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清退、新光海航擬補血7.5億,專家提醒注資為初步、發展需深思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海航清退、新光海航擬補血7.5億,專家提醒注資為初步、發展需深思

近日,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股權轉讓再生變。新光海航董秘向藍鯨保險透露,受股權管理辦法所限,原擬入股東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霖資管」)不再謀求控股權,同時,由於海航集團買賣協議變動,對應擬入股東也換上「新人」。

此外,飽受資本金匱乏折磨的新光海航人壽,也即將迎來7.5億元的增資,其董秘回應道,獲批增資後,償付能力將能夠滿足監管要求,展業可期。但專家提醒稱,注資僅為第一步,未來,新光海航仍面臨業務發展、轉型等現實問題。

海航退出、擬入股東換臉,新光海航股權再生變

7月最後一天,新光海航踩點披露了關於變更股東及註冊資本金有關情況的信息報告。藍鯨保險查看發現,時隔一年半,新光海航股東變更事項未落定的同時,擬入股東又出現「變臉」。

2016年11月,久陷虧損「泥潭」的新光海航公告稱將變更股東,各持股50%的股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人壽」)、海航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航集團」)擬進行股份轉讓。若交易完成,海航集團將退出新光海航股東名錄,擬新入股東柏霖資管累計持股51%,成為新光海航控股股東,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匯石油」)持股14%、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展投資」)持股10%,新光人壽持股下降為25%。

時隔一年半,在最新披露的股東變更公告中,原擬入股東光匯石油「離隊」,換上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江金融」)、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浦地產」)、深圳市樂安居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安居」)三張「新面孔」。

具體來看,海航集團擬將其持有的1.9億股、0.6億股公司股權分別轉讓給香江金融、冠浦地產;新光人壽擬將其持有的0.75億股、0.5億股公司股權轉讓給柏霖資管、國展投資。同時,新光人壽、香江金融、柏霖資管、國展投資、冠浦地產及樂安居分別向新光海航增資1.875億元、0.6億元、1.75億元、1.25億元、0.65億元及1.375億元,累計增資7.5億元。

新光海航股東變更前後對照表

若按照最新方案,股權轉讓及增資事項完成後,新光人壽仍為新光海航第一大股東,持股25%,柏霖資管、香江金融各持股20%並列第二大股東,國展投資、樂安居、冠浦地產分別持股14%、11%、10%。

柏霖資管不再謀求控制權,背後閃現地產商鴻榮源身影

值得關注的是,在最新披露的股東變更公告中,柏霖資管不再謀求新光海航的控制權,擬持股比例由此前的51%下降為20%,為何會發生這一轉變?

對此,藍鯨保險聯繫到新光海航的董秘,其回應稱,是受新修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影響所做的調整,「當時我們報送之後,原保監會一直沒批下來,所以又按照新的法規報送了一份」。 據了解,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單一股東持股險企比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

對於股東「換臉」,光匯石油退出,換上香江金融以及冠浦地產,新光海航董秘則表示並不是特別了解,「這是股東行為,是海航集團買賣協議有所變動」。

從受讓股東背景來看,柏霖資管資金實力最為雄厚,註冊資本達到100億,主營業務物業管理、資產管理、投資管理;香江金融、樂安居、冠浦地產則分別從事擔保業務、商業物資供銷以及房地產開發,註冊資本0.5-10億元不等。僅從主營業務來看,協同作用或相對較小,但險企的牌照優勢、作為布局金融的切口,以及獲取收益,均為謀求點。

「僅從業務層面來看,協同可能性較小,很可能意在謀求更多的收益」,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保險市場前景廣闊,一些大企業都爭相布局保險行業,以便分得一杯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藍鯨保險分析道,資本進入保險業,有的是為實現和已有業務協同,有的是為拓展涉足領域與範圍,作為其多元化經營與資產配置戰略的一部分。「重要的不僅僅是其入股保險公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尊重保險業經營的一般規律,並建立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經營管理層創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藍鯨保險也注意到柏霖資管近日面臨的另外一則險企股權變更事宜。

