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VR是今年消費電子的超級熱門的話,那麼IH電飯煲的熱度應該說一點也不比VR差。近日,美的在廣州隆重發布了旗下最新的匠心系列電飯煲,除了美的外,今年以來推向市場的還包括小米的米家IH電飯煲、格力的大松IH電飯煲等,可以說無論是家電企業還是網際網路企業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
說到IH電飯煲,也許很多人還不是很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IH電飯煲呢?IH代表什麼含義?它又與我們平時所用的電飯煲有什麼區別呢?
IH是英文Induction Heating的簡寫,其實是電磁加熱的意思,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流電,使金屬內部自行產生摩擦熱量,從而實現了對內膽的整體均勻加熱。IH電飯煲真正的優勢不在於加熱原理,而在於它相比傳統加熱盤式電飯煲的加熱效果更加均勻。
形象點說,IH電飯煲有點以前農村用大鐵鍋在灶臺上煮飯的感覺,為什麼都說柴火鐵鍋煮出來的飯好吃,除了土灶火力旺盛以外,還因為鐵鍋的圓球底深陷入土灶內,四壁均勻的接受火苗加熱,再加上內壁反射的熱量,可以保證米飯環繞立體均勻受熱,從而使得米飯更加「噴香、鬆軟、有嚼頭」。
而我們以前用的電飯煲一般都採用底部加熱盤技術,通過將鍋內底部的加熱盤加熱後,再將熱量傳遞到內膽的底部煮飯。這樣從底部傳導到上部的加熱方式,不僅升溫慢,而且受熱極其不均勻,熱源主要集中在底部,米飯煮熟後,容易出現上面軟,下面硬的情況。
IH技術最早源於日本,早在1988年,松下就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IH電飯煲。此後IH電飯煲在日本迅速發展,時至今日日本90%以上電飯煲均是IH電磁加熱型。而近幾年來,中國遊客去日本爆買的所謂「煮飯神器」其實就是這種IH電飯煲。
而在我國,IH電飯煲一直屬於小眾產品,2010年IH電飯煲市場零售額份額不足2%,且市場主要品牌大多為國外品牌。直到近兩年,隨著美的、格力等知名企業對IH產品投入的加大,這一現象才有所改變,目前國產IH電飯煲產品也正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根據中怡康的統計數據,2016年一季度,IH電飯煲線下市場零售量、零售額佔比分別達到16.2%和39.9%,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9個百分點和12.3個百分點。
小家電市場一直被認為是家電市場中最後一塊蛋糕,而IH電飯煲的出現則使得這塊蛋糕更加誘人。雖然,很多國內家電廠商看到IH電飯煲的商機,紛紛推出了以IH技術為賣點的產品。但不可否認,目前國內IH電飯煲市場還存在一些亂象,首先,價格上可以說千差萬別,國內一款產品和國外原裝產品價格竟可以相差幾十倍,同樣是以IH為賣點,數十倍的價格差很難不讓人質疑其產品的品質。
其次,目前國內對於IH技術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供參考,各個廠商都在推出各種各樣的IH升級版技術產品,以層出不同又不易理解的技術概念來引導消費市場,讓許多消費者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當然,儘管這個市場目前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從美的的匠心系列以及格力大松的IH電飯煲等「中國製造」在很多測試中的表現來看,可以說已經一點也不會比一些洋品牌差了,但目前問題是,如何把這些好的口碑轉化成實際的銷售業績,如何把國人在國外旺盛的消費需求重新拉回國內,這才是當下這些企業需要去認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