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中
專題執行:新快報記者 駱智冕 鄧瑞燕
攝影:(除署名外)新快報記者 王祥
不用勞師動眾飛到歐洲,也無需去香港跑斷腿,在家門前就能舒舒服服以至少低於專賣店兩三成甚至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國際一線奢侈品——相信眾多高端消費人群都非常樂於參加此等好事。在眼下各大銀行提高信用卡刷卡率、增加客戶忠誠度的硝煙中,「名牌特賣」活動就成為了不少銀行傾心設計的增值服務。
但真能如你所願嗎?當你手持白金卡,在為能得到額外折上折而倍感有面子時,卻痛遭「殺手」——所謂的「特賣」,是先抬高「身價」後再打折,你也就成了一隻「白金水魚」。
上周六,招商銀行的信用卡用戶李生向新快報投訴,他在招行舉辦的「VIP客戶奢侈品夏季新款特惠展」購買了一件名牌T恤,卻發現標價比專賣店高出四成多。為此,新快報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走訪,為你逐一揭秘價格亂像。
「招行主辦」被視為正品的金字招牌
「尊敬的白金貴賓,6月10-12日(10:00-22:00)邀您至廣州索菲特酒店四樓宴會廳,參加招行奢侈品夏季新款特惠展。Gucci、Prada、Fendi、Chanel、Ar-mani 等知名品牌全場4折起,刷白金信用卡尊享折上9折優惠。」李生將來自招行95555的「邀請」簡訊轉發給了新快報記者,隨即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位於廣州大道中的廣州聖豐索菲特大酒店是一家外資品牌剛剛開業的5星級酒店,寬敞的酒店大堂氣度不凡,還未上電梯,記者便遇到不時提著特惠場紙袋走出來的消費者。
「應該是正品吧,招行辦的啊」、「應該比專賣店便宜一些吧」、「只是感覺款式不是很新,而且少了一些」……記者一路隨機採訪了多位顧客。其中多數並未與專賣店對比過價格,僅有一兩位表示價格有些離譜。
來到4樓特惠場所在的宴會廳門口,所有宣傳招牌上一律醒目印著「招商銀行」的字樣,記者特別注意到:所有標牌上的主辦單位均為「招商銀行深圳分行、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銀行遠程銀行中心」3家,而承辦單位則是華爾傳播和逸尚優購網。
而一眾招行的工作人員早已手持宣傳單在門口等候,「這是我們為VIP提供的增值服務,可以現場開卡,普通信用卡有額外9.5折,白金卡額外9折。」一位工作人員熱情地介紹,「現場開白金卡還有青花瓷的筆贈送」。
進入特惠場,記者聽見不時有顧客提出「不會是山寨的吧?」、「怎麼保證是正品?」等問題,此時銷售人員的回答像是統一口徑,「我們是與招行總行合作的,他們就是正品保證。如果不是正品,我們也不可能全國各地巡展了。」「有問題你可以找招行啊,我們明天不在了,招行又跑不了。」
不過,記者環顧四周後,卻發現了一個細節,只有在一巨幅宣傳背景的右下角,寫著「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逸尚優購所有」。
價標混亂 同款T恤價差1492元
整個展場兩三百平方米的範圍內擺滿了國際一線品牌的服裝、鞋、化妝品,但眼鏡、手袋等未開架銷售。買單、收銀、登記會員……收銀位置儼然一派流水作業。眾多服裝以Gucci、GFFERRE、HugoBoss 等品牌為主,標籤上的原價低則上千元高則四五千元,在此基礎上,主辦方以黃、藍、黑、綠、紅五種顏色標籤區分折扣率,最低3.8折,最高7.5折;沒有開架銷售的手袋、眼鏡則包括BV、PRADA、GUCCI、COACH等品牌,不過有些並未標明原價,而由銷售人員直接告知折後價。
「這兩件有什麼差別,價格竟然相差1000多塊。」在現場,記者曾聽見一位女士指著兩件GFFERRE 的T恤問道,得到的答案竟是一件是V領,一件是圓領。只見這位女士立刻以冷笑回應。