據了解,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安人壽」)7月25日公告稱,3家股東接連擬轉讓股權給第四大股東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信託」),一旦交易獲批,江蘇信託將躍升為利安人壽第一大股東,取代柏霖資管的位置。

藍鯨保險查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柏霖資管曾用名為深圳市鴻榮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榮軒物業」),2014年年報顯示,鴻榮源置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曾於2010年認繳2.68億元出資額,為目前可查詢到的最早出資方。後者即為鴻榮源集團子公司,據了解,鴻榮源集團核心產業為住宅地產、商業地產以及產業地產綜合開發,同時涉及商業運營、產業發展以及金融投資,賴海民為董事長。

柏霖資管股東出資信息表

2015年12月,柏霖資管進行名稱變更,股東為深圳市柏霖控股有限公司。更名後,2016年5月23日,柏霖資管註冊資本由25億元變更為40億元,2天後,註冊資本提高到50億元,6月21日,註冊資本再次變更為100億元,2016年末,柏霖資管參與新光海航首次擬變更股東事項。

綜合看來,若新光海航、利安人壽股權轉讓事項獲監管層批覆後,柏霖資管在兩家險企中,均將出任「二把手」。

成立9年未盈利新光海航擬增資7.5億,專家:僅是第一步

回顧來看,新光海航與海航集團多年的「糾纏」一直為業內所道。2009年,新光人壽與海航集團共同組建新光海航,表示將利用股東新光人壽在保險市場上的經驗與海航集團的資源,實現多方面的長遠發展。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2009年2017年,新光海航從未實現盈利,共計虧損7.2億元,保險業務收入方面,自2014年開始逐年下滑。而這背後,也與海航集團對新光海航態度猶豫不定相關。據了解,2012年,新光海航股東雙方同意增資5億元,2014年,新光人壽2.5億元增資款到帳,但海航集團遲遲未履行承諾,以至新光人壽不得不將增資款劃回。

新光海航保險業務收入、淨利潤(萬元)

受資本金影響,新光人壽償付能力連連下挫。2013年償付能力充足率從上年度的500.07%降至130.47%,公司坦言稱,處於發展初期,實際資本消耗較大,其次是「股東增資未如期到位」。2014年3月,原保監會對新光海航下發監管函,暫停增設分支機構。2015年2季度,新光海航償付能力充足率-179.71%,已屬於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當年末,原保監會責令其停止開展新業務,新光海航僅能依靠續期業務勉強維持。

與新光海航遲遲得不到增資形成反差的是,同屬海航系的渤海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人壽」)、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財險」)均得到股東的增資支持。

今年以來,新光海航仍處於虧損之中,累計虧損4651.72萬元,2季末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421.34%,離監管要求所去甚遠,但連續兩個季度略有上浮。

新光海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淨利潤(%、萬元)

綜合來看,新光海航最為核心的問題為資本金不足,業務開展受限,而本次7.5億元的增資,能否求其於水火之中呢?

新光海航董秘回應表示,增資數據是經過測算的,「增資完成後,我們的償付能力能夠滿足監管要求,甚至更多,大致在600%-700%左右」,其表示,增資主要是為重新營業做準備,目前相關文件已報送,等待批覆,待股權轉讓及增資事項獲批之後,將成立新的董事會,商討新光海航未來的業務發展。

「注資是擺脫困境的第一步,滿足償付能力監管要求」,朱俊生提醒道,新光海航後續還要面對如何促進業務發展與轉型等問題,「作為中小主體,以專業化促進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非常重要」。(藍鯨保險 李丹萍)

