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交通大會戰,如何打通南海經濟發展「大動脈」?|南海經濟觀察

2021-01-14 騰訊網

2021年剛剛開啟,好消息就不斷傳來:《廣佛兩市道路銜接規劃修編》獲兩地市政府批覆同意,將在邊界規劃80條道路加速全域同城,其中南海是規劃的重點。

加上此前水口水道大橋建成通車,番海大橋即將完工,廣佛大橋正式動工,碧江大橋、沉香大橋、同心橋、廣佛出口放射線南海段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讓人欣喜地看到廣州與南海的距離更近了。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2020年6月,南海區第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通過實施「交通大會戰」的報告。7月,就印發了《佛山市南海區「交通大會戰」行動方案(2020年-2025年)》。這不僅有效拉近了廣佛距離,更推動南海交通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全面打通了南海對內對外的經濟「大動脈」。

番海大橋。中國鐵建大橋局供圖

連接廣佛

交通大會戰全面打響

2020年11月30日,番海大橋主線橋正式合龍。建成後,佛山市南海區與廣州市番禺區最快可實現5分鐘快速通達,將形成一條連接廣佛兩市的東西走向大動脈,加速兩地迅速融入大灣區1小時通勤圈。

12月20日,南海區新型公共運輸系統試驗段正式上線調試,該線路起點位於桂瀾路與夏平西路交叉的廣佛地鐵(蟲雷)崗站,終點位於在建的佛山地鐵2號線林嶽西站,線路全長13.34公裡。

12月25日,廣佛大橋系統工程(原名「大坦沙大橋系統工程」)一期正式開工,這座廣佛兩地高度關注的連接工程終於順利落地。作為金沙洲地區與廣州主城區重要通道,工程建成後,有望分擔金沙洲大橋交通壓力,疏解擁堵車流,同時作為連接廣佛的又一過江通道。

12月27日,有軌電車裡水示範段工程項目及配套市政道路開工,這標誌著南海區第二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進入施工建設階段……

從「十三五」結束到「十四五」開啟,密集的交通項目建設,預示著南海已經全面打響交通大會戰,也讓人們看到南海想在新一輪發展中搶佔高點、贏得先機的決心。

當前,南海正值「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期,交通又肩負起特殊的使命任務:必須當好現代產業體系協調發展的堅實支撐,當好內外經濟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當好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保障基石,當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的開路先鋒。

「交通不通暢,新的優質資源進不來,高質量發展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多次表示,推進交通大會戰是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強化交通先導作用的需要,是彌補南海發展短板、全面優化城市環境的需要,更是當前做好「六穩」工作,擴大有效投資的需要。

通過打響「交通大會戰」,南海將全面開展「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及實施計劃、「六縱六橫」快速幹線深化規劃、有軌電車線網規劃、佛山一環高速化改造後南海區幹道網絡深化規劃、開展軌道交通的安全保護和南海區快速公交網絡專項研究及試驗線實施方案等專題研究,為南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交通保障。

南海新交通試驗段。肖莎莎攝

交通先行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28日,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在南海舉行,這是10月佛山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後的一次物流屆盛會,全國近千名物流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這裡,共同討論物流與南海交匯的那個閃光點。

物流業作為基礎性行業,連接著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是打通供應鏈、協調產業鏈、創造價值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和保障。而發達的交通路網是其支撐。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從粵港澳大灣區層面來看,南海地處廣佛都市圈幾何中心,位於珠江東西兩岸發展軸帶的交會處,具備成為灣區重要交通樞紐的先決條件。

如今,除了已建成和在建的銜接通道,廣州與南海已確定規劃路的銜接通道還有18條,另外規劃協調中的銜接通道有11條。而佛山規劃的14條軌道交通線路中有11條經過南海,南海新交通試驗段成功上線調試,裡水有軌電車也啟動建設。一汽大眾鐵路專用線正在建設當中,而連接國家高速鐵路網絡的佛山西站已開通雲、貴、川、桂、渝等西部五省市以及廣州、深圳、珠海、湛江等省內各地的高鐵班次。

裡水有軌電車概念圖。資料圖片

汽笛一響,黃金萬兩。交通建設帶來的吸虹效應是巨大的,就在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發布不久,來自深圳的「科創企業搖籃」——深圳科技園也把目光投向了南海。

2020年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檢驗檢測等產業主題,為南海引入不少於150家產業鏈上下遊企業。

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絲依認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區位優勢。作為佛山、南海重點打造的戰略發展平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面積8.58平方公裡,是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的核心區,也是佛山、南海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無獨有偶,在已經動工的廣佛大橋不遠處,是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共建的廣佛新城。這裡包括南海區大瀝鎮海北、黃岐、鹽步及桂城街道映月湖片區,面積共42平方公裡。

