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 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 擁抱雙循環新格局

2020-12-11 南方新聞網

11月28—29日,由中國物流學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的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南海召開,來自全國近千名物流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南海,探討流通領域的前沿理論、研判發展趨勢,也為正全力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南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兩周前,以南海為主要載體的「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下稱「佛山樞紐」)被授予「國家物流樞紐」牌匾,成為全國45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也是廣東省首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把握國家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戰略機遇,南海正全力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構建「物暢其流」大通道,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現代智慧物流建設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撰文:孫景鋒 周子健 邵景亮

搶抓機遇

發揮區位優勢助力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

自2002年在南海舉辦首屆以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已經成為全國物流行業的一大盛會。

「18年來,中國物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18年後我們回到南海,經過持續改革開放創新,這裡展現出嶄新面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表示,佛山、南海多項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具有良好條件和前景。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國家物流樞紐是國家推動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核心基礎設施,具有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特點,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幹樞紐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45個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名單,肩負著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的重任。廣東省首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花落佛山南海,是國家賦予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通過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佛山、南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得以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便捷連結國內、國際大市場。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佛山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具有良好基礎,佛山是全國23個國家骨幹聯運樞紐城市之一,擁有17個對外口岸,向內可以通過立體綜合交通網聯通國內各大經濟區域,向外可以通過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通達全球主要市場和經濟體。

南海作為佛山物流樞紐的承載地,區位優勢突出。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是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河運、航空、高速、高鐵、地鐵一應俱全;佛山西站、廣州南站兩大樞紐帶來的便利,29分鐘可達深圳,40分鐘到達港澳,與廣東自貿區的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地相連,形成了珠三角兩小時自貿區經濟圈。

南海規模龐大的實體經濟,也為佛山樞紐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增長的空間。截至目前,南海擁有各類市場主體超37萬戶,其中工業企業約6萬家,形成了汽車製造、有色金屬、家具家電等12個產值超200億元的製造業集群,2019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76億元。雄厚的製造業催生出巨大的物流需求。

蔡家華表示,接下來佛山將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優勢,加快形成各種要素大集聚、大流通、大交易的樞紐經濟,探索一條通過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集聚輻射能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明確方向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智慧物流樞紐城

按照定位,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將致力打造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物流基地、大灣區一體化物流核心樞紐、產業升級綠色供應鏈組織中心,以及佛山樞紐經濟創新發展動力引擎。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南海可謂「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自2018年底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以來,南海就明確了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目標,並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網絡、優化功能布局、推動物流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按照規劃,佛山樞紐以南三產業合作區官窯物流樞紐區為主,南鯤物流樞紐區為輔,其中,官窯物流樞紐區佔地面積3.57平方公裡,南鯤物流樞紐區佔地面積0.25平方公裡,均位於佛山交通條件最好、多種戰略嵌套疊加最密集、資源要素配比最均衡、聯動輻射能力最強的區域。

官窯物流樞紐區地處南三合作區腹地,廣珠鐵路線從東向西橫穿而過,緊鄰佛清從高速、佛山一環、廣佛肇高速,距離三水港約25公裡、順德港約55公裡、黃埔港40公裡、南沙港約75公裡,距離佛山沙堤機場17公裡、廣州白雲機場30公裡。得益於如此優越的區位條件,目前,官窯物流樞紐區已獲批成為粵港澳大灣區「7+5」多層節點網絡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顧耀輝介紹,接下來官窯物流樞紐區將以一汽大眾鐵路專用線為始發工程,布局「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港口」多層次網絡型交通樞紐,打造智慧物流小鎮,全方位推動南海區乃至佛山市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升級轉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智慧物流樞紐城。

為此,佛山樞紐將著力構建「1個平臺+3大功能分區」的服務體系,規劃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海關口岸查驗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物流信息交易及商業配套中心三個核心功能區,積極申請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生產服務業(國際物流)功能區,提高區域內、跨區域物流活動規模化組織能力和效率,支撐帶動上下遊產業集聚發展。

經過前期建設,目前已成功引進佛山國際陸港項目、京東智聯雲(大灣區)產業運營中心等一批龍頭項目落地,未來,佛山市南海區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一汽(佛山)物流有限公司、九江南鯤碼頭有限公司、佛山集大物流有限公司、佛山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泉州晉江陸地港集團等將作為佛山樞紐建設運營主體,全面加快物流樞紐建設。

