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小學教師江雨為岷縣帶去趣味課堂。(受訪者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新學期開始了,不少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也來報名。」儘管已結束支教回到福州,倉山區東升小學的體育教師林彤升仍然記掛著千裡之外的甘肅定西臨洮西街小學,不時向當地朋友打聽校園足球隊的近況,「日常訓練照常進行,新鮮血液紛紛加入,我也放心了!」
今年秋天,林彤升老師結束支教,離開工作半年的西街小學。而在他身後,一支全新的校園女子足球隊茁壯成長。這樣的故事,在定西部分學校陸續上演。2016年,福州與定西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兩地教育部門在師資培訓、支教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協作。四年來,支教的教師來了又走,但留下的種子已在定西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新視野
為學生打開新天地
4月,林彤升來到西街小學支教。畢業於足球專業的他發現,西街小學有成熟的男子足球隊,卻沒有女子足球隊。
「女足的缺失,源於女孩們缺乏對體育的興趣。」林彤升說,為了激發女孩們的運動熱情,他決定在校內成立一支女子足球隊。
經過幾輪招募,自願報名的女孩很快組齊一支隊伍。然而,女足剛剛成立就遇到困難:缺乏專業場地,沒有球衣球鞋,也沒有統一的訓練時間;隊員們從未踢過球,甚至不知「守門員」為何物……
不利因素激起林彤升的鬥志:沒有球門,孩子們用書包堆出兩個球門;訓練時間不夠,全隊每天清晨六點起床,提早一小時到校練球;基礎不好,量身定製訓練計劃,先打基礎,再教規則……一支足球隊漸漸成形。
「來支教,就是要帶給學生先進的觀念。我要讓女孩們明白,足球不是男生的專利,女生可以比男生踢得更好。」林彤升表示,經過刻苦訓練,女孩們在全縣中小學足球比賽中發揮出色,勇奪第四名,在成績上超過男足。現在,女子足球隊已成為西街小學一張名片。
無獨有偶,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橋梁,更廣闊的天地展現在定西學子眼前。2017年,福清龍華職業中專與通渭縣職業中專結對幫扶。除了傳統的互派教師、資金支援,龍華職專更援助建設了烹飪專業,為學生就業提供全新選項。
「龍華職專為我們捐助了資金、培訓了專業教師,我們也建立了聯合辦學的形式。學生們先在定西學習一年基礎知識,然後前往福清深入學習。」通渭職專副校長史彥軍說。
走進該校全新的烹飪專業教學場所,嶄新的操作臺有序陳列,學生們身穿廚師服,或練習雕花,或學習炒菜。鐵鍋翻飛,菜香四溢,烹飪教學已然步入正軌。
「原先想報名汽修專業,但我從小就喜歡炒菜,看到新設了烹飪專業,毫不猶豫報名了。在家門口就能學烹飪,而且就業前景好,感覺未來的生活更有盼頭了。」通渭職專學生王續平笑著告訴記者。
新方法
為老師創造新體驗
走進通渭縣思源實驗學校,整齊的課桌前,「機器蛋」格外顯眼。它外表乳白,體形小巧,圓圓的臉蛋上嵌著一塊屏幕,一眼望去如同一個可愛的玩具。
「這個『阿爾法蛋』可不是玩具,恰恰相反,它可是課堂上的大明星呢。」說起「阿爾法蛋」,語文教師趙娟笑得合不攏嘴。去年6月,在福清掛職幹部的積極推動下,由上海慈善基金會捐贈的「阿爾法蛋」落戶思源實驗學校的課堂。語文課上能朗讀,英語課上能聽寫,自習課上能播放課外資料,「阿爾法蛋」很快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先進的技術,帶來教學方式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阿爾法蛋』不僅是老師的好幫手,還能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孩子們可以自己查單詞、聽說讀寫、查詢感興趣的課外知識。英語聽力與口語一直是西部學生的弱項,『阿爾法蛋』的英語測評功能,能提供標準的英語環境,解決學習短板。」英語教師趙蘇強說。
能夠改變教學方式的,不只先進的人工智慧。在岷縣岷陽鎮第一中心小學,利用空餘時間,幾名數學老師聚在辦公室找問題、談反思、想方案,集備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
「原先的集備活動可不是這樣的。」去岷陽一小支教的鼓樓區溫泉小學數學教師江雨表示,剛去岷縣時,數學組的集備活動多是表揚稱讚,少有課後反思,讓習慣相互「找茬」的她很不適應。在她的建議下,數學組的教師改變了集備方式,說好處變成講缺點,教師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學水平迅速提升。
新理念
為學校提供新思路
五穀雜糧拼成的甘肅地圖,紙板建成的縣城公園,天花板上掛著淺顯易懂的書畫作品……走進通渭縣第四幼兒園,精美而不失童趣的陳設隨處可見。「獨特的園舍規劃,離不開福州的先進經驗。」園長司晨霞笑道。
兩年前,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搭起的橋梁,包括司晨霞在內的一批定西幼兒園園長前往福州名優幼兒園跟崗培訓。科學的園舍規劃、重視幼兒發展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師培養模式等,令司晨霞受益匪淺。
「福州蓓蕾幼兒園將福州歷史文化和於山等特色景區融入園內陳設。」司晨霞說,回到通渭後,她也在園舍規劃中融入通渭的特色文化,甘肅地圖培養鄉土情懷、紙板建築展現通渭南屏山之美、書畫長廊則帶領孩子們感受通渭書畫之鄉的獨特魅力。「寓教於園舍,寓教於規劃」,已成為通渭第四幼兒園的辦學特色。
融合福州幼兒園的先進經驗,司晨霞也漸漸摸索出一條自己的特色道路。幼兒園推出一系列園本教材,教學方法、課堂模式、活動實施等幼兒園課程的方方面面皆包含其中,大大提升了教師們的業務能力。
吸收福州先進教學理念與優質教學資源,通渭縣第四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實現「質」的飛躍,6月順利通過省級一類園評估驗收。「我們計劃邀請福州的教育專家來幼兒園任職,全方位指導幼兒園建設,打造通渭名園。」司晨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