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扎堆勁舞團的殺馬特們,現在怎麼樣了?| 領客專欄 · Game On

2020-12-11 愛範兒

作者 | 楊中依

網絡上流傳著葬愛家族的傳說,他們是一群悲傷的殺馬特。許多人都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沒人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你以為他們遊蕩於網際網路伺服器之間,其實他們就藏在你的身邊。

憂傷的巔峰

羅福興並不覺得我能找到葬愛家族。因為「葬愛和殺馬特不同,只是一種網絡群體,早就不復存在了。」

羅福興活了 22 年,只見過父親 15 次。因為爸爸和兩個女人結了婚,外面還有很多情人。去年 5 月,他父親患了肝癌去世。「留下了許多一兩歲的私生子。」羅福興的父親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殺馬特創始人。

殺馬特音譯自「Smart」,這個單詞的本意是「聰明的、時尚的」。一篇文章指出:「殺馬特創始人是一個叫作 MaiRox 的香港女藝人。」羅福興不認可這個說法,他給我看了一張照片,他認為這體現了他從 Smart 創造出「殺馬特」的過程。

羅福興發給我的照片

有人為他拍攝過紀錄片,這張照片是在鏡頭前畫出來的,時間就在去年。我問:「你確定自己是殺馬特創始人嗎?」

「你在懷疑我。」

「我就是想確認一下。」

「你自己可以去判斷,畢竟我承認了!你不承認!」

羅福興身高 1 米 70,體重只有 100 斤。兩條胳膊上紋滿漢字。左邊是「俺羅福興」,右邊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由於缺乏設計感,看起來像撕掉一半的春聯。

他說自己於 2008 年前往東莞打工,在街頭看到有人玩非主流。憑藉著「對潮流的直覺」,他在同年創建了殺馬特。《名利失敗》曾對殺馬特做過評價:

殺馬特是來自遍布中國的無名村鎮的,成千上萬城市移民。他們不同尋常的時尚選擇,反映了更深層次的原因:集體疏離感。這是中國移民大潮,和這個國家階層區分擴大的副產品。

很多人把殺馬特和非主流混為一談,但羅福興認為兩者截然不同。「假如非主流是時尚 1.0,殺馬特就是時尚 2.0。」羅福興告訴我:

殺馬特在大家眼裡就是非主流,但我們一直試圖擺脫這一點,因為殺馬特比非主流更誇張。

「非主流」起源於年輕人對日韓明星的模仿,殺馬特則跳過了這一步,他們梳爆炸頭、化煙燻妝、穿誇張的衣服,用廉價的化妝品塗滿臉部。羅福興認為,當兩者相遇時,非主流必然消亡,因為 「殺馬特已是視覺巔峰,如果非主流想要發展,就必然被吞併!」

由於審美觀不同,殺馬特內部也分裂出兩個派系:視覺系和唯美系。羅福興用照片向我說明兩者的區別,「視覺系的特徵是血腥和黑暗,而唯美系的主要特點是憂傷。」

這是視覺系

這是唯美系

「憂傷是一種情緒。」羅福興覺得,儘管很難體現,但憂傷的目的是給人一種「甜蜜又苦澀」的回憶。在剛剛接觸非主流時,他是一個視覺系,因為視覺系從外表看來更加誇張,現在他成為了唯美系,這是「向主流審美靠攏」的結果。

「憂傷」成了非主流跟殺馬特的模仿對象,最終,在殺馬特裡形成了一個最憂傷的群體:葬愛家族。他們從網絡上出現,又在網絡裡消亡。百度指數提供了葬愛家族 2011 年至今的搜索狀況,在 2016 年 3 月 6 號以前,這個詞語的搜索量是 0。自那之後,葬愛家族變成了一個網絡文化符號開始流行,與此同時,真正的「葬愛家族」則在這場流行文化的狂歡中被消解了。

我問羅福興葬愛家族是什麼,他向我解釋:「假如殺馬特是視覺的巔峰,葬愛家族就是憂傷的巔峰。」

消失的葬愛

網絡上有一條非常知名的葬愛家族傳言:「葬愛女皇葬天座、凌飛妖、葬愛大公爵冷少,第一女網紅沉珂」。這四個人被認為是葬愛家族創始人,但除了沉珂有一個 226 萬粉絲的微博帳號以外,其他人再無蹤跡。

我嘗試在百度搜索「葬愛家族創始人」、「殺馬特創始人」,得到的名字不下 20 個。

安子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被同時稱為殺馬特和葬愛家族創始人,並且還兼任「葬天座」(沒人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從網上搜到了他的 4 個 QQ 號碼,前 3 個甚至不需要驗證,但也沒人使用。4 號安子軒主動和我聯繫:「你是不是要找安子軒,介紹費,500 元。」

