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依託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導國家超級計算網際網路建設,打造「中國算谷」,從而推動產業協同融合發展。這是今年以來,「中國算谷」第三次呈現在這個北方大省省級層面的政策文件上。如此備受期待,「中國算谷」到底實力何在?
舉全省之力打造「中國算谷」,究竟為了什麼?
在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上,「中國算谷」就被寫到明顯的位置。報告提出,支持浪潮集團打造「中國算谷」,加快培育數字產業生態。
4個月之後,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劃出工作重點,明確「要依託E級超算、高性能伺服器、雲計算裝備等優勢資源,大力構建數字產業生態,加快打造『中國算谷』。」
圖/5月12日,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代表濟南市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提出濟南將大力構建數字產業生態,加快打造「中國算谷」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算谷」如何打造,運營模式目前尚match未確定。但如果站在全國新基建一盤棋的布局上,或能發現山東態度如此積極的關鍵理由,那便是以算力產業帶動全省更高質量的發展。
在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具體內涵。其中,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被列入第一類信息基礎設施範疇。
信號很明顯,作為「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科技基礎設施,算力設施正成為支撐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關鍵環節。
對山東來說,挑戰在於這一「谷」之力能否真的能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一個城市對數字產業謀定而後動的底氣
根據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打造「中國算谷」依託的是E級超算、高性能伺服器、雲計算裝備等優勢資源。而放眼全國,山東並不是國家級超算中心落戶的唯一省份。
從2009年起,我國先後成立7家國家級超算中心,分別是天津、深圳、濟南、長沙、廣州、無錫、鄭州。與此同時,眾多社會資本也在這一領域發力,在算力產業尋求機遇。
可以說,超算中心已經不是中國的稀缺品。
圖/2019年5月9日,國家超級計算機濟南中心科技園項目正式啟用
此時,濟南將「中國算谷」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做是對濟南超算中心的厚望寄予,也可以做這個城市對數字產業的謀定而後動。
從某個角度來說,濟南有這樣的自信。
首先,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建成近10年,已經實現每秒一百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比當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快8倍。對任何一個城市來說,堪稱算力上的絕對優勢。
此外,濟南的產業生態日趨成熟。作為產業帶動企業,浪潮這兩年的表現可圈可點,無論是在超算領域還是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優勢都頗為突出。
而在數據開放的大環境上,濟南在共享開放、授權等方面都已經走在全國前列。
浪潮集團副總裁王曉文曾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記者會上透露,山東省工信廳牽頭近日對省內企業進行的調研數據顯示,山東企業對算力的需求遠超預期。
有需求,便有市場。前景令人振奮。
除了會算,「山東算谷」的技能還有很多
以超算中心為基礎的「中國算谷」,真的能成為濟南發展利器嗎?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曾用「磁鐵」來形容其潛力之巨大。他表示,超算中心若是一塊「巨型磁鐵」的話,受其吸引的科研院所、企業則是磁石。
眾所周知的深圳超算中心和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更是從一南一北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案例。
記者注意到,深圳超算中心成立以來,對於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助推作用十分明顯。以深圳超算中心為進行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研發成為主流,吸引了華為、騰訊等創新企業成為入駐常客,從而培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而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則創新了運營模式,通過提供商業運營的通用超算服務平臺,實現了用戶數突破2萬,並且仍在持續快速增長。
圖/浪潮第四代雲計算中心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認為,「中國算谷」拉動的不僅是製造業產業鏈,更多的是能夠提供計算便利,推動更多智慧應用、智慧產業出現。
可見,「中國算谷」建設,有望促使以濟南為中心的省會經濟圈成為一個嶄新的數據中心,並藉此帶動整體社會和經濟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來源:齊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