降本增效

為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供支撐

展望未來,佛山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一個綜合性產業集聚區,將為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佛山樞紐建設,整合區域鐵路專用線、專業倉儲、多式聯運轉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形成規模效應,將有效減少物流設施無效低效供給,實現500公裡以上長距離公路運量大幅減少;此外,通過重點發展鐵海聯運、公鐵聯運、公鐵水聯運,充分發揮智慧物流在提高應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有力推進佛山物流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計劃2—3年內實現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全市GDP比例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2個百分點的目標。

以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體和軟體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也是佛山、南海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依託國家物流樞紐聯動網絡和產業輻射網絡,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將有力加強佛山乃至大灣區與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沿海港口等地區的聯動,優化運輸組織,擴大鐵路幹線運輸規模,提升物流通道效能,從而推動生產要素加快流動,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形成東西相互促進、南北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此外,國家物流樞紐還將提升區域物流組織平臺、金融平臺、創新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等面向國際的服務能力,構建起聯動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供應鏈服務網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重要物流樞紐、能源與原材料產地、製造業基地、貿易中心等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南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3—5年,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將基本建立起支撐「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國際國內物流體系基本實現聯動協同,生產製造和國際物流實現深度融合,國際供應鏈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為粵港澳地區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時隔18年,全國物流行業知名專家齊聚南海
    今年,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十四五」即將開局的重要歷史節點,物流行業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這也是時隔18年後,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再次回到南海召開,為正蓬勃發展的南海物流產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和展示窗口。今年11月13日,在青島召開的2020年全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暨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授牌儀式上,位於南海區的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下簡稱「佛山樞紐」)被授予「國家物流樞紐」牌匾,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 南海跑步邁向樞紐經濟時代
    (通訊員供圖) 連日來,南海物流行業喜事連連:先是以南海為主要載體的「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正式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再是中國物流學會年會時隔18年後再回南海舉行「成人禮」,兩大喜事為南海物流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物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
  • 一場交通大會戰,如何打通南海經濟發展「大動脈」?|南海經濟觀察
    建成後,佛山市南海區與廣州市番禺區最快可實現5分鐘快速通達,將形成一條連接廣佛兩市的東西走向大動脈,加速兩地迅速融入大灣區1小時通勤圈。 12月20日,南海區新型公共運輸系統試驗段正式上線調試,該線路起點位於桂瀾路與夏平西路交叉的廣佛地鐵(蟲雷)崗站,終點位於在建的佛山地鐵2號線林嶽西站,線路全長13.34公裡。
  • 2萬億元工業大市的物流格局之變
    這是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此舉辦首屆活動後,時隔18年回到誕生地的「成人禮」,也是對外展示物流產業發展的窗口。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在當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暢通物流大通道更是成為重要發力點。
  • 行萬裡連通五大國家戰略 以開放姿態融入「雙循環」
    該展示中心依託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首創的「鏈上自貿」保稅展銷新模式,疊加「跨境電商」以及承載進博會溢出效應的「6+365服務平臺」,常年展示展銷來自日韓和「一帶一路」等40多個國家近3000種進口商品,讓廣大市民大開眼界。越開放,越發展。當一座志在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城市,以開放的胸襟、務實的態度、高效的行動擁抱世界,一定會迎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更大機遇。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動雙循環,構建發展新格局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推動雙循環,構建發展新格局 2020-12-18 18:04:09| 中公教育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
  • 何黎明:研究新課題 迎接新格局
    2002年的11月28日,也就是18年前的今天,首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佛山市南海區創立。18年來,中國物流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和進步,我們物流人不忘初心,18年後的今天又回到了年會的誕生地,這就像18歲的青年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來行成人禮。眼前的佛山南海不變的是他們的睿智、熱情和對物流業炙熱的情感;變化的是經過新一輪改革、開放、創新,展現給我們的是嶄新的城市面貌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 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南海召開|南海區|中國物流|中國物流與...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表示,佛山列入2020年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具有物流業發展的良好條件和美好前景。「規模龐大的實體經濟為佛山物流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長蔡家華表示,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參與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