有一個殺馬特告訴我,他「兩年前加入葬愛家族,今年 12 歲。」我查看了他近三年發布過的 QQ 動態,去年的 5 月 16 號,他在 QQ 動態裡宣布:「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祝我 25 歲生日快樂!」

他本來想進的是狂少家族,但只搜到了葬愛。我問他知不知道「葬天座」的下落。「那是誰?」他問:「你說的是唱歌那個人?」我想他說的可能是臧天朔。

顧立業是「殺馬特創始人」貼吧吧主。在這個貼吧裡,到處都能找到他的 QQ 號,但 QQ 提示號碼有誤。有人在貼吧發了幾張自拍,用醒目的大紅色寫著:「韓小康和百度你一定要知道一個,如果你不知道韓小康,至少百度能讓你知道!」

我加了他為好友,想問問顧立業的下落,他告訴我:「我就是顧立業。」

「你不是韓小康嗎?」

「我現在叫韓小康,以前叫顧立業。」

我看了一遍他的 QQ 暱稱,上面寫著韓小東,我問他是不是打錯了自己的名字,他反問:「你又是誰呢?你的 QQ 等級怎麼這麼高?」

他希望我能送他一個同樣等級的 QQ 號碼,被我拒絕以後,他又問:「你能把我的照片發到網上嗎?能被百度顯示嗎?」

有一個創始人對我大發雷霆,他甚至不願意透露姓名,讓我直接以「創始人」稱呼他,我告訴他可能還有 19 個人會提出這個要求,他說:「我才是真的,其他人都是冒牌貨!」

他目前率領著一支 90 人的殺馬特隊伍,每天利用群公告喊話,「所有人把群名片修改為樧馬特の,必須改,三天後開始清人!」,我是第 5 個響應號召的人,但也是最後一個。

我也嘗試過搜索羅福興,他有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互動百科。職業欄裡清晰地寫著:中國殺馬特創始人。這個百科的創建人叫「殺馬特羅福興」,近期維護人叫「羅福興」。

我試著詢問他和兩個 ID 的關係,這遭到了他的質疑,「你覺得互動百科(不)權威!(沒)有可信度嗎!」翻看「兩個羅福興」的個人主頁,他們把唯一一次媒體採訪翻來覆去地轉。這個百科有兩條留言,分別是:「傻 X 一個!」「大傻逼!!!」

我曾遇到一個叫「葬愛家族の你三叔」的人,他管理著一個 68 人的「葬愛家族群」。進群的第一分鐘,我就察覺到一股異常,每個人都不停追問我的身份。我找到了群主,並問他:「請問這裡是葬愛家族 QQ 群嗎?」

「阿,是.……是吧?」

我翻看了一下群成員列表,這裡更像是一個親戚群,因為所有人都叫「你三叔」、「你二舅」、「你大姐」。我疑惑地問:「所以你們是殺馬特嗎?」

「這是幫會群,老哥。」你三叔告訴我:「這是劍三遊戲幫會。」

以葬愛為名的遊戲群不勝枚舉。從《地下城與勇士》到《劍俠情緣網絡版叄》,從《魔獸世界》到《天涯明月刀》,葬愛家族就像一個無國界組織,大量玩家在遊戲裡惡搞葬愛家族,甚至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公會,人人都知道他們是假的,但沒人在意。

我也曾到這些遊戲裡去尋找,但一無所獲,我唯一一次在遊戲裡看到葬愛家族,是我在《勁舞團》取暱稱的時候,系統告訴我「尋找葬愛家族」這個名字被人佔用了。

易碎的愛情

在普通人眼裡,葬愛的意思是埋葬愛情,在殺馬特眼裡,葬愛是一個群體的統稱,而在羅福興眼裡,葬愛是「千千萬萬寂寞的兄弟姐妹們,在網絡上尋找溫暖的產物。」

根據羅福興回憶,葬愛最早出現在 QQ 空間,「有一個大學生,做了一個叫做葬愛的 QQ 空間模板,很流行。」但葬愛當時只是一個空間風格的名稱,真正形成家族,「是在《勁舞團》裡。」

Ruki 在 13 歲時接觸《勁舞團》,她當時正在讀初中。玩了一年以後,她在遊戲裡交了 20 個朋友——其中一半是她的老公。儘管「在現實是一個比較乖的女孩」,但學校裡嚴格的規章制度,依然讓她感到壓抑。直到《勁舞團》的出現,為她提供了叛逆的可能。

