻表示打錯了。

  記者在健身倉停留期間,引起了幾名少年的注意。記者問他們知道健身倉是什麼時候壞的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回答,其中有一個孩子說至少半年沒見有人用它了。

  位於通州區加州小鎮小區內也有一個自助健身倉,同樣因故障不能使用。昨天上午,雨中的加州小鎮小區活動廣場空無一人,在南側的樹叢邊,記者找到了這個自助健身倉。用手一拽,健身倉的大門就開了。記者按了幾下倉內的各種開關,都不起任何作用。和之前探訪看到的倉內配置略有不同的是,在這個健身倉的跑步機儲物槽裡,多了兩個遙控器,從圖標可以看出一個是遙控電視機的,一個是遙控空調的。但按了幾次,電視和空調都無反應。

  圍著健身倉走了一圈,記者發現,在它的側邊和後邊各伸出一根斷了的電線,其中位於健身倉後邊的電線盤成一團,一根電線似乎是被剪斷的。

  現狀2 使用率低接受程度也不高

  通過APP平臺,記者查找到了位於通州城區不同小區內的近10臺自助健身倉,運行狀態都是正常的。但實地走訪後,記者發現,這些健身倉雖然沒壞,但使用情況也不盡如人意。

  新華聯家園南區15號樓附近有一個自助健身倉。健身倉玻璃門緊鎖,能隱約看到裡面的跑步機和各種設備一應俱全,空調的開關和電源指示燈一閃一閃的。相距不遠的另一個自助健身倉,緊挨著小區幼兒園。通常晚飯過後是遛彎健身的尖峰時段,但倉內亮著燈卻沒有人。記者在這兩個健身倉之間徘徊了多時,沒有等到一位居民進入。

  「您知道自助健身倉嗎?」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正在遛彎的居民。一位居民說:「知道,但沒用過,感覺裡面太小,除了一臺跑步機其他什麼也沒有,太單調了。」記者發現,不少居民對這種健身設備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都不知道它的用途。

  在通州區西上園社區居委會門口的廣場邊,也有兩個同樣制式的自助健身倉,設備均可以正常使用。一名中年男子說,天氣暖和的時候,他曾看到有人在自助健身倉裡跑步,但天氣轉涼後,就再也沒見到了。另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玩耍的女士說,她從來沒關注過這個設備,如果不是記者告訴她,她還以為是臺賣貨的機器。

  加州小鎮廣場上的自助健身倉雖然已經不能使用,但「平時就沒什麼人用」的印象,也給一些居民留下了深刻記憶。兩位女士表示,她們已經很久沒見有人進健身倉跑步了。一名女士還說,廣場周邊擺著好幾個便民的柜子:有快遞櫃、純淨水機、零食售賣櫃、玩具售賣櫃等,其中,快遞櫃和飲水機櫃的使用頻率最高,其他的柜子都落了灰。

  質疑 官方未授權署名

  關於自助健身倉的使用情況,「覓跑」客服人員回復稱,健身倉是「有人用」的。在採訪中,不少居民都表示,真正跑步的人一般都不願用這種健身倉,而「嘗鮮兒」想用的人,經常也會因故障用不了,這就是自助健身倉作為社區新事物面臨的尷尬。準確的市場定位,良好的用戶體驗,二者缺一不可。

  記者注意到,該健身倉上寫有「通州區體育局」的字樣。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致電通州體育局。一名業務科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工作涵蓋公共場所全民健身的相關內容,對於「覓跑」這個健身設備他了解過一些,但體育局並沒有和該設備的生產企業有過合作,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設備外觀會有體育局的名字。工作人員還表示,體育局全民健身工作的對口單位一般是街道和鄉鎮,他們將會和屬地街道進一步核實這一情況。

  健身倉所處的以上幾個小區中,梨園小鎮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告知,小區內的健身倉從去年就停用了,停用原因是運營方沒有及時向物業公司繳納佔地費用,目前,設備沒有通電,至於今後是否會重新啟用尚不清楚。

