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談財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30年工齡的退休教師退休金的計算標準會用月平均工資加上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上對應的繳費年限乘1%就可以了,繳費年限也就是30年的工齡時間,計算出來的就是退休金。
一、教師30年退休的退休金怎麼計算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中小學教師還包括基礎工資加教齡工資及職務工資提高10%部分。根據中發(1985)9號文件精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於1985年實行了工資制度改革,其工資均改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新執行的結構工資是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獎勵工資四部分組成。按勞人薪(1985)19號文規定,1985年7月舊以後退休的人員,以本人的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之和為基數計發退休金。
退休教師退休工資怎麼算?
一、教師退休工資怎麼算
1、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2、「統帳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統帳結合」前參加工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 節金。
二、教師退休後工資怎麼發放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帳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帳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帳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綜上所述,教師也和一般企業員工一樣有退休金,但是一定要需要繳滿15年後才能享受對應的退休工資,除了工齡以外,購買的養老金的基數也是一個重要的計算標準,所以會對個人購買的保險情況進行一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