這款誕生於 2005 年的舞蹈遊戲,吸引了許多像 Ruki 一樣的年輕女孩。它擁有真人比例模型,髮型和時裝也符合年輕人審美。Ruki 以平均一個月的速度更換老公。分手通常沒什麼原因,「沒話聊了,對方老不上線。」

在《勁舞團》裡,很少會有人因為離婚感到悲傷,因為愛情比比皆是。

《勁舞團》房間

你在遊戲裡進一個房間,忽然進來一個異性。你們聊的還不錯。對方說:「當我老婆吧。」「可以。」這就是玩家的求婚過程。結婚不是因為感情需求,而是為了讓自己合群。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成雙成對,「如果只有你是一個人,那你也會想結婚。」

如果你或你的情侶比較有錢,結婚時還可以刷幾個喇叭。

「xxx,我愛你。」

「xxx,我也是。」

這樣的愛情宣言只能存在幾秒,因為隨時有人利用喇叭「數數」——它是指兩個人輪流喊數字,你喊「1」,我就喊「2」,一直持續到無限大、或者有一方率先退出為止。

這樣做其實毫無意義,但喊一次喇叭收費一塊錢,如果你在數數中敗下陣來,就得接受一個侮辱性稱號:農民——意思是窮。被稱為農民將會在遊戲裡抬不起頭,也沒有異性願意和你結婚。

在 Ruki 的老公列表裡,她能回憶起的只有一個。因為對方「頻繁和知名女性交往,在伺服器裡非常知名。」,但在「婚姻質量」方面,Ruki 的體驗並不愉快。對方從不說甜言蜜語,甚至不以老婆相稱,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每次共同玩遊戲都很匆忙,就像上班打卡,讓她感覺「例行公事」。

Ruki 從沒和網友見過面,她覺得「網絡應當和現實分開。」這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她在遊戲裡獲得的成就無法廣泛傳播。如果你想在同齡人中得到「與眾不同」或是「非常酷」的評價,就得藉助 QQ 空間的力量。

《「殺馬特」的風雲十年裡》寫道:「殺馬特『啊楠』和『言凱』向我推薦了一位他們認定的『創始人』——李小凱。『去看看人家的留言板你就知道了』——李小凱的 QQ 空間有 3130 多萬的訪問量,留言就有 115 多萬條。」

為了在同齡人中贏得尊重——或者說「解釋潮流」的地位,Ruki 開始頻繁裝飾自己的 QQ 空間,她為此學會了製作「閃圖」,並開通了 QQ 黃鑽。很快,攀比從 QQ 空間擴大到了其他地方。「QQ 寵物要有、籤名要用火星文、QQ 好友分組要弄成非常個性的樣子。」

左上:QQ 空間,右上:QQ 寵物,左下:QQ 業務圖標,右下:QQ 分組名稱

Ruki 記不清楚做過多少類似的事情,但她肯定,人人都知道這些舉動的意義,因為「大家都是同齡人。」高中後的某一天,她突然對這一切失去了興趣,並把 QQ 資料全都改成了英文。因為審美發生了變化。「就是突然覺得,全英文比非主流更酷了。」

Ruki 現在在牛津大學讀化學博士,她並不否認非主流的過去,因為「任何人在那個年齡都會幼稚,這是人的必經過程。」。我嘗試讓她尋找《勁舞團》裡的朋友,但一無所獲。創始人羅福興覺得這很正常,因為 「葬愛只是一個網絡群體,殺馬特是一種生活方式。」

最屌的家族

距離阿彬上次登錄《勁舞團》已經超過 6 年。由於生活非常忙碌,他的娛樂已經被手機遊戲取代。阿彬留著短髮,臉膛黝黑,腹部肌肉非常明顯,這源自每周三次的健身訓練,也因為他現在是一名快遞員。

我是在殺馬特貼吧遇到他的。阿彬告訴我,進入殺馬特家族需要一套流程:「找到家族審核員、把照片發到 QQ 空間裡、收集點讚、晉升家族成員。」進入家族有一個好處,會有家族造型師對你進行專業指導。指導的結果非常明顯,「就是百度一搜,出來的那些殺馬特。」

他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殺馬特了,每天忙著工作,還要照顧一歲大的女兒。談到《勁舞團》或者殺馬特時,他的話並不多。在第一次接觸過後,他再也沒有抽出時間,不管我說什麼,他的答覆只有忙。

