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國物流學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的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南海召開,來自全國近千名物流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南海,探討流通領域的前沿理論、研判發展趨勢,也為正全力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南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兩周前,以南海為主要載體的「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下稱「佛山樞紐」)被授予「國家物流樞紐」牌匾,成為全國45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也是廣東省首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把握國家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戰略機遇,南海正全力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構建「物暢其流」大通道,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現代智慧物流建設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撰文:孫景鋒 周子健 邵景亮
搶抓機遇
發揮區位優勢助力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
自2002年在南海舉辦首屆以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已經成為全國物流行業的一大盛會。
「18年來,中國物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18年後我們回到南海,經過持續改革開放創新,這裡展現出嶄新面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表示,佛山、南海多項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具有良好條件和前景。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國家物流樞紐是國家推動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核心基礎設施,具有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特點,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幹樞紐的作用。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45個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名單,肩負著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的重任。廣東省首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花落佛山南海,是國家賦予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通過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佛山、南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得以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便捷連結國內、國際大市場。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佛山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具有良好基礎,佛山是全國23個國家骨幹聯運樞紐城市之一,擁有17個對外口岸,向內可以通過立體綜合交通網聯通國內各大經濟區域,向外可以通過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通達全球主要市場和經濟體。
南海作為佛山物流樞紐的承載地,區位優勢突出。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是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河運、航空、高速、高鐵、地鐵一應俱全;佛山西站、廣州南站兩大樞紐帶來的便利,29分鐘可達深圳,40分鐘到達港澳,與廣東自貿區的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地相連,形成了珠三角兩小時自貿區經濟圈。
南海規模龐大的實體經濟,也為佛山樞紐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增長的空間。截至目前,南海擁有各類市場主體超37萬戶,其中工業企業約6萬家,形成了汽車製造、有色金屬、家具家電等12個產值超200億元的製造業集群,2019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76億元。雄厚的製造業催生出巨大的物流需求。
蔡家華表示,接下來佛山將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優勢,加快形成各種要素大集聚、大流通、大交易的樞紐經濟,探索一條通過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集聚輻射能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明確方向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智慧物流樞紐城
按照定位,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將致力打造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物流基地、大灣區一體化物流核心樞紐、產業升級綠色供應鏈組織中心,以及佛山樞紐經濟創新發展動力引擎。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南海可謂「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自2018年底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以來,南海就明確了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目標,並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網絡、優化功能布局、推動物流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按照規劃,佛山樞紐以南三產業合作區官窯物流樞紐區為主,南鯤物流樞紐區為輔,其中,官窯物流樞紐區佔地面積3.57平方公裡,南鯤物流樞紐區佔地面積0.25平方公裡,均位於佛山交通條件最好、多種戰略嵌套疊加最密集、資源要素配比最均衡、聯動輻射能力最強的區域。
官窯物流樞紐區地處南三合作區腹地,廣珠鐵路線從東向西橫穿而過,緊鄰佛清從高速、佛山一環、廣佛肇高速,距離三水港約25公裡、順德港約55公裡、黃埔港40公裡、南沙港約75公裡,距離佛山沙堤機場17公裡、廣州白雲機場30公裡。得益於如此優越的區位條件,目前,官窯物流樞紐區已獲批成為粵港澳大灣區「7+5」多層節點網絡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顧耀輝介紹,接下來官窯物流樞紐區將以一汽大眾鐵路專用線為始發工程,布局「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港口」多層次網絡型交通樞紐,打造智慧物流小鎮,全方位推動南海區乃至佛山市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升級轉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智慧物流樞紐城。
為此,佛山樞紐將著力構建「1個平臺+3大功能分區」的服務體系,規劃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海關口岸查驗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物流信息交易及商業配套中心三個核心功能區,積極申請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生產服務業(國際物流)功能區,提高區域內、跨區域物流活動規模化組織能力和效率,支撐帶動上下遊產業集聚發展。
經過前期建設,目前已成功引進佛山國際陸港項目、京東智聯雲(大灣區)產業運營中心等一批龍頭項目落地,未來,佛山市南海區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一汽(佛山)物流有限公司、九江南鯤碼頭有限公司、佛山集大物流有限公司、佛山中外運倉碼有限公司、泉州晉江陸地港集團等將作為佛山樞紐建設運營主體,全面加快物流樞紐建設。
降本增效
為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供支撐
展望未來,佛山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一個綜合性產業集聚區,將為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佛山樞紐建設,整合區域鐵路專用線、專業倉儲、多式聯運轉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形成規模效應,將有效減少物流設施無效低效供給,實現500公裡以上長距離公路運量大幅減少;此外,通過重點發展鐵海聯運、公鐵聯運、公鐵水聯運,充分發揮智慧物流在提高應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有力推進佛山物流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計劃2—3年內實現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全市GDP比例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2個百分點的目標。
以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體和軟體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也是佛山、南海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依託國家物流樞紐聯動網絡和產業輻射網絡,融入國家物流大通道,將有力加強佛山乃至大灣區與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沿海港口等地區的聯動,優化運輸組織,擴大鐵路幹線運輸規模,提升物流通道效能,從而推動生產要素加快流動,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形成東西相互促進、南北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此外,國家物流樞紐還將提升區域物流組織平臺、金融平臺、創新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等面向國際的服務能力,構建起聯動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供應鏈服務網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全球重要物流樞紐、能源與原材料產地、製造業基地、貿易中心等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南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3—5年,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將基本建立起支撐「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國際國內物流體系基本實現聯動協同,生產製造和國際物流實現深度融合,國際供應鏈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為粵港澳地區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