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博士畢業延期,就得說明一個前提:
博士學制是幾年,或者幾年內畢業算是正常,不能定位為延期的?
不同高校、專業,博士生的學制還是存在差異。絕大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博士生招生方案中博士生學制是4年,少量高校依然保留3年學制。
對於大部分博士生來說,4年學制還是優於3年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4年學制才能拿4年補貼。比如我有個同學讀博,3年學制,但是全校3年博士順利畢業的不足10%,大部分都得4年、4年半。可是,博士補助是按3年學制發放,第4年除了導師給些津貼(500元/月),缺了國家1500元/月補貼,生活極為困難。
其實,這也是當初博士學制改革的初衷之一。如今博士畢業要求水漲船高,3年內想畢業得是順風順水。但是,在我們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誰不走一些"彎路"啊?
比如我們團隊有個博士模擬湖泊食物鏈,養魚、蝦已死光4次,請教了不少人後再進行第5次嘗試。這期間的嘗試階段就過去半年,期間也並非乾等,而是整理團隊一些數據撰寫投稿2篇Sci論文。但是,他的學位論文還是得要這個實驗、實驗數據和對應小論文。
博士生畢業的流程是什麼,有什麼要求?
一個博士生的答辯流程挺複雜且時間不短,如論文預審、查重、外審(部分採用教育部雙盲審)、組織答辯、修改後上傳論文等。只有順利通過答辯,形成答辯決議同意授予學位後,才能領到博士畢業證、學位證。這才是真正的博士畢業。
在博士申請答辯的過程中,有三類條件(或要求):學校、學院/學科、導師。一般來說,難度是層層遞增的,就算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畢業學校要求也非常低,之前甚至已放棄對發表論文的要求。
可是,導師的要求一般不低,比如我們團隊是要求5篇中科院2區以上論文。和其他導師的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們的要求更高,而且博士生能抗壓、能出成果,要求比我們還高不少。
相應地,他們團隊畢業的博士更加搶手,提前被其他團隊預約,都不愁找份好工作,反而是她們自己想要畢業後留在團隊。並非所有留在自己團隊的博士是有門路,更多的是非常優秀的一些博士生,也熟悉課題組情況,比其他博士更具有優勢。
博士生延期與否,導師的決定權是多少比例?
博士生常見的延期情況很複雜,各類因素都有。比如,極端條件下博士生和導師發生矛盾,直接鬧翻,不指導、不讓畢業的。其他常見的情況是:
1.博士生自己未達到學校、學院的答辯最低條件。
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博導指導不到位,也有是學生自己不努力或放棄的。之前,就有清華大學清退兩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原因是學生不見人(連續2周聯繫不上)。或者說,小西就有認識幾個大學老師(碩士)在職讀博8年未畢業被清退的。
這類博士生延期的話,導師是否同意答辯都沒啥用,也沒有決定權。2018年,上海大學博士生柴某某起訴學校,導師是同意畢業且有組織答辯的,但是發表論文不夠學校的要求才導致未獲學位。
2.博士生達到學校、學院畢業要求,不滿足導師的畢業標準。
第一類是讀博入學之前,導師有說明課題組學生畢業的具體要求,並非針對某個個人。甚至告知讀博比較辛苦,壓力大,想畢業不易,建議慎重選擇。這類情況下,同意跟某個導師讀博,相當於兩者之間達成協議,還是得遵守的。
第二類是導師臨時提高畢業標準,或者"壓著"不讓學生發論文,導致發表論文數量、質量不達標的。不過,這樣的博士生導師還是不常見的,就我相識的許多導師對自己學生非常不錯的。
第三類是求職論文不夠,自己主動延期畢業,整理博士期間數據力爭多1-2篇小論文的。少1-2篇小論文就能去個更高層次的平臺,與其換個方向做2年博士後,就有選擇延期半年畢業,還有機會"爭"個省優博。
這類博士生發生延期,導師的決定權是100%,之前也有部分博士生距離課題組標準差一點點,提前讓答辯畢業的。
總之,達不到學校、學院畢業要求,再大牛的導師也不能讓你提前畢業。達到學校、學院畢業要求,是否能畢業就看和導師如何談的,課題組的畢業標準是什麼,攔著故意讓博士生延期的真的不多。
最後,想說讀博期間壓力不小,尤其是缺錢帶來的生活重壓,情緒很容易波動,缺少和導師的溝通,加劇師生間的矛盾。在讀的博士生儘量還是主動找導師匯報自己的科研工作,訴說自己遇到的難題或期望得到的扶持等,才能如期畢業。
讀研讀博遇到一個好的導師很重要,儘量提前打聽下導師的口碑、團隊的氛圍。你熟悉的博士生都是幾年畢業的啊?
1.考博必備兩大考博QQ群
2.最強逆襲:16歲當保安考博士,41歲畢業成大學講師
3.名師親授 | 2020年考博英語全程班開放報名,限時立減100元!
原文作者:小西
版權聲明 :轉載僅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考博小編,考博小編會及時處理。關注考博(ID:kaobobbs),匯聚考博人脈,分享考博經驗,海量考博真題,助您考博成功!考博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