羅福興對生活現狀也有同感,「我不可能一輩子殺馬特」,他說:「我也有我的生活,每一個殺馬特也不例外,他最後都會回歸到大眾裡去。」羅福興覺得,殺馬特是一種信仰。有人追求金錢,有人追求權力,殺馬特追求的是 「在 QQ 群裡,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根據羅福興估計,2007 年,全國有 100 萬殺馬特,但現在剩下不到 1 萬。殺馬特正在面臨兩個困境:老成員年齡增長,新成員加入無門。

渴望加入殺馬特的人來到貼吧,他們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誰知道殺馬特現在還有哪些家族啊?」有人把照片和 QQ 號留在帖子裡,希望得到垂青,但始終無人問津。

殺馬特的衰落在這個貼吧裡顯而易見:連他們的吧主身份都撲朔迷離。

殺馬特現任吧主是「七月份的蝨子座」,5 月 26 號,他發了一個帖子,「這個吧終於被我佔領了」。他在帖子裡留言,「其實我是李毅吧的臥底,你們驚喜不驚喜吧?」。他在殺馬特吧的等級還沒有李毅吧高,後者是新一代網絡文化「屌絲」的發源地。

但在快手上,大量新殺馬特正在出現。他們走出家門,來到人流稠密的廣場上「尬舞」——這是一個舞蹈詞彙,意思是「用舞蹈相互比較」。殺馬將這種舞蹈稱為「鬼步」,一種只用調用下半身的舞蹈。可能是為了體現與眾不同,他們往往在不應該跳舞的地方跳舞:雨水中、泥潭裡、大馬路正中央。

殺馬特尬舞視頻一炮而紅,因為網友覺得他們在模仿《鄉村愛情》裡的趙四。尬舞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貶義詞彙,百度百科說明:「多用於調侃不會跳舞的人手舞足蹈的自我陶醉。」

羅福興並不認可這些人的身份。他認為殺馬特有兩條標準:沒社會背景、沒有錢。「真正的殺馬特應該是低調而孤獨的!」他說:「殺馬特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出名!是因為普通人的不理解!」,他對快手上的主播做出了評價,「只是在炒作而已」。

殺馬特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使用「當年年份+繼續走紅」來給 QQ 群命名。在百度圖片裡,這樣的群曾經有上百個,但當我以 2017 為關鍵詞搜索,這樣的群我只找到一個,它叫「殺馬特 2017 繼續走紅」。

這個群的群主聽說我的來意以後,主動加我好友,並且表示,可以問他任何問題。

第一天,我和他聊了 4 個小時,但他只回復了 12 個字。同一時間他正在玩《歡樂鬥地主》。第二天,他突然發了一個「在」字,我以為機會來了,但是他又玩了 4 個小時鬥地主,」聊天界面上顯示著他說過的第一句話,「你隨便問。」

他的 QQ 暱稱是「殺馬特殘血家族」,網絡傳言顯示,在《勁舞團》鼎盛時期,曾經誕生過四大家族,「葬愛、狂少、殘血、野狼。」其他三個家族跟葬愛均為敵對勢力。

在殘血家族的百度貼吧裡,最近的留言已經超過一周,有人上傳了一張 2008 年的 YY 截圖,下設「宣傳部」、「審核部」等幾十個部門。有人在回覆中說:「殘血就是屌!唯一被 hao123 收錄的家族!」這些人早已人去樓空,現在回復最多的帖子是:4 年沒有接觸家族了。殘血還好嗎?

網絡上找到的,殘血家族當年 YY 頻道

這位群主在上一周突然開了直播。他一共播了 11 秒,有 9 名觀眾。前 3 秒鐘,他一直在調整手機位置,好讓自己看起來是四十五度上仰。接著他又花了 8 秒鐘調整劉海,因為他的劉海太長,遮住了眼睛,我覺得他可能是想看到攝像頭,但停播之前,他一直沒做到這一點。11 秒後,他說了直播中唯一一個字:操。

也許是因為直播影響了心情,他開始在《歡樂鬥地主》中輸錢。幾天後,他不再登錄這款遊戲,而是玩《QQ 炫舞》。他在遊戲裡擁有一頭白色長髮,與一件打滿鉚釘的黑色皮衣。

這位群主在某一天修改了群公告:「我可以讓你們進來,但無法阻止你走,殘血,誰守護。」他希望大家支持一下殘血家族的興趣部落,裡面的最新發言來自五天前,「我們家族到底有什麼用……」我點了一下關注,成為了殘血家族的第 216 個粉絲。

