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剛剛開啟,好消息就不斷傳來:《廣佛兩市道路銜接規劃修編》獲兩地市政府批覆同意,將在邊界規劃80條道路加速全域同城,其中南海是規劃的重點。
加上此前水口水道大橋建成通車,番海大橋即將完工,廣佛大橋正式動工,碧江大橋、沉香大橋、同心橋、廣佛出口放射線南海段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讓人欣喜地看到廣州與南海的距離更近了。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2020年6月,南海區第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通過實施「交通大會戰」的報告。7月,就印發了《佛山市南海區「交通大會戰」行動方案(2020年-2025年)》。這不僅有效拉近了廣佛距離,更推動南海交通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全面打通了南海對內對外的經濟「大動脈」。
番海大橋。中國鐵建大橋局供圖
連接廣佛
交通大會戰全面打響
2020年11月30日,番海大橋主線橋正式合龍。建成後,佛山市南海區與廣州市番禺區最快可實現5分鐘快速通達,將形成一條連接廣佛兩市的東西走向大動脈,加速兩地迅速融入大灣區1小時通勤圈。
12月20日,南海區新型公共運輸系統試驗段正式上線調試,該線路起點位於桂瀾路與夏平西路交叉的廣佛地鐵(蟲雷)崗站,終點位於在建的佛山地鐵2號線林嶽西站,線路全長13.34公裡。
12月25日,廣佛大橋系統工程(原名「大坦沙大橋系統工程」)一期正式開工,這座廣佛兩地高度關注的連接工程終於順利落地。作為金沙洲地區與廣州主城區重要通道,工程建成後,有望分擔金沙洲大橋交通壓力,疏解擁堵車流,同時作為連接廣佛的又一過江通道。
12月27日,有軌電車裡水示範段工程項目及配套市政道路開工,這標誌著南海區第二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
從「十三五」結束到「十四五」開啟,密集的交通項目建設,預示著南海已經全面打響交通大會戰,也讓人們看到南海想在新一輪發展中搶佔高點、贏得先機的決心。
當前,南海正值「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期,交通又肩負起特殊的使命任務:必須當好現代產業體系協調發展的堅實支撐,當好內外經濟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當好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保障基石,當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的開路先鋒。
「交通不通暢,新的優質資源進不來,高質量發展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多次表示,推進交通大會戰是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強化交通先導作用的需要,是彌補南海發展短板、全面優化城市環境的需要,更是當前做好「六穩」工作,擴大有效投資的需要。
通過打響「交通大會戰」,南海將全面開展「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及實施計劃、「六縱六橫」快速幹線深化規劃、有軌電車線網規劃、佛山一環高速化改造後南海區幹道網絡深化規劃、開展軌道交通的安全保護和南海區快速公交網絡專項研究及試驗線實施方案等專題研究,為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交通保障。
南海新交通試驗段。肖莎莎攝
交通先行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28日,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南海舉行,這是10月佛山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後的一次物流屆盛會,全國近千名物流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這裡,共同討論物流與南海交匯的那個閃光點。
物流業作為基礎性行業,連接著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是打通供應鏈、協調產業鏈、創造價值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和保障。而發達的交通路網是其支撐。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從粵港澳大灣區層面來看,南海地處廣佛都市圈幾何中心,位於珠江東西兩岸發展軸帶的交會處,具備成為灣區重要交通樞紐的先決條件。
如今,除了已建成和在建的銜接通道,廣州與南海已確定規劃路的銜接通道還有18條,另外規劃協調中的銜接通道有11條。而佛山規劃的14條軌道交通線路中有11條經過南海,南海新交通試驗段成功上線調試,裡水有軌電車也啟動建設。一汽大眾鐵路專用線正在建設當中,而連接國家高速鐵路網絡的佛山西站已開通雲、貴、川、桂、渝等西部五省市以及廣州、深圳、珠海、湛江等省內各地的高鐵班次。
裡水有軌電車概念圖。資料圖片
汽笛一響,黃金萬兩。交通建設帶來的吸虹效應是巨大的,就在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發布不久,來自深圳的「科創企業搖籃」——深圳科技園也把目光投向了南海。
2020年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檢驗檢測等產業主題,為南海引入不少於150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
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絲依認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區位優勢。作為佛山、南海重點打造的戰略發展平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面積8.58平方公裡,是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的核心區,也是佛山、南海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無獨有偶,在已經動工的廣佛大橋不遠處,是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共建的廣佛新城。這裡包括南海區大瀝鎮海北、黃岐、鹽步及桂城街道映月湖片區,面積共42平方公裡。
廣佛新城實現了「荔灣-南海」四個組團對接。其中,大坦沙-海北片區、滘口-黃岐片區重點推進生活深度同城,打造廣佛商貿黃金走廊;東沙與三山北片區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共同打造智能製造研發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信息港;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與佛山金融高新區C區東擴區,將建設灣區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及粵港澳青年創客平臺。
一條路、一座橋、一個軌道……交通的力量正在深度改變著南海的經濟結構,讓南海這個大灣區西部樞紐「門戶」擔當,以改革尖兵、創新先鋒的姿態,為「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構建「一軸一核兩帶」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本。
可以預見,隨著交通大會戰的深入推進,未來,南海還將迎來人才高度集聚、產業轉型升級的爆發期。
【撰文】肖莎莎 趙進
【作者】 肖莎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