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溧陽茶葉節暨天目湖旅遊節」是溧陽市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3月29日,中共溧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衛中攜該市有關部門、鎮區負責人在寧舉辦「2018中國•溧陽茶葉節暨天目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鳳凰網江蘇從會上了解到「兩節」現已成為溧陽獨具特色的重要城市名片,成為展示溧陽城市形象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發布會現場
溧陽上興鎮為「接軌南京」第一城
「推介溧陽豐富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和『兩節』的茶旅、農旅、文旅、體旅活動,謀求進一步深入『接軌南京』, 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 借力寧杭高鐵形成的南京、溧陽『同城效應』,面向南京在高校、科研、醫療等方面的優勢,主動出擊,引資引智,打造寧杭線發展新高地。這是我們應該積極去完成的目標。」周衛中說。
作為江蘇省區域面積最大的建制鎮,溧陽市上興鎮(溧陽經濟開發區)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接軌南京」的第一城。
上興鎮曹山位於溧陽西北,緊鄰南京溧水、高淳,是溧陽「接軌南京」戰略的西北大門,定位於「南京都市後花園」。在發展空間上,曹山旅遊區已融入南京旅遊格局,去年,一舉創成省級旅遊度假區,今年總投資1.5億元的長深高速曹山互通項目已正式開工。
在成為省級旅遊度假區之後,溧陽市將主要通過交通、景點、產品三個方面來接軌南京。
在交通上,南京自駕遊遊客可直接寧杭高速下,5分鐘內直達曹山度假區。寧杭高鐵瓦屋山站遊客集散中心開設曹山專線,新能源汽車循環發送車程僅需10分鐘。此外還將陸續開通祿口機場、南京南站、南京客運站以及重要遊客集散中心至曹山度假區的旅遊專線,以方便南京市民多方式的直達曹山。
在景點上,曹山度假區規劃的時候,就與南京同類型的度假區儘量形成錯位發展。下一步將與南京牛首山、天目湖、茅山等景區、景點密切合作,串聯旅遊線路,市場共享,共同發展。
在產品上,結合南京遊客出遊喜好,充分利用花海、果嶺、松林竹海等優越的自然環境,打造「最美賞花地、四季百果園」形象;挖掘、整理「長」在曹山的本土文化、薈萃曹山的移民文化、與時俱進的時尚文化,植入到節慶活動、旅遊商品、旅遊項目中來,實現旅遊產品的特色化。
溧陽天目湖
三山兩湖的「溧陽1號公路」
溧陽市以「三山(南山、曹山、瓦屋山)兩湖(天目湖、長蕩湖)」為中心,把全市的主要景區和75個行政村、233個自然村,聯接22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以及周邊7個縣(市)串聯起來,打造全長350公裡「移步即景」的旅遊公路,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溧陽1號公路」。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後,溧陽市開始推進「旅遊+」跨界融合,延長旅遊發展鏈條,通過全域旅遊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通過相關產業的發展來推進全域旅遊,積極培育一批大地藝術、農耕體驗等創意農旅產品。重點打造「旅遊+鄉村振興」「旅遊+特色小鎮」「旅遊+文化、體育」「旅遊+新業態」四個項目,2018年將重點推進南山竹海旅遊風情小鎮建設。
以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溧陽市全力培育致富鄉民的特色產業,注重把農副產品轉化為旅遊商品,拓寬農民致富途徑。溧陽1號公路串聯起來的深閨小村,紛紛以路為媒,打通富民強村的新渠道。如李家園村農民潘建華藉助道路興旅的契機,整合松嶺村、南渚村、橫澗村現有的山區資源,啟動農家樂建設,打造「休閒+交通」模式;南京林業大學董翠看中了金牛路幽靜的自然生態,投資新建了民宿「晚秋山居」。沿線村民在種植蔬果的基礎上,拓展起採摘、園藝、茶葉等新興項目,每人每年預計可以增收2000元。
圍繞「美音自在溧陽」主題,深入挖掘溧陽歷史文化,研究開發利用貞女祠、蔡邕讀書臺、歐冶子鑄劍臺、馬一龍故裡等歷史遺存,逐步修復宋團城傳統風貌街區,著力豐富溧陽旅遊的文化內涵。大力推廣鄉土文化,在旅遊景區和重大節會中展示非遺項目、傳統手工技藝等鄉土文化,打造品牌旅遊演藝項目,同時大力舉辦體育賽事,力爭創成賽事品牌。
此外,溧陽市立足各鎮經濟、交通、資源等基礎,深入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加快推進別橋無人機特色小鎮、曹山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和天目湖旅遊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並探索發展工業旅遊,鼓勵引導工業企業、園區以工業生產過程、企業文化、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為旅遊吸引物發展特色工業旅遊。
在宣傳服務方面,溧陽市通過網際網路和旅遊大數據應用,將旅遊信息、道路出行信息、景區承載信息等整合到「溧陽行」「溧陽交通」「美音溧陽」手機APP服務平臺。遊客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快速了解所有沿線景點、驛站以及特色產業、文化等旅遊信息。目前,溧陽旅遊公路已經獲評江蘇省智慧旅遊示範項目。
據統計,在2017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溧陽市納入旅遊統計的24個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超100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達8500萬元。
電子商務讓村級經濟不斷「造血」
自2014年溧陽市開始啟動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項目創建活動以來,經過4年努力,成功創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鎮3個(上興鎮、戴埠鎮、竹簀鎮),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4個(戴埠鎮李家園村、社渚鎮下西村、竹簀鎮北村村、上興鎮龍峰村),示範創建活動為溧陽市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起到應有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溧陽市農村經濟開始嘗試和電子商務相結合進行轉型,開展農產品電商出村試點,支持溧陽本地涉農企業自建電商平臺。同時,企業還聯合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一起合作舉辦了首屆「京東幫扶-溧陽半月筍」「大蝦來了」「老茶農教你茶場制茶」「2017白露山藍莓採摘節」等直播活動,積極推行「網際網路+農業」戰略,挖掘山區和鄉村資源,藉助網際網路平臺,使溧陽名、特、優產品真正走向全國,切實有效地幫助農戶創收致富,此舉獲得省商務廳對溧陽市農村電商發展的高度評價。
經過近幾年的市場培育和政府推動,溧陽市電商發展已初具規模。2017年,全市電商交易額突破130億元,其中農村電商交易額7億元。全市註冊登記的電商企業共130多家,有36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運用電子商務,電商直接從業人員1500餘人。
電商試點比較成功的社渚鎮下西村,在轉型過程中充分挖掘和發揮下西村青蝦養殖這一傳統產業優勢,幫助青蝦養殖企業與淘寶等電商平臺進行嫁接,通過村企合作方式建立自在溧陽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拓寬銷售渠道。與此同時,下西村還積極探索青蝦產品深加工,成功研發蝦幹及補鈣蝦粉等電商產品,推動青蝦產業標準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探索一條「電商+富民」的新路子。2016年,全村電商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農民增收800餘萬元。
未來,溧陽市將根據市委、市政府全域旅遊戰略部署,以1號旅遊公路為紐帶,突出公路沿線「一村一品一店」示範點建設,推動農村電商和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形成有特色、有亮點的農村旅遊電商品牌;同時聯合市場監督、公安、司法等部門,發揮政府聯動機制的作用,規範行業行為,強化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加強品牌的管理力度,使溧陽名、特、優產品真正走向全國,名揚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