廣佛新城實現了「荔灣-南海」四個組團對接。其中,大坦沙-海北片區、滘口-黃岐片區重點推進生活深度同城,打造廣佛商貿黃金走廊;東沙與三山北片區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共同打造智能製造研發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信息港;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與佛山金融高新區C區東擴區,將建設灣區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及粵港澳青年創客平臺。

一條路、一座橋、一個軌道……交通的力量正在深度改變著南海的經濟結構,讓南海這個大灣區西部樞紐「門戶」擔當,以改革尖兵、創新先鋒的姿態,為「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構建「一軸一核兩帶」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本。

可以預見,隨著交通大會戰的深入推進,未來,南海還將迎來人才高度集聚、產業轉型升級的爆發期。

【撰文】肖莎莎 趙進

【作者】 肖莎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打通交通運輸「大動脈」,促進經濟社會動態循環
    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湖南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有序組織恢復交通運輸秩序。(2月28日《湖南日報》)企業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只有打通「大動脈」,才能暢通「微循環」。
  • 百事、虎牙都來了,2020市場為何選擇南海?|南海經濟觀察
    作為千燈湖北延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之眼項目的開工,是南海城市活力釋放的體現,也是市場為南海經濟發展投上的重要一票。 開年的良好勢頭,正是去年南海招商引資強勁表現的延續。數據顯示,2020年,南海新引進超10億元重大產業項目12個,擬投資總額383.7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46%,其中超百億元項目2個。
  • 南海跑步邁向樞紐經濟時代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長蔡家華表示,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參與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接下來佛山將聚焦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物流基地,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的輻射作用和集聚效應,朝著建設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雙物流樞紐的目標奮鬥。 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南海把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作為探路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 南海新交通試驗段車輛上線調試
    南海新交通項目又有新進展!12月20日上午,南海區新型公共運輸系統試驗段(以下簡稱新交通)舉行車輛上線調試啟動儀式。南海新交通於2014年1月正式動工,起點位於桂瀾路與夏平西路交叉的廣佛地鐵(蟲雷)崗站,終點位於在建的佛山地鐵2號線林嶽西站,線路全長13.34km,全線採用專有路權,共設車站13座。
  •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落戶高明 南海西部的新憧憬
    在4月舉行的2017中國(廣東)——美國投 資合作交流會和省發改委、省交通廳聯合印發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透露,「十三五」將新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與廣州白雲機場共同形成國際航空樞紐,而機場選址將落戶佛山高明。機場作為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有望形成空港經濟圈,南海西部與高明隔江相鄰,置身於其輻射圈範圍內,有望從中分享空港經濟紅利。謀而動,動則速。
  • 探尋南海古驛道!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如何「以道興村」?
    圖/珠江時報記者 李華 南海古驛道在明代已有記載, 其原型甚至可能形成於千年之前。 歷經歲月, 這些曾經的「大動脈」在南海的商貿發展、 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中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 南海新交通力爭明年年中試運營
    南海新交通列車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傳智 通訊員湯煊榮昨日,佛山市南海區新型公共運輸系統試驗段(簡稱「南海新交通」)正式啟動車輛上線調試。根據最新計劃,南海新交通將力爭在明年年中開通試運營。試乘體驗 行車十分平穩舒適 站點外觀設計新穎目前,市民已可以在南海新交通沿線看得到該項目站點的相關出入口。與廣佛線主打嶺南文化元素的設計不同,南海新交通的站點出入口設計頗具現代感,全線出入口主打色調為白色,整體線條感十足,看上去既大氣又吸引眼球。昨日上午,記者從南海新交通康怡公園站出發,一路試乘。
  • 打通交通「大動脈」 暢通城市「毛細血管」
    目前,該項目最後一棟建築已完成拆遷工作,為後續施工打通所有環節,這預示著該項目建設已進入「快車道」階段。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實施的「主戰場」,龍崗街道正以快速崛起之勢,成為推動龍崗區發展的重要力量,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無疑將為龍崗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而這些項目落地背後,無不凝聚著龍崗街道的徵拆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暢通交通路網,按下經濟復甦「快啟鍵」