遷徙的王子

當北歸的大雁飛往西伯利亞,葬愛家族也經歷了一場遷徙。

小愛是一個殺馬特,一個單身母親,還是一個葬愛家族成員。她的 QQ 空間裡保存著 1000 多張遊戲截圖,大部分是《勁舞團》,還有幾十張《QQ 炫舞》。這兩款遊戲都以跳舞為核心玩法,同時也是葬愛家族的遷徙軌跡。

葬愛家族有兩條規矩不能逾越。第一是不透露姓名,第二是不透露年齡。小愛問我:「你知道電視裡的明星嗎?」

「什麼意思?」

「明星的年齡全是假的!」她說:「更何況我們這些玩網絡的人。」她的 QQ 資料裡寫著屬猴,我不知道真假。

小愛告訴我,「族長曾下命令,讓所有人從《勁舞團》轉移到《QQ 炫舞》。」她說不出原因,因為「不是管理層」,在長時間的軟磨硬泡以後,她表示可以告訴我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就是:「在葬愛家族轉移的關鍵時刻,族長找到了我……」

她停了下來,連續發了 4 張自拍,我不知所措,只好努力觀察。我發現,有一張自拍裡面露出一個孩子,我問那個孩子是誰。

「不是說了不要打聽我的個人隱私嗎!」小愛非常憤怒,我意識到壞了規矩。通過翻看她的 QQ 動態,我發現那是她 7 歲大的兒子。

小愛一共發布過 242 條 QQ 動態,我從動態裡知道她在幾年前離異,現在是一個單身母親。「這個家,我感覺不到溫馨和安全感。」

在我認識她的那天,她在 QQ 動態裡說:「我現在真的好想死。不就是一個 OPPO 手機嗎。買一個手機跟人家吵架真是丟臉!」

由於沒有生活來源,她希望父母能夠支付這筆費用,但遭到拒絕。經過幾個小時的道歉跟安慰以後,小愛同意告訴我故事的下半部分:

「在家族轉移的關鍵時刻,族長找到了我,並且交給我一個絕密任務。」

我不敢問是什麼任務,對話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10 分鐘後,我意識到她在等我問:「究竟是什麼任務?」

「族長讓我去找小王子。」她說:「小王子是葬愛家族的唯一繼承人。」

我又問:「為什麼族長不知道自己的繼承人是誰?」

她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我不能確定「小王子」的真實性,也很難確定其他有關葬愛家族的傳言。羅福興告訴我,殺馬特原定在今年 7 月有個聚會,但由於「大家都很忙」而作罷。在我進入過的大部分殺馬特群裡,流傳著一個更加大型的聚會傳說:葬愛家族十周年慶典。

韓樂熙是這個聚會的組織者之一,也是一個 27 歲的女殺馬特。「到時候化妝師、攝影師、造型師都陪我們一起玩,你想陪我們玩嗎?」我很高興得到邀請,但就像其他聚會一樣,沒有任何人告訴我應該去哪參加。

在她自己的葬愛家族群裡,每天都有人疾呼,「你們看看人家狂少家族,現在發展的多好!我們呢?」這個群裡有 320 個人。除了 9 個名字裡帶有葬愛的管理員,其他人都在問「你們真的是葬愛家族嗎?」

她曾經發過兩張《QQ 炫舞》截圖,人們感到震驚,「現在還有人玩這個遊戲呢?」她又發了兩張自拍,群內一片譁然。

有人說:「這他媽是什麼鬼,嚇死我了!」一個管理員站了出來說:「熙寶寶你真美。」人群分成兩派,開始討論熙寶寶到底美不美。最後認為不美的人群佔了上風,她憤怒地跟我說:「也不知道家族裡收這麼多人有什麼用!」

幾天後,她建了一個新群,名字叫「韓樂熙の騎士。」我有幸被邀請加入。「六月份葬愛要舉辦十周年聚會!」她突然在群裡宣布,「大家到時候都要來哦。」我在群裡詢問,「為什麼聚會時間從明年改到了今年?」沒人回答我的問題,有人說:「你很葬愛。」

孤獨的國王

我尋找葬愛家族超過 40 天,進了無數個群,有一個建立於 2010 年,也許是我最接近葬愛家族的時候。它的群簡介寫著:「葬愛總創始人寒飛,在飛妖接手後發展壯大……逐漸成為擁有紅人系、潮流系、護族系、風流系……去年 8 月 8 日,葬愛被黑界摧毀,有 200 人被踢出群。」

我在裡面找到了「葬愛現任族長」,他也是唯一一個公開標明族長身份的人。我希望和他聊聊,他建議我和他的代理人談。在族長的安排下,一個叫「微信紅包掛 防雷 接龍出售」的人加了我。我們發生了如下對話:

「你能跟我說說葬愛家族的現狀嗎?」

「有些事我不方便跟你透露。」

「那你能給我講講葬愛家族的歷史嗎?」

「我們葬愛不研究歷史,只管現在。」

我在群裡待了 20 天,他再也沒有理過我——而我早已習慣。除了羅福興,很少有殺馬特跟我交談超過 1 個小時,24 小時後還願意理我的人,幾乎不存在。

羅福興覺得,社會至今都沒有理解殺馬特,一個最常見的偏見是:仍然通過爆炸頭來辨別殺馬特。他覺得這很膚淺,「照相時喜歡側臉、褲子上喜歡有洞、剪刀手、嘟嘴賣萌。」這些多少都是受到了殺馬特或非主流的影響,「只是不願意去承認罷了。」

1995 年,羅福興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新華村。他的家裡有 4 口人:羅福興、母親、兩個超生的妹妹。由於父親常年不願意回家。母子 4 人只能靠母親的 2000 元工資生活。在貧窮的驅使下,他 13 歲學會偷自行車,14 歲出門打工。

他和家裡人的關係不好,因為覺得他們的思維已經遠遠落後,「叫家裡的伯伯女兒哥哥一些大學生教導我……研究生我都不放在眼裡!更何況根本不是一個境界的人。」他認為自己成熟比較早,踏入社會也早,「你在用小孩子的教育來教育我是行不通的!你在算 1 加 1,我已經在算光年,光的速度,你教我不要偷搶,我早已經過這個過程!」

在我反覆請求之後,羅福興用手機拍攝了一張現在的自拍照

他曾經找人幫忙,打算「當一名客座教授」,但他小學畢業以後就沒上過學。我嘗試性地問:「大學裡好像沒有適合您的課程?」「我去講一講青少年教育、成長,問題應該不大!」,他說:「畢竟我是邊緣文化的巔峰!」

我對羅福興就知道這麼多,因為「每一家媒體都想得到我的故事,但從沒有人拿到全部。」

在尋找葬愛家族結束後,我問了羅福興最後一個問題,「夜深人靜,四下無人的時候,你有沒有幻想過自己是殺馬特的國王?」

答案沒有任何猶豫:「我並不需要幻想。」

除羅福興外,其他人均為化名,或來源於網絡。Aha 導演黎暢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章授權轉自「觸樂」,原文連結:尋找葬愛家族

本文由讓手機更好用的 AppSo 精選出品,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王者」帶你去看看王者榮耀憑什麼成為了國民手遊。