  本報記者 楊曉斌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斷電、停運、認可度不高,自助健身倉社區遇冷成擺設
    其實,自助健身倉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據了解,目前也僅在通州、朝陽兩區的一些小區內投放使用。然而作為新事物,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自助健身倉的出現沒能掀起社區健身潮,反倒成了佔用公共空間的「大件閒置品」。除了故障率高外,自助健身倉的使用率,以及居民的接受程度普遍都不高。
  • 共享健身倉「消失了」?
    三年前,搭載著共享經濟的概念橫空出世的共享健身倉,作為原有健身房體系的一個補充,以社區場景為打法,的確吸引了眾多資本的追捧,而在傳統健身房倒閉潮中,打通健身最後一公裡,輕資產配置的共享健身倉也被賦予了趁勢分一杯羹的期待。
  • 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後,共享健身倉也來了?共享健身倉現身北京...
    打開APP 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後,共享健身倉也來了?共享健身倉現身北京,自助門禁,每分鐘2毛錢 發表於 2017-08-11 15:13:39   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發行之後,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因此獲得了大家的熱捧。
  • 「共享健身倉」大戰開啟,有投資方一小時內就選擇打款
    據悉,覓跑的健身倉配置有空調和空氣淨化設備,還採用智能門禁和運動倉內置電子屏幕,運動器械主要分跑步機、動感單車、橢圓機等主體倉,其中跑步機佔多數。手機APP端線上預約、掃碼開門,整體的配置以自助和智能化為主題。8月11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登陸「覓跑」APP發現,北京市內有5處健身倉可供使用,主要集中在朝陽、通州等北京市東部的高檔小區內。
  • 共享健身倉來了!4-5平方米場地 5分鐘1元
    有觀點說,共享健身倉實際上只是「迷你版租賃健身房」,並不是共享經濟,不符合大眾健身的社交性需求;但也有不少廠家和投資人對這一領域頗為看好,認為它將成為下一個「資本風口」。那麼,這一共享健身倉的用戶體驗情況如何?未來這一市場的發展方向又在哪兒?
  • 廣州興起「迷你倉」 有的還一票難求!
    近年來,廣州興起「迷你倉」儲存模式,市民可以花費數十元,就把家中的生活用品或辦公文件,以及商鋪閒置貨物等物品放進一塊有專人管理維護的倉庫內。據了解,「迷你倉」也被稱為「自助倉儲」,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在歐美地區如今已成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
  • 定製「衣物倉」成新寵!這種自助智能迷你倉深圳也有
    這裡是金剛迷你倉的車公廟門店,開門的王賦源是這家迷你倉品牌的創始人之一。 迷你倉的新體驗 迷你倉又叫自助倉儲、私人倉儲,經營者將大型倉庫分隔成多個獨立的小型儲物空間,主要面向有儲存需求的個人、家庭和企業。
  • 企業客服電話成擺設? 有的電話外包給第三方
    有的電話總是忙音有的外包給第三方  一些企業客服電話緣何成擺設  □ 本報記者   趙麗  □ 本報實習生 馬嘉  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不僅讓滴滴處在輿論漩渦的中心,也使滴滴的客服系統受到質疑。
  • 社區圖書室成擺設 與場地小書目更新慢等有關
        半島都市報6月14日訊(記者 高亮 ) 9日上午,剛剛成立的「快樂小陶子」流動兒童圖書館,在金門路街道仙遊路社區開展公益活動,志願者帶去的圖書被家長們爭相借閱。與流動圖書館的熱鬧相比,一旁的社區圖書室卻少有人光顧。受缺乏管理人員、書目更新頻率低等因素影響,島城社區圖書室正遭遇被冷落的尷尬。
  • 一些企業客服電話緣何成擺設 有的總是忙音有的外包
    有的電話總是忙音有的外包給第三方   一些企業客服電話緣何成擺設  □ 本報記者   趙麗  □ 本報實習生 馬嘉  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不僅讓滴滴處在輿論漩渦的中心,也使滴滴的客服系統受到質疑。