相關焦點

  • 虧損7億償付告急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能否恢復生機
    虧損7億償付告急 新光海航欲「補血」  償付能力不足,成立以來虧損7.5億;海航退出,新光海航將迎5家新股東,資金之憂有望解決  已虧損7.5億,償付能力不達標  新光海航人壽7月31日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目前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2134。  償付能力充足率是險企監管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現行規定,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即符合償付能力監管要求。
  • 擬增資7.5億元引入新股東 新光海航人壽要滿血復活了
    來源:國際金融報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發展停滯了數年的新光海航終於傳來了利好消息。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得到核准,屆時新光海航人壽的註冊資本將由5億元上升到12.5億元,股東數量也將從當前的兩家上升到6家。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再生變:海航集團退出 柏霖資管放棄控股權
    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發布公告稱,考慮到該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現有兩名股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持股50%)和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從而引入新投資人。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再生變:海航集團退出,柏霖資管放棄控股權
    海航集團打算出清新光海航人壽的決心依然不變,只不過,接盤者發生了變化。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發布公告稱,考慮到該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現有兩名股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持股50%)和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從而引入新投資人。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變更及增資獲批 海航集團退出
    獲批的股權變更及增資方案,即為新光海航人壽今年7月31日披露的增資及變更股東方案。  另一發起股東新光人壽,將所持2.5億股股權即1.25億股轉讓出一半,其中0.75億股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公司(柏霖資管),0.5億股轉讓給深圳市國展投資公司(國展投資);剩餘1.25億股持股保留,同時增資1.875億元,最終持股3.125億股,佔比25%,成為新光海航人壽第一大股東。
  • 海航退出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轉讓落地
    根據公告,銀保監會批准海航集團將其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壽38%和12%的股份分別轉讓給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江金控」)和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浦地產」),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光人壽」)將其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壽15%和10%的股份分別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霖資管」)和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獨家丨萬峰任新光海航臨時負責人,新光海航更名鼎誠人壽
    監管一紙文件,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不得超過2.5%。相對往昔可達7%、8%收益的長期壽險產品,一時間,中國壽險公司進入無產品可賣的尷尬期。  隨後推出的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的選擇中,中國人壽選擇了相對保守的分紅險。中國壽險市場進入理財時代。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歸屬落定:海航退出 香江金控等入局
    至此,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人壽」)的股權歸屬問題終於告一段落。資料顯示,新光海航人壽於2009年3月開業。在此之前,由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光人壽」)和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各持有50%股份。
  • 海航金融版圖格局已成 新光海航人壽欲棄還留
    持續兩年多的海航集團準備退出的狀態,已經給新光海航人壽這家公司帶來了諸多問題,除了從高層到基層人員的大量流失外,還包括因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被暫停開設新機構以及最近的被暫停開展新業務。臺灣地區媒體引述新光方面的表述稱,新光海航的資金缺口為5億元,新光方面的2.5億元早已到位,而海航遲遲不肯注資。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結構再生變 柏霖資管擬放棄追求控股權
    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公司股東擬進行股權轉讓,並增加7.5億元註冊資本從而引入新投資人。公開資料顯示,這並不是新光海航人壽首次推行股權變更。對於這家公司來說,上一輪擬變更股權要追溯到2016年11月。當時,原股東海航集團與新光人壽同時做出「大動作」,前者決定出清股權,後者則選擇減持,擬將持股比例由50%減少到25%。公開資料顯示,海航集團退出後,該輪股權變更擬引入3家新股東,分別是柏霖資管、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匯石油」)與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展投資」)。
