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中國的空軍力量建設,隨著隱形戰鬥機的服役與即將面世的隱形轟炸機,將在221年成為中國國防力量建設的重要議題,隨著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那麼在2021年,我國的空軍將會發展成為什麼樣子呢?近日,根據國際知名航空期刊雜誌《環球飛行》的報導指出,在2021年,我國空軍將會迎來巔峰時刻,一些先進的技術裝備也將悉數登臺亮相。
眾所周知,制約我國空軍裝備發展的首要因素一直以來都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許多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因為受到發動機的研發進度限制,所以只能先安裝其他發動機用以代替,比如說殲20隱身戰鬥機在最早之前安裝的是俄制AL-31發動機,後來逐步換裝了我國國產渦扇10B發動機,性能相較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要想讓殲20隱身戰鬥機發揮其最大的效能,還是要看渦扇15「峨眉」發動機。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據悉可以達到18.4噸,這就可以讓雙發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帶來真正的五代戰機的性能。
2021年還可能還會讓中國的另一架隱身戰鬥機FC-31的發展更為明確。殲31是我國繼殲20之後研發的第二款隱身戰鬥機,而FC-31則是殲31的最新更新版本,更是有消息傳出,殲31將會自用,作為我國海軍的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根據國外相關專家的評判指出,殲31與美國海軍的F-35C相比,在隱身性能與戰技術性能上要更勝一籌。屆時,中國與美國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之間存在的代差將會被迅速拉近,同樣,在2021年,殲31的外銷之路也會取得較大的進展。殲31也將作為一些經濟欠發達國家的首選,這樣一來,美國空軍在全球的隱身戰機霸主地位將受到很大的動搖,而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世界防空系統的發展與變革。殲31也可以為自身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一定的寶貴資金。
最後即將露面的就是我國自行研發的大型戰略隱身轟炸機轟20。轟20這些年一直都是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勢出現在大眾的眼前,以目前的種種消息來看,轟20應該採用的是與美國B-2「幽靈」隱身轟炸機相近的翼身融合氣動布局的設計,但是紅20應該比B2小,以降低成本,並利用c4ISR節點的作用,來體現成體系打擊的能力;在外觀上應該比轟6要大一些,以便增加打擊力。B2的載彈量為23噸,轟6可達9噸,轟20載彈量很有可能在15噸左右。這樣轟20的最大起飛重量可能為120-150噸,高於轟6的76噸也有說法可以達到轟6K的90一95噸,低於B2 的70噸。
完全裝載制導炸彈的話,噸已是很可觀的載彈量了。掛載巡航飛彈的話,以「戰斧"的1.6噸為參照,也可掛載9一10 枚,不過實際上翼下掛載不可能掛載那麼多。轟6K的載架可以掛載6枚,B2可以掛載8枚「戰斧",轟20 應該不會超過這個數量。更大的問題在於掛載方式,像轟 6K或者B2那樣的翼下掛架的話,阻力太大,也破壞隱身,可能需要採繭包一樣的掛載方式,既降低阻力,也改善隱身。繭包的減阻和隱身當然不如機內彈艙,但還是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F35B/C的航炮也是繭包吊艙,轟20的巡航飛彈繭包當然要大得多,但原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