相關焦點

  • 中國殺馬特簡史:引起殺馬特潮流的那些人,現在怎麼樣了?
    原標題:中國殺馬特簡史:引起殺馬特潮流的那些人,現在怎麼樣了?沉珂,以及彼時的QQ空間模板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勁舞團》引入中國,並迅速成為殺馬特青年的聚集地。甚至關於這場運動的說法,也莫衷一是,有傳言是2009年,有傳言是2011年,也有傳言是2013年。不過,它從側面說明,這些年的殺馬特文化,還有著落日前的餘暉,它甚至需要以線下「運動」的形式被反對。
  • 勁舞團:最出名的殺馬特家族:葬愛,一首鳳舞九天嗨翻了
    昨天收到留言問小王知不知道勁舞團「友情歲月」家族,小王只能說才疏學淺,好像真沒什麼印象,勁舞團中,小王聽得最多的就是殺馬特家族葬愛了。勁舞團:最出名的殺馬特家族:葬愛,一首鳳舞九天嗨翻了。說到殺馬特,小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勁舞團的「葬愛」家族了,葬愛家族都是以殺馬特造型示人,造型非常誇張,每個人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把頭髮留得很長很長,然後染成各種顏色,劉海都把眼睛遮住了,造型誇張,引領了時尚潮流。
  • 尋找10年前統治《勁舞團》的葬愛家族
    在剛剛接觸非主流時,他是一個視覺系,因為視覺系從外表看來更加誇張,現在他成為了唯美系,這是「向主流審美靠攏」的結果。「憂傷」成了非主流跟殺馬特的模仿對象,最終,在殺馬特裡形成了一個最憂傷的群體:葬愛家族。他們從網絡上出現,又在網絡裡消亡。百度指數提供了葬愛家族2011年至今的搜索狀況,在2016年3月6號以前,這個詞語的搜索量是0。但網絡上確實流傳著葬愛家族的傳說。
  • 咖啡廳裡《勁舞團》什麼歌讓你單曲循環
    那些動人的旋律,也許陪伴你無數個寂寞的夜晚,那些扣人心弦的詞曲,會不會一直為你排解寂寞孤獨,永遠相隨?來到《勁舞團》看看什麼歌能讓你單曲循環。莫文蔚《如果沒有你》    「Hey,我真的好想你,現在窗外面又開始下著雨。」每個人都受過傷,當你難過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如果沒有他,我現在是會怎樣?如果沒有你,沒有過去,我不會有傷心。
  • 90後網友齊曬「殺馬特」回憶
    玩個空間都可以開心地玩一整夜,那時勁舞團很火,總是在網吧一連玩幾天才睡覺。那時只要看到爆炸頭就感覺他們酷斃了。06年流行爆炸頭燙了一頭煙花燙,後來流行沙宣,剪了長發變短髮,再後來又流行接頭髮(那時接發都是扣接)。以前沒有美顏相機,拍照都是用手機後攝像頭。慢慢的,不再流行殺馬特,不再流行空間,也不再流行勁舞團···不知從何時起,手機成了不可或缺。
  • 殺馬特,我正式且隆重地向你們道歉
    可我們想到他們,往往想到的是洗剪吹,想到的是另類、叛逆、滑稽、誇張、出格……「殺馬特教父」羅福興算算時間,那時候的年輕人大多是90後,如今也年近三十了,是不是他們已經拋棄了狂想與激情?是不是他們成家立業、退出江湖,不再回首往事了?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但是,時代改變了,現在我們只要打開 Facebook ,就有各路好友、各種媒體不斷的推薦著他們喜愛的最新資訊,我們發現好像社群上的訊息更新更快,而且我們不用自己訂閱,只要坐享其成與轉貼按贊即可。而且我知道,我應該知道自己要怎麼閱讀,所以我仍然喜愛「RSS 訂閱」,仍然每天要打開「Feedly」,在這個「每日閱讀」的訂閱分類中,看看我最喜歡的那些作者又寫了哪些可以讓我學習成長的新文章。
  • | 領客專欄·Pinapps
    | 領客專欄·Pinapps 這些年一直痴迷於各種應用,加上工作重心轉向無線產品,對於 Web 的關注熱度大幅降低。如果要說還能讓我有熱情的 Web 產品,那絕對是 IFTTT,並且沒有之一。剛上線那會 IFTTT 還是一個相當小眾,相當極客的產品。
  • 據說,這部2小時長紀錄片,洗白了殺馬特們
    這群人在2008年爆紅,李一凡拍攝時已經是2017年,殺馬特文化已經成為明日黃花,拍攝過程異常艱難。導演從深圳開始,在深圳、廣州、中山、惠州、重慶、貴陽、黔東南州、黔西南州、畢節、安順、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紅河州,共計完成殺馬特採訪67個,網絡採訪11個。
  • 殺馬特消亡史
    然後將自己的公會掛到那些大家族下面,比如:葬愛殺馬特家族、殘血殺馬特家族。 很快,殺馬特出圈了。 標榜著時尚和另類的殺馬特們,在 2008年的網絡上不斷試圖挑戰著人們的主流審美。
  • 最後的殺馬特教父:15歲時創造「潮流」,現在他怎麼樣了?
    現實生活中,他是手上沾著洗髮水泡沫的美髮店學徒,網絡裡,他是殺馬特世界的「教父」,20萬人的QQ群裡,激動而瘋狂的小鎮少年們競相模仿他誇張奇特的造型,在這裡,他是永遠被置頂的殺馬特教 父,一言一行,成為殺馬特少年們的精神指向。陌生人想要跟他說話,可以啊,「先給我轉一千塊錢」。這個羅福興正野心勃勃,無所畏懼,極速膨脹,他從未預想到這個殺馬特時代的出現,更沒想到它最終會像潮水一樣也會退去。
  • 殺馬特不再低調! 葬愛家族解除封印強勢回歸
