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寶寶泡牛奶和泡米粉,會出現2種現象,以至於很多新晉媽媽或一些家長,會以為買到了假奶粉,或假米粉。
不容易發現的一種現象
其實不是,今天咱們來分析一下:為寶寶泡牛奶和米粉的細微區別。
這2種現象很明顯,用感官或肉眼就可以發現:
泡牛奶時,如果是按照正常比例調好一杯牛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牛奶沒有充分溶解,反而成為一團或一坨奶粉,很多家長質疑這種奶粉是不是不好?
感覺不是很好的質量
其實不對,這一種成團的現象表明:奶粉不僅好,而且營養成分也很充足,廠商也並沒有偷工減料。
小張同學從香港帶回來的奶粉,為出口奶粉,經過層層篩選而到達自己的手上,他給他兒子試了很多次,最後拿到營養師那裡確定:
質檢過關,各項營養指標都達到了,奶粉的質量是非常好的:小張的孩子喝了之後,不僅皮膚細膩,而且每月穩長1斤以上。
每一次體驗,醫生都誇長得不錯,而且給予中肯的評價是:孩子長得中等偏上,請繼續保持。
驗證的結果比較重要
當牛奶泡出一團一團的奶粉時,除了充分攪拌以外,也會出現這種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建議您這樣做,會讓孩子喝出更加健康的體質:
注意拿捏泡一杯牛奶的細節
米粉一般在孩子6個月以後,可以逐步添加給孩子吃。
按照由淡到濃,由細到粗的泡法,米粉在剛倒進奶瓶的熱水中時(熱水的溫度建議在38-42度之間是最合適的),米粉子很容易分解,即一泡即溶化,搖晃沒有什麼成分,像飲料一樣,也不濃稠,這是為什麼?
米粉很粗是不是不好?
小張又去母嬰店買了3盒米粉,他1歲多的孩子不願意吃。結果才發現:米粉喝起來很淡,像水一樣的味道和口感,連大人都喝不出米粉的存在。
原因是:小張買的3盒米粉,是買二送一,10元一盒,相對來講,很便宜。這種米粉很粗,又很容易溶解,但便宜的米粉買了卻又不放心,又不能判定是假米粉。
營養需要均衡
其實米粉和粥,都可以讓孩子吃,只是在選擇的過程中,建議不買促銷處理的米粉;另外,在熬製稀飯時,需要往稀飯裡逐步加入骨頭、青菜等營養補給的食物,有利於寶寶蹭蹭往上長。
奶粉和米粉很容易區分的一點,就是:奶粉成團是正常的;米粉子不成團,容易分解的,不能說不正常,而是孩子喝了之後不會飽肚子。
餵和吃是兩回事
給孩子餵東西需要規律:
所以為寶寶泡了的奶粉、米粉,要儘早喝了,如果不喝的話,放到冰箱也會揮發其本身的營養成分,因此需要把握孩子的分量,孩子吃得均勻,胃口好,吸收好,才會很好地發育骨骼,從而喝出很好的身質。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謝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健康體質有關於吸收和衝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