隨後,新快報記者親身經歷了另一件怪事——兩件同牌同款並上下疊放在一起、只是SIZE不同的GFFERRET 恤,一件XL碼的標價4212元,另一件L碼的標價2720元,價差高達1492元。對此疑問,一旁的銷售人員趕緊善意地向記者表示,「當然選2720元這件啦。」
同時,記者還發現,雖然所有宣傳承辦單位為華爾傳播和逸尚優購網,但現場來自「逸尚優購」的一眾操上海話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場銷售的眼鏡和化妝品並不是他們的,化妝品是由廣州「妍麗」在銷售。
逸奢華時尚奢侈品網絡商城線下特賣會
時間 活動名稱 城市
1月1號-4號 奢侈品特惠盛宴 深圳
1月20日-24日 奢侈品特惠盛宴 廣州
4月2日-6日 招商銀行 VIP 客戶專場奢侈品巡迴特賣活動 蘇州
4月16日-19日 招商銀行奢侈品巡迴特賣活動 寧波
4月28日-5月2日 招商銀行奢侈品巡迴特賣活動 重慶
5月26日-29日 招商銀行奢侈品巡迴特惠活動 上海
6月4日-7日 招商銀行奢侈品巡迴特惠活動 深圳
6月10日-12日 招商銀行奢侈品巡迴特惠活動 廣州
連結
所到之處 火爆異常
記者細數,今年以來,逸尚優購與招行總行聯合舉辦全國奢侈品特惠展,已經先後在蘇州、上海、重慶、深圳等地舉辦過至少八場。而所到之處,無一不是異常火爆。
上海:名牌手袋都售罄
據現場的銷售人員介紹,廣州的銷售情況不如上海等地火爆。她說,在上海,不少客戶是拿著LV的手袋,來買BV的手袋的。進來都是搶的,名牌袋子一般都是全部清場的。
廣州:Gucci手袋一上午賣光
現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第一天上午還沒開門,場外就有人排隊等候,從10點開賣,僅一上午所有的Gucci手袋就全部賣完。而Coach手袋則是因為補貨了到第三天還有得賣。
收銀處的工作人員也有此同感,並稱這次沒有上半年在小蠻腰的火爆,但每天銷售額也有幾十萬。
蘇州:第一天銷售過百萬
記者在逸尚優購的官方微博上看見這樣的信息:「蘇州奢侈品特賣會,4月2日,小長假前一天,天氣並不太好,但特賣會現場很不錯,第一天銷售過百萬。」
取樣
Gucci、GF FERRE、Hugo Boss
三大品牌六個樣本
雖然此前李生爆料,此特惠場普遍的現象是人為抬高原價後再行打折,涉嫌價格欺詐。但沒有對比就沒有發言權,新快報記者為慎重起見,在現場進行了樣本取證。由於部分品牌目前還未在廣州開設官方專賣店,同時考慮到服裝、配飾等主要以Gucci、GF FERRE、Hugo Boss 這3個品牌居多,因此記者採集了這三大品牌的6個樣本。
樣本1
Gucci 男款腰帶(款號2852F8Y1N8471),價格標籤除條形碼以及標註原價為3288元外,未見產地、材料、規格等任何商品信息。按所貼紅標可打7.5折,折後價2466元。
樣本2
Gucci 男皮鞋(款號256605AHC601060),僅在鞋底貼有條形碼,同樣未顯示產地、材料、規格等任何商品信息。標註原價為4498元,貼紅標可打7.5折,折後價為3373.5元。
樣本3
Gucci 淺灰色經典款手提包,由於所有手袋未開架銷售,而是由銷售人員在櫃檯內一對一銷售,因此記者無法拍照取證,但對銷售人員的報價進行了錄音,折後價為9108元,但由於未標註原價,實際打了幾折不知。
樣本4
Hugo Boss 黑標白短袖棉T恤(貨號50194586100),價籤上有合格證,註明品牌、貨號、成分、產地等信息。標註原價為1268元,貼藍標可打五折,折後價為634元。為得到更充分的證據,記者買下了這件在現場相對比較便宜的T恤。
樣本5
Hugo Boss 黑標藍條紋短袖棉T恤(貨號50196523483),價籤上同樣有合格證,註明品牌、貨號、成分、產地等信息。標註原價1987元,貼藍標可打五折,折後價993.5元。
樣本6
GFFERRE條紋棉T恤:價籤上僅有條形碼,無任何商品信息。標註原價2720元,貼藍標,可打5折,折後價1360元。
對比
走訪市內專賣店
六個樣本「全軍覆沒」
在採集完六個樣本的價格等重要信息後,新快報記者隨即趕往廣州市內Gucci、Hugo Boss 和GF FERRE 三大品牌的正規專賣店,進行價格比對。結果卻驚人顯示,六個樣本全部存在虛抬價格再降價促銷的問題。
