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2月6日報導, 在歷時5年,耗資9400萬美元進行升級後,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物理學家在2016年重新啟動了國家球形圓環實驗(NSTX)。
但是在運行僅10周之後,就由於一個線圈的短路導致NSTX再次關閉。這對於實驗室來說是雪上加霜。在1980年代,PPPL運行過多臺機器,僱用了將近1300名員工,並領導了全球對利用核聚變這種跟太陽一樣原理的能量源的追求。
1994年,PPPL有史以來最大的託卡馬克聚變試驗反應堆(TFTR)短暫產生了10.7兆瓦的功率,直到現在這仍是美國的最高紀錄。但美好時光並沒有持續,數年來,美國國會削減了能源部(DOE)的核聚變預算,並關閉了TFTR。2003年,美國加入了在法國卡達拉奇附近建造的大型國際核聚變反應堆ITER的工作,這一承諾使美國國內的聚變研究變得更加困難。2008年,DOE取消了PPPL的另一座未完成的聚變反應堆,導致實驗室領導層的改組。現在,PPPL擁有560名員工。它的一臺大型機器NSTX在發生故障3年後處於閒置狀態。
但是現在機會來了。經過多年的DOE審查,PPPL研究人員預計將在今年4月開始重建NSTX。一年前,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研究院(NASEM)的一份報告敦促美國不僅要堅持ITER(這是一個預算嚴重超支而且進度落後於計劃的工作),而且還要準備在ITER之後再製造類似的裝置。這將是一座原型發電廠,比ITER更小,更便宜,而PPPL可能會在建造中起主導作用。
美國物理學家們正在將PPPL視為美國核聚變計劃命運的領頭羊,該計劃在全球公開核聚變研究中所佔的份額已降至六分之一。然而,實驗室在自救的道路上仍然面臨障礙。
NSTX裝置外觀類似外星飛船。這座兩層樓的球體坐落在一個由管道和電纜組成的繭中,其主磁體的紅色線圈從拱門中飛出。在球體內部,銅板和石墨磚襯砌成銀色的壁。在運行過程中,一種稀疏的等離子體,被加熱到1億攝氏度,比太陽的核心還熱,被注入到真空室中。注入的微波和攪動的磁場會加熱並擠壓等離子體,並使其在腔室內每秒旋轉40,000次。
等離子體是由氘,氫的較重同位素組成的,其目標是使氫達到能聚變形成氦的溫度和壓力。這些反應釋放能量,這些能量被自由飛行的中子帶走。用氚(更重的氫同位素)代替某些氘,可使反應自持。這種核聚變可提供豐富的無碳能源,產生的放射性廢物極少。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這種前景在過去半個世紀裡點亮了PPPL。然而,在2019年10月的一個飄雨的周一清晨,實驗室異常安靜。
在DOE關閉TFTR之後,PPPL研究人員開發了兩種具有不同優勢的,更小更激進的裝置:NSTX和NCSX。NSTX是更常規的設計。傳統的託卡馬克具有甜甜圈的形狀。但是像NSTX這樣的球形圓環類似於一個帶芯的蘋果。2001年,PPPL開始進行另一項名為「國家緊湊型恆星發生器實驗(NCSX)」的工作。然而,到了2008年,也就是它應該完成的一年之後,它的成本幾乎增加了兩倍,達到1.7億美元。 DOE取消了該項目。然後是NSTX升級後的失敗,其目的是使其磁場強度加倍。調查發現,除了線圈短路以外,NSTX還有許多問題。
目前在PPPL,第一項工作是使NSTX重新運行。PPPL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製造新零件,並計劃在2021年夏季開始運行NSTX。
2018年12月的NASEM的報告敦促美國在2030年代建造一個原型發電廠,作為ITER的繼任者。利用高溫超導體製成的強力電磁線圈等創新技術,緊湊型試驗工廠(CPP)將比ITER(一家耗資25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更小,更便宜。建立CPP的呼籲可能有助於填補PPPL的麻煩。
還有錢的問題。NASEM的報告要求在美國進行的聚變研究每年增加2億美元,國會將DOE的聚變能源科學預算從2019財年的5.64億美元增加到今年的6.71億美元。但是所有這些增加將歸功於國際熱核實驗堆(ITER),國會是否會繼續增加核聚變預算還有待觀察。
目前除了國際合作的ITER裝置外,最先進的核聚變試驗裝置就是中國的「環流器2號M」裝置,計劃在2020年投入使用。該裝置的等離子體溫度將要達到2億攝氏度。看來,美國PPPL的裝置在未來幾年還會落後於中國。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