  • 新光海航人壽行政監管措施被解除,正式更名鼎誠人壽
    增資7.5億元改善償付能力,行政監管措施被解除『慧保天下』獲悉,在完成工商信息變更的同時,新光海航人壽已於日前被銀保監會解除行政監管措施,可以正常開展新業務及增設分支機構。其實,早在2012年,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於當年7月31日前按比例向新光海航人壽合計注資5億元,但海航集團的增資款遲遲未能到帳。2016年,新光人壽又將其向新光海航增資的2.5億元增資款收回。在此期間,海航集團則通過旗下公司發起成立渤海人壽,隨即聞安民便從新光海航董事長調任渤海人壽董事長。
  • 新光海航人壽換血 深圳柏霖資產擬控股
    11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海航集團正式揮別新光海航人壽,深圳柏霖資產成控股股東。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新光海航人壽的股權轉讓方案已經於11月4日召開的董事會審議並通過。股權轉讓後,海航集團將所持有新光海航人壽全部股權(2.5億股)分別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十年虧損8億 新光海航人壽改名鼎誠人壽再出發 未來命運如何?
    公開資料顯示,鼎誠人壽的前身——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3月,由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5億元,二者各出資2.5億元。進入到2019年,新光海航人壽的盈利情況依然沒有改善,2019年一季度,新光海航人壽淨利潤為-0.13萬元。區區5億元的註冊資本金早已虧損殆盡,償付能力充足率自2015年起跌為負數-179.71%。
  • 60歲的萬峰執掌新光海航人壽 眾多民企新股東看老將如何擺平
    比如近期離任新華保險(601336.SH.1366.HK)董事長一職而轉投新光海航人壽的萬峰。據悉,1月18日,新光海航人壽於召開董事會,萬峰當選新光海航董事、臨時負責人。同時,該次會議決定將公司更名為鼎城人壽。不過,上述三項任命及決定尚需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據悉,鼎城人壽新董事會成立後,萬峰將成為董事長。
  • 新光海航人壽前高管黃志偉擬任橫琴人壽副總裁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昨日,橫琴人壽迎來一位擬任副總裁的高管黃志偉。黃志偉此前就職於新光海航人壽,擔任擬任總經理近一年時間。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黃志偉將在橫琴人壽負責分管創新業務,任職資格尚待監管部門批准。
  • 新光海航改名鼎誠人壽 萬峰能否引領公司脫胎換骨?
    柏霖資管、香江金融、國展投資、樂安居、冠浦地產等地產企業組團成為新的股東,並且還花大力氣從新華保險挖了壽險老將萬峰,同時決定新光海航更名為鼎誠人壽。不過,上述任命及決定尚需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新人新氣象,但是對於一家深陷泥潭的傳統壽險公司,老將萬峰能否帶領公司脫胎換骨?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問題終解:海航退出 香江金控入主
    來源:上證報APP·中國證券網上證報訊(記者 陳婷婷)幾經波折後,新光海航人壽的股權問題終於解決。今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了新光海航人壽保險變更股東及增加註冊資本金申請的批覆。銀保監會表示,批准海航集團將其持新光海航人壽38%的股份轉讓給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海航集團將其持有12%的股份轉讓給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15%的股份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10%的股份轉讓給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新光海航增資方案獲批 險企今年以來增資規模達463億元
    銀保監會日前核准新光海航人壽變更股東和增資方案。原股東海航集團撤資,臺灣新光人壽保險減持。同時,核准新光海航人壽註冊資本從5億增加至12.5億元,共增資7.5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增資將顯著提升新光海航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
  • 引入新股東獲批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人壽能否「翻身」
    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是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集團」)和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光人壽」)共同發起的合資壽險公司,雙方各佔50%股份。此外,銀保監會還批准新光海航人壽註冊資本從5億元人民幣增至12.5億元人民幣。公司本年二季度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21.34%。
  • 海航如願退出新光海航人壽,柏霖資管、香江金控入局
    澎湃新聞發現,此次獲批的正是新光海航人壽7月31日公告的變更股東及變更註冊資本金的披露版本。根據公告,銀保監會批准海航集團將其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壽38%和12%的股份分別轉讓給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江金控」)和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冠浦地產」),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灣新光人壽」)將其持有的新光海航人壽15%和10%的股份分別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柏霖資管」)和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國展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