樣本1
定價被虛抬44%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麗柏廣場、上月底剛開張的Gucci專賣店,這也是在中國的第42家直營店。在眾多皮帶中,並未發現同款商品。查找過程中,記者發現材料同為牛皮+帆布成分的皮帶標價均在2700元上下,僅少數全皮質的皮帶價格超過3000元甚至4000元。而後,記者通過內部人士查到了與樣本同款號皮帶的售價為2291元,招行特惠場標註原價較其高出44%。
Gucci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款號查詢商品信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每一款貨品只有一個編號,全國統一售價,而且標籤也是統一的。
樣本2
折後還貴過直營店逾800塊
在Gucci店裡的皮鞋貨架上,記者一眼就看到外形與樣本一樣的皮鞋,款號也完全相同。但直營店售價讓人大吃一驚,僅2500元。比招行特惠場折後價3373.5元還便宜800多塊。由於專賣店銷售人員謝絕拍照,因此記者未能取得圖片證據。
樣本3
折實價較專賣店貴近兩成
而就在男式皮鞋一旁的手袋專柜上,記者也發現了GUCCI的經典款帆布男士手提包,從顏色到款式再到材質,與採集樣本幾乎一樣,不同的是直營店銷售手袋上還多了一把精製的鎖頭。但直營店的售價為7700元,較招行特惠場的9108元便宜了18%。而GUCCI的銷售人員稱,類似的男式手提包僅此一款。
樣本4/5
價格虛抬且價籤存疑
隨後記者來到位於麗柏2樓的HugoBoss專賣店,這間專賣店有包括HugoBoss黑標、黃標的幾大系列,比較齊全。所以在店裡記者很快看到了那兩件與圖片一模一樣的T恤,貨號也完全一致。
其中,白色T恤售價890元,藍色條紋T恤1490元,沒有折扣。儘管在招行特惠場的折後價格較專賣店便宜,但兩件衣服原價都分別標高了42%和33%。
比價後,記者拿出在招行特惠場購買的那件白色T恤,放在櫃檯上與銷售人員從材料的手感、商品標籤、洗水標籤等細節進行比對。結果是:兩件衣服材料上區別不明顯,但標籤則有很大的不同。記者買的T恤雖有貨號、合格證、產地、質量等級等信息,但看上去專賣店的明顯詳細很多。如貨品名稱,前者僅標註T恤,後者則註明男裝平針織上衣。而最大的區別在於,專賣店標籤上標註的產地是葡萄牙,記者購買的則標註的是德國。銷售人員對此也表示懷疑,「HugoBoss是德國品牌沒錯,但是同款T恤一般不會產自兩個地方。」她坦言,貨號雖然一致也說明不了,偽造標籤並不是什麼難事。
樣本6
兩原價差6成專賣店還打3折
在HugoBoss專賣店的隔壁不遠,就是FERREMilano門店。記者發現,這裡也正在進行特價促銷活動,新款打5折,舊款更打3折。在大量的服裝中,記者終於發現了與樣本一樣的條紋T恤,但是這裡的原價僅需1690元,意味著招行特惠場的所標原價高出了6成。而在打3折後,正規門店售價僅507元,比招行特惠場的划算太多。
六大樣本與專賣店價格對比:(單位:元)
商品 招行特惠場 專賣店 虛抬比例
Gucci 皮帶 3288 2291(同貨號)44%
Gucci 皮鞋 4498 2500 80%
Hugo Boss白T 恤 1268 890 42%
Hugo Boss藍條紋T恤 1987 1490 33%
GF FERRE T恤 2720 1690 61%
Gucci 手提包 9108 7700 18%
現場傳音
如何定價 銷售人員各有說法
這場奢侈品「盛宴」究竟如何定價的?在現場記者也得到了各種不同的答案。在手袋櫃檯,一位銷售人員稱,商品的標價都是按照國外的價格再按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換算而來,一般都會比專賣店便宜兩到三成;而櫃檯另一側的銷售人員的回答則是,「我們都是根據國內商場的售價進行的調整」;而服裝銷售人員和收銀處的工作人員回答又不同,標籤上的原價都與國內商場定價一樣的,只是特惠場渠道在此基礎上再打折。