    我們十幾歲的時候,從左往右十八隻,帶著青澀的臉龐,和膩膩的微笑,那些年的我的韓流時代人回歸了,網友也是很奇怪了,竟問發量還能回歸嗎 最近刷抖音的時候發現,90後的非主流又   原標題:殺馬特不再低調! 葬愛家族解除封印強勢回歸    你們還記得之前沒有韓流的時候嗎。
  • 殺馬特就是土low辣眼睛?誇張的髮型,是邊緣青年期待的孔雀翅膀
    如今,城市街頭上已經很難看到五彩斑斕發色的「殺馬特」們,但紀錄片中殺馬特教父羅福興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審美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起點。多年過去,是時候摘下有色眼鏡來重新認識殺馬特群體了。在大約2008年、2009年,殺馬特在線上線下擁有了極高的熱度,那時候很多殺馬特多是早早輟學進廠的打工人,別的孩子在讀書,他們已經開始在流水線工廠「搬磚」了。在大型工廠車間,工人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流水線以及如複製黏貼的零部件打交道,用「教父」羅福興的話說,感覺就像活在牢籠裡面一樣,外面的生活什麼也不知道。
  • 「殺馬特教父」羅福興:每一種文化的消失都是一種悲哀
    羅福興:殺馬特是在2006年創立的,名稱來自時尚聰明的英文「Smart」(S,殺;ma,馬;t,特),因為小時候有寫白字(錯別字)的問題。我是受到從城市回到農村的哥哥姐姐們的影響,我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當我進入網際網路亞文化的世界,我看到的(景象)是:每種非主流都可以有不一樣的家族,我也想要擁有一個這樣的家族,一呼百應。
  • 那個11歲輟學,創辦了「殺馬特」的鼻祖羅福興,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精神小夥」就是指穿緊身褲、豆豆鞋的那種年輕人,其實現在所說的「精神小夥」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殺馬特」,「非主流」,「葬愛家族」。那時的「殺馬特」都是頭上頂著五顏六色的爆炸頭,遮住眼睛的劉海,還有奇形怪狀的服飾,這些都是「殺馬特」,「葬愛家族」的標配。那你知道這些「殺馬特」,「葬愛家族」是如何形成的嗎?
  •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比996更殘酷的工廠青春物語
    如果說人們心中對殺馬特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通過拍攝《殺馬特,我愛你》,這一次,李一凡做了那個移山的人。文丨袁夢編輯|李不空排版 | Pessoa「以前是屌絲,後來非主流,現在想變殺馬特了。」電影《心花路放》中,徐崢指著黃渤,對周冬雨扮演的殺馬特少女如此解釋。現實中,殺馬特卻經歷了一場荒誕的消亡史。從2008年起,隨《勁舞團》遊戲誕生的非主流文化,其中最誇張的一部分,演變為殺馬特,再到2012年前後,線上線下以各種手段對殺馬特展開圍剿,後者的各大家族開始土崩瓦解。直至最近, 因《一席》的演講,李一凡帶著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成功破圈。
  • 為什麼殺馬特的頭髮顏色那麼鮮豔?
    十多年後,一位導演用一部紀錄片,以幾乎為殺馬特「平反」的姿態,把這個被遺忘的群體又重新帶回到大眾面前。這部叫作《殺馬特我愛你》的紀錄片,講述了 70 餘段殺馬特個人史。片中最大的殺馬特現在 30 多歲,已經不立頭髮,但他懷念家族的溫暖,一心希望殺馬特復興。
  • 《殺馬特,我愛你》:導演買了915條視頻,探尋殺馬特的根源
    事情進展到這裡,是不能完整記錄殺馬特的整個歷史的,但在這期間,李一凡弄清楚了兩件事:其一,是殺馬特和非主流之間的來龍去脈。與其他非主流家族一樣,殺馬特也是網路遊戲《勁舞團》的眾多家族之一。2007年,非主流世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城市非主流和鄉村非主流,這兩股本來和諧相處的勢力,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城裡的非主流們,不再跟粗糙的鄉村非主流們玩了,鄉村非主流在他們眼中是低段位的,是鄙視鏈的底層。沒有了城市非主流的牽制,鄉村非主流的風格變得愈發奔放和豪邁。
  • 當年11歲輟學,創辦「殺馬特家族」的鼻祖羅福興,現在過得怎麼樣
    「精神小夥」就是指穿緊身褲、豆豆鞋的那種年輕人,其實現在所說的「精神小夥」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殺馬特」,「非主流」,「葬愛家族」。那時的「殺馬特」都是頭上頂著五顏六色的爆炸頭,遮住眼睛的劉海,還有奇形怪狀的服飾,這些都是「殺馬特」,「葬愛家族」的標配。那你知道這些「殺馬特」,「葬愛家族」是如何形成的嗎?
  • 殺馬特們最終還是被社會現實磨平了稜角
    從2016年開始,藝術家李一凡輾轉於廣州、深圳、中山、惠州、貴陽、遵義、昆明等多地實地採訪了殺馬特青年67個,通過網絡採訪11個,同時收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00多段,最終製作成紀錄長片《殺馬特,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