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再現歷史電影《南京!南京!》受到觀眾好評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南京4月23日電 (鄧敏 王晶晶)電影《南京!南京!》首映式22日在南京舉行。南京市民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以及南京保衛戰老兵共同觀看了這部戰爭歷史片,一同銘記那段不容被忘卻的歷史。

「災難降臨城市,誰能給我們生的希望。

」在《南京!南京!》首映當天,南京和平影院大廳的屏幕上連續播出著該片宣傳片。這部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電影吸引了大批南京觀眾前來觀影,其中包括當年那場災難的倖存者以及參加南京保衛戰的老兵。

「因為我們小時候受了很大罪,所以我現在要來看看這部電影。」84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秀紅說。當年參加南京保衛戰的老兵李高山也來到了首映式現場。他告訴記者:「這部電影是對戰友們最好的紀念。」當他得知《南京!南京!》要上映時,當年和戰友們並肩戰鬥的場景就常常在他腦海裡浮現,「他們的精神一定能夠激勵年輕人為祖國富強而奮鬥。」

這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全部用黑白影調表現,奮勇的中國軍人、震撼的戰爭場景、悽涼的斷壁殘垣都顯得很有張力。「這部電影很好地反映了當時的情況,也真實記錄了當時中國軍人抗擊日本侵略的歷史。」老兵李高山之子李真銘在觀看完影片後說道,這段歷史一定不會被忘記。