消費者有權查看授權文件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現在一些奢侈品網站和特賣的進口渠道多為跨區竄貨,通過私人從國外的奧特萊斯帶貨回國,如此才能有價格優勢,但這些跨區竄貨的公司往往會稱,在國外有辦事處或採購中心。對於跨區竄貨的價格,黃文杰認為,如果是得到國外授權經營,同樣也需要承擔進口稅費,與專賣店可能沒有明顯價差。「而且現在各種渠道銷售泛濫,要得到奢侈品銷售授權並非易事。如果說有授權,可能是奧特萊斯開具的同意部分轉售證明。在銷售的時候,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方提供授權證明文件。」
規定:價格欺詐嚴重者可吊銷營業執照
根據我國《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以下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部分例舉)
1、標價籤、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並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籤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並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4、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於或者低於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5、採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進行價格欺詐的,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並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價格之外的亂象 正品保證存疑
除了虛抬價格之外,實際上記者在招商銀行主辦的這次特惠場內還發現了其它兩大亂象,包括貨品來源不明和退換條款難以實現。
1、貨品渠道不明
「這麼多品牌的奢侈品,你們是從哪裡進的貨啊?」記者在現場曾詢問不同的銷售人員。
「我們都是從國外品牌商那裡直接拿貨,沒有中間渠道,所以便宜。」一位銷售人員回答。但轉頭,記者得到的答案又不一樣。「都是公司從國外帶貨回來,跨區銷售。」唯恐記者聽不明白,他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就像國內賣的手機,也有港版和美版之分,公司的奢侈品銷售也是這個道理,這就叫跨區銷售。
現場銷售人員還稱,公司在上海已開設實體店,實體店裡不僅有此次特惠場的品牌,更有Hermès、BV等頂級奢侈品。「我們所有銷售的品牌都得到了授權。上次我們在小蠻腰舉辦的特賣場還有手錶呢。百達翡麗你知道嗎?」記者笑笑。
對此說法,新快報記者在本周一致電古馳(Gucci)中國貿易有限公司。公司相關人員表示,目前Gucci品牌在中國內地的經營形式只有開設直營店這唯一一種,Gucci在中國內地未曾授權過任何經銷商。對於市場上出現的其他商家出售Gucci產品的情況,須經過具體的調查求證後才能確定其進貨渠道是否會與國外代理商有關聯。不過,反正記者在招行特惠場內並未看到任何形式的授權文件或證明。
隨後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這家名為「逸尚優購」的奢侈品網站主要分為線上銷售和實體店、全國特賣三種渠道。
2、退換條款難以實現
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正規渠道銷售的奢侈品都有全球保修的售後服務,那麼招行特惠場如此多的一線品牌的服務又如何呢?
