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西北小夥魏雙寶(左一)在福建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牛項村植樹。(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中新網蘭州1月7日電 (張婧)從大學畢業不久的甘肅定西山區「打工人」魏雙寶順利「上岸」了,他通過參加考試的途徑,成為離家2000多公裡外的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一名村鎮幹部,並在此安家落戶。從「窮山溝」到富饒的沿海城市,這得益於福州市與定西市幾年來持續落實的東西部對口幫扶政策。
出生在定西市隴西縣雲田鎮的張家岔村的魏雙寶自小生活拮据,每逢學校開學之際,他總能看到父母為兄妹2人學費發愁的神情。高中畢業後,他便利用假期開始打工賺錢,「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去內蒙古的建築工地,33天時間拿到4500元的工資。」他說,雖然辛苦,但人生第一桶金至今印象深刻,他為家人購置了3部手機。
圖為魏雙寶(左二)「南飛」後在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牛項村蘭花基地開展防凍抗凍工作。(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在公園做保安、婚慶公司搭T臺、快餐店包漢堡……魏雙寶讀大學時堅持做兼職,直至畢業後的四五年內依然東奔西走,但打工的日子「幹一天是一天,生活沒有目標」。
2017年2月,東南沿海城市福州市與地處西北地區的定西市籤署《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以來,福州市分別從人才交流、資金支持、產業協作、勞務協作等多方面對「定西所需」給予「福州所能」,尤其組織市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繼續拿出專門崗位,定向招聘定西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
魏雙寶通過此次定向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成為就業幫扶眾多對象中的一位。結束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到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政府農業辦公室工作。這對於他來說,發生變化的不只是生活環境和工作內容,更是新的開始。
2020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移風易俗宣傳活動中,魏雙寶(右一)向當地民眾分發宣傳頁。(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成為沿海地區一名基層工作者之後,魏雙寶最大困難與挑戰便是語言不通,於是他在極力適應新環境的同時,也主動跟當地人主動交流,學習當地方言。
福州市人社局副局長高遠忠介紹說,自東西部幫扶以來,針對定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他們根據報考人員實際情況,適當放寬學歷、專業限制、降低聘用分數線。目前已累計招聘381名定西建檔立卡戶高校畢業生進入當地事業單位,以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鐵等國有企業工作,人均年收入超過7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