相關焦點

  • 還原電影片段中的歷史 南京淪陷前的金陵女學生
    1932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內  張藝謀新片《金陵十三釵》近日正在熱映,其中有很多真實的歷史值得我們尋覓。在《金陵十三釵》中,書娟等十多個女學生沒有原型,但《金陵十三釵》的原作者嚴歌苓在接受採訪時曾稱,她寫作《金陵十三釵》,最初的靈感來自美國人明妮·魏特琳的日記。
  • 電影《南京!南京!》中那輛坦克的真實故事
    果然,敵人第一線部隊未搜查坦克,就貿然長驅直入,向南京前進。他們兩人從中午一直隱藏到下午四時前後,看見又有一大隊敵人步兵來到,都覺得這是狙擊敵人的最好機會。他倆輕輕地將機關槍從坦克轉塔前後兩端伸出,突然射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     1937年12月某日,南京城內,一群日本兵從一輛已損毀的坦克旁走過,突然,坦克上的機槍開始輕微轉動,瞬時槍聲大作,整排的日本兵被掃倒在地。
  • 南京將迎6家遊樂場 韓國樂天造全球最大室內樂園
    兒童主題館區設置4個3D電影院,再現「灰姑娘城堡」、「天鵝湖」、「迷宮」、「許願池」等場景。恐龍谷內100多個恐龍,配以光電等設備,再現真實場景。 所有娛樂設施均在室內,不受天氣和季節影響,有驚險體驗的娛樂遊玩設施,也有5D視覺盛宴,及一些特色表演場,觀眾還可乘坐刺激的直升飛機觀光
  • ...歷史檔案館 觀眾 璦琿條約 康華麗 文物 南京靜海寺 英軍 臺北...
    11月16日,觀眾在觀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複製品。 孫參 攝觀眾在觀看展出的圓明園文物。 羅曉光 攝觀眾觀看展出的圓明園文物。  羅曉光 攝  東方網11月17日消息: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史料展16日在《南京條約》議約地靜海寺開展。
  • 音樂劇《保鏢》女主亮相南京 獻唱經典致敬惠特妮·休斯頓
    7月11日,經典原版音樂劇《保鏢》南京站發布會在南京保利大劇院舉行,女主角梅洛迪·桑頓出席發布會並在現場驚豔獻唱經典歌曲《Ihave nothing》、《I will always love you》,深情動人,提前點燃南京觀眾對《保鏢》的熱切期待。
  • 陸川:想用 《南京!南京!》徵服世界
    南京!》?   陸川:中國人在整個70年的歷史遺留中,在南京這段歷史上,其實是缺席的。這段歷史是被我們「屏蔽」的,是挺可悲的一件事兒。   早報:但很多倖存者看後說,你表達的「殘酷」跟他們經歷的相比還是太溫和了。   陸川:我一直在說,這個電影不是在說災難,不是在哭訴!我們應該拋下偏見,用平常心去看這個電影。
  • 電影點評:《南京!南京!》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
    個人也認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日軍也肯定鮮見這樣的人性,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家要看一部如何表現日軍的屠殺,獸性,以及當時中國人民的悲慘的話,建議你找找看以前的電影,絕對有符合你的需要。無論是戰爭本身,還是這部電影給觀眾的思考,陸川本人情感和認知,都是兩面性的。事實是,陸川完全可以展現一個國人集體記憶中的南京大屠殺,讓日本兵瘋狂地屠殺、變態地摧殘,讓中國人沉默地被害、痛苦地呻吟,由此讓觀眾在民族主義的仇恨中淚流成河; 人,是一個社會的動物。所以你必須清楚社會這個容器。作為一個無知者的可憐。而我們老是自怨自艾,停滯。非也。
  • 世界用這些電影銘記1937年的歷史,和孩子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大屠殺過去83年了。這83年裡面,中國人從未忘記過南京城當年的慘劇。世界有良知的友人,也未忘記中國曾經的國都遭受了怎樣的浩劫。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反應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歷史需要銘記。 爸爸媽媽們可以帶著孩子來看一看,大銀幕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浩劫。
  • 反映德人眼中南京大屠殺電影時隔六年在東京上映
    原標題:反映德人眼中南京大屠殺電影時隔六年在東京上映   中國網7月17日訊據韓國媒體7月16日報導,以德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為框架拍攝製作的電影《約翰·貝爾南京的辛德勒》時隔六年終於在日本東京上映。在南京大屠殺時期,德國人約翰·貝爾保護了25萬名中國人,這部電影便是以他的故事為原型改編的。
  • 圖文看電影《南京南京》,日軍的瘋狂,我們無法原諒
    這是一部記錄了中國慘痛遭遇的歷史題材影片,對,就是《南京!南京!》。你或許只看到了影片呈現的內容,卻不知道這段影片背後遭遇的那些事。 整部電影呈現黑白色調,顯得壓抑至極,但是比這更讓人感到窒息的,是如煉獄一般的南京。1937年12月,日軍全面攻陷南京,他們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周的惡魔行動。
  • 《南京軼事》南大開演!
    文以立德,文以育美作為南大「文化藝術月」的先聲24日晚,舞劇《南京軼事》在南京大學開演這部史詩感與現代性兼具的舞蹈詩劇再現了南京城在千年歷史中的變革與發展帶領觀眾回溯2600年時光閱讀金陵城內的中國故事////江蘇省202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拓展項目——南京藝術學院《南京軼事》舞蹈詩劇專場演出,於2020年11月24日晚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張心瑜小劇場舉行。
  • 《南京!南京!》之八大面孔
    這些電影更多的是去表現一個群體的狀態。  而陸川在《南京!南京!》中用極具代表性的八大面孔,向觀眾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南京大屠殺。這八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表現了戰爭中的人性掙扎。都說在戰爭面前,所有的人性都會被抹殺,但這八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南京!南京》中卻異常清晰。
  • 網友:《南京!南京!》立意格調不高 媚俗傾向嚴重
    可是,作為一個雖受過高等教育但並非學影視專業的普通觀眾,並且還是個南京人,為了使自己的認識更客觀,不至因鄉情感情良知等因素髮表有失偏頗的言論,從而誤傷《南京!南京!》這一作品的主創人員,近期我先後看了紀錄片《南京》、《拉貝日記》,並於五月九日親自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實地查看搜集有關資料。至此,我認為,《南京!南京!》誇大宣傳,言過其實。
  • 電影中金陵十三釵下場悽慘,那真實歷史中她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中故事結構緊湊,人物形象豐滿,把劍張拔弩的氣氛和危難面前各式人的選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得到了很多觀眾和專業人士的喜愛和青睞,電影裡面的十三釵是些個風塵女子,但是在家國大義面前,她們機智勇猛、舍小為大,更是為整部電影潤色,那麼現實中的十三釵是什麼樣的呢?是否與電影中的情節一致呢?
  • 英文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南京首演,現場爆燃!
    《芝加哥》真正做到了「燃爆」南京!演出開始之前,等候進場的觀眾從南京保利大劇院檢票口排到售票廳門口,劇場大廳內更是擠滿了人。不僅開場前人數爆滿,演出開始後,現場更是火爆非凡。首演當晚,微博、朋友圈好評如潮,受到了一致盛讚,豆瓣上無數觀眾打出4星、5星的高評分。除了性感、身材好的讚美以外,不少觀眾都稱讚《芝加哥》具有極大的很有感染力,笑稱「鼓掌鼓得手都紅了,謝幕時想尖叫」。更有觀眾高度稱讚演員們專業素質極高,是一場不辜負期望的視覺聽覺盛宴,還熱情呼籲沒有觀看的朋友都來看,錯過真的就是「罪過」。
  • 電影香港大營救歷史有真實事件嗎 歷史原型情景再現
    電影《香港大營救》將在5月4日上映,該影片是由歷史真實事件的,是真實存在的,二戰期間那段被難忘的歷史,被還原,將在這部影片中還原的淋漓盡致,該影片是由成泰燊、顏丙燕、田牧宸等主演,敬請期待吧!
  • 遊記作文:南京印象
    而在走過的這些南方城市中,南京是最喜歡的。南京沒有上海燈紅酒綠的喧囂,也不像蘇杭湖光山色那樣靜美,它以自己獨有的節奏,沉靜、謹慎地向前發展。這樣的地方需要旅行者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最先去的地方是中山陵和明孝陵,感覺這是對一個古老城市最起碼的尊重,只有走近歷史,才能感知它曾經的面容。
  • 再現故宮文物「南遷往事」《朝天宮下》聆聽歷史回音
    編劇在「文物南遷」這個歷時多年、複雜多變的重大事件中截取了一個片斷,側重講述了南京淪陷之後,朝天宮文物倉庫主任祝同禮帶著他的學生周若男以及看門人孫大爺,與日軍巧妙周旋、據理抗爭、鬥智鬥勇,捨生忘死地保護未能及時轉運的一千多箱故宮文物的故事。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再現了這段血淚史、愛國史。
  • 還原南京配音演員的真實工作
    楊侃說,配音都是幕後的活兒,不展示配音員的形象,觀眾完全靠耳朵去聽,如果把形象展現出來的話,往往會從角色本身跳出來,也就沒有了信服感。   在綜藝節目的舞臺上,演員的「硬功夫」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關注。《聲臨其境》以冷門的聲音表演為主題,將演員的臺詞功力擺到綜藝舞臺上PK。
  • 對話90後留學生洛翼雲 南京女孩拍南京大屠殺紀念片獲國際大獎
    短片的導演洛翼雲是個26歲的南京姑娘,目前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電影製片專業。留美7年,洛翼雲說,過去在南京每年都會去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現在希望通過影片讓更多外國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短片快要結尾時,畫面轉至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歷史影像,字幕出現「紀念明妮·魏特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在南京拯救了1萬名難民」英文字樣。女孩口中的華小姐就是魏特琳,中文名華群。  影片開頭的中國女孩與魏特琳是兩個時代的守護和平的使者,而影片中的中國女孩就來自曾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