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遭受歧視,網友:學校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2020-12-11 中國高校在路上

考研的日子在一步步的逼近,每個考研黨都在進行著緊張而激烈的複習。就在前幾天,一名北大研究生的吐槽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從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看不起。眾多考研黨看到了這則消息,內心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復。那麼那些以下博上的研究生面對本校土著的看不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面對現實,微笑依舊

漫漫考研路,考研黨付出的辛酸和努力只有自己知道,當他們如願以償,以為前途一片大好之時,卻發現老師和學生對待自己都是有差別的對待,內心的不平和憤懣油然而生。其實北大土著代表的是天賦,奮鬥考上來的研究生代表的是汗水,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天賦嘲笑汗水的事情,既然無法避免,又何苦要自尋煩惱呢!學會面對現實,微笑依舊!

第二、用實力去回應

考研進入了北大,就證明我和北大土著的差距並不大,欠缺的只是當時本科時期北大優秀資源所帶來的差距,只要肯努力,這個差距通過努力可以彌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導師交代的事情,讓導師點頭稱讚,北大土著的意見又有何用!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也沒必要讓所有人去滿意,屏蔽掉別人的聲音,用行動和實力去捍衛自己的尊嚴!

第三、找找自身的原因

除了那些土著的傲氣之外,這些奮鬥上來的研究生有沒有尋找自身的原因呢?本科時期,因為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不同,會產生分歧;因為生活環境不同,也可能產生分歧;因為自身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可能產生分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生也要學會尋找自身的不足,加以彌補。當然了,也有些所謂的名校土著和考上來的研究生打得火熱的情形。所以說,名校土著看不起奮鬥上來的研究生畢竟只是極少一部分,沒必要耿耿於懷。

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學校只是一方面,並不是決定性因素。考研黨還是堅持自己的名校夢,不要因為這件事情擾亂了自己的心扉,變得猶猶豫豫。最後,祝各位考研黨金榜題名,馬到成功。

不知大家對名校土著歧視以下博上的研究生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本科是普通二本,但考上北大研究生,還是被多家企業單位拒絕錄用
    本科是普通二本,但考上北大研究生,還是被多家企業單位拒絕錄用近幾年高考各省的高考人數都在增多,而復讀生佔據了一大半。往屆的學生不是因為考不上大學而選擇復讀,是因為沒有考上重點大學。學院裡的老師也是非常看好這位女同學,說她在大學畢業後肯定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的研究生。的確,同事的女兒在大學畢業後直接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都知道北京大學是國內最牛的學府,與清華大學堪稱國內頂尖大學。高考能夠考上北大或者清華的學生,那基本上都是各省的高考狀元,畢竟這兩所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非常高,競爭壓力也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
  • 本科雙非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會被歧視是真的麼?
    2018年考研季進入尾聲,常州大學同宿舍的8個男生,4人留在本校讀研,3人考取中國石油大學研究生,1人被西南石油大學錄取。宿舍8人全部考研成功,網友卻迎面潑來一盆涼水。那意思就是即使你考上了985、211的研究生,還是會被看不起的,因為你本科學校不怎麼樣!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然而,當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時,有人問你:「知道什麼叫第一學歷嗎?」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2.「後來怎麼樣?
  • 從普通二本逆襲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
    不過當你備受煎熬的時候,不要忘了,你永遠不是一個人。看到今年竟然有人考這麼高的分,400多分的大有人在。最近網上傳出一個女生,從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她本科讀的那個學校,以前這個信息工種學院是三本招生,這幾年才改二本的:以前是三本,現在是二本。
  • 二本考研上北大,卻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文憑第一論」引熱議!
    北大研究生在社交軟體上敘說出個人心聲,其感慨到被某一些北大內部土著輕蔑無視,而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本科是二本院校,後期考研進入北大,可是即使第一學歷是本科,但僅僅只是普通院校的二本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可就因為如此,在北大遭受到非人的白眼與所謂的一些「潛規則」。
  • 北大研究生感嘆:二本考研上北大,被北大土著瞧不起,滋味不好受
    北大是我國最知名的院校之一,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氣,雖然有很多人想去北大讀書,但北大並不是想進就能進的,因及其低的錄取率讓北大這所大學愈發的神秘,無獨有偶,在某論壇卻出現了不為人知的一幕,一名北大研究生大倒苦水,看起來較為傷感。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網友二:我們有個學姐,4年來天天風雨無阻去圖書館,宿舍就在我們旁邊,但我們都沒印象,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複試被嫌棄,努力爭取了一下,錄取了,而且在考上之後還天天去實驗室……所以只要不是智商特別高,基本都得這樣吧~而且我覺得可以中科院也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專業考上中科院的要比清華北大的多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三考了三次,執著於華科是因為高考失利導致本科是個普通的二本。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歷史學考研網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三考了三次,執著於華科是因為高考失利導致本科是個普通的二本。是不是本科沒考上 985、211 就註定沒有出路了?首先,學歷歧視確實存在。
  •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
    有個某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學研究生——北京大學,本以為以後可以披著北大的光環,改變自己的命運,結果在校內被很多北大土著瞧不起。北大土著指的就是本科學習就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北大學子。
  • 二本學歷無競爭力?考上名校研究生,可以「洗白」二本學歷嗎?
    其中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很多名校更傾向於保研,很多名校的保研率高達30%到50%,那麼對於那些要考取這些名校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學子來說,無疑於是難上加難,但是如果以普通二本的第一學歷考取清華北大之類頂尖名校的研究生,無論最後就讀的是什麼專業,也必將是人生一次較大的跨越,含金量不可小覷。
  • 北大土著瞧不起二本考研考到北大的學生,網友:哪來的優越感?
    北大土著指的就是本科學習就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北大學子。就像這個二本學生說的那樣,北大土著從來不跟他們交流,通訊錄裡面的分組也只有北大畢業的同學,像他們這種二本院校考研進來的,北大土著都不屑於跟他們玩。
  • 普通二本考研考上985、211學校的難度有多大?教育達人來給你答案
    筆者所在的985某學院,之前的導師19年招收的新生中,都是雙非院校的學生,也有題主提到的二本大學,如湖南城市學院等。二本院校的錄取率放大到整個學院、學校,筆者的粗略估算是10-15%左右。這還是普通的985大學,而不是頂尖的985大學。當然,若是211大學的話,難度同樣不小。
  • 北大研究生吐槽:自己本科是二本,遭北大土著嫌棄,只認本科校友
    最近一位北大的研究生就在網上抱怨,他說自己是外地考研考入北大的,本科只是個二本學校。他本來以為能夠考入北大就是對自身能力的證明,在學校裡就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愉快的學習了。
  • 二本院校的學生如何考上985大學的研究生:要麼做夢,要麼做事
    網友原話:我是四川人,就讀於廣西本科二本院校,打算考四川大學的研究生,我爸說只給我一次機會,我開始懷疑自己,怎麼辦?第五,二本院校的學生在複試的時候會不會被歧視?這個我想也是你關心的。就川大而言,研究生生源質量還是可以的,我的同學很多來自西南民大、錦江學院等,可見川大考研面試還是比較公平的,並不歧視二本,三本院校。一位高級教師的建議:我認為,你的懷疑是有道理的。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現在都怎樣啦?
    於是決定拼搏一把,最終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然而,當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時,有人問你:「知道什麼叫第一學歷嗎?」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 考二本真的和一本差距很大嗎?二本的學生能考上研究生嗎?
    我考上的是一所二本——安徽理工大學,也希望能夠考上一本。讀完大學工作幾年後,發現一本並不比二本好在哪裡,遇到過南昌大學、江蘇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還有研究生幹著普通的工作,甚至是一樣的工作。還有研究生幹著人事、文員專科生似的工作。
  • 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想要考上985大學研究生,到底有多難?
    二本大學的學生考985大學的研究生難嗎?我的答案是:難!但是,雖然難,卻也並不是沒有考上的可能性,而且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沒有那麼容易而已。為什麼二本大學的學生考上985大學研究生不容易?不可否認,在全國高考一盤棋的公平競爭下,一個人考上985大學還是二本大學,體現了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天賦,這也是人生的一次海選和分流。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學生,靠的是自己努力還是老師教育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事實上,教育學上有個理論,對於人的成才來說,叫先天因素決定論還是教育決定論。這114人如果不是放在人大附中,而是放在其它鄉下學校或農村學校,那麼他們有可能考上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跳出北京來看,2019年高中考入清華、北大人數大人數最多的是衡水中學,達到了恐怖的275人。
  • 清華大學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
    很多用人單位寧願要一個普通985的本科生,也不要三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更有一些單位,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都必須是985,導致大家的學歷歧視越來越嚴重。一些大學在招考研究生時更是嚴重歧視二本三本的學生,故意壓分,而接受一些調劑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