記者在收銀處發現,這裡放置了一個不起眼的溫馨提示,其中提到:「逸尚優購所有商品均經過正品驗證,如對真偽有任何疑慮,請於購買後30天內到品牌專門店進行鑑定,並出具官方鑑定報告。」此外,任何商品相關問題聯繫方式均是逸尚優購的客服熱線。
而接受專櫃驗貨就真的可以毫無疑慮麼。記者在HugoBoss就未實現這一操作,該品牌上述銷售人員就表示,門店無法對此給出肯定答案,真假還需自己判斷。
記者在Gucci專賣店得到的回覆一樣是否定的。銷售人員表示,門店只接受直營店產品的售後,也不能給出官方的鑑定書。
Gucci中國向本報回應表示:「Gucci店鋪員工不會直接鑑別貨品的真偽。目前,售後只針對在Gucci門店售出的商品,而且顧客需提供銷售憑據。最終的真偽報告須由義大利總部作出。」
記者手記
招行白金卡用戶傷不起
■新快報記者 王中
做完2天的調查,心情不平靜。但到落筆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些糾結。
我本身就是招行白金卡用戶,白金卡齡還不短。
當年選擇招行的原因首先是其領先的電子銀行,然後是其一直以來良好的公眾形象。那個滿眼紅色的LOGO看起來還是蠻舒服的。
近年雖在一些涉及服務的小問題上累積過小小的不快,比如:一年內免費使用機場貴賓室只有6次——僅夠3次旅行,對白金用戶顯然遠遠不夠,記得最初是不限次的,提過意見,回復跟國家機關差不多。再比如:原來1200積分可兌換幾大航空公司的2000裡程,我很喜歡,後來沒通知就悄悄漲到1500積分兌換2000裡程了。還有,去年曾搞過5星級酒店自助餐二人同行一人免費,到今年就變成了要3人同行才免一人了。
這種服務上的不斷縮水,其實給人的感覺是很不好的。
儘管如此,我的忠誠度算挺高的。一直以來,我只用一張白金卡,招行的。
儘管年費3600元,月均300元。可用1萬積分扣抵,前提是年消費得達到20萬,還不算在批發商戶或是部分網上交易那些不計積分的消費。
我絕對不是奢侈品的狂熱追求者,但平素還算有點小研究。
除去港澳以外,在杜拜、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馬爾地夫和塞班等地的DFS都血拼過,最近一次是在關島。學經濟出身的我,對價格是相當敏感的,目前這個年紀,記憶力也還行。
廣州的類似特賣場,以前都有去過,錦漢中心的、琶洲會館的,還有維家思廣場的。
以前基本逛一圈就出來了,虛標原價再打折,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
我從不認為款少、款舊是短板,國外一些OUTLETS也一樣,正因如此,價格也才成為最吸引人的要點。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除了傻子都懂。
這次我去看,一是因為投訴,二是因為招行,一家有著良好公眾形象的兩地上市銀行。
作為平素非常強調稿件紮實性的記者,作為有近10年招行白金卡齡的用戶,我沒有刻意刁難招行的動機。
目前我最關心的是,招行會如何看待特賣場出現的問題,如何看待我們的調查。
我希望招行不會說,「這不關我們的事。」因為我相信,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都不會認為自己旗下的3個單位作為主辦方舉辦的活動會與己無關。
我希望招行不會說,「這是承辦方某位工作人員的疏忽。」因為此次特賣不是第一場,而是年內的第8場了;作為主辦方,應該起到該有的管理職責吧。
我希望招行不會說,「這是媒體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因為我看到,招行信用卡網上商城裡早就開設了奢侈品專櫃,有幾十個一線國際品牌的商品。業務發展到這個程度,本就人才濟濟的招行應該不會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吧。況且,核定價格與鑑別真偽相比,實在是個技術含量很低的活。
我的3個希望是建立在3個相信的基礎上的。
因為我相信,招商銀行已是一塊金字招牌,這塊招牌是經過N多年的努力樹立起來的。我也相信,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是衝著招行的品牌、出於對招行的信任而去。我更相信,招商銀行理應會珍惜自己的品牌。
以上我反覆強調的是「良好公眾形象」、「上市公司」和「品牌」這幾個詞,我想,擁有這些要素的公司,理應比一般公司具有更大的寬容心。
未來,如果招行能通過自己擁有的資源優勢、渠道優勢,給持卡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實惠的奢侈品,我會感到很欣慰。