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在長沙嶽麓山中南大學校本部,健康防疫宣講團第一次集合留影,大部分同學是第一次見面。
紅網時刻9月5日訊(通訊員 趙雨柯)新冠疫情的爆發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軌跡,2020年居家學習及暑假期間,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學院的十名學子在完成線上學習後,因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聚集在一起,他們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注重學用結合,針對網絡社交平臺謠言肆虐、防疫宣講趣味性有限的情況,自願組建成「中南大學健康防疫宣講團」,利用所學所專開展健康防疫宣講活動,獲得良好反響,特別是其創作的一系列防疫宣講新媒作品在網上熱傳、廣受好評,在社會大課堂裡傳遞了滿滿正能量。
「我們線上聚是一團火、線下散開滿天星」,說起宣講團的工作模式,大家都愛調皮地說這句話。健康防疫宣講團團長、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大三學生胡炫宇介紹,防疫信息收集與創意提煉及作品推廣,每一個環節離不開個人的付出和團隊的智慧,對一次活動、一個作品的完成,大家都感受很深。他說,團隊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大家各自在家鄉開展線下宣傳活動,同時在線上交流心得、攜手製作並分享宣講作品。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線上開會討論時,大家激發出了無限的創意靈感,而個人的努力也是豐富的,在各自的家門口每天都有新情況、新收穫、新感受!付出就有回報,作品好就能獲得社會的認可,這種新時代青年應有的使命擔當感讓人覺得很充實,大家感嘆這就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我們老家很多關於疫情的謠言,有一些賣保健品的商家說自己的產品能防疫,我是湘雅醫學院的學生,知道他們的宣傳不對,我覺得進行宣傳打假很有必要,我們應當站出來說話!」,問起進入宣講團的初心,負責防疫專業知識擔當的袁啟幟同學自豪地回答。
在宣講中,大家關注到,隨著疫情形勢轉好,群眾的防疫意識也有所淡漠,復工復產及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暴露出若干問題。在人口密集的交通樞紐、商場、景點等公共場所,戴口罩、勤洗手這一類基礎的防疫行為少有人主動完成,大部分都是經工作人員提醒後才做到。在復工復產的小型工廠、農村小作坊等,防疫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時有出現。宣講團經過網絡、通信等形式開展問卷調查,發現防疫意識也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廣州等一線城市傾向於緊,而三線城市傾向於松,在常德市桃源縣等地,甚至有村民認為疫情已經過去。
針對各種現象,宣講團決定創作一系列有特色、有風格的趣味性宣傳作品,增強群眾防疫意識。他們搜集群眾間流傳較廣的防疫經驗為素材,再經過採訪相關專家教授、一線防疫醫務人員、運用自身專業所學一一核實,製作了一套防疫系列短視頻、防疫小攻略23份。考慮到青少年、兒童的喜好,製作了一系列防疫趣漫畫、趣視頻。作品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嗶哩嗶哩等多個平臺廣泛投放,其微博防疫漫畫推文當日點擊量即達3.6萬,收穫好評如潮。同時,隊員在各自家鄉積極聯繫各自所在社區居委會,將製作的宣講視頻和海報漫畫在社區樓道、電梯間或小區業主微信群等平臺投放、張貼,引來廣泛關注和好評。
「這些大學生創作的短視頻、畫報有新意,我們很喜歡!防疫意識也提升不少!業主群裡都在轉發傳播呢」常德市武陵區佳誠物業公司的負責人楊華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