  • 第二條川渝免費黃金物流大通道開建 廣安將融入重慶城市交通體系
    倪鑫宏 四川在線記者 何浩源繼2019重慶南北大道(北延段)開工後,又一川渝免費黃金物流大通道建設拉開序幕。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廣安作為分會場之一,集中開工8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43.3億元。
  • 力高箱包:融入雙循環危中尋機變中求進
    力高(雲南)箱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高箱包」)給出的回答是:積極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加大調整轉型力度,於危中尋機,於變中求進。2013年建成投產的力高箱包,是新平縣外貿龍頭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美國市場佔六成、歐洲市場佔兩成的箱包外貿出口格局。2018年,企業實現產值9.5億元。
  • 打造渝西川南鐵路物流樞紐 榮昌綜合物流園融入國際物流大通道
    該物流園於2018年4月底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建成核心區一期工程,完成投資約3000萬元,其中貨櫃裝卸區7000平方米、大宗散貨裝卸區1200平方米、煤炭和礦石裝卸區11000平方米、裝卸站臺500米。
  • 鄂港攜手促「雙循環」 聯航聯運暢通湖北外貿大通道
    鄂港攜手促「雙循環」 聯航聯運暢通湖北外貿大通道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5日 09:29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通訊員 李雯雯 張競文  11月17日,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第十屆「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在香港開幕。
  • 聚焦雙循環 探究國家發展新格局——北大國發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
    (以下簡稱「國發院」)舉辦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本屆論壇主題為「雙循環:國家發展新格局」,設多個主題演講、專家對話以及研討環節,發布了2020年度的多項指數新成果。主論壇舉行的同時,還舉行了平行分論壇。姚洋致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國家信息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委會秘書長杜平等嘉賓發表特邀演講。張軍擴從發展階段變化的角度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行了解讀。
  •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開放是國家進步的前提,封閉必然導致落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廣西作為沿海開放和沿邊開放的交匯點,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踏上新的發展徵程,廣西如何乘勢而上,走活開放發展新棋局?
  • 漢交會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新樞紐
    接二連三的好消息表明,正在硬核奔跑的大武漢,將成為雙循環新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城市。 雙循環,是新格局也是新機遇。武漢,以新的姿勢,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樞紐作用。從宏大的視角來洞悉未來,漢交會,不止是商品交易盛會,更是內陸地區構建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 暢通雙循環 促進新流通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實現高質量發展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不僅擁有長江上遊最大的貨櫃港口果園港、魚嘴鐵路貨運站、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及中新合作示範項目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滬渝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渝懷鐵路、重慶軌道4號線從區內通過,距離江北機場15公裡,具備鐵水公空軌五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和公、水、鐵聯運無縫連接的區位優勢。
  • 日日順物流榮膺「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
    會上,作為壓軸大戲的「2020中國物流年度獎」獎頒獎典禮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日日順物流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全國物流行業抗疫先進企業」、「綠色物流創新引領企業」三項大獎,彰顯了其在大件物流領域的持續領先地位。同時,日日順供應鏈科技執行董事王正剛受邀出席,並圍繞《日日順物聯網時代場景物流發展方向與探索》進行了分享。
  •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中國郵政華東物流倉儲中心項目開工
    作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的重大標誌性項目之一,中國郵政華東物流倉儲中心將建成規劃佔地面積約297.43畝的國內國際物流華東集聚園、華東中郵雲倉等功能板塊,為西延區域協同發展支撐體系添上「重要一筆」。
  • 日日順物流獲評「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
    、物流園區與樞紐建設新革命等方面探討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和時代機遇。會上,作為壓軸大戲的「2020中國物流年度獎」獎頒獎典禮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日日順物流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中國物流傑出企業」、「全國物流行業抗疫先進企業」、「綠色物流創新引領企業」三項大獎,彰顯了其在大件物流領域的持續領先地位。同時,日日順供應鏈科技執行董事王正剛受邀出席,並圍繞《日日順物聯網時代場景物流發展方向與探索》進行了分享。
  • 張大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數字貿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動能
    二、「雙循環新格局」與數字貿易1.供應鏈與數字貿易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個複雜和龐大的系統工程,它包括產業、市場、技術、分配結構、城鄉協調、社會發展、民生福祉等方方面面。但這其中有一個基本的傳動系統——貿易和供應鏈。健康的供應鏈體系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