  • 垃圾包圍、場地被佔…… 濟南部分室外健身器材成擺設
    大眾網濟南8月2日訊   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的《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辦法》實施一年多,濟南的社區、公園、廣場等場所,陸續建設了很多室外健身器材,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居民尤其是老人>根據《全民健身條例》的規定,室外健身器材是各級政府體育主管部門用財政性資金採購,配建在社區(行政村)、公園、廣場等室外公共場所,供社會公眾免費使用的。
  • 北京:銀行自助硬幣兌換機漸成擺設
    超市買東西結帳找零時攢下的硬幣越來越多,怎麼花出去成了難題。為了方便市民兌換硬幣,早在2013年年底,本市(北京)就「上崗」了42臺自助硬幣兌換機,主要分布在部分銀行網點。也就是說,有了兌換機之後,市民兌換硬幣無需再去銀行櫃檯排隊辦理,可以直接自助操作了。
  • 自助倉儲生活方式走進社區 網友:媽媽再也不愁東西沒地兒放
    如今,一種自助倉儲生活方式正悄悄走進社區,很多人嘗試租個「自助倉」,把存儲和收納空間延伸到家外。朋友告訴莎莎,附近有個美立方24小時自助倉可以供個人存東西。莎莎和家人跑去一看,立馬籤下了3三個月。記者看到,在約800多平方米的地下一層內,整齊擺放著一排排橙色柜子,柜子就是自助倉,大小不一,價格也隨倉庫的體積大小而不同。最小的有0.4平方米,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存放者自主上鎖,進入倉庫前需要指紋確認。
  • 北京現共享健身倉!共享和燒錢大戰又要來了
    這在迷你健身倉上很可能將會重現。例如當前出現的覓跑和抖吧,在功能配置上的差異並不大,後期更加考驗的就是社區地推、運營、規模化擴展等能力。熠帆資本董事長吳品磊在對懶熊體育分析時提到,「按我以前投電影院的經驗,4個廳的幹不過16個廳的」——他認為消費者並不願意花更多時間成本在等待這件事上。
  • 一生下來就有的「耳朵富貴倉」,原來這麼多麻煩,父母得好好保護
    原來暖暖出生的時候耳朵前邊就有一個「小眼」,當時老人說這是「耳倉」,代表著孩子以後生活富足。當時阿藍也沒當回事,可這次回老家,周圍鄰居看到可愛的暖暖,總是忍不住又抱又親,尤其是對這個「富貴倉」,都會摸上幾下。沒想到孩子的耳朵竟然發炎了。摸幾下「富貴倉」,耳朵為什麼會發炎?
  • 健身安全第一,這些失誤有的會讓你大笑,有的隔著屏幕都覺得疼
    健身安全第一,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當回事。事實上,無論是固定器械還是自由重量,如果不按照規則去鍛鍊,然後因為虛榮心使用超過自己能力的重量,都會容易發生意外。有的人可能會說,我用的重量並不大,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安全問題。
  • 發展十年依然不溫不火巨頭們為何還要入局迷你倉
    河南商報記者陳薇  每月花幾十元租一個迷你倉,把家中閒置的小孩玩具、衣物甚至是家具放在裡面——類似這樣的需求,你有嗎?  其實,迷你倉業態已經在國內運營了10年,但一直不溫不火。那麼,究竟誰會需要迷你倉?
  • 小區滅火器成擺設 乾粉早已過期
    最近一次檢測在2009年 近日,紹興越城區山隱新村南區居民徐先生致電晚報熱線88643111:我們小區樓道消防栓裡放置了乾粉滅火器,但這些滅火器最近一次檢測時間是2009年,裡面的乾粉早已過期,滅火器完全成了
  • 成都共享健身房來了:全程自助按次消費 24小時營業
    這個名為「趣跑吧」的共享健身房開在社區裡,掃碼就能鍛鍊。  在成都,這樣的共享健身房已有近百家。和傳統健身房不同,共享健身房採用自助健身方式,按次消費或按時消費。它的出現,給「年卡預售」為主的傳統健身房經營模式帶來了挑戰。
  • 黃浦|滬首家24小時自助洗衣店開業遇冷
    視頻:滬首家24小時自助洗衣店開業遇冷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攝   【新民網·獨家報導】美劇中常見的自助洗衣模式近日悄然在滬亮相。上海市商務委官方微博日前發布消息稱,一家名為「泡泡洗衣樂園」的24小時自助洗衣店建立,顧客能在任意時段來到店裡洗衣服,無需等待,直接洗衣。今天(8月23日),新民網記者探訪該洗衣店,幾乎沒遇到顧客。據隔壁幫忙賣卡的店主介紹,很少有顧客前來買卡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