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講堂】在家輔導語文學習,孩子作文裡你能看到某些問題,或許你總是猶豫要不要說。小記者講堂推薦的這篇文章,找出了4個有代表性的問題,你可以按此告訴孩子嘍。/小記者講堂編注/
與優秀學生同步、共舞!
歡迎家長積極推薦、分享(如想收到更多小記者講堂獨家內容,請在天天快報「訂閱更多企鵝號」,點 + 小記者講堂;也可以在騰訊新聞「關心訂閱」,+ 小記者講堂):
1.寫外貌不用「有」
孩子的作文裡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文字:「小紅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髮,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
經過老師指導後,上面這段話修改如下:
「小紅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髮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
這樣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2.寫說不只用「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第一句話】張三說:「……」;
【第二句話】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第三句話】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開始一段話時可以不用出現「xx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可以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3.寫想不出現「想」
關於心理活動的描寫,最普遍的句式就是:「我腦子裡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以及「我心想——」。比如「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如果「寫想不用想」要怎麼辦?
去掉「我心想」三個字,改為——「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遇到「很」和「非常」時想一想
文章寫不長,一個原因是過多使用「很」和「非常」。比如「很高興」、「很難過」、「很冷」、「很熱」等。要試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描述。比如,「很熱」可以改成「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
瞧,不但文章寫長了很多,也更加生動了。
4.用成語要適當
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採嗎?其實不然,用多了會顯得文章很死板,套路化。
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痒痒的。」
作文長度夠了,內容也更加豐滿和生動了。
來源|雪地網(小記者講堂登載此文為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請保留原文版權。中小學語文、英語寫作、雙語學習好經驗、好方法,歡迎分享)
編輯|楊小洋(中小學生投稿,請新浪微博@冰城國際小記者-新聞快報,或天天快報-小記者講堂,擇優選登刊發)
童新網雙語學生記者、冰城國際小記者,通過採訪、寫作——看見,聽見,遇見,#童新讀寫# 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家校互動體驗式學習,詳見童新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中搜:童新網公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