    眼下,湖南交通運輸秩序正在恢復:全省所有車站、碼頭、服務區全部恢復正常運營;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直達非洲航線重新啟程;長沙中歐班列天天開行;包車運輸「點對點」運送1.6萬餘人復工……人暢其行、車暢其道、貨暢其流的新氣象,正欣欣然迎接三月風光。(2月28日湖南日報)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
  • 南海局勢:中國外部壓力增加,越南經濟損失巨大
    儘管領土衝突揮之不去,羅克稱,該國與中國的經濟和貿易關係將持續下去。他說,這種海上分歧不是菲律賓和中國雙邊關係的總和。羅克表示:「我們將繼續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這包括經濟和貿易上的健康合作關係,並選擇擱置其他爭端和分歧,這包括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2016年7月,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宣布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所謂「九段線」歷史性主張無效。
  • 南海新交通16列有軌電車到貨
    南海新交通有軌電車順利運抵環島車輛段。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攝影報導)16列有軌電車順利運抵環島車輛段, 崗站至林嶽北站首通段正式軌通……近日,南海新交通首通段項目捷報頻傳,多個關鍵節點順利推進,為後續全線試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即將進行的熱滑試驗創造了有利的施工條件。
  • 南海新交通有新進展→
    近日,南海新交通首通段項目捷報頻傳,多個關鍵節點的順利推進,為後續全線試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列車長度達35米,對運輸技術和安全要求有較高的要求。部門供圖南海新交通列車是全球首批實現自動駕駛的現代有軌電車,一共訂造了16列列車,其中有14列車都是在佛山中車製造,另外2列在青島四方生產。列車採用3節模塊編組,外觀時尚新穎,流線形車體設計動感十足,最大載客量380人,最高運行時速70公裡,每列列車造價約為2700萬。南海新交通部分路段、站臺效果圖。
  • 南海交通大會戰頭炮打響!今日,水口水道大橋正式通車!
    南海發布終於等到你!今日,南海區交通大會戰頭炮打響!水口水道大橋正式開通!非常感謝裡水,感謝南海,通了這條橋。水口水道大橋航拍作為南海全力推進交通大會戰的第一炮,水口水道大橋不止能改善周邊數萬居民的出行交通,隨著廣佛地區全面實現同城化,水口水道大橋也將為整個區域的產業發展,城市升級提供保障,緩解周邊日益增長的交通壓力,助力廣佛都市圈「橋頭堡」的建設。對於水口水道大橋通車你有什麼感想嗎?
  • 南海新交通年底試運營!這個收費站封閉至年底
    南海新交通首通段年底試運營,全線共設車站13座,全程運行時間約30分鐘。此外,S15廣佛高速沙湧收費站進行封閉施工至年底。南海新交通年底試運營7月10日,南海新交通機電項目承建方透露,南海新交通機電項目夏西地下站首次受電成功,各類指標參數和設備運行正常,為南海新交通全線「電通」以及首通段年底試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這樣的南海,愛了
    8月5日,2020年佛山中考成績公布,南海各鎮街齊傳佳音:全市前100名(110人)屏蔽考生中,南海佔了81人,其中桂城50人、大瀝20人,獅山7人,九江2人,裡水2人。在優秀成績的背後,是南海優先發展教育和崇文重教風氣的積極影響。03 涵養文化底蘊實體書店不僅是人們的心靈棲息之地,也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 禪城南海三水今日「桃園三結義」
    南都訊 記者朱利輝 今日,禪城、南海、三水將「桃園三結義」,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佛山高新區發展。南都記者獲悉,三區將建立聯席會議及工作協調機制,成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三個專責小組。而在未來三年內,在佛山高新區核心園區將形成聯通三區的「四縱六橫」10條主骨幹路網。
  • 來佛山南海創新創業的港澳人才可獲交通補貼
    1月13日,佛山南海區發布《南海鯤鵬人才計劃》,宣布未來5年投入超50億元,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大力支持人才與創新創業團隊發展。來南海創新創業的港澳人才可獲交通補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梁。南海此次在人才領域的高規格投入、大力度支持,正是暢通灣區人才科創要素流動的舉措。
  • 走南海,看南海,懂南海,「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開營
    8月25日上午,「海外人才歸南海行動——2020海外學子看南海」活動正式開營。本次活動,不僅是南海期盼與海外學子加強溝通協作交流、共創美好未來的心聲吐露,也是南海追求高質量發展、追逐美好夢想的願景描繪。今天起,50名留學海外的學子,將通過四天三夜深度走訪和學習,全方位感受南海的城市魅力、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
  • 中國地理小區域——南海
    隨著經濟發展,沿海發達地區的陸域空間和可用資源越來越稀缺,我國將目光轉向遼闊的海洋。21世紀,我國進一步實施南海開發戰略。南海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資源開發、對外貿易、海域安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永興島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面積約2.6平方千米,屬於珊瑚島。
  • 南海頂級教育配套落戶仙湖氫谷 南海中學實驗學校開工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教育水平的升級,仙湖氫谷將實現產業、人才、城市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南海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提供樣板。高標準建設十二年一貫制打造「最美校園」隨著鉤機作業的聲音